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一轮复习

2011应届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熟习各类诗歌题材,把握各类题材表现思想情感的规律 2、能力目标

掌握分析把握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考点阐释: 1、《考试大纲》要求: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阐释: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高考对此项内容的考查,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概括内容主旨、分析思想情感、评价观点态度。 ★提示:

1、概括诗歌内容主旨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 2、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往往比较复杂,要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3、评价观点态度是指: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学法指导:

1

从诗歌题材把握思想感情

1.赠别诗——悲莫悲兮生离别

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前途迷茫)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G.昔时伤怀(伤春、悲秋、生命衰老)

常见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用典、细节描写 练习1:(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暮春 飞花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思念故乡之情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①②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

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

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

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2.思乡诗、行旅诗。——何人不起故园情

除思乡外,常常还抒发A.漂泊的孤独凄苦 B.被贬后的愤懑 C.对国家衰亡的感慨 D写节日之乡思,时间、青春之易逝。

特别提示: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秋日怀九华旧居

杜苟鹤

吾道在五字①,吾身宁陆沈②。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①五字,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②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 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答案 ①身在异地,对故乡的思念。②弃官归隐的思想。③为自己的处境深感悲苦。④在艰难处境中坚守自己的人生道德标准。 3.边塞诗----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为国捐躯的决心。(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②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

③表达外患未除、壮志难酬的悲凉、愤懑,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④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2

练习:(10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戎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戎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4.怀古诗----古今多少兴亡事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蕴涵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与古人比较,自伤怀才不遇,人生衰老,壮志难酬。

特别提示:注意答题时兼顾对古今人和事的情感。 常见手法,虚实结合、对比、衬托 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

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4分)

马 嵬 [清]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作者强调广大百姓的苦难远非帝妃悲剧可比,从而表现了关心民众疾苦、同情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 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六朝文物草连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首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借代(1分)。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2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1分),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1分),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1分)。 5.山水田园诗----煮酒把盏话桑麻

①描绘山水、田园之景,表达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寄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

②描写劳动情景,农家生活,表现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描写山水美景,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③表达隐逸田园(山水)、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④表现对污浊官场的极大憎恶。

⑤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矛盾心情) ⑥表达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常见手法:借景抒情、用典、对比

写田园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谢脁,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

练习: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两首诗都以溪居生活为题材,但主旨有异,请作简要分析。

3

答案 《溪居即事》主要表现水乡的宁静优美、溪居生活闲适;《溪兴》主要表现随遇而安,独乐其乐的闲适心情和隐逸之乐,同时,还有些孤寂。

6. 感怀诗——念天地之悠悠

即事、即景触动诗人情思,内容比较庞杂。 注意理清景、事与情之间的相互关系。 练习1: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题。

喜雨口号① 蒲松龄

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 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

【注】①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

(1) 请说出诗题中“喜”的具体内涵。(3分) 7. 闺怨诗——悔教夫婿觅封侯

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

①情人怨——写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凄苦,格调婉约,多情景交融。

②宫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

③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

④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2分)

答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

焦虑。

8.咏物诗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特别提示:①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②仔细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练习1:(10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9.哲理诗----无限风光在险峰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宋诗常追求哲理。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简析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案:①借景抒情(或

②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或

4

分析把握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1、 从诗题入手

诗歌的题目往往能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 贾岛《题李凝幽居》 杜甫《春夜喜雨》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昭君怨·咏荷上雨》 木兰花、御街行、减字木兰花(这些都是词牌) 2、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情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诗眼),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把握了。关键词语常常是抒情性、议论性文字。

白云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宿云梦馆 北宋-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

作。

金陵(其二)

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空”字,“空”是金陵怀古的题旨和情感的泉眼,山水风景不变,但空有其好,金陵不再是历史上的金陵,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备受冷落。暗寓昔盛今衰、世事沧桑之感。 3、 抓意象、意境

从意象富有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的格调把握。特别要注意所写景物的“冷”“暖”色调,,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永州乡下。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冷清、衰败、荒寂的荒村景象。诗人借山水排遣谪居生活的郁闷之情,希望忘却得失恩怨、是非荣辱,但这种宁静、淡远又与诗人的理想、追求相矛盾,所以用无“机心”表现“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的思想,闲静中深蕴(或:孤愤,忧愤,幽怨,抑郁。无奈)。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4、 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5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带有时代烙印的,熟悉作者的经历和创作的历史背景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有很大帮助。

诗词后所附的有关注释,有的

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不能忽视。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 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 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作者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的景象,写自己被谪贬伊犁,旅途中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5.、从典故解读入手

典故都有出处,因得到文人墨客长期使用而确定了典故所表达的固定的思想内涵。因此,在不同的作品中使用同一个典故,典故所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因而,在鉴赏诗词作品、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时,如能从典故出发,也能收到极好的鉴赏效果。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强烈的控诉。 6.、发挥想象和联想

创作诗歌需要想象和联想,同样地,鉴赏诗歌也离不开联想与想象。诗歌的语言高度简洁凝练,作者为读者留下了相当大的自由想象与联想的空间。透过一些关键字词,读者可以联系诗人本身,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心情、感受、处境等,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由己推人,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 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

答案:(2)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 3.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 贺 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 《宋史〃文苑传》载贺氏“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荷花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答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

答案 (1)词人在上片通过对周围的环境和荷花“红衣脱尽芳心苦”的正面描写,突出了寂寞地开落、无人欣赏的荷花形象特征;下片将荷花比作美人,似与

6

骚人语,不肯嫁春风,曲尽它的情态风神;显示了荷花的幽洁高雅。

(2)水上鸳鸯,双栖双宿,常作为爱情的象征,在此与水中荷花的幽独形成对照,用反衬手法表现了荷花的悲凉命运;作者在词中还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本词全篇咏写荷花,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词人以荷花自况,以荷花的清亮绝俗和难免凋零清苦,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喟,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7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 [宋]戴复古①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②,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③一点,自古如今。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生活在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②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③君山:山名,位于洞庭湖中。

(1)词的上片中作者产生“快”情的原因是什么?

(2)词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胙者袖剑豪游,登楼壮观天地,不仅有清风助兴,更由于碧深秋水、万顷波光和壮阔景象的感染。 (2)对比(或象征等)手法。“变”与“不变”对比。或君山是诗人的象征。远眺君山,渺小一点,但如中流砥柱,历经沧桑,永远挺立。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的坚定志向、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怀。 1.(10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1)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8

9

2011应届班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熟习各类诗歌题材,把握各类题材表现思想情感的规律 2、能力目标

掌握分析把握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考点阐释: 1、《考试大纲》要求: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阐释: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高考对此项内容的考查,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概括内容主旨、分析思想情感、评价观点态度。 ★提示:

1、概括诗歌内容主旨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 2、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往往比较复杂,要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3、评价观点态度是指: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学法指导:

1

从诗歌题材把握思想感情

1.赠别诗——悲莫悲兮生离别

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前途迷茫)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G.昔时伤怀(伤春、悲秋、生命衰老)

常见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用典、细节描写 练习1:(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暮春 飞花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思念故乡之情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①②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

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

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

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2.思乡诗、行旅诗。——何人不起故园情

除思乡外,常常还抒发A.漂泊的孤独凄苦 B.被贬后的愤懑 C.对国家衰亡的感慨 D写节日之乡思,时间、青春之易逝。

特别提示: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秋日怀九华旧居

杜苟鹤

吾道在五字①,吾身宁陆沈②。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①五字,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②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 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答案 ①身在异地,对故乡的思念。②弃官归隐的思想。③为自己的处境深感悲苦。④在艰难处境中坚守自己的人生道德标准。 3.边塞诗----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为国捐躯的决心。(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②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

③表达外患未除、壮志难酬的悲凉、愤懑,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④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2

练习:(10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戎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戎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4.怀古诗----古今多少兴亡事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蕴涵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与古人比较,自伤怀才不遇,人生衰老,壮志难酬。

特别提示:注意答题时兼顾对古今人和事的情感。 常见手法,虚实结合、对比、衬托 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

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4分)

马 嵬 [清]袁 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作者强调广大百姓的苦难远非帝妃悲剧可比,从而表现了关心民众疾苦、同情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 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六朝文物草连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首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

借代(1分)。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2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1分),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1分),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1分)。 5.山水田园诗----煮酒把盏话桑麻

①描绘山水、田园之景,表达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寄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

②描写劳动情景,农家生活,表现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描写山水美景,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③表达隐逸田园(山水)、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④表现对污浊官场的极大憎恶。

⑤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矛盾心情) ⑥表达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常见手法:借景抒情、用典、对比

写田园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谢脁,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

练习: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两首诗都以溪居生活为题材,但主旨有异,请作简要分析。

3

答案 《溪居即事》主要表现水乡的宁静优美、溪居生活闲适;《溪兴》主要表现随遇而安,独乐其乐的闲适心情和隐逸之乐,同时,还有些孤寂。

6. 感怀诗——念天地之悠悠

即事、即景触动诗人情思,内容比较庞杂。 注意理清景、事与情之间的相互关系。 练习1: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题。

喜雨口号① 蒲松龄

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 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

【注】①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

(1) 请说出诗题中“喜”的具体内涵。(3分) 7. 闺怨诗——悔教夫婿觅封侯

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

①情人怨——写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凄苦,格调婉约,多情景交融。

②宫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

③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

④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2分)

答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

焦虑。

8.咏物诗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特别提示:①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②仔细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练习1:(10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9.哲理诗----无限风光在险峰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宋诗常追求哲理。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简析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案:①借景抒情(或

②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或

4

分析把握古诗思想感情的方法

1、 从诗题入手

诗歌的题目往往能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 贾岛《题李凝幽居》 杜甫《春夜喜雨》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昭君怨·咏荷上雨》 木兰花、御街行、减字木兰花(这些都是词牌) 2、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情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诗眼),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把握了。关键词语常常是抒情性、议论性文字。

白云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小楼昨夜又东风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宿云梦馆 北宋-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

作。

金陵(其二)

李白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空余后湖月,波上对江洲。

“空”字,“空”是金陵怀古的题旨和情感的泉眼,山水风景不变,但空有其好,金陵不再是历史上的金陵,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备受冷落。暗寓昔盛今衰、世事沧桑之感。 3、 抓意象、意境

从意象富有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的格调把握。特别要注意所写景物的“冷”“暖”色调,,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永州乡下。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冷清、衰败、荒寂的荒村景象。诗人借山水排遣谪居生活的郁闷之情,希望忘却得失恩怨、是非荣辱,但这种宁静、淡远又与诗人的理想、追求相矛盾,所以用无“机心”表现“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的思想,闲静中深蕴(或:孤愤,忧愤,幽怨,抑郁。无奈)。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诗人借助斑鸠、杏花、泉脉、归燕、故巢以及人(的活动)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春天,透露出社会生活安定,人们精神面貌健康、饱满的景况。 4、 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5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总是带有时代烙印的,熟悉作者的经历和创作的历史背景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有很大帮助。

诗词后所附的有关注释,有的

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不能忽视。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③,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 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①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下的一首诗。②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的手板,长方形。③琼瑶:美玉。 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作者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的景象,写自己被谪贬伊犁,旅途中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后两句写“笑”写“难消”,表面上写开朗旷达,实际上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5.、从典故解读入手

典故都有出处,因得到文人墨客长期使用而确定了典故所表达的固定的思想内涵。因此,在不同的作品中使用同一个典故,典故所表达的意思大体相同。因而,在鉴赏诗词作品、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时,如能从典故出发,也能收到极好的鉴赏效果。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强烈的控诉。 6.、发挥想象和联想

创作诗歌需要想象和联想,同样地,鉴赏诗歌也离不开联想与想象。诗歌的语言高度简洁凝练,作者为读者留下了相当大的自由想象与联想的空间。透过一些关键字词,读者可以联系诗人本身,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心情、感受、处境等,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由己推人,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 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

答案:(2)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 3.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 贺 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 《宋史〃文苑传》载贺氏“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荷花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答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答:

答案 (1)词人在上片通过对周围的环境和荷花“红衣脱尽芳心苦”的正面描写,突出了寂寞地开落、无人欣赏的荷花形象特征;下片将荷花比作美人,似与

6

骚人语,不肯嫁春风,曲尽它的情态风神;显示了荷花的幽洁高雅。

(2)水上鸳鸯,双栖双宿,常作为爱情的象征,在此与水中荷花的幽独形成对照,用反衬手法表现了荷花的悲凉命运;作者在词中还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本词全篇咏写荷花,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词人以荷花自况,以荷花的清亮绝俗和难免凋零清苦,寄托个人身世的感喟,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7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 [宋]戴复古①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②,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③一点,自古如今。

[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生活在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②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③君山:山名,位于洞庭湖中。

(1)词的上片中作者产生“快”情的原因是什么?

(2)词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胙者袖剑豪游,登楼壮观天地,不仅有清风助兴,更由于碧深秋水、万顷波光和壮阔景象的感染。 (2)对比(或象征等)手法。“变”与“不变”对比。或君山是诗人的象征。远眺君山,渺小一点,但如中流砥柱,历经沧桑,永远挺立。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的坚定志向、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怀。 1.(10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1)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8

9


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一)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 绩,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重要,高三有效的复习方法也非常重要.临 考阶段的复习,应分清轻重缓急,不断总结提高.轻重缓急,指属于 记忆方面的内容, 如名句名篇, 可 ...查看


  • 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计划
  • 职 高 三 英 语 复 习 计 划 乔 春 侠 英语教研组 2011年7月15日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职高三英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2年高考英语科备考,我们将以<2011年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说明 ...查看


  • 2011春晚经典语录60句
  • 2011春晚经典语录60句 2011春晚经典语录60句火爆出炉 1) 把专家"埋"起来! 2) 你敢在外面找妹妹,我就给你找一大哥. 3) 爱我你就"爆爆"我. 4) 当时我这小脑子灵光一现,&quo ...查看


  • 2013高考复习计划
  • 2013届高三英语备课组复课计划 胡 建 波 一.陕西省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特点 近几年来,高考英语试题一直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方面坚持立足基础,英语试题的难易比例基本上控制在3∶5∶2,即基础题占30%,中档题占50%,较难试题占 ...查看


  •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 篇一: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2015 届高三地理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考试 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 ...查看


  • 三轮复习+考前计划 如何规划好高三这一年?3
  • 三轮复习+考前计划 如何规划好高三这一年?_高考指南_新课程教育在线分享到... 复制网址邮件QQ空间新浪微博MSN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网易微博搜狐微博谷歌Buzz百度空间淘江湖百度搜藏豆瓣查看更多(101)这是什么工具?JiaThis 分 ...查看


  •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 一.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凸显基础性 分析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在对基础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考核要求,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 因此,一轮复习的目标:系统复习 ...查看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发言人:虞吉芳 语文是基础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虽然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但是,第一轮复习是考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和复习的阶段,第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明年高考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 ...查看


  • 高考最后冲刺:分析高考化学考点都在哪 考试大高考频道
  • 高考最后冲刺:分析高考化学考点都在哪 高考化学备考复习一般分为三轮进行,第一轮复习为系统复习阶段,主要以按章节进行复习:第二轮复习为专题突破阶段,主要以按知识点进行复习:第三轮复习为模拟训练阶段,主要以综合训练进行复习.如何能提高二.三轮复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