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理工学院
基础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题 目 苯佐卡因的制备 姓 名 林 豪 特 学 号 3100520079 分 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专业班级 生物工程与技术112班 指导教师 魏 旻 辉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 19日
摘要
通用名称:苯佐卡因 英文名称:Benzocaine NA
作 用:1.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用于防晒类和晒黑类化妆品,对光和空气的化
学性稳定,对皮肤安全,还具有在皮肤上成膜的能力。2. 非水溶性的局部麻醉药。苯佐卡因作用的特点是起效迅速,约30秒钟左右即可产生止痛作用,且对粘膜无渗透性,毒性低,不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
关键词:苯佐卡因 吸收剂 麻醉药
引言
目前苯佐卡因的合成路线有如下3种:
第一条路径原料易得,操作方便,适合于实验室小量制备。第二、三条路径步骤少、产率高,尤以第二条路线效果最佳,具有实验步骤少、操作方便、产率高的优点。
一、苯佐卡因及反应中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1、苯佐卡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无色斜方形结晶,无嗅无味。分子量165.19。熔点88-90℃。易溶于醇、醚、氯仿。能溶于杏仁油、橄榄油、稀酸。难溶于水。
2、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别 名 :N-乙酰对甲苯胺;4-乙酰氨基甲苯;4ˊ-甲基乙酰苯胺 英文名 分子量 结构式
:N-Acetyl-4-toluidine 149.19
无色针状结晶。溶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冰乙酸和热水,微溶于水、苯和粗汽油。相对密度1.212。熔点153℃。沸点307℃(升华)。 3、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别 名:2-乙酰基苯甲酸;邻乙酰基苯甲酸;苯乙酮-2-羧酸;
3-羟基-3-甲基-2-苯并[C]呋喃酮
英文名 分子量 结构式
: 2-Acetylbenzoic acid :164.16
针状结晶,溶于乙醇和热水,微溶于冷水。熔点114~115℃。沸点110~112℃(0.27kPa )。与氨基酸经缩合反应用于成环作用。经环合作用合成稠环化合物。经还原性胺化作用制备异二氢吲哚衍生物。与氨基酸环缩合反应合成二环噁唑烷酮。制备3-亚甲基-2-苯并[C]呋喃酮基(MDIP )氨基酸。 4、对氨基苯甲酸物理和化学性质:
淡棕黄色晶体,纯品为无色针状晶体,久置空气或见光易氧化变黄。味
苦。熔点188℃。相对密度1.374。是两性物质,可溶于酸、碱中,对酸碱溶液稳定,对强氧化剂不稳定。易溶于沸水,醇、醚、乙酸乙酯和冰醋酸中,稍溶于冷水,不溶于苯、石油醚中。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药品、装置及仪器
1. 药品
对甲苯胺、高锰酸钾、无水乙醇、95%乙醇溶液、乙酸乙酯、锌粉、无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浓盐酸、18%盐酸溶液、浓硫酸、冰醋酸、10%氨水溶液、10%碳酸钠溶液 2. 装置
图1 图2 图3
3. 仪器
仪器名称
红外吸收光谱仪TENSOR27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Ⅲ)
WRS-1B 数字熔点仪
二.实验步骤
1)对甲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生产单位 德国BRUCKS 公司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反应:
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0.7g 对甲苯胺(0.1mol, M=107.16g/mol)后,缓慢加入14.4mL 冰醋酸 (0.25mol)及少许锌粉(约0.1g ),混合均匀后,装上刺形蒸馏柱(如图2)。
将圆底烧瓶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使对甲苯胺溶解,溶液成褐黄色。然后逐渐升高温度达到100℃左右,维持温度在100℃-110℃反应约1.5小时,蒸出大部分水和剩余的乙酸,温度下降,表示反应结束。
然后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人盛有200mL 冷水的烧杯中(注意不要锌粉倒出),立即有白色固体析出,冷却结晶,抽滤。取2g 粗产品加10ml 的7:3的乙醇—水溶液进行重结晶,抽滤得白色固体,干燥,称重并测其熔点。熔点为148.1-148.6℃。 2)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芳胺的酰化可作为氨基的保护基-乙酰基衍生物,降低芳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用高锰酸钾进行化学氧化。
反应:
在500mL 烧杯中,加入对甲基乙酰苯胺8.2g (0.05mol ,M=149.16g/mol),36.9g 七水硫酸镁,50ml 冷水。同时在500ml 烧杯中缓慢加入31.6g 高锰酸钾,加热至85℃充分搅拌,至溶液点在滤纸上紫色环消失,物质成深褐色,趁热抽滤(用两层滤纸),因滤液还有颜色,故再抽滤一次。得无色溶液,加
入20%硫酸至酸性PH2-3,生成白色沉淀,冷却,抽滤,存放。(如果在1h 后紫色环没有消失则停止加热趁热抽滤(用两层滤纸)冷却至室温用20%硫酸调PH 至4-5,再加入Na2SO3溶液至紫环消失,抽过滤得到得无色溶液,加20%硫酸至酸性PH2-3,生成白色沉淀,冷却,抽滤,存放。
3)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反应:
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4g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加入约28.8mL 的18%的盐酸进行水解,用小火缓缓回流30min 。待反应物冷却后,加入50ml 水用10%氨水中和,PH ≈3-4。充分摇振后置于冰浴中骤冷以引发结晶(因本产品结晶困难可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内壁促进结晶),冷却结晶后,抽滤收集产物,干燥,保存。测量产物的熔点为186.1-186.6℃。 4)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反应:
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0.5g 对氨基苯甲酸,15mL95%乙醇,旋摇烧
瓶使尽量使固体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浴中冷却,逐滴加入0.6ml (10滴)浓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沉淀,将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上回流(如图3)1小时,并不时摇荡。
将反应混合物转入烧杯中,冷却后分批加入10%碳酸钠溶液中和,直至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气泡,继续加10%碳酸钠溶液至PH=8--9。在中和过程中产生少量沉淀,将溶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5ml 乙酸乙酯洗涤沉淀后并入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 乙酸乙酯每次萃取两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搭蒸馏装置(如图1)在水浴上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和大部分乙醇,并回收乙酸乙酯。烧瓶中残余约4ML 油状物用50%乙醇(每1ml 加5ml )重结晶(装置如图3),加热回流5分钟,趁热抽滤,取滤液冷却结晶,测熔点,测红外光谱。测量产物的熔点为90-91℃。
结果与讨论
一.讨论
1)对甲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芳胺的酰化可作为氨基的保护基-乙酰基衍生物,降低芳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乙酰基的空间效应使芳胺成为对位取代。反应时加锌粉是为了防止甲基被氧化。熔点148.1~148.6℃,与纯对甲基乙酰苯胺相比偏高说明还有部分水在产品中,初熔和终熔差为0.5℃说明杂质较少。 2)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高锰酸钾溶液分批加到对甲基乙酰苯胺的混合物中,并不断搅拌,以免氧化剂局部浓度过高破坏产物。在过滤后溶液为紫红色,说明实验中高锰酸钾过量,在调完PH 得到的产率不高,可能是反应时间不够。
还有在还原高锰酸钾时加入了20ml 的酒精和20ml 的NaNO2导致产品结晶大量减少。
3)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调PH 至3-4时,要加入大量的氨水,且会形成缓冲试剂,在调PH 时我不小心调到了4-5对产率有了一定的影响。 4)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产率很低,可能是回流不充分,反应物不纯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碳酸钠量不足导致硫酸为充分中和,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在测量熔点实发现》90℃可能的原因:
在等苯佐卡因结晶时加入了少量晶种从而引入了杂质。
二.实验结果(括号中为实验实际所用的反应物的质量)
1. 实验数据处理:第1步:
n (对甲苯胺)=m(对甲苯胺)/107=0.1mol m (对甲基乙酰苯胺理论)=0.01*149=14.9g m (实际)=15g(有较多水份)产率》100% 第2步:
1 : 1
m (对甲基乙酰苯胺反应)=8.0g
n (对甲基乙酰苯胺反应)=8/149=0.05mol m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理论)=8.95g m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实际)=2.3g 产率=m(实际)/m(理论)*100%=25.7% 第3步:
1 : 1
m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反应物)=3g
n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反应物)=m/M=3/179=0.017mol m (对氨基苯甲酸理论)=0.017*137=2.3g m (对氨基苯甲酸实际)=0.5g 产率=0.5/2.3*100%=21.7% 第4步:
1 : 1
m (对氨基苯甲酸反应物)=0.5g n (对氨基苯甲酸)=m/M=0.0036mol
m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理论)=0.0036*165=0.60g m (实际)=0.35g
产率=0.35/0.6*100%=58.3%
总结与展望:
本综合实验分四次完成(分别为对甲基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基本成功。
通过此次实验了解了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学习多步有机合成实验路线的选择和最终产率的计算;初步掌握了胺酰化、氧化、水解和酯化反应的原理及回流、过滤,混合溶液重结晶等基本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和解决了部分实际操作问题,增强了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培养了动手实验的兴趣。
当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不足:每次重结晶后产量都很少,产率很低,是操作出了问题还是上一步的产物不纯导致反应物减少造成,原因还不明确。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能自己解决
实际应用中的部分问题。
参考文献:
[1]宗汉兴等,基础化学实验[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世润等,《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及物化部分》,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3]霍翼川,《化学综合设计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
致谢:
经过了一年的基础化学实验课,我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游刃有
余,从刚开始的对化学试剂的敬而远之,到现在随心所欲的用来合成产品,虽然下个学期您不能带我们做实验,但是我们还是衷心的感谢您我们的基础化学实验老师:魏旻辉老师!
宁波理工学院
基础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题 目 苯佐卡因的制备 姓 名 林 豪 特 学 号 3100520079 分 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分院 专业班级 生物工程与技术112班 指导教师 魏 旻 辉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 19日
摘要
通用名称:苯佐卡因 英文名称:Benzocaine NA
作 用:1.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用于防晒类和晒黑类化妆品,对光和空气的化
学性稳定,对皮肤安全,还具有在皮肤上成膜的能力。2. 非水溶性的局部麻醉药。苯佐卡因作用的特点是起效迅速,约30秒钟左右即可产生止痛作用,且对粘膜无渗透性,毒性低,不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
关键词:苯佐卡因 吸收剂 麻醉药
引言
目前苯佐卡因的合成路线有如下3种:
第一条路径原料易得,操作方便,适合于实验室小量制备。第二、三条路径步骤少、产率高,尤以第二条路线效果最佳,具有实验步骤少、操作方便、产率高的优点。
一、苯佐卡因及反应中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1、苯佐卡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无色斜方形结晶,无嗅无味。分子量165.19。熔点88-90℃。易溶于醇、醚、氯仿。能溶于杏仁油、橄榄油、稀酸。难溶于水。
2、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别 名 :N-乙酰对甲苯胺;4-乙酰氨基甲苯;4ˊ-甲基乙酰苯胺 英文名 分子量 结构式
:N-Acetyl-4-toluidine 149.19
无色针状结晶。溶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冰乙酸和热水,微溶于水、苯和粗汽油。相对密度1.212。熔点153℃。沸点307℃(升华)。 3、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别 名:2-乙酰基苯甲酸;邻乙酰基苯甲酸;苯乙酮-2-羧酸;
3-羟基-3-甲基-2-苯并[C]呋喃酮
英文名 分子量 结构式
: 2-Acetylbenzoic acid :164.16
针状结晶,溶于乙醇和热水,微溶于冷水。熔点114~115℃。沸点110~112℃(0.27kPa )。与氨基酸经缩合反应用于成环作用。经环合作用合成稠环化合物。经还原性胺化作用制备异二氢吲哚衍生物。与氨基酸环缩合反应合成二环噁唑烷酮。制备3-亚甲基-2-苯并[C]呋喃酮基(MDIP )氨基酸。 4、对氨基苯甲酸物理和化学性质:
淡棕黄色晶体,纯品为无色针状晶体,久置空气或见光易氧化变黄。味
苦。熔点188℃。相对密度1.374。是两性物质,可溶于酸、碱中,对酸碱溶液稳定,对强氧化剂不稳定。易溶于沸水,醇、醚、乙酸乙酯和冰醋酸中,稍溶于冷水,不溶于苯、石油醚中。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药品、装置及仪器
1. 药品
对甲苯胺、高锰酸钾、无水乙醇、95%乙醇溶液、乙酸乙酯、锌粉、无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浓盐酸、18%盐酸溶液、浓硫酸、冰醋酸、10%氨水溶液、10%碳酸钠溶液 2. 装置
图1 图2 图3
3. 仪器
仪器名称
红外吸收光谱仪TENSOR27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Ⅲ)
WRS-1B 数字熔点仪
二.实验步骤
1)对甲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生产单位 德国BRUCKS 公司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反应:
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0.7g 对甲苯胺(0.1mol, M=107.16g/mol)后,缓慢加入14.4mL 冰醋酸 (0.25mol)及少许锌粉(约0.1g ),混合均匀后,装上刺形蒸馏柱(如图2)。
将圆底烧瓶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使对甲苯胺溶解,溶液成褐黄色。然后逐渐升高温度达到100℃左右,维持温度在100℃-110℃反应约1.5小时,蒸出大部分水和剩余的乙酸,温度下降,表示反应结束。
然后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人盛有200mL 冷水的烧杯中(注意不要锌粉倒出),立即有白色固体析出,冷却结晶,抽滤。取2g 粗产品加10ml 的7:3的乙醇—水溶液进行重结晶,抽滤得白色固体,干燥,称重并测其熔点。熔点为148.1-148.6℃。 2)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芳胺的酰化可作为氨基的保护基-乙酰基衍生物,降低芳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用高锰酸钾进行化学氧化。
反应:
在500mL 烧杯中,加入对甲基乙酰苯胺8.2g (0.05mol ,M=149.16g/mol),36.9g 七水硫酸镁,50ml 冷水。同时在500ml 烧杯中缓慢加入31.6g 高锰酸钾,加热至85℃充分搅拌,至溶液点在滤纸上紫色环消失,物质成深褐色,趁热抽滤(用两层滤纸),因滤液还有颜色,故再抽滤一次。得无色溶液,加
入20%硫酸至酸性PH2-3,生成白色沉淀,冷却,抽滤,存放。(如果在1h 后紫色环没有消失则停止加热趁热抽滤(用两层滤纸)冷却至室温用20%硫酸调PH 至4-5,再加入Na2SO3溶液至紫环消失,抽过滤得到得无色溶液,加20%硫酸至酸性PH2-3,生成白色沉淀,冷却,抽滤,存放。
3)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反应:
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4g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加入约28.8mL 的18%的盐酸进行水解,用小火缓缓回流30min 。待反应物冷却后,加入50ml 水用10%氨水中和,PH ≈3-4。充分摇振后置于冰浴中骤冷以引发结晶(因本产品结晶困难可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内壁促进结晶),冷却结晶后,抽滤收集产物,干燥,保存。测量产物的熔点为186.1-186.6℃。 4)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反应:
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0.5g 对氨基苯甲酸,15mL95%乙醇,旋摇烧
瓶使尽量使固体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浴中冷却,逐滴加入0.6ml (10滴)浓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沉淀,将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上回流(如图3)1小时,并不时摇荡。
将反应混合物转入烧杯中,冷却后分批加入10%碳酸钠溶液中和,直至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气泡,继续加10%碳酸钠溶液至PH=8--9。在中和过程中产生少量沉淀,将溶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5ml 乙酸乙酯洗涤沉淀后并入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 乙酸乙酯每次萃取两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搭蒸馏装置(如图1)在水浴上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和大部分乙醇,并回收乙酸乙酯。烧瓶中残余约4ML 油状物用50%乙醇(每1ml 加5ml )重结晶(装置如图3),加热回流5分钟,趁热抽滤,取滤液冷却结晶,测熔点,测红外光谱。测量产物的熔点为90-91℃。
结果与讨论
一.讨论
1)对甲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芳胺的酰化可作为氨基的保护基-乙酰基衍生物,降低芳胺对氧化降解的敏感性。乙酰基的空间效应使芳胺成为对位取代。反应时加锌粉是为了防止甲基被氧化。熔点148.1~148.6℃,与纯对甲基乙酰苯胺相比偏高说明还有部分水在产品中,初熔和终熔差为0.5℃说明杂质较少。 2)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高锰酸钾溶液分批加到对甲基乙酰苯胺的混合物中,并不断搅拌,以免氧化剂局部浓度过高破坏产物。在过滤后溶液为紫红色,说明实验中高锰酸钾过量,在调完PH 得到的产率不高,可能是反应时间不够。
还有在还原高锰酸钾时加入了20ml 的酒精和20ml 的NaNO2导致产品结晶大量减少。
3)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调PH 至3-4时,要加入大量的氨水,且会形成缓冲试剂,在调PH 时我不小心调到了4-5对产率有了一定的影响。 4)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产率很低,可能是回流不充分,反应物不纯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碳酸钠量不足导致硫酸为充分中和,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在测量熔点实发现》90℃可能的原因:
在等苯佐卡因结晶时加入了少量晶种从而引入了杂质。
二.实验结果(括号中为实验实际所用的反应物的质量)
1. 实验数据处理:第1步:
n (对甲苯胺)=m(对甲苯胺)/107=0.1mol m (对甲基乙酰苯胺理论)=0.01*149=14.9g m (实际)=15g(有较多水份)产率》100% 第2步:
1 : 1
m (对甲基乙酰苯胺反应)=8.0g
n (对甲基乙酰苯胺反应)=8/149=0.05mol m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理论)=8.95g m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实际)=2.3g 产率=m(实际)/m(理论)*100%=25.7% 第3步:
1 : 1
m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反应物)=3g
n (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反应物)=m/M=3/179=0.017mol m (对氨基苯甲酸理论)=0.017*137=2.3g m (对氨基苯甲酸实际)=0.5g 产率=0.5/2.3*100%=21.7% 第4步:
1 : 1
m (对氨基苯甲酸反应物)=0.5g n (对氨基苯甲酸)=m/M=0.0036mol
m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理论)=0.0036*165=0.60g m (实际)=0.35g
产率=0.35/0.6*100%=58.3%
总结与展望:
本综合实验分四次完成(分别为对甲基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基本成功。
通过此次实验了解了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学习多步有机合成实验路线的选择和最终产率的计算;初步掌握了胺酰化、氧化、水解和酯化反应的原理及回流、过滤,混合溶液重结晶等基本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和解决了部分实际操作问题,增强了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培养了动手实验的兴趣。
当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不足:每次重结晶后产量都很少,产率很低,是操作出了问题还是上一步的产物不纯导致反应物减少造成,原因还不明确。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能自己解决
实际应用中的部分问题。
参考文献:
[1]宗汉兴等,基础化学实验[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世润等,《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及物化部分》,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3]霍翼川,《化学综合设计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
致谢:
经过了一年的基础化学实验课,我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游刃有
余,从刚开始的对化学试剂的敬而远之,到现在随心所欲的用来合成产品,虽然下个学期您不能带我们做实验,但是我们还是衷心的感谢您我们的基础化学实验老师:魏旻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