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讲道]从亚伯拉罕看神对家庭的祝福

加3:7-9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

从亚当犯罪后,整个人类进入到咒诅里,但是神要拯救人类,他首先拣选一个人,使他成为蒙福的开始,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是第一个蒙神拣选、得神祝福的人。神应许不仅亚伯拉罕自己蒙福,他的所有子孙也要蒙福,他成为祝福的管道,神要透过他成为别人的祝福。“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2-3)

从上帝拣选的角度看,亚伯拉罕是人类的列祖,是犹太民族的祖先,也是我们现在所有因着信耶稣基督而称义的神的儿女的祖先。亚伯拉罕为人类带来祝福,也是因信称义的模板和典范,是我们个人和家庭生活蒙祝福的典范。我们教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婚姻与家庭,我们教会的目标就是“关注婚姻、祝福家庭”。神对我们的祝福不是凭空的,要落实在我们生活上,落实在我们具体的每一天,而我们最需要祝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婚姻和家庭,让每一对来我们教会的夫妻都能在婚姻中看到上帝的祝福,让每个家庭因为婚姻的转变而蒙福。

我们在世上很多事可以调整改变,如工作不称心可以换单位,但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上帝把我们放在哪个家庭,这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的性格、思想、习惯甚至口味都与这个原生家庭息息相关。许多时候,我们与人有矛盾,尤其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就是来源于各自原生家庭的差异,各自的性格、内心的生命组成不一样,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差异,就不会在家里讲谁好谁坏、谁对谁错的道理,明白我们只是不一样,但正是这种不一样,不断地拓宽我们的生命。

我们都在家庭中生活,家庭生活不是我们的业余生活,不是我们的部分生活,它是我们的全部。如果家庭生活不幸福,或想逃避,我们在这世上也就找不到安宁。因此我们的信仰要生活化,要落实在生活中。家庭生活关系到我们方方面面,家庭生活幸福了,我们工作有方向,做什么事情都有意义有目标,所以上帝造亚当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有了婚姻家庭后,上帝看着所造的一切都很好。人是被上帝所造,人生的意义和幸福都要在上帝里来寻找,这不是让我们来讨论的一个话题,而是让我们真的在圣灵的带领下来承受,单单地接受。

很多人家里有“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基督是我家之主”这样的牌匾,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让我们的家像教会,在家中我们也像在教会一样事奉神。我们的生命要在家庭里具体地成长和反映,我们的家要让神来掌权,所以在我们的家庭里,真正的家长是耶稣,耶稣掌管我们的家,整个家庭有共同的头、共同的价值观,在家庭里我们不做违背上帝的事,不讲违背上帝心愿的话语,就避免了很多争吵,因为耶稣在这个家庭中,他在看着我们,这样我们在家就像在教会一样。只有家庭像教会一样,家才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夫妻在家里相处就像教会里和弟兄姊妹相处一样和睦,活在主面前。另一方面,我们的教会应该像家,因为在教会里我们都是弟兄姊妹,彼此相爱,我们在教会里不拘谨、很自然,是个大家庭的生活。人是需要群居的,当一群相爱的人在一起,我们就会感受到力量,很多人来到教会是因为感受到家的氛围而热泪盈眶,在教会里感受到的爱和关怀让我们生活在信仰中,我们的生活也神圣化,生活在上帝的祝福里。家庭是以血脉为连接的,今天的教会是因为耶稣基督为我们舍命流血,我们的弟兄姊妹都是耶稣的血脉,共同有一位天父爸爸,一信主我们就融入到神的大家庭,我们的生命在这个大家庭里得到复苏养育。

让我们一起来看亚伯拉罕家庭的特点,看看为什么他家成为蒙福家庭的典范。

亚伯拉罕家庭蒙福有三个要素:首先是有家庭祭坛。

创世记12-25章共14章篇幅记述了亚伯拉罕的生平,新约里总以他作为信心的典范。亚伯拉罕的信仰就是以祭坛为标志,创世记12章记载,“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创12:7-9)亚伯拉罕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建立祭坛敬拜神,神是他生活的第一位,祭坛就是他的信仰,代表他与神之间的关系。

亚伯拉罕筑坛以牛羊献祭,新约里耶稣已将自己作为祭物向神献上,我们不需要像亚伯拉罕一样筑坛,今天我们家庭的祭坛就是全家聚在一起读经、祷告。家庭要蒙福,首先要在家庭里建立祷告的祭坛,一家人固定一个时间一起读圣经,养成祭坛生活的习惯十分重要。周末全家人来教会礼拜,也是一个祭坛,集体敬拜主。个人祷告来建立祭坛,是个人的思想和意见在和上帝交流;在家庭祭坛里,一家人在上帝面前敞开内心交流,夫妻关系一定会走近,奇妙的事情就发生。

我们家里的大小事情、每个决定,都可以带到主的面前,碰到事情难处,家人一起祷告,让神来引导,一切都在上帝的带领之下,因着顺服、寻求,神会帮我们慢慢理顺各种关系。成就一件事,我们需要神的介入,很多时候,我们的愁苦烦恼都是自找的,我们只要学习安静、学习仰望、学习在神的祭坛旁边等候,神就会慢慢帮我们把这件事的枝枝节节修理好,最后这件事就奇妙地成就了,大家多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希望我们兄弟姊妹每个家庭都可以蒙神的祝福,在家庭里建立祭坛,因为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寻求他的帮助,把我们的想法、计划、困难都展示在主的面前,邀请神来帮我我们,他真的是一位乐意帮助我们的神。

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从原生家庭带来了各样陋习在生命里,建立家庭后开始有家庭祭坛的生活,夫妻手拉手跪在床前一起祷告,没有一件事会难倒我们,并且有出人意外的平安,也成为榜样,传承给我们的孩子。

家庭蒙福的第二个要素:对儿女的教育要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在言语上作为父母很擅长教育,但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行为上的不一致,不知道我们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孩子的影响。孩子生命里出现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在家庭里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用我们的实际行为来养育孩子。家庭是我们成长的平台,有了孩子后,我们的一举一动影响到家庭,影响到孩子,养育孩子后才发觉自己生命里有很多需要修正。比如培养孩子的自律,首先要自己自律,因为孩子会模仿我们的各种习惯。同样,我们希望孩子接受我们的信仰,要读经祷告做礼拜,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以身作则,就很难把孩子带到主的面前。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榜样,对孩子信仰影响最好的地方是在家庭里,如果我们有心不断改变自己,家人看到我们这种改变,信主是很自然简单的事。

在具体的行为上落实对信仰的传讲,亚伯拉罕作为第一个宣教士,就是对上帝的命令说一不二。我们可以通过以撒身上的几件事来看亚伯拉罕怎样教育他的孩子。以撒是上帝在亚伯拉罕75岁时应许要赐给他的儿子,亚伯拉罕等了25年,直到他100岁时才得到以撒,这真是他的宝贝。但是养育到10多岁时,上帝却让亚伯拉罕把以撒献给他,对此亚伯拉罕没有任何质疑,只是一言不发牵着儿子往山上去献祭。以撒跟着父亲,身边并没有带祭物,亚伯拉罕心情沉重,这一路的氛围以撒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尽管以撒无法达到父亲信仰的境界,但他对父亲的信任使他相信,父亲所信的这位神是如此爱他,不会亏待他,在这默默跟随中已经反映了儿子对父亲的认可。他已经认识到了父亲的信仰,也认可了父亲信仰的这位神,亚伯拉罕的顺服,也是以撒的顺服。以撒个性并不太明显,但是他继承了父亲的顺服,这种父子间信仰的传承不需要语言,是一种感知、感应和认可。献以撒,这样一件悲壮的事,以撒明白他是神应许给父亲生下来的孩子,是从上帝而来的,是没有主权的,上帝说的不能不接受,不能不响应,所以以撒不论后果如何,他就是单单跟随。

从亚伯拉罕为儿子娶亲上也可以看到很重要的一点,父母应当怎样为儿女的婚姻来操心。神要求我们基督徒找基督徒,“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林后6:14)亚伯拉罕认为迦南人无恶不作无法无天,如果娶了迦南人作媳妇,整个家族风气就前功尽弃了,因为夫妻的一体关系,妻子对丈夫的影响力远超过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因此他找了家中最忠心的老仆人去他的本族为以撒找一个妻子。整个故事记录在创世记24章。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一个人生命要成长,家庭要蒙祝福,需要一系列的工作,作父母的对上帝的信靠上要影响孩子,在一些关键的步骤要把关。比如说,在进入婚姻的时候,如果对对方有所图,日后一定会为此付代价。因为一个人的漂亮找他,以后要为漂亮付代价;因为一个人有钱而找他,以后要为有钱付代价;图什么最后都要因此付代价。但是如果在主里面找,找一个敬虔爱主的对象,一切代价耶稣都帮我们付上。家庭有一个敬虔的模式,这个习惯可以流传,在婚姻这件事上,我们不要贪人的小便宜,要有眼光,在主里得的更大。

家庭蒙福的第三个要素:夫妻恩爱的榜样。

一个家庭是以夫妻的婚姻为中心,家里最重要的不是房子钱财,而是夫妻这两个人。父母对儿女最大的祝福就是父母间彼此相爱,作为妈妈,对孩子最大的爱体现在对爸爸的爱上;作为爸爸,对孩子最大的爱也是体现在对妈妈的爱上。我们对孩子的爱付出很多,对婚姻双方的爱却不太懂付出,我们应明白夫妻之间相爱,对孩子怠慢一点问题也不大,只要夫妻相爱,孩子以后的婚姻也会是美好的。

在夫妻相爱上,亚伯拉罕和撒拉是典范。亚伯拉罕的信心,其实也是撒拉的信心;亚伯拉罕的决定,也是撒拉的决定。如果没有撒拉的支持,亚伯拉罕在信主的道路上寸步难行,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撒拉对亚伯拉罕的配合和支持。圣经对撒拉有很高的评价:“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因为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彼前3:3-6)“顺服”是女人的装饰,是圣洁的表现。当亚伯拉罕在埃及称她为妹子时,撒拉愿意顺服,这是他们的家庭计划,是他们保全家庭的唯一的出路。那时没有圣经,独一真神的信仰从亚伯拉罕开始,他们还在摸索中,没有意识到上帝应许一个孩子需要等待25年,因为撒拉已过了生育年龄,在人看来,上帝的话无法兑现,所以她想人为帮上帝的话实现,而做了之后的事(让亚伯拉罕纳夏甲为妾而生以实玛利)。现在我们学习顺服,学习信心的功课,要明白上帝有他自己的计划和时间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耐心等候。

亚伯拉罕和撒拉的信仰传承给了以撒,他也养成了个人灵修与神亲近的习惯。创24:63-67“天将晚,以撒出来在田间默想,举目一看,见来了些骆驼。利百加举目看见以撒,就急忙下了骆驼,问那仆人说,这田间走来迎接我们的是谁。仆人说,是我的主人。利百加就拿帕子蒙上脸。仆人就将所办的一切事都告诉以撒。以撒便领利百加进了他母亲撒拉的帐棚,娶了她为妻,并且爱她。以撒自从他母亲不在了,这才得了安慰。”以撒这样娶了利百加,并且爱她,这里以撒已经继承了父母恩爱的榜样。

圣经教导我们:丈夫要爱妻子,妻子要顺服丈夫,这是一个次序,是我们婚姻幸福的原则。以上几点让我们通过亚伯拉罕看到神给家庭的祝福,看亚伯拉罕怎样成为蒙祝福的人,他又成为蒙祝福的管道来祝福周围的人,看他的个人和家庭怎样蒙上帝的祝福,看他怎样影响他的孩子。首先是家庭里有祭坛,祭坛不仅是形式化的祭坛,而是我们的一切,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我们都要聚在一起寻求、祷告,把决定权交给主;第二是对儿女的教育要以身作则,不是口头上的讲,而是我们的真信,让儿女自然而然接受,我们沉默也成为一种力量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言谈举止都在影响我们周围的人,在家庭里作为父母我们做什么都要谨慎,让我们在家庭里把自己属灵的生命活出来,彰显神的荣耀,来影响、祝福我们的家庭。第三,作为家庭的核心,夫妻要恩爱,成为儿女恩爱的榜样,父母婚姻是否幸福,对孩子如何处理婚姻问题的方式至关重要。

愿神特别地来祝福我们的生命、祝福我们的家庭!阿们!

加3:7-9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

从亚当犯罪后,整个人类进入到咒诅里,但是神要拯救人类,他首先拣选一个人,使他成为蒙福的开始,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是第一个蒙神拣选、得神祝福的人。神应许不仅亚伯拉罕自己蒙福,他的所有子孙也要蒙福,他成为祝福的管道,神要透过他成为别人的祝福。“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2-3)

从上帝拣选的角度看,亚伯拉罕是人类的列祖,是犹太民族的祖先,也是我们现在所有因着信耶稣基督而称义的神的儿女的祖先。亚伯拉罕为人类带来祝福,也是因信称义的模板和典范,是我们个人和家庭生活蒙祝福的典范。我们教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婚姻与家庭,我们教会的目标就是“关注婚姻、祝福家庭”。神对我们的祝福不是凭空的,要落实在我们生活上,落实在我们具体的每一天,而我们最需要祝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婚姻和家庭,让每一对来我们教会的夫妻都能在婚姻中看到上帝的祝福,让每个家庭因为婚姻的转变而蒙福。

我们在世上很多事可以调整改变,如工作不称心可以换单位,但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上帝把我们放在哪个家庭,这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的性格、思想、习惯甚至口味都与这个原生家庭息息相关。许多时候,我们与人有矛盾,尤其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就是来源于各自原生家庭的差异,各自的性格、内心的生命组成不一样,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差异,就不会在家里讲谁好谁坏、谁对谁错的道理,明白我们只是不一样,但正是这种不一样,不断地拓宽我们的生命。

我们都在家庭中生活,家庭生活不是我们的业余生活,不是我们的部分生活,它是我们的全部。如果家庭生活不幸福,或想逃避,我们在这世上也就找不到安宁。因此我们的信仰要生活化,要落实在生活中。家庭生活关系到我们方方面面,家庭生活幸福了,我们工作有方向,做什么事情都有意义有目标,所以上帝造亚当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有了婚姻家庭后,上帝看着所造的一切都很好。人是被上帝所造,人生的意义和幸福都要在上帝里来寻找,这不是让我们来讨论的一个话题,而是让我们真的在圣灵的带领下来承受,单单地接受。

很多人家里有“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基督是我家之主”这样的牌匾,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让我们的家像教会,在家中我们也像在教会一样事奉神。我们的生命要在家庭里具体地成长和反映,我们的家要让神来掌权,所以在我们的家庭里,真正的家长是耶稣,耶稣掌管我们的家,整个家庭有共同的头、共同的价值观,在家庭里我们不做违背上帝的事,不讲违背上帝心愿的话语,就避免了很多争吵,因为耶稣在这个家庭中,他在看着我们,这样我们在家就像在教会一样。只有家庭像教会一样,家才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夫妻在家里相处就像教会里和弟兄姊妹相处一样和睦,活在主面前。另一方面,我们的教会应该像家,因为在教会里我们都是弟兄姊妹,彼此相爱,我们在教会里不拘谨、很自然,是个大家庭的生活。人是需要群居的,当一群相爱的人在一起,我们就会感受到力量,很多人来到教会是因为感受到家的氛围而热泪盈眶,在教会里感受到的爱和关怀让我们生活在信仰中,我们的生活也神圣化,生活在上帝的祝福里。家庭是以血脉为连接的,今天的教会是因为耶稣基督为我们舍命流血,我们的弟兄姊妹都是耶稣的血脉,共同有一位天父爸爸,一信主我们就融入到神的大家庭,我们的生命在这个大家庭里得到复苏养育。

让我们一起来看亚伯拉罕家庭的特点,看看为什么他家成为蒙福家庭的典范。

亚伯拉罕家庭蒙福有三个要素:首先是有家庭祭坛。

创世记12-25章共14章篇幅记述了亚伯拉罕的生平,新约里总以他作为信心的典范。亚伯拉罕的信仰就是以祭坛为标志,创世记12章记载,“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创12:7-9)亚伯拉罕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建立祭坛敬拜神,神是他生活的第一位,祭坛就是他的信仰,代表他与神之间的关系。

亚伯拉罕筑坛以牛羊献祭,新约里耶稣已将自己作为祭物向神献上,我们不需要像亚伯拉罕一样筑坛,今天我们家庭的祭坛就是全家聚在一起读经、祷告。家庭要蒙福,首先要在家庭里建立祷告的祭坛,一家人固定一个时间一起读圣经,养成祭坛生活的习惯十分重要。周末全家人来教会礼拜,也是一个祭坛,集体敬拜主。个人祷告来建立祭坛,是个人的思想和意见在和上帝交流;在家庭祭坛里,一家人在上帝面前敞开内心交流,夫妻关系一定会走近,奇妙的事情就发生。

我们家里的大小事情、每个决定,都可以带到主的面前,碰到事情难处,家人一起祷告,让神来引导,一切都在上帝的带领之下,因着顺服、寻求,神会帮我们慢慢理顺各种关系。成就一件事,我们需要神的介入,很多时候,我们的愁苦烦恼都是自找的,我们只要学习安静、学习仰望、学习在神的祭坛旁边等候,神就会慢慢帮我们把这件事的枝枝节节修理好,最后这件事就奇妙地成就了,大家多少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希望我们兄弟姊妹每个家庭都可以蒙神的祝福,在家庭里建立祭坛,因为什么事情我们都可以寻求他的帮助,把我们的想法、计划、困难都展示在主的面前,邀请神来帮我我们,他真的是一位乐意帮助我们的神。

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从原生家庭带来了各样陋习在生命里,建立家庭后开始有家庭祭坛的生活,夫妻手拉手跪在床前一起祷告,没有一件事会难倒我们,并且有出人意外的平安,也成为榜样,传承给我们的孩子。

家庭蒙福的第二个要素:对儿女的教育要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在言语上作为父母很擅长教育,但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行为上的不一致,不知道我们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孩子的影响。孩子生命里出现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在家庭里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用我们的实际行为来养育孩子。家庭是我们成长的平台,有了孩子后,我们的一举一动影响到家庭,影响到孩子,养育孩子后才发觉自己生命里有很多需要修正。比如培养孩子的自律,首先要自己自律,因为孩子会模仿我们的各种习惯。同样,我们希望孩子接受我们的信仰,要读经祷告做礼拜,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以身作则,就很难把孩子带到主的面前。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榜样,对孩子信仰影响最好的地方是在家庭里,如果我们有心不断改变自己,家人看到我们这种改变,信主是很自然简单的事。

在具体的行为上落实对信仰的传讲,亚伯拉罕作为第一个宣教士,就是对上帝的命令说一不二。我们可以通过以撒身上的几件事来看亚伯拉罕怎样教育他的孩子。以撒是上帝在亚伯拉罕75岁时应许要赐给他的儿子,亚伯拉罕等了25年,直到他100岁时才得到以撒,这真是他的宝贝。但是养育到10多岁时,上帝却让亚伯拉罕把以撒献给他,对此亚伯拉罕没有任何质疑,只是一言不发牵着儿子往山上去献祭。以撒跟着父亲,身边并没有带祭物,亚伯拉罕心情沉重,这一路的氛围以撒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尽管以撒无法达到父亲信仰的境界,但他对父亲的信任使他相信,父亲所信的这位神是如此爱他,不会亏待他,在这默默跟随中已经反映了儿子对父亲的认可。他已经认识到了父亲的信仰,也认可了父亲信仰的这位神,亚伯拉罕的顺服,也是以撒的顺服。以撒个性并不太明显,但是他继承了父亲的顺服,这种父子间信仰的传承不需要语言,是一种感知、感应和认可。献以撒,这样一件悲壮的事,以撒明白他是神应许给父亲生下来的孩子,是从上帝而来的,是没有主权的,上帝说的不能不接受,不能不响应,所以以撒不论后果如何,他就是单单跟随。

从亚伯拉罕为儿子娶亲上也可以看到很重要的一点,父母应当怎样为儿女的婚姻来操心。神要求我们基督徒找基督徒,“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林后6:14)亚伯拉罕认为迦南人无恶不作无法无天,如果娶了迦南人作媳妇,整个家族风气就前功尽弃了,因为夫妻的一体关系,妻子对丈夫的影响力远超过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因此他找了家中最忠心的老仆人去他的本族为以撒找一个妻子。整个故事记录在创世记24章。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一个人生命要成长,家庭要蒙祝福,需要一系列的工作,作父母的对上帝的信靠上要影响孩子,在一些关键的步骤要把关。比如说,在进入婚姻的时候,如果对对方有所图,日后一定会为此付代价。因为一个人的漂亮找他,以后要为漂亮付代价;因为一个人有钱而找他,以后要为有钱付代价;图什么最后都要因此付代价。但是如果在主里面找,找一个敬虔爱主的对象,一切代价耶稣都帮我们付上。家庭有一个敬虔的模式,这个习惯可以流传,在婚姻这件事上,我们不要贪人的小便宜,要有眼光,在主里得的更大。

家庭蒙福的第三个要素:夫妻恩爱的榜样。

一个家庭是以夫妻的婚姻为中心,家里最重要的不是房子钱财,而是夫妻这两个人。父母对儿女最大的祝福就是父母间彼此相爱,作为妈妈,对孩子最大的爱体现在对爸爸的爱上;作为爸爸,对孩子最大的爱也是体现在对妈妈的爱上。我们对孩子的爱付出很多,对婚姻双方的爱却不太懂付出,我们应明白夫妻之间相爱,对孩子怠慢一点问题也不大,只要夫妻相爱,孩子以后的婚姻也会是美好的。

在夫妻相爱上,亚伯拉罕和撒拉是典范。亚伯拉罕的信心,其实也是撒拉的信心;亚伯拉罕的决定,也是撒拉的决定。如果没有撒拉的支持,亚伯拉罕在信主的道路上寸步难行,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撒拉对亚伯拉罕的配合和支持。圣经对撒拉有很高的评价:“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因为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彼前3:3-6)“顺服”是女人的装饰,是圣洁的表现。当亚伯拉罕在埃及称她为妹子时,撒拉愿意顺服,这是他们的家庭计划,是他们保全家庭的唯一的出路。那时没有圣经,独一真神的信仰从亚伯拉罕开始,他们还在摸索中,没有意识到上帝应许一个孩子需要等待25年,因为撒拉已过了生育年龄,在人看来,上帝的话无法兑现,所以她想人为帮上帝的话实现,而做了之后的事(让亚伯拉罕纳夏甲为妾而生以实玛利)。现在我们学习顺服,学习信心的功课,要明白上帝有他自己的计划和时间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耐心等候。

亚伯拉罕和撒拉的信仰传承给了以撒,他也养成了个人灵修与神亲近的习惯。创24:63-67“天将晚,以撒出来在田间默想,举目一看,见来了些骆驼。利百加举目看见以撒,就急忙下了骆驼,问那仆人说,这田间走来迎接我们的是谁。仆人说,是我的主人。利百加就拿帕子蒙上脸。仆人就将所办的一切事都告诉以撒。以撒便领利百加进了他母亲撒拉的帐棚,娶了她为妻,并且爱她。以撒自从他母亲不在了,这才得了安慰。”以撒这样娶了利百加,并且爱她,这里以撒已经继承了父母恩爱的榜样。

圣经教导我们:丈夫要爱妻子,妻子要顺服丈夫,这是一个次序,是我们婚姻幸福的原则。以上几点让我们通过亚伯拉罕看到神给家庭的祝福,看亚伯拉罕怎样成为蒙祝福的人,他又成为蒙祝福的管道来祝福周围的人,看他的个人和家庭怎样蒙上帝的祝福,看他怎样影响他的孩子。首先是家庭里有祭坛,祭坛不仅是形式化的祭坛,而是我们的一切,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我们都要聚在一起寻求、祷告,把决定权交给主;第二是对儿女的教育要以身作则,不是口头上的讲,而是我们的真信,让儿女自然而然接受,我们沉默也成为一种力量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言谈举止都在影响我们周围的人,在家庭里作为父母我们做什么都要谨慎,让我们在家庭里把自己属灵的生命活出来,彰显神的荣耀,来影响、祝福我们的家庭。第三,作为家庭的核心,夫妻要恩爱,成为儿女恩爱的榜样,父母婚姻是否幸福,对孩子如何处理婚姻问题的方式至关重要。

愿神特别地来祝福我们的生命、祝福我们的家庭!阿们!


相关文章

  • 寇绍恩牧师:什么是真爱
  • 电视剧.电影.小说都在讲爱,但是爱在世界上被扭曲了,好像因为爱,什么事情都是对的,都可以做.因着爱的名义,可以有外遇,错误虚假的爱带来了无尽的伤害,无法弥补.但是圣经告诉我们爱的真理,整本圣经若用一个字涵盖,就是爱. 寇绍恩牧师于广东协和堂 ...查看


  • 感恩节的起点出
  • 感恩节的起点 出23:14~16 迎感恩节之际,把荣耀归给神.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感谢"这个词随处可听,但可以看到几乎都是违心的. 1.根据感谢的内容,信仰水平变得不同. (1)一味地求福的祈福信仰. 1)根据宗教性体 ...查看


  • 圣经中魅力名字
  • 圣经中有独特魅力的25个女性英文名 1. 亚比该(Abigail)的意思是:"她是喜乐".亚比该表现了她的开朗,在任何场合都带给人欢愉.这个女人是聪明俊美的人,她秀外慧中,才貌兼备,还很敬虔,她认识神.虽然生活在一个不快 ...查看


  • 讲道德有品行发言稿
  • 讲道德 有品行发言稿 中央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党员,就是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其中,‚讲道德.有品行‛是做合 ...查看


  • 两学一做"有道德,讲品行"发言稿
  • 做讲品行的共产党员 --"两学一做"专题研讨会发言稿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古人说:'百行以德为首',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道德问题上,党员.干部无疑应该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查看


  • 什么叫家庭祭坛呢
  • 什么叫家庭祭坛呢? 弟兄姊妹在教会经常听到传道人讲到"家庭祭坛",可是在<圣经>中又找不到"家庭祭坛"这个名词,实际上在基督徒当中,真正对"家庭祭坛"意义了解的人并不多 ...查看


  • 教会复兴的障碍
  • 教会复兴的障碍 目录 1. 2. 3. 4. 教会中的盲目 世俗主义的阻碍 对教会法规的轻视 岂可安于现状 教会中的盲目 基督教信仰有明确的真理体系 在新约中有四个语词是互相关连的,那就是:真理.信仰(教义).知识.理解.可是,在现今的时代 ...查看


  • 摩西五经-梁洁琼
  • 第一课 摩西五经总论 我们会从摩西五经的总论着手,先让大家对五经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甲.内容重点 一.课程简介与大纲 1. 摩西五经这课是属于概论性科目,我们会分 三十课来讲解讨论:第一课是五经总论,最后一课是总结,第二至廿九课会顺序讲解创 ...查看


  • 寻求婚姻的祷告文
  • -姊妹篇- 很多适婚年龄的肢体都在问?如何为婚姻祷告?具体该怎么祷告?偶尔得到这篇婚姻祷告文,分享给大家.原谅考拉兔兔打字比较慢,加上最近百度审查非常严格,我怎么也看不出问题的句子就是通不过.不知道在接下去的信息中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