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王太元:发生在校园的故事

教育故事 :

---发生在校园的故事

小琴是我所教班上的一位女生,她虽有学习的欲望,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任性要强,因此遇到困难时情绪低落,容易产生厌学思想,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我平时就经常找机会与她接近,和她拉家常,使其对老师有亲近感。在生活上多关心,她提出问题和要求尽可能地满足,使其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学习上个别辅导,强调同学合作,使其有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

看着她的进步,心里很是高兴,同时也让我想起她刚转进我校的故事。

有一天科学实验课上,是做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的实验,每个小组成员都在组长的负责下互相配合做着实验,只有她一个人坐在旁边生闷气。问了她,“他们不带我做实验,我不想上课了。”她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

“别哭别哭,我来帮你解决。”我问其他同学是怎么回事。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老师不是说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吗,她不愿意;她什么都要做,不许别人做;她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当然不听她的了。

“是吗?”我对她说“有些实验是要大家互相配合才能做好的,你一个人能做好吗?”

“能,我能”她固执地说。

在这个时候,我知道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只有让她经历挫折后才能使她有所认识。于是,我对她说:“你说你能一个人完成实验,肯定有一定的道理,那就让你一个人来做,我们看看你到底有什么方法完成这个实验?”

“行!”她好象信心十足的样子。小组成员都放下手中的器材,看她怎样做。

她拿起绿豆倒进量杯,又往里面倒进黄豆,再向里面倒进玉米粉混合起来。然后是要把这三种物体分离出来,又要拿量杯,又要拿筛子,还要来回晃动筛子,她的手忙不过来了,弄得桌子上到处都是,她就急了,对同组成员喊道:“你们不能帮个忙啊!”

“不是你说一个人就能完成这个实验的吗。”其他同学反问道。她瞠目结舌了,不知怎么办才好。

她看着我,仿佛在向我求救。我对她说:“你很想把实验做好,但是你的做法不太好,既然是大家在一起学习,就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才能完成任务,你看是不是?”

“那我现在怎么办呢?”她低头囁噜。

“肯定能想出办法的。”我又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她点点头,向同学们说“对不起,我错了。”

“好了,那就大家合作吧,还有时间,赶紧把实验做完。”我的话音刚落,按照先前的分工,同学们做起了实验。

课后,我和她拉起家常,了解他们那里的学校是怎样组织科学活动的,并告诉她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必须有大家的合作,才能完成。

“只要你努力了,有了进步,下次活动我让你担任小组长”我许愿道。

“真的?我一定努力争取,”她满脸笑容的说着,“老师,你真好!”

四川省宣汉县双河镇小学 王太元

教育故事 :

---发生在校园的故事

小琴是我所教班上的一位女生,她虽有学习的欲望,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任性要强,因此遇到困难时情绪低落,容易产生厌学思想,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我平时就经常找机会与她接近,和她拉家常,使其对老师有亲近感。在生活上多关心,她提出问题和要求尽可能地满足,使其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学习上个别辅导,强调同学合作,使其有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

看着她的进步,心里很是高兴,同时也让我想起她刚转进我校的故事。

有一天科学实验课上,是做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的实验,每个小组成员都在组长的负责下互相配合做着实验,只有她一个人坐在旁边生闷气。问了她,“他们不带我做实验,我不想上课了。”她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

“别哭别哭,我来帮你解决。”我问其他同学是怎么回事。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老师不是说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吗,她不愿意;她什么都要做,不许别人做;她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当然不听她的了。

“是吗?”我对她说“有些实验是要大家互相配合才能做好的,你一个人能做好吗?”

“能,我能”她固执地说。

在这个时候,我知道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只有让她经历挫折后才能使她有所认识。于是,我对她说:“你说你能一个人完成实验,肯定有一定的道理,那就让你一个人来做,我们看看你到底有什么方法完成这个实验?”

“行!”她好象信心十足的样子。小组成员都放下手中的器材,看她怎样做。

她拿起绿豆倒进量杯,又往里面倒进黄豆,再向里面倒进玉米粉混合起来。然后是要把这三种物体分离出来,又要拿量杯,又要拿筛子,还要来回晃动筛子,她的手忙不过来了,弄得桌子上到处都是,她就急了,对同组成员喊道:“你们不能帮个忙啊!”

“不是你说一个人就能完成这个实验的吗。”其他同学反问道。她瞠目结舌了,不知怎么办才好。

她看着我,仿佛在向我求救。我对她说:“你很想把实验做好,但是你的做法不太好,既然是大家在一起学习,就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才能完成任务,你看是不是?”

“那我现在怎么办呢?”她低头囁噜。

“肯定能想出办法的。”我又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她点点头,向同学们说“对不起,我错了。”

“好了,那就大家合作吧,还有时间,赶紧把实验做完。”我的话音刚落,按照先前的分工,同学们做起了实验。

课后,我和她拉起家常,了解他们那里的学校是怎样组织科学活动的,并告诉她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必须有大家的合作,才能完成。

“只要你努力了,有了进步,下次活动我让你担任小组长”我许愿道。

“真的?我一定努力争取,”她满脸笑容的说着,“老师,你真好!”

四川省宣汉县双河镇小学 王太元


相关文章

  • 桃花源记原文翻译
  • <桃花源记>赏析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之 一.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 ...查看


  • 创新社会治理,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1)
  • 建设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对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王太元 社会治安,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全感,一头连着改革发展的大局.治安状况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 ...查看


  •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及对评价认识
  • <桃花源记>第2课时课堂实录 一. 情景导入(配古筝曲伴奏,创设情境)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从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他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他曾经也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 ...查看


  • 2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2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 ...查看


  • 桃花源记(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
  • (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 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查看


  • 10大美男子
  • [分享]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的结局怎样 *18岁以下禁入,制服直播 支持1对1私播,嫩模,大胸学妹,北上广金融白领,美女教师,小护士,你敢玩,她敢秀! www.zfyh.com 亚洲最大在线成人视讯直播平台-星辰娱乐 中日韩泰千名主播打造连续 ...查看


  • 21 [桃花源记]中考真题汇编
  • 21 <桃花源记>基础题及中考真题 一,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2题. 桃 花 源 记 晋(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 ),落英( )缤纷( ...查看


  • 语文古文字词句子翻译提纲
  • 语文古文字词句子翻译 一.<桃花源记>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wãi)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查看


  • 陶渊明作品系年
  • 荣木(晋太元十六年,391,四十岁) 赠长沙公(晋义熙六年,410,五十九岁) 答庞参军并序(宋景平元年,423,七十二岁) 劝农(晋太元五年庚辰,380,二十九岁) 命子(晋太元十四年,389,三十八岁) 归鸟(晋义熙二年,406,五十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