2012高考文综政治--经济生活部分复习资料

《经济生活》讲义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 B必须用于交换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 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关系: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2、货币的产生、本质及基本职能

1)产生:货币与商品不是孪生兄弟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一般是金、银)、支付手段(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国

际间结算)

注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

实的货币

4)货币的本质(金属货币):—— 一般等价物

5)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G—W` )

练习:“W——G——W”这个公式说明 (B)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3、金属货币与纸币

1)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

2)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不是商品,本身没有价值)

3)纸币发行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4) 通货膨胀 和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导致此现象原因之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下跌,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的现象。(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练习:、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 待售商品的数量 (2) 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 (4)居民货币持有量

A、 (1) (2) (3) B、(2) (3) (4) C、(1) (3) (4) D、(1) (2) (4)

国家与纸币的关系: A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任意发行? “有权”确定纸币面额、多少、数量。

B 纸币的购买力大小由国家决定?市场决定,不是国家决定

5、2OO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四川三星堆金银纪念币一套。这套纪念币包括金币、 银币各一枚,纪念金币面额200元,共发行5000枚,纪念银币面额20元,共发行30000枚。由材料可知: A

(1) 国家有权发行人民币 (2)国家有权决定人民币面额的大小

(3)国家有权决定发行人民币的数量 (4)国家有权决定人民币购买力的大小

A、(1)(2)(3) B、(1)(2)(4) C、(1)(3)(4) D、(2)(3)(4)

4、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结算与信用工具 A、结算方式:现金结算与转帐结算 B、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A、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是——支票

B、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是——信用卡

2)外汇、汇率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练习:如按部分西方国家的要求将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 A )

① 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有所下降 ②100单位的外币可以比以前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③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 ④ 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国家有关部门迅速调

集帐篷、面包、饮用水、药品等物品,紧急支援灾区。材料中的帐篷、面包等物品(B)

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们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用于交换

3、商品交换的本质是(C)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不同商品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4、江苏某叶片厂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日本三井集团与该厂签订长期的订货协议,仅第一个月就被订制1800片叶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叶片厂取得成功的事实表明(C)

A.该厂生产的叶片价值大 B.该厂生产叶片的劳动生产率高

C.良好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价值的实现 D.使用价值好经济效益就高

5、.在国际市场上,黄金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黄金其本质是(A)

A.一般等价物 B.商品交换的媒介C.结算手段 D.社会财富的代表

6、张某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在十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以及利息4万元。其中5万元首付金、25万元房价、4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能。(A)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7、如果人民币对欧元升值,海尔企业把产品出口到欧盟的影响可能是(B)

①降低海尔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减少 ②提高海尔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增加

③欧盟消费者购买时要支付更多的欧元 ④欧盟消费者购买时可以减少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供>求,价跌 (买方市场) 货多不值钱;供<求,价涨 (卖方市场) 物以稀为贵

注意: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根本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价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练习:对“等价交换”的理解,正确的是 (C)

A、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B、大多数的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C、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D、是指价格与价值一定相符合的交换

3、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互为替代品 与 互补商品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规模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练习:2007年,我国以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标志,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涨——无论是资源性的石油、金属矿石,还是下游的食品、住房,但是电子产品基本保持不断降价的趋势。电子产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D)

A供求关系的影响 B生产向低成本地区转移C市场竞争激烈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假如1台彩电=2台VCD,现在生产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1倍,而生产VCD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1台彩电=4台VCD B1台彩电=8台VCD C 1台彩电=16台VCD D 1台彩电=2台VCD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盈利就应该:(A)

A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尽量延长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尽量延长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尽量缩短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最主要因素: 1)居民的收入 2)消费品价格

其他因素: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等。

2.消费的类型

按消费对象分: 1)有形商品消费 2)劳务消费(家教、保姆、维修)

按交易方式分: 1)钱货两清的消费 2)贷款消费 3)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 1)生存资料消费 2)发展资料消费 3)享受资料消费

练习:“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形容的是

A、租赁消费 B、 贷款消费 C、 享受资料消费 D、 劳务消费

3.消费结构

1)含义: 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变化规律: 随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遵循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的顺序。

注意: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意义:恩格尔系数大,说明人们生活、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小,说明人们生活、消费水平高

4.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 人有我有

2)求异心理 人无我有

3)攀比心理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4)求实心理 不在乎别人是否拥有,只在乎自己是否需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物质与精神生活消费协调)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练习: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人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A )

①商品流通 ②易货交易 ③货币支付 ④货币借贷 ⑤非现金结算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D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人民日报》载文说,寻常的西红柿、豆角、小白菜一装进泡沫塑料盒子再蒙上一层薄薄的保鲜膜,身价顿时翻了几个筋斗,寻常蔬菜“一装”、“一蒙”便身价倍增,其根本原因是( C )

A.包装过的蔬菜使用价值增加了 B包装过的蔬菜营养价值增加了

C.包装过的蔬菜价值增加了 D包装过的蔬菜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4、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人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

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C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5、能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B )

A.居民收人的增长 B.食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 D.国家经济的大发展

6、《国务院办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从 2008年6月1日 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此举旨在引导人们( C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7、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注重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指 A

A、消费水平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量力而行 B、在安排好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发展精神文化消费

C、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作风 D、限制消费、扩大积累、促进社会再生产

8、十一“黄金周”逛书店和买书的人增多,从消费目的上看,属于( C )

A、生存资料消费 B、有形的商品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9、1985年,海尔曾将76台不合格冰箱当众砸毁,因而赢得了国内市场。02年海尔又推出省时省力、洗虾效果很好的“洗虾机”,引起了一片抢购热潮。这说明海尔赢得市场的原因是: D

A、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 B、价格合理 C、生产技术先进 D、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

10、信用卡的使用体现着银行的一项业务活动,这项业务活动是(C )

A、发行货币 B、发行债券 C、转账结算 D、调节利率

11、信用卡的迅速发展表明( C )

A、 信用卡是银行发给个人以便利其购物的凭证 B、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为一体

C、使用信用卡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 D、使用信用卡安全方便,可使资产增值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引导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练习:1、随着电视动画片的出现,连环画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视机、VCD、网上影院的出现,到电影院去看影片人的越来越少了。这说明:( C )

A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B 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C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 D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2004年春季,中央电视台先后播放了发生在河北、安徽等地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这些不法商贩置孩子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一味地为了赚钱。劣质奶粉事件给正在蓬勃发展的牛奶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这说明:( C )

A、生产和消费相互制约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

怎样发展: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改革 3)科技+人才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练习:判断题

(1)混合所有制是非公有制经济。(错)(2)股分合作制就是股份制。(错)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错)(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错)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经济)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国民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A、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B、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与自然人相对)

2、公司的组织形式

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 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 监督机构:监事会

3、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等。

练习:1、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企业是 A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私营企业 D、外资企业

2、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 C

A、个人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股份制

4、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企业能否经营成功的取决因素: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无形资产)

5、企业兼并与破产

练习:据报道,青岛一民营企业,开发出科技含量很高的环保型“水晶蜡”、“魔术蜡”、“果冻蜡”等“科技蜡烛”,畅销欧美市场,仅蜡烛出口创汇两年就达2500多万美元。这一事例说明,企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B )

A、 要靠树立品牌形象 B 、要靠企业科技进步C 、要靠翻新产品花样 D 、要靠产品适销对路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就业形势——严峻

A、我国的人口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B、劳动力素质低,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

C、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A、自主择业观(兴趣、爱好、专长) B、树立竞争就业观(竞争意识、提高素质)

C、树立职业平等观 D、树立多种形式就业观(新兴的职业)

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权利有哪些?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保护的权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维护权利的基础:履行劳动义务 维护权利的依据:签定劳动合同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目的:作为投资——获得利息,为上学、购房、养老等作保障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

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

2)分类:目前我国的存款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3)特点:活期储蓄:流动性强,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差,收益高。

4)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等。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含义:业务、目的(营利);地位: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 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② 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③ 办理结算

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练习:2、储蓄存款的基准利率由 B 拟定。

A、中国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务院 D、商业银行

3、人们参加储蓄,获得一定的利息。利息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的。经国务院批准后公

布,储蓄机构不能擅自改动。下面关于利息、利息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存期越短,利息率

越高,利息越少 ②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利息越多 ③存期越长,利息率越低,

利息越多 ④存期越短,利息率越低,利息越少(A)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股份凭证。它代表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

有权。

2)特点:股票一经买了就不能退股,但可以在股市转让。股票收益来源:一是公司的股息

或分红,二是转让股票的差价。

注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3)作用: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使企业改革和发展。

4、稳健的投资——债券

1)定义: 是债务的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

本到期偿还本金。

组成:一张债券由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

5、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

1)含义

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

生的事故因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

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付给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商业保险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练习:、“五一”黄金周,小张出游时购买了旅游保险。对小张而言,这种购买保险的行为属

于: B A、 存款储蓄行为 B、投资行为C、 交换行为

D、生产行为

2、保险的特征是 ( )

A、发生保险事故时,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保险金B、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向投保人支

付保险金

C、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如何分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

配制度)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2)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3)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

特点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A、地 位:主体地位、基本原则 B、实行范围:公有制范围内

C、分配尺度: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D、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

E、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

他们的个人收入 )

2.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或外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居民存款储蓄所得利息或购

买债券或股票所得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所获的工资

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或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或新信息所得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注意:区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

练习: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的有:D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和收入;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购买股票获得的收入;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2、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①某外商独资企业的董事长获得企业税后利润100万;

②王小姐将一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获得利息888元;③某教授将一项发明入股到一乡镇企

业,每年从该企业获得产品销售收入的5%的报酬;④个体户张某将自己闲置的门面租给一

他人开修理部,每月收500元租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C)

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公平的含义

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

求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

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或体现社会公平?

1)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

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初次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两个合理比重)

A、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B、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C、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

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再次分配

A、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B、具体措施:

①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次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

极分化。

2、效率的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B、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C、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如何解决收入差别过分悬殊

l 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对过高的收入通过税收进行

调节

练习: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

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

大的收入。据此回答: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D

A、按劳分配原则 B、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D、效率与公平的统

2、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等一系列政策。这表明(B)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

本标志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D、有效调控 收入差距,是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能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维护公

平的是(B)

①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1、财政

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内容: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特点: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 本质:一种分配关系(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财政收入

1)形 式—— 税收收入(最重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税、利、债、

费)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

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形式 —— 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 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其他支出等

注意: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

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练习:2008年,四川汶川遭受了8级地震,影响范围之广、灾情之重均属历史罕见。于是

财政部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汶川的抗震救灾工作,使当地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财政

部救灾的资金属于(C)

A、 经济建设支出 B 、文化和卫生事业支出 C 、社会保障支出 D 、行政管理

和国防支出

2、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使其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

收入,为此A、应努力减少企业收入,增加国家收入 B、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

的综合实力

C、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D、要提高税率

3、近几年粮食丰收导致市场上粮价下跌,我国实行了粮食保护价制度,国家规定按较高的

保护价收购粮食,这部分粮食收购资金支出(C )

A、属于行政管理支出 B、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C、是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D、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二、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的基本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 无偿取得 财政收入

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注意固定性)

三者关系:1、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和固定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2、强制性和无偿性要求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统一于税法

2、我国税收的种类

两个影响最大的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1)增值税(流转税)实行比例税率:17%

2)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

练习:为了遏制对房地产的炒作,稳定房地产市场,我国拟对二手房征收交易税。这主要是

通过税收 C A、增加国家的中央财政收入 B、减少居民的个人收

C、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D、提高房产的价格

2、“有税必有法”,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C

A、先有税,后有法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D、税收是国家制定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3、增值税是我国目前一个重要的税种,其优点主要是 ( D )

A、税率比较高,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B、不针对民营企业,有利于非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

C、能够促进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加强D、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3、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1)新型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

2)与各种违反税法行为做斗争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含义和表现

注意:区分偷税(想少交、不交税)与骗税(不该得而得到)

练习:农业税是国家对农产品所征收的税种。从2004年开始国家降低并逐步取消农业税,目前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对降低农业税的税率有明文规定。这表明 B

A、低税率有利于经济发展 B、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

C、税收是可以随意变化的 D、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

2、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是 B

A、偷税 B、骗税 C、抗税 D、欠税

第四单元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常见的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基本手段)

3)市场配置的方式和优点

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国防、治安、消防等

2)市场能够调节的领域却难以调节: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3、市场秩序

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A、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 B、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C、树立知法、守法、诚信等观念

注意: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必要性: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内 涵:建立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措 施: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②实现共同富裕为 —根本目标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调控力度

2、 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

2)宏观调控的含义及目标

宏观调控,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

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立法,另一方面执法。

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注意:国家的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练习: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B )

①计划 ②市场 ③市场经济 ④计划经济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百年老店同仁堂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发展为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南京某老字号“陈馅做新饼”,几代人创下的百年品牌毁于一旦。这俩个典型事例表明 D

①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②遵循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

要求 ③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诚信可以带来经济效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3、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一些不法之徒

利用移动电话机进行敲诈,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这明显违背了市场经济的 B

A、效率原则 B、诚信原则 C、平等原则 D、自愿原则

4、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这

表明 C

A、市场机制和计划调节是不可调和的 B、市场有及时、灵敏的特点

C、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方式 D、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5、据调查估计,我国制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多亿元。国家为此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

制假售假,已经形成严密的生产、运输、走私销售网络,严重危害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

信用。据此回答:打假捉劣,整治经济环境刻不容缓。这是因为 ( B )

A、必须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B、市场经济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

C、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的缺陷 D、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的缺陷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水平

(1)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总体小康成就的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

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练习:1、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

活水平达到 D

A、全面小康水平 B、富裕水平 C、比较富裕水平 D、总体小康水平

2、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城市居民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消费结构看: A

A、已经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 B、已经从生存性消费过渡到发

展性和享受性消费 C、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 D、由劳务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

3、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必须看到,贫困地区、

贫困群体的的小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C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

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

只能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

4、国家决定限期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一批污染环境的产品,鼓励生产有利于节约资

源、保护环境的产品。出台这项政策的原因是 B

A.被淘汰产品缺少市场需求 B.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C.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需要 D.满足企业获取利润的需要

3、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及其内涵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

是统筹兼顾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化,投资、出口向

投资、出口、消费协调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

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E、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练习: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

A、坚持以人为本 B、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C、实现可持续发展 D、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2、“非典”疫情过后,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

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统筹 D

A、区域发展 B、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城乡发展 D、经济社会发展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体现在 D

①注重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 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③发挥我国人力

资源丰富优势④高效益、低消耗、少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

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注意区分)

3)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1)含义: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目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3)作用: ①促进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 围内流动 ②推动国际分工水平

的提高 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机遇)

1)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2)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促进

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4)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

(1)表现: ①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2)原因: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练习: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 D )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 ④政治全球化

A. ① ③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2、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 A )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②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③避开全球化趋势,保护民族经济 ④与发达国家联盟,提

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下列对于跨国公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C )

A、它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B、跨国公司的扩展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

C、它是在本国拥有一个基地,并在每个国家或者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大企业 D、它是从

事国际化生产与经营的大型企业

4、对于冷战结束后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下列

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②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④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① ③ ④

5、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 ( A )

A、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B、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

C、一把双刃剑 D、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

二、国际竞争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地位、作用

地 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作 用:

①组织贸易谈判。②制定规则。 ③解决摩擦。

2、WTO的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最重要)、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练习: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 C

A.互惠原则 B.市场准入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公平原则

2、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要( D )

A.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B.借鉴他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C.有步骤地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对 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D.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 资办厂,带动国内出口或合作开发资源

3、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B )

①是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 ④可以保护民族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经济生活》讲义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 B必须用于交换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 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关系: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2、货币的产生、本质及基本职能

1)产生:货币与商品不是孪生兄弟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一般是金、银)、支付手段(地租、利息、税款、工资)、世界货币(国

际间结算)

注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

实的货币

4)货币的本质(金属货币):—— 一般等价物

5)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G—W` )

练习:“W——G——W”这个公式说明 (B)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3、金属货币与纸币

1)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

2)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不是商品,本身没有价值)

3)纸币发行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4) 通货膨胀 和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导致此现象原因之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下跌,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的现象。(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练习:、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 待售商品的数量 (2) 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 (4)居民货币持有量

A、 (1) (2) (3) B、(2) (3) (4) C、(1) (3) (4) D、(1) (2) (4)

国家与纸币的关系: A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任意发行? “有权”确定纸币面额、多少、数量。

B 纸币的购买力大小由国家决定?市场决定,不是国家决定

5、2OO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四川三星堆金银纪念币一套。这套纪念币包括金币、 银币各一枚,纪念金币面额200元,共发行5000枚,纪念银币面额20元,共发行30000枚。由材料可知: A

(1) 国家有权发行人民币 (2)国家有权决定人民币面额的大小

(3)国家有权决定发行人民币的数量 (4)国家有权决定人民币购买力的大小

A、(1)(2)(3) B、(1)(2)(4) C、(1)(3)(4) D、(2)(3)(4)

4、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结算与信用工具 A、结算方式:现金结算与转帐结算 B、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A、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是——支票

B、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是——信用卡

2)外汇、汇率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练习:如按部分西方国家的要求将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 A )

① 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有所下降 ②100单位的外币可以比以前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③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 ④ 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国家有关部门迅速调

集帐篷、面包、饮用水、药品等物品,紧急支援灾区。材料中的帐篷、面包等物品(B)

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们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用于交换

3、商品交换的本质是(C)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不同商品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4、江苏某叶片厂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日本三井集团与该厂签订长期的订货协议,仅第一个月就被订制1800片叶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叶片厂取得成功的事实表明(C)

A.该厂生产的叶片价值大 B.该厂生产叶片的劳动生产率高

C.良好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价值的实现 D.使用价值好经济效益就高

5、.在国际市场上,黄金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黄金其本质是(A)

A.一般等价物 B.商品交换的媒介C.结算手段 D.社会财富的代表

6、张某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在十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以及利息4万元。其中5万元首付金、25万元房价、4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能。(A)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7、如果人民币对欧元升值,海尔企业把产品出口到欧盟的影响可能是(B)

①降低海尔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减少 ②提高海尔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增加

③欧盟消费者购买时要支付更多的欧元 ④欧盟消费者购买时可以减少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供>求,价跌 (买方市场) 货多不值钱;供<求,价涨 (卖方市场) 物以稀为贵

注意: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根本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价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练习:对“等价交换”的理解,正确的是 (C)

A、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B、大多数的交换都是等价交换

C、只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D、是指价格与价值一定相符合的交换

3、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互为替代品 与 互补商品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规模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练习:2007年,我国以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标志,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涨——无论是资源性的石油、金属矿石,还是下游的食品、住房,但是电子产品基本保持不断降价的趋势。电子产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D)

A供求关系的影响 B生产向低成本地区转移C市场竞争激烈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假如1台彩电=2台VCD,现在生产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1倍,而生产VCD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1台彩电=4台VCD B1台彩电=8台VCD C 1台彩电=16台VCD D 1台彩电=2台VCD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盈利就应该:(A)

A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尽量延长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尽量延长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尽量缩短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最主要因素: 1)居民的收入 2)消费品价格

其他因素: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等。

2.消费的类型

按消费对象分: 1)有形商品消费 2)劳务消费(家教、保姆、维修)

按交易方式分: 1)钱货两清的消费 2)贷款消费 3)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 1)生存资料消费 2)发展资料消费 3)享受资料消费

练习:“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形容的是

A、租赁消费 B、 贷款消费 C、 享受资料消费 D、 劳务消费

3.消费结构

1)含义: 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变化规律: 随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遵循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的顺序。

注意: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意义:恩格尔系数大,说明人们生活、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小,说明人们生活、消费水平高

4.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 人有我有

2)求异心理 人无我有

3)攀比心理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4)求实心理 不在乎别人是否拥有,只在乎自己是否需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物质与精神生活消费协调)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练习:有一道趣味智力题: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个空汽水瓶可以换得1瓶汽水,但不可兑换现金。使用10元现金,通过购买、换领、借人汽水并归还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在获取这20瓶汽水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包括( A )

①商品流通 ②易货交易 ③货币支付 ④货币借贷 ⑤非现金结算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D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人民日报》载文说,寻常的西红柿、豆角、小白菜一装进泡沫塑料盒子再蒙上一层薄薄的保鲜膜,身价顿时翻了几个筋斗,寻常蔬菜“一装”、“一蒙”便身价倍增,其根本原因是( C )

A.包装过的蔬菜使用价值增加了 B包装过的蔬菜营养价值增加了

C.包装过的蔬菜价值增加了 D包装过的蔬菜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4、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人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

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 C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5、能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B )

A.居民收人的增长 B.食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 D.国家经济的大发展

6、《国务院办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从 2008年6月1日 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此举旨在引导人们( C )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7、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注重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指 A

A、消费水平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量力而行 B、在安排好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发展精神文化消费

C、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作风 D、限制消费、扩大积累、促进社会再生产

8、十一“黄金周”逛书店和买书的人增多,从消费目的上看,属于( C )

A、生存资料消费 B、有形的商品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9、1985年,海尔曾将76台不合格冰箱当众砸毁,因而赢得了国内市场。02年海尔又推出省时省力、洗虾效果很好的“洗虾机”,引起了一片抢购热潮。这说明海尔赢得市场的原因是: D

A、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 B、价格合理 C、生产技术先进 D、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

10、信用卡的使用体现着银行的一项业务活动,这项业务活动是(C )

A、发行货币 B、发行债券 C、转账结算 D、调节利率

11、信用卡的迅速发展表明( C )

A、 信用卡是银行发给个人以便利其购物的凭证 B、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为一体

C、使用信用卡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 D、使用信用卡安全方便,可使资产增值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引导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练习:1、随着电视动画片的出现,连环画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视机、VCD、网上影院的出现,到电影院去看影片人的越来越少了。这说明:( C )

A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B 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C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 D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2004年春季,中央电视台先后播放了发生在河北、安徽等地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这些不法商贩置孩子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一味地为了赚钱。劣质奶粉事件给正在蓬勃发展的牛奶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这说明:( C )

A、生产和消费相互制约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

怎样发展: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改革 3)科技+人才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练习:判断题

(1)混合所有制是非公有制经济。(错)(2)股分合作制就是股份制。(错)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错)(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错)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经济)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国民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A、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B、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与自然人相对)

2、公司的组织形式

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 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 监督机构:监事会

3、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结构等。

练习:1、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企业是 A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私营企业 D、外资企业

2、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 C

A、个人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股份制

4、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企业能否经营成功的取决因素: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无形资产)

5、企业兼并与破产

练习:据报道,青岛一民营企业,开发出科技含量很高的环保型“水晶蜡”、“魔术蜡”、“果冻蜡”等“科技蜡烛”,畅销欧美市场,仅蜡烛出口创汇两年就达2500多万美元。这一事例说明,企业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B )

A、 要靠树立品牌形象 B 、要靠企业科技进步C 、要靠翻新产品花样 D 、要靠产品适销对路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就业形势——严峻

A、我国的人口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B、劳动力素质低,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

C、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A、自主择业观(兴趣、爱好、专长) B、树立竞争就业观(竞争意识、提高素质)

C、树立职业平等观 D、树立多种形式就业观(新兴的职业)

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权利有哪些?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保护的权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维护权利的基础:履行劳动义务 维护权利的依据:签定劳动合同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目的:作为投资——获得利息,为上学、购房、养老等作保障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

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x利息率x存款期限

2)分类:目前我国的存款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3)特点:活期储蓄:流动性强,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差,收益高。

4)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等。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含义:业务、目的(营利);地位: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 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② 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③ 办理结算

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练习:2、储蓄存款的基准利率由 B 拟定。

A、中国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务院 D、商业银行

3、人们参加储蓄,获得一定的利息。利息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的。经国务院批准后公

布,储蓄机构不能擅自改动。下面关于利息、利息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存期越短,利息率

越高,利息越少 ②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利息越多 ③存期越长,利息率越低,

利息越多 ④存期越短,利息率越低,利息越少(A)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股份凭证。它代表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

有权。

2)特点:股票一经买了就不能退股,但可以在股市转让。股票收益来源:一是公司的股息

或分红,二是转让股票的差价。

注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3)作用: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使企业改革和发展。

4、稳健的投资——债券

1)定义: 是债务的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

本到期偿还本金。

组成:一张债券由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

5、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

1)含义

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

生的事故因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

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付给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商业保险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练习:、“五一”黄金周,小张出游时购买了旅游保险。对小张而言,这种购买保险的行为属

于: B A、 存款储蓄行为 B、投资行为C、 交换行为

D、生产行为

2、保险的特征是 ( )

A、发生保险事故时,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保险金B、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向投保人支

付保险金

C、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如何分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

配制度)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2)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3)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

特点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A、地 位:主体地位、基本原则 B、实行范围:公有制范围内

C、分配尺度: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D、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

E、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

他们的个人收入 )

2.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或外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居民存款储蓄所得利息或购

买债券或股票所得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所获的工资

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或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或新信息所得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注意:区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

练习: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的有:D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和收入;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购买股票获得的收入;④孙某在国家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2、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①某外商独资企业的董事长获得企业税后利润100万;

②王小姐将一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后获得利息888元;③某教授将一项发明入股到一乡镇企

业,每年从该企业获得产品销售收入的5%的报酬;④个体户张某将自己闲置的门面租给一

他人开修理部,每月收500元租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C)

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公平的含义

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

求保证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

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

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或体现社会公平?

1)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

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初次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两个合理比重)

A、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B、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C、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

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再次分配

A、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B、具体措施:

①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次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

极分化。

2、效率的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B、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C、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如何解决收入差别过分悬殊

l 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对过高的收入通过税收进行

调节

练习: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

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

大的收入。据此回答: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D

A、按劳分配原则 B、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D、效率与公平的统

2、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等一系列政策。这表明(B)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

本标志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D、有效调控 收入差距,是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能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维护公

平的是(B)

①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1、财政

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内容: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特点: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 本质:一种分配关系(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财政收入

1)形 式—— 税收收入(最重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税、利、债、

费)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

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形式 —— 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 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其他支出等

注意: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

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练习:2008年,四川汶川遭受了8级地震,影响范围之广、灾情之重均属历史罕见。于是

财政部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汶川的抗震救灾工作,使当地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财政

部救灾的资金属于(C)

A、 经济建设支出 B 、文化和卫生事业支出 C 、社会保障支出 D 、行政管理

和国防支出

2、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使其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

收入,为此A、应努力减少企业收入,增加国家收入 B、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

的综合实力

C、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D、要提高税率

3、近几年粮食丰收导致市场上粮价下跌,我国实行了粮食保护价制度,国家规定按较高的

保护价收购粮食,这部分粮食收购资金支出(C )

A、属于行政管理支出 B、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C、是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D、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二、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的基本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 无偿取得 财政收入

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注意固定性)

三者关系:1、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和固定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2、强制性和无偿性要求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统一于税法

2、我国税收的种类

两个影响最大的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1)增值税(流转税)实行比例税率:17%

2)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

练习:为了遏制对房地产的炒作,稳定房地产市场,我国拟对二手房征收交易税。这主要是

通过税收 C A、增加国家的中央财政收入 B、减少居民的个人收

C、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D、提高房产的价格

2、“有税必有法”,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C

A、先有税,后有法 B、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D、税收是国家制定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3、增值税是我国目前一个重要的税种,其优点主要是 ( D )

A、税率比较高,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B、不针对民营企业,有利于非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

C、能够促进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加强D、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3、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1)新型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

2)与各种违反税法行为做斗争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含义和表现

注意:区分偷税(想少交、不交税)与骗税(不该得而得到)

练习:农业税是国家对农产品所征收的税种。从2004年开始国家降低并逐步取消农业税,目前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对降低农业税的税率有明文规定。这表明 B

A、低税率有利于经济发展 B、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

C、税收是可以随意变化的 D、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

2、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是 B

A、偷税 B、骗税 C、抗税 D、欠税

第四单元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常见的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基本手段)

3)市场配置的方式和优点

方式: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国防、治安、消防等

2)市场能够调节的领域却难以调节: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3、市场秩序

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A、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 B、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C、树立知法、守法、诚信等观念

注意: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必要性: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内 涵:建立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措 施: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②实现共同富裕为 —根本目标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调控力度

2、 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

2)宏观调控的含义及目标

宏观调控,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

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立法,另一方面执法。

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注意:国家的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练习: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B )

①计划 ②市场 ③市场经济 ④计划经济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百年老店同仁堂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发展为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南京某老字号“陈馅做新饼”,几代人创下的百年品牌毁于一旦。这俩个典型事例表明 D

①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②遵循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

要求 ③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诚信可以带来经济效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3、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一些不法之徒

利用移动电话机进行敲诈,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这明显违背了市场经济的 B

A、效率原则 B、诚信原则 C、平等原则 D、自愿原则

4、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这

表明 C

A、市场机制和计划调节是不可调和的 B、市场有及时、灵敏的特点

C、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方式 D、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5、据调查估计,我国制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多亿元。国家为此年均损失税收250多亿元。

制假售假,已经形成严密的生产、运输、走私销售网络,严重危害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

信用。据此回答:打假捉劣,整治经济环境刻不容缓。这是因为 ( B )

A、必须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B、市场经济秩序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

C、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的缺陷 D、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的缺陷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水平

(1)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总体小康成就的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

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练习:1、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

活水平达到 D

A、全面小康水平 B、富裕水平 C、比较富裕水平 D、总体小康水平

2、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城市居民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消费结构看: A

A、已经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 B、已经从生存性消费过渡到发

展性和享受性消费 C、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 D、由劳务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

3、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必须看到,贫困地区、

贫困群体的的小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C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

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

只能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

4、国家决定限期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一批污染环境的产品,鼓励生产有利于节约资

源、保护环境的产品。出台这项政策的原因是 B

A.被淘汰产品缺少市场需求 B.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C.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需要 D.满足企业获取利润的需要

3、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及其内涵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

是统筹兼顾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B、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化,投资、出口向

投资、出口、消费协调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

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E、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练习: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

A、坚持以人为本 B、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C、实现可持续发展 D、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2、“非典”疫情过后,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

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统筹 D

A、区域发展 B、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城乡发展 D、经济社会发展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体现在 D

①注重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 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③发挥我国人力

资源丰富优势④高效益、低消耗、少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

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注意区分)

3)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1)含义: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目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3)作用: ①促进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 围内流动 ②推动国际分工水平

的提高 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机遇)

1)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2)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促进

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4)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

(1)表现: ①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2)原因: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练习: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 D )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 ④政治全球化

A. ① ③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2、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 A )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②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③避开全球化趋势,保护民族经济 ④与发达国家联盟,提

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下列对于跨国公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C )

A、它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B、跨国公司的扩展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

C、它是在本国拥有一个基地,并在每个国家或者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大企业 D、它是从

事国际化生产与经营的大型企业

4、对于冷战结束后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下列

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②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④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① ③ ④

5、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 ( A )

A、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B、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

C、一把双刃剑 D、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

二、国际竞争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地位、作用

地 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作 用:

①组织贸易谈判。②制定规则。 ③解决摩擦。

2、WTO的基本原则

非歧视原则(最重要)、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练习: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 C

A.互惠原则 B.市场准入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公平原则

2、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要( D )

A.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B.借鉴他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C.有步骤地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对 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D.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 资办厂,带动国内出口或合作开发资源

3、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B )

①是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 ④可以保护民族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相关文章

  • 2012下学期高三教学总结
  • 2012年下学期高三政治教学总结 边城高级中学 舒象恒 本学期,我继续留任高三年级,担任高121和127班的政治课教学.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中新课程理论和我校"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在高 ...查看


  • 黑龙江高考
  • 黑龙江高考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国际招生代码12988,湖北省招生代码9686,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与策划方向).环境艺术专业(建筑动画方向,游戏设计与开发方向,数字城市方向).高级护理专业.医药营销专业为其院校特定专业,理论+技能课学习 ...查看


  • 2012高考考试说明
  • 语文 出题方式更加灵活 合肥168中学 汪玉慧 孙华 看变化: 设题方式更灵活 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考查形式有显著变化:"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仿用.变换句式&q ...查看


  • 2012高考历史备考指南
  • 2012高考历史备考指南 新学年伊始,高三年级的同学即将面临紧张的复习生活.就历史学科而言,高考前一般要经历两至三轮的知识复习,同学们应采用怎样的方法以达到怎样的复习效果,试谈拙见. 一.按照通史体系,尽快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 按照惯 ...查看


  • 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综政治命题趋势预测 精品
  • 2013年北京市高考文综政治命题趋势预测 一.经济 1. 2013高考政治经济板块考查主题和知识预测: 过去五年的高考题中,在主观题中都考查了一些主题,08年考到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09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 ...查看


  • 文综如何得高分
  • 高考文综如何得高分 她是如何做到的? 6月25日,备受关注的高考成绩揭晓,来自新乡获嘉一中的高三学生徐文静以总分578的高分取得获嘉一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她的文综成绩--262分,比河南省文科第一名的文综成绩(259分)还要高 ...查看


  • 高考政治学习方法(共5篇)
  • 篇一:高三政治学习方法 汇总 2012年邓中高考文综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邓中高三文综政治备课组 1.加大对时政内容的备考 高度重视对时政的理解,掌握必要的时政语言,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对时政内容的把握,要从单纯的记忆背诵过渡到理解其基本涵义,把 ...查看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作者:张蕾 来源:<教育视界>2014年第04期 与一轮复习相比,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是从知识点的逐一讲解到串点.连线.立面.成体的知识网络构建 ...查看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一)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 绩,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重要,高三有效的复习方法也非常重要.临 考阶段的复习,应分清轻重缓急,不断总结提高.轻重缓急,指属于 记忆方面的内容, 如名句名篇, 可 ...查看


  • 新东方历史高考必备
  • 高中历史 (以北京地区人教版历史为例) 一. 全国:人教.岳麓.人民和大象四个版本: 北京:2007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自主命题:京 沪 津 渝 鲁 苏 湘 闽 川 赣 皖 浙 陕 宁 辽 鄂 粤 琼 统一命题: 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