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

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

金融学: 王桦

1产业集聚的文献梳理

1.1影响较大的产业集聚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Marshall)是经济史上第一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经济学大师。

马歇尔(1964,经济学原理)将集中于某些地方的工业称为地方性工业, 并认为地方性工业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是自然条件, 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 在附近地方的矿石和石坑, 或是水路交通的便利。第二是宫廷的奖掖。第三是统治者有意识地邀请远方的技术工人, 并使他们住在一起。他首先发现并跟踪研究了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地方并保持活力的现象,他发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仅可以在个别大公司通过内部经济性实现,一组小公司“几乎自动地紧密结合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也同样能达到,那就是通过外部经济而实现。由此,他奠定了产业区概念的基础。他所描述的集聚区的特征是:区域内生产的产品类似, 拥有共同的生产技巧和知识。这种集聚被后来人称为“马歇尔集聚”, 是产业集聚的一种基本形式。

奥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 指出大量生产和联合生产能使利益增加; 集聚容易促使市场规模扩大; 外部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企业集聚进行解释。

(2)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1909 年,韦伯出版的《工业区位论》创立了集聚经济理论。韦

伯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

他把集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发展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产生地方集中化,这是高级集聚阶段。韦伯把高级集聚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基本要素。

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出发,韦伯认为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成本的节省)与因迁移而增加的运费的对比。

韦伯集聚理论的缺陷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仅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分析单个企业区位决定问题,社会因素和需求因素都被抽象而去。

胡佛(1948,经济活动的区位)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 如果集聚企业太少, 则因集聚规模太小而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 如果集聚企业太多, 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3)新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是新经济地理学创立者之一。该理论的核心假定是收益递增,以垄断竞争分析框架为基础,加入空间因素,建立了描述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模型。

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微小的偶然事件——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集聚的自我增强,形成领先区域。

克鲁格曼(2000)认为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第一、市场需求。公司一般会选择定位在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地方, 这是因为较大的市场需求可以保证生产的规模经济, 因此在该区域进行投资是比较合理的。同时, 较大的市场需求也会吸引其他公司的到来, 从而形成产业集聚, 而这又增强了产业对企业的吸引力。所以, 生产者愿意选择需求量大而且原料运输方便的地方。规模经济潜力越大, 运输费用就越低, 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二、外部经济。第三、产业地方化。

(4)波特的企业集群理论

1998年, 波特(M.E.Poder)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 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 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此外, 还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波特提出了企业竞争力的菱形结构分析框架, 认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企业战略、要素条件、需求状况和相关产业, 这四点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水平。产业集聚的作用就在于促进了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 使菱形结构系统产生活力。产业集聚的作用包括:通过靠近专业的物质投入和信息、设施互补等提高生产率; 可以改善激励和绩效的评估; 可以提高创新率和促进创新成功; 降低新企业形成的障碍, 营造提高生产率的环境等。

波特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视角主要是讨论产业集聚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他的研究揭示了产业集聚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

性。当存在产业集聚区域时, 集聚因素成为首要考虑的区位因素。从提高竞争力的这个根本要求来看, 集聚区域的综合环境比交通、资源等区位因素更重要。因此, 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和教育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 以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

1.2 产业集聚的区位效应理论

经济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论。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是区位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区位条件是区位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则是影响经济活动主体区位分布的原因。

根据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活动主体受区位因子的主导, 根据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作出区位选择, 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分布是经济活动主体对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综合权衡的结果。

大量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一方面表明影响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子相同或相似, 另一方面则表明产业集聚的区域具有与集群企业的区位因子相适应的区位条件。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 区域的区位条件与企业的区位因子存在着耦合作用关系, 即产业集聚是区域的区位条件与企业的区位因子耦合产生区位效应的结果。

20 世纪初以来的经济区位理论经历了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行为区位理论、结构主义区位理论、生产方式区位理论再到非完全竞争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20 世纪 50 年代的新古典区位理论以韦伯、勒施等人为代表, 认为生产成本和利润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最重要

的决定因素。20 世纪 60年代的行为区位理论认为, 区位选择主体有多样的动机和目标, 个人行为因素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0 世纪 70 年代的结构主义区位理论重视社会因素、结构或体系因素在区位选择中的作用, 提出区位及其变化是宏观环境的产物。20 世纪80 年代的生产方式区位理论认为, 生产方式的变化影响区位选择的变化。在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下, 企业外部联系增加, 外部交易增多, 交易成本成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0 世纪 90 年代的非完全竞争区位理论阐明, 企业区位均衡取决于初始条件, 并且产业聚集具有历史和路径依赖的特征, 一旦生产集中起来了, 就发生累积循环的作用。

这些区位理论虽然研究视角不同、研究方法相异, 却共同揭示了影响企业区位分布的多种区位因子, 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因子、企业家因子、制度环境因子、交易成本因子和规模经济因子。

1.3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梳理及其作用机制

(1)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梳理

国外经济学家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Martin 和Ottaviano 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自我强化模型, 证明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 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由于向心力,经济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空间聚集。这验证了缪尔达尔的循环因果累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is Perroux ,1950) 运用“增长极”的概

念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 即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 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 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当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 将形成集聚经济, 产生增长中心, 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所谓增长极,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 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 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

Philippe Martin 和Ottaviano(2001)借鉴了Kmgman(1991)、Romer(1990)、Grossman 和Helpman(1991)的模型, 以两个地区为分析对象, 建立了一个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互相作用的模型。该模型认为, 产业集聚通过货币的外部经济性降低了集聚区的创新成本而促进了集聚地的经济增长; 反过来, 经济增长通过衍生出新的企业又促进了集聚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加, 创新活动将在区域的核心发生, 而部分生产活动将在集聚地的边缘地区进行。

Sbergami(2002)、Kurt Hafner(2004)也研究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问题。

许多研究(例如,ACS 和阿明顿,2006;Delgado 等人,2010;Haltiwanger ,贾明和米兰达,2009年)表明集群降低进入壁垒, 鼓励新进入者, 所有这些可以促进增长和创新。

(2)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1)产业集聚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以分为货币外部经济和技术外部经济。

货币外部性主要从三个方面发生作用。首先,集聚可以带来劳动市场共享,以使企业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时间和成本、培训时间和成本以及节约劳动力要素成本。其次,集聚有助于产生专业化,集聚的产生会带来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形成社会化分工网络。最后,集聚还会带来公共设施的共享,降低企业公共物品的使用成本。

集聚的技术外部效应主要是指企业的集聚,会加快企业间信息的传递速度,减少信息摩擦,使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迅速被其他企业模仿和利用。

2)产业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一方面,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即同行企业集聚在一起,方便合作联盟,实现大规模采购,降低原材料价格,同时在流通环节也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另一方面,生产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即上下游企业集聚,企业间提供了相互的市场,稳定了市场,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3)产业集聚促进分工与协作

产业集聚使专业分工得以发展,这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斯密定理指出,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分工程度的提高,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业集聚区,实际上是一条条产业链集聚形成的,能够把大量专业化生产企业集中在一起,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形成密切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4)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

产业集聚为企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集聚区内,

企业受到同业竞争的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保持在集聚区的相对位置。同时,为了满足客户不断出现的新的需求,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集群特性所体现。

1.4 产业集聚在国际经济学上、产业经济学研究上、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文献梳理

(1)产业集聚在国际经济学上的文献梳理

经济学家通常把产业集聚与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联系起来。 Forslid 等(2002)、Hanson(1998)认为贸易成本的降低不仅会促进产业集聚, 而且具有转移产业集聚中心的效果;Venables 等(1996)证明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 随着贸易成本降低, 一些产业可能发生集聚, 但另一些产业可能会因要素价格的差异而分散; Forslid 等(2002)建立了一个大规模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模拟了欧盟贸易自由化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Markusen 和V eneables (2002), Barrell 和Pains(1999),Head,Ries和Swenson(1994)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集聚现象及其原因。

(2)产业集聚在产业经济学上的文献梳理

Brulhart,Torstensson(1996)和Amit(1997)认为集聚与规模经济有关, 集聚的产业都是规模报酬递增的;Antonio Ciccone(2002)认为产业集聚既是高生产率的结果, 同时也是提高生产率的原因;

Dumais,Ellison 和Glaeser(1997)认为产业集聚与工厂生命周期有关, 与人们的想象相反, 工厂关门停工的不同速率反而会加强产业集聚。

(3)产业集聚在公共政策领域的文献梳理

Baldwin(2000)和Lanas-pa,Peuyo 和Sanz(2000)分析了集聚中工人的前瞻预期和公共部门(税收负担和公共管理效率) 所起的作用;Baldwin 和Forlid(1999)考虑到内生变量对集聚的影响, 认为降低信息成本的融合政策可以鼓励经济活动的扩散, 降低货物交易成本的政策会鼓励集聚, 而集聚有利于增长。

产业集聚的概念在政策决策者之间的升级活动中张主导地位。他们认为产业集聚是产业升级成功的必要条件,并指出产业集聚可以帮助企业, 尤其是小公司, 获得竞争优势, 当集群公司从事类似或相关活动时,这些活动能够产生一系列外部经济效应, 降低集群生产商的成本。

2 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文献梳理

2.1全球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

在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曾采用了不同的称谓,如生产网络、企业网络、价值网络、商品链、价值链和投入产出分析等。

全球生产网络这一概念最早由Ernst (1999)以及Dicken 和Henderson (1999)在吸收了管理学、 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所提出,是一种介于国际市场和跨国公司之间、以关系契约为治理基础的一种组织形式。

Sturgeon 和Lee(2001)最早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概念进行了区分: 价值链主要描述了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到交货、消费和服务的一系列过程,而生产网络强调的是一群相关企业之间关系的本质和程度。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02 )对全球价值链给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主要从纵向维度来研究全球经济组织,而全球生产网络则更倾向从纵、横两个维度来研究经济组织。产品越复杂,其生产包括的工序越多,其纵向维度越长; 产业越庞大,专业化分工越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其横向维度也会越发达; 因而也更有可能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生产网络。

全球生产网络可以被看作是全球价值链发展的高级形式,而全球价值链既可以被认为是生产网络的初级形式,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的抽象和简化,这种抽象和简化对于理论研究来说又是必要的。

全球生产网络中各个环节在形式上虽然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

过程, 不过在全球化过程中这一系列完整连续的链条实际上是被一段段分开的, 即片断化, 在空间上一般离散性地分布各地。众多研究都表明, 虽然全球价值链的片断化导致各个价值环节在全球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格局, 但是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片段一般都具有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即“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聚”。

2.2全球生产网络下集群企业升级机制的文献梳理

(1)产业升级相关概念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制造更好的产品、更有效率的生产或者从事技术性更强的活动(Kaplinsky ,2001)。其他研究(Gereffi,2005;瓦尔德内尔,1999) 指出,产业升级的定义是企业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下所开展的维持或增加收入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制造更好的产品或产品升级, 采用更高效的生产方法或流程升级, 扩大价值链中简单组装外的服务范围, 包括产品设计、面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采购或功能升级。

Humphrey & Schmitz(2000)概括了升级的四种形式:

工艺升级(Process Upgrading):通过对生产体系进行重组或采用新技术来提高投入产出率,使自己的生产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

产品升级(Production Upgrading ):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种,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新款式,以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与对手进行竞争;

功能升级(Function Upgrading):从生产环节向设计和营销等利润丰厚的环节跨越,如从OEM 到ODM 再到OBM 的转换常常被视为功能升级路径。

价值链跨越(Intersectoral Upgrading):指的是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一条价值链。

现有研究表明以上四种产业升级方式一般都依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实现价值链跨越。但是,不同的全球生产网络类型对于产业升级的速度和升级的方式产生影响,在购买者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价值链上主要价值份额都集中在流通领域,且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价值形成过程中边际价值递增率是递增的,其升级路径一般会依据工艺流程→产品→功能→价值链跨越这样的轨迹,升级难度也会随着升级序列变化过程越来越大。购买者驱动型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产业集群从产品升级到功能升级过程中,整个产业集群经济活动的非实体性或资产空心化程度会不断上升,即集群升级过程实际上也是原有低附加值环节不断剥离或分离出去的一个过程。

在生产者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价值链上的主要价值份额都集

中在生产领域,而且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价值形成过程中边际价值增值率是递增的,因此生产者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集群的升级轨迹一般是功能-产品-工艺流程-价值链跨越随着升级序列的不断伸展,升级难度会不断上升。

(2)嵌入全球网络对集群企业的正面作用文献梳理

Ernst 和Kim (2002)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分析性框架将全球生产网络、网络领导企业在知识溢出中的作用和集群企业能力形成等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该文献主要从全球生产网络内部技术溢出的角度来详细分析本地企业 (local supplier) 升级的机制,认为网络领导企业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将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给本地供应商,从而促使本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加强以达到领导企业的生产要求。

Humphrey 和Schmitz (2000)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他分析全球价值链中市场、网络、半层级制和层级组织等不同治理模式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认为治理模式的差异对集群企业的影响差异很大,例如,半层级价值链的领导企业给嵌入企

业提供了快速的工艺和产品升级机会,但却不利于集群企业的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Viktoria Gedinach强调产业集聚的外部联系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俄罗斯、欧盟国家和亚洲国家在汽车行业中的价值链, 以及调查了全球价值链如何影响产业集聚的发展。

Abonyi G. (2007)指出企业集聚或在相同或相关行业价值链的合作组企业,在通过全球价值链把中小规模企业连接到国际市场上起着重要作用。

吴建新和刘德学 ( 2007) 进一步分析了Gereffi (2005)所定义的五种价值链治理模式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并将之概括为如下的模式

:

许多文献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企业升级问题。如Esemu 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认为集群企业在和领导企业的合作中可以提高技术竞争力、出口竞争力和合作竞争力。但总体来说,在经验分析中应用最多的还是Ernst 和Kim (2002)以及Humphrey 和Schmitz (2000)的理论框架。

美国硅谷的电子工业、意大利萨斯罗尔的陶瓷产业集群和巴西塞

诺—外尼制鞋产业集群,它们面对全球挑战,能够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并持续升级。

(3)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无益于企业升级的文献梳理

人们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并不会使得本地集群企业自动升级,升级取决于许多因素,嵌入全球市场网络而无法升级的案例比比皆是。

Humphrey 和Schmitz (2002)以及Schmitz (2004)都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并不能够实现其在价值链内部的自动升级,通过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企业虽然能够接近甚至进入发达国家的庞大市场,却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导致企业陷入跨国公司所主导的“俘获型”全球生产网络,即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地集群企业,在实现由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价值链环节攀升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时,遇到发达国家的国际采购巨头(购买商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 或跨国公司(生产者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 的双重阻击,进而被锁定于微利的生产制造环节,形成一种难以突破的“低端锁定”。

Stamer, Seibel(2002)指出企业可能面临集聚或价值链形式中的(地方)产业组织升级带来的挑战.

Yang (2006)在分析中国大陆的台资企业笔记本电脑生产网络对本地电子产业的影响时发现,由于台商生产网络对产品质量和库存管理具有严格的条件和要求,本地企业往往因为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和要求而难以融入其生产网络,这导致台商生产网络具有很强的的封闭性,致使其对大陆本地企业升级的贡献非常有限。

在升级过程中,有的产业集群则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有限、价值流失严重,甚至走向没落和终结。比如巴基斯坦东北部的锡亚尔科特的医药器械产业集群、墨西哥利昂的制鞋业产业集群。这些南亚和拉丁美洲地方产业集群,纷纷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落马,给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带来衰败的阴云。

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

金融学: 王桦

1产业集聚的文献梳理

1.1影响较大的产业集聚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Marshall)是经济史上第一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经济学大师。

马歇尔(1964,经济学原理)将集中于某些地方的工业称为地方性工业, 并认为地方性工业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是自然条件, 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 在附近地方的矿石和石坑, 或是水路交通的便利。第二是宫廷的奖掖。第三是统治者有意识地邀请远方的技术工人, 并使他们住在一起。他首先发现并跟踪研究了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地方并保持活力的现象,他发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仅可以在个别大公司通过内部经济性实现,一组小公司“几乎自动地紧密结合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也同样能达到,那就是通过外部经济而实现。由此,他奠定了产业区概念的基础。他所描述的集聚区的特征是:区域内生产的产品类似, 拥有共同的生产技巧和知识。这种集聚被后来人称为“马歇尔集聚”, 是产业集聚的一种基本形式。

奥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 指出大量生产和联合生产能使利益增加; 集聚容易促使市场规模扩大; 外部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企业集聚进行解释。

(2)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1909 年,韦伯出版的《工业区位论》创立了集聚经济理论。韦

伯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

他把集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发展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产生地方集中化,这是高级集聚阶段。韦伯把高级集聚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基本要素。

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出发,韦伯认为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成本的节省)与因迁移而增加的运费的对比。

韦伯集聚理论的缺陷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仅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分析单个企业区位决定问题,社会因素和需求因素都被抽象而去。

胡佛(1948,经济活动的区位)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 如果集聚企业太少, 则因集聚规模太小而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 如果集聚企业太多, 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3)新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是新经济地理学创立者之一。该理论的核心假定是收益递增,以垄断竞争分析框架为基础,加入空间因素,建立了描述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模型。

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微小的偶然事件——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集聚的自我增强,形成领先区域。

克鲁格曼(2000)认为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第一、市场需求。公司一般会选择定位在市场需求比较大的地方, 这是因为较大的市场需求可以保证生产的规模经济, 因此在该区域进行投资是比较合理的。同时, 较大的市场需求也会吸引其他公司的到来, 从而形成产业集聚, 而这又增强了产业对企业的吸引力。所以, 生产者愿意选择需求量大而且原料运输方便的地方。规模经济潜力越大, 运输费用就越低, 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二、外部经济。第三、产业地方化。

(4)波特的企业集群理论

1998年, 波特(M.E.Poder)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企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 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 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此外, 还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波特提出了企业竞争力的菱形结构分析框架, 认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企业战略、要素条件、需求状况和相关产业, 这四点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水平。产业集聚的作用就在于促进了这四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 使菱形结构系统产生活力。产业集聚的作用包括:通过靠近专业的物质投入和信息、设施互补等提高生产率; 可以改善激励和绩效的评估; 可以提高创新率和促进创新成功; 降低新企业形成的障碍, 营造提高生产率的环境等。

波特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视角主要是讨论产业集聚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他的研究揭示了产业集聚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

性。当存在产业集聚区域时, 集聚因素成为首要考虑的区位因素。从提高竞争力的这个根本要求来看, 集聚区域的综合环境比交通、资源等区位因素更重要。因此, 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和教育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 以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

1.2 产业集聚的区位效应理论

经济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论。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是区位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区位条件是区位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则是影响经济活动主体区位分布的原因。

根据经济区位理论, 经济活动主体受区位因子的主导, 根据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作出区位选择, 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分布是经济活动主体对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综合权衡的结果。

大量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一方面表明影响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子相同或相似, 另一方面则表明产业集聚的区域具有与集群企业的区位因子相适应的区位条件。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 区域的区位条件与企业的区位因子存在着耦合作用关系, 即产业集聚是区域的区位条件与企业的区位因子耦合产生区位效应的结果。

20 世纪初以来的经济区位理论经历了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行为区位理论、结构主义区位理论、生产方式区位理论再到非完全竞争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20 世纪 50 年代的新古典区位理论以韦伯、勒施等人为代表, 认为生产成本和利润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最重要

的决定因素。20 世纪 60年代的行为区位理论认为, 区位选择主体有多样的动机和目标, 个人行为因素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0 世纪 70 年代的结构主义区位理论重视社会因素、结构或体系因素在区位选择中的作用, 提出区位及其变化是宏观环境的产物。20 世纪80 年代的生产方式区位理论认为, 生产方式的变化影响区位选择的变化。在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下, 企业外部联系增加, 外部交易增多, 交易成本成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20 世纪 90 年代的非完全竞争区位理论阐明, 企业区位均衡取决于初始条件, 并且产业聚集具有历史和路径依赖的特征, 一旦生产集中起来了, 就发生累积循环的作用。

这些区位理论虽然研究视角不同、研究方法相异, 却共同揭示了影响企业区位分布的多种区位因子, 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因子、企业家因子、制度环境因子、交易成本因子和规模经济因子。

1.3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梳理及其作用机制

(1)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梳理

国外经济学家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Martin 和Ottaviano 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自我强化模型, 证明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 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由于向心力,经济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空间聚集。这验证了缪尔达尔的循环因果累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is Perroux ,1950) 运用“增长极”的概

念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 即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 而是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 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当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 将形成集聚经济, 产生增长中心, 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所谓增长极,指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 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 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

Philippe Martin 和Ottaviano(2001)借鉴了Kmgman(1991)、Romer(1990)、Grossman 和Helpman(1991)的模型, 以两个地区为分析对象, 建立了一个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互相作用的模型。该模型认为, 产业集聚通过货币的外部经济性降低了集聚区的创新成本而促进了集聚地的经济增长; 反过来, 经济增长通过衍生出新的企业又促进了集聚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企业的不断增加, 创新活动将在区域的核心发生, 而部分生产活动将在集聚地的边缘地区进行。

Sbergami(2002)、Kurt Hafner(2004)也研究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问题。

许多研究(例如,ACS 和阿明顿,2006;Delgado 等人,2010;Haltiwanger ,贾明和米兰达,2009年)表明集群降低进入壁垒, 鼓励新进入者, 所有这些可以促进增长和创新。

(2)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1)产业集聚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以分为货币外部经济和技术外部经济。

货币外部性主要从三个方面发生作用。首先,集聚可以带来劳动市场共享,以使企业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时间和成本、培训时间和成本以及节约劳动力要素成本。其次,集聚有助于产生专业化,集聚的产生会带来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形成社会化分工网络。最后,集聚还会带来公共设施的共享,降低企业公共物品的使用成本。

集聚的技术外部效应主要是指企业的集聚,会加快企业间信息的传递速度,减少信息摩擦,使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迅速被其他企业模仿和利用。

2)产业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一方面,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即同行企业集聚在一起,方便合作联盟,实现大规模采购,降低原材料价格,同时在流通环节也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另一方面,生产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即上下游企业集聚,企业间提供了相互的市场,稳定了市场,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3)产业集聚促进分工与协作

产业集聚使专业分工得以发展,这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斯密定理指出,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分工程度的提高,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业集聚区,实际上是一条条产业链集聚形成的,能够把大量专业化生产企业集中在一起,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形成密切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4)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

产业集聚为企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集聚区内,

企业受到同业竞争的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保持在集聚区的相对位置。同时,为了满足客户不断出现的新的需求,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集群特性所体现。

1.4 产业集聚在国际经济学上、产业经济学研究上、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文献梳理

(1)产业集聚在国际经济学上的文献梳理

经济学家通常把产业集聚与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联系起来。 Forslid 等(2002)、Hanson(1998)认为贸易成本的降低不仅会促进产业集聚, 而且具有转移产业集聚中心的效果;Venables 等(1996)证明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 随着贸易成本降低, 一些产业可能发生集聚, 但另一些产业可能会因要素价格的差异而分散; Forslid 等(2002)建立了一个大规模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模拟了欧盟贸易自由化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Markusen 和V eneables (2002), Barrell 和Pains(1999),Head,Ries和Swenson(1994)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集聚现象及其原因。

(2)产业集聚在产业经济学上的文献梳理

Brulhart,Torstensson(1996)和Amit(1997)认为集聚与规模经济有关, 集聚的产业都是规模报酬递增的;Antonio Ciccone(2002)认为产业集聚既是高生产率的结果, 同时也是提高生产率的原因;

Dumais,Ellison 和Glaeser(1997)认为产业集聚与工厂生命周期有关, 与人们的想象相反, 工厂关门停工的不同速率反而会加强产业集聚。

(3)产业集聚在公共政策领域的文献梳理

Baldwin(2000)和Lanas-pa,Peuyo 和Sanz(2000)分析了集聚中工人的前瞻预期和公共部门(税收负担和公共管理效率) 所起的作用;Baldwin 和Forlid(1999)考虑到内生变量对集聚的影响, 认为降低信息成本的融合政策可以鼓励经济活动的扩散, 降低货物交易成本的政策会鼓励集聚, 而集聚有利于增长。

产业集聚的概念在政策决策者之间的升级活动中张主导地位。他们认为产业集聚是产业升级成功的必要条件,并指出产业集聚可以帮助企业, 尤其是小公司, 获得竞争优势, 当集群公司从事类似或相关活动时,这些活动能够产生一系列外部经济效应, 降低集群生产商的成本。

2 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文献梳理

2.1全球生产网络与全球价值链

在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曾采用了不同的称谓,如生产网络、企业网络、价值网络、商品链、价值链和投入产出分析等。

全球生产网络这一概念最早由Ernst (1999)以及Dicken 和Henderson (1999)在吸收了管理学、 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所提出,是一种介于国际市场和跨国公司之间、以关系契约为治理基础的一种组织形式。

Sturgeon 和Lee(2001)最早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概念进行了区分: 价值链主要描述了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到交货、消费和服务的一系列过程,而生产网络强调的是一群相关企业之间关系的本质和程度。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02 )对全球价值链给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主要从纵向维度来研究全球经济组织,而全球生产网络则更倾向从纵、横两个维度来研究经济组织。产品越复杂,其生产包括的工序越多,其纵向维度越长; 产业越庞大,专业化分工越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其横向维度也会越发达; 因而也更有可能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生产网络。

全球生产网络可以被看作是全球价值链发展的高级形式,而全球价值链既可以被认为是生产网络的初级形式,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的抽象和简化,这种抽象和简化对于理论研究来说又是必要的。

全球生产网络中各个环节在形式上虽然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

过程, 不过在全球化过程中这一系列完整连续的链条实际上是被一段段分开的, 即片断化, 在空间上一般离散性地分布各地。众多研究都表明, 虽然全球价值链的片断化导致各个价值环节在全球空间上呈现离散分布格局, 但是分离出去的各个价值片段一般都具有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即“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聚”。

2.2全球生产网络下集群企业升级机制的文献梳理

(1)产业升级相关概念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制造更好的产品、更有效率的生产或者从事技术性更强的活动(Kaplinsky ,2001)。其他研究(Gereffi,2005;瓦尔德内尔,1999) 指出,产业升级的定义是企业在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下所开展的维持或增加收入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制造更好的产品或产品升级, 采用更高效的生产方法或流程升级, 扩大价值链中简单组装外的服务范围, 包括产品设计、面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采购或功能升级。

Humphrey & Schmitz(2000)概括了升级的四种形式:

工艺升级(Process Upgrading):通过对生产体系进行重组或采用新技术来提高投入产出率,使自己的生产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

产品升级(Production Upgrading ):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种,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新款式,以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与对手进行竞争;

功能升级(Function Upgrading):从生产环节向设计和营销等利润丰厚的环节跨越,如从OEM 到ODM 再到OBM 的转换常常被视为功能升级路径。

价值链跨越(Intersectoral Upgrading):指的是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一条价值链。

现有研究表明以上四种产业升级方式一般都依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实现价值链跨越。但是,不同的全球生产网络类型对于产业升级的速度和升级的方式产生影响,在购买者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价值链上主要价值份额都集中在流通领域,且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价值形成过程中边际价值递增率是递增的,其升级路径一般会依据工艺流程→产品→功能→价值链跨越这样的轨迹,升级难度也会随着升级序列变化过程越来越大。购买者驱动型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产业集群从产品升级到功能升级过程中,整个产业集群经济活动的非实体性或资产空心化程度会不断上升,即集群升级过程实际上也是原有低附加值环节不断剥离或分离出去的一个过程。

在生产者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价值链上的主要价值份额都集

中在生产领域,而且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的价值形成过程中边际价值增值率是递增的,因此生产者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产业集群的升级轨迹一般是功能-产品-工艺流程-价值链跨越随着升级序列的不断伸展,升级难度会不断上升。

(2)嵌入全球网络对集群企业的正面作用文献梳理

Ernst 和Kim (2002)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分析性框架将全球生产网络、网络领导企业在知识溢出中的作用和集群企业能力形成等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该文献主要从全球生产网络内部技术溢出的角度来详细分析本地企业 (local supplier) 升级的机制,认为网络领导企业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将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给本地供应商,从而促使本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加强以达到领导企业的生产要求。

Humphrey 和Schmitz (2000)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他分析全球价值链中市场、网络、半层级制和层级组织等不同治理模式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认为治理模式的差异对集群企业的影响差异很大,例如,半层级价值链的领导企业给嵌入企

业提供了快速的工艺和产品升级机会,但却不利于集群企业的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Viktoria Gedinach强调产业集聚的外部联系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俄罗斯、欧盟国家和亚洲国家在汽车行业中的价值链, 以及调查了全球价值链如何影响产业集聚的发展。

Abonyi G. (2007)指出企业集聚或在相同或相关行业价值链的合作组企业,在通过全球价值链把中小规模企业连接到国际市场上起着重要作用。

吴建新和刘德学 ( 2007) 进一步分析了Gereffi (2005)所定义的五种价值链治理模式对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并将之概括为如下的模式

:

许多文献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企业升级问题。如Esemu 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认为集群企业在和领导企业的合作中可以提高技术竞争力、出口竞争力和合作竞争力。但总体来说,在经验分析中应用最多的还是Ernst 和Kim (2002)以及Humphrey 和Schmitz (2000)的理论框架。

美国硅谷的电子工业、意大利萨斯罗尔的陶瓷产业集群和巴西塞

诺—外尼制鞋产业集群,它们面对全球挑战,能够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并持续升级。

(3)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无益于企业升级的文献梳理

人们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并不会使得本地集群企业自动升级,升级取决于许多因素,嵌入全球市场网络而无法升级的案例比比皆是。

Humphrey 和Schmitz (2002)以及Schmitz (2004)都认识到发展中国家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并不能够实现其在价值链内部的自动升级,通过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企业虽然能够接近甚至进入发达国家的庞大市场,却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导致企业陷入跨国公司所主导的“俘获型”全球生产网络,即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地集群企业,在实现由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价值链环节攀升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时,遇到发达国家的国际采购巨头(购买商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 或跨国公司(生产者驱动的全球生产网络) 的双重阻击,进而被锁定于微利的生产制造环节,形成一种难以突破的“低端锁定”。

Stamer, Seibel(2002)指出企业可能面临集聚或价值链形式中的(地方)产业组织升级带来的挑战.

Yang (2006)在分析中国大陆的台资企业笔记本电脑生产网络对本地电子产业的影响时发现,由于台商生产网络对产品质量和库存管理具有严格的条件和要求,本地企业往往因为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和要求而难以融入其生产网络,这导致台商生产网络具有很强的的封闭性,致使其对大陆本地企业升级的贡献非常有限。

在升级过程中,有的产业集群则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有限、价值流失严重,甚至走向没落和终结。比如巴基斯坦东北部的锡亚尔科特的医药器械产业集群、墨西哥利昂的制鞋业产业集群。这些南亚和拉丁美洲地方产业集群,纷纷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落马,给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带来衰败的阴云。


相关文章

  • 0903++FDI与中国产业集群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李安方 发布时间:2009-03-12 <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 ...查看


  •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大纲(AB卷) 题型: 名词解释 (6×4′)辨析题 (2×9′)简答题(5×6′)论述题(2×14′) 一. 名词解释 1.需求门槛:是指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 的需求才能够支持 ...查看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新人教)
  •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学习目标导航] 1.知道工业联系的原因及主要方式. 2.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和优点. 3.掌握工业地域的类型,了解不同工业地域的主要发展特点. 4.知道实现工业的地域联系的手段和意义. [自主学习互动] 下 ...查看


  • 深圳总部经济的发展选择与扩散效应
  • 第26卷第3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6No.3 2009年5月 JoumalofShenzhen Univenslty o{umanities&SocialSciences) May 2009 深圳总部经济的发 ...查看


  • 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
  • 作者:胡昱刘文俭 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年04期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51(2004)01-0031-(04) 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特别是探索产业集群形成的模式,找出产业集群的发生条 ...查看


  • 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
  • 二.名词解释(4'X5) 1.名词解释:区位.区为主体.区位理论.区位因子. 答:(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为主体: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 ...查看


  • 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新阶段和新模式
  • [摘要]随着我国要素禀赋逐步升级,开放型经济正处于由劳动输出阶段向资本输出阶段过渡,而发展模式仍未真正转变.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遭遇的种种困局,症结在于其发展基础与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的不匹配.因而,开敢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调结构的问 ...查看


  • 经济地理学答案
  • <经济地理学>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阶段.分别为: 史志描述 , 商业地理研究 , 经济地理学研究 . 2. 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俄国科学家 罗蒙诺索夫 在&l ...查看


  • 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借鉴
  • 产业经济 国外现代服务业发展借鉴 王德禄 张国亭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摘 要] 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十一五"规划及"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