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高考高考文综答案

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解析

1.【考点定位】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考查宏观调控手段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正确判断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区别。A项正确,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微调为了5%,属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是经济手段,故B项排除。C项错误,国家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应属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范畴。D项错误,税收优惠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因此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2.【考点定位】影响消费的因素等。

【解析】本题以图表为背景考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商品价格与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读图可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对A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故①项正确,②项错误。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某一商品需求量会逐渐趋于饱和,即需求量的增加幅度会逐渐递减,因此③项错误,④项正确。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3.【考点定位】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分别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等。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及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的关系有关知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表中可知,2010-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因此一件M商品的价值量不变,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20万×4=80万,生产M商品的总量由10万增加到11万,其个别劳动率应为(20万-10万) ×10万×100%=100%。因此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4.

【考点定位】公民素养、民主管理、依法行政、政府职能等

【解析】本题以创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关键是确定主体,创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既需要国家的管理与规范,又需要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故①项正确,政府要加大对网络的管理,所以②项入选。③项错误,不能良莠不分地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④项排除,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与本题无关。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5.

【考点定位】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万式,政府职能等。

【答案】 B。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大为背景,考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故①项正确。②项错误,中国共产党设有管理职能,本职能属政府职能范畴。③项正确,保持党的先进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早以取得了执政资格,故正确答案是B。

6.

【考点定位】国家关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和平发展为背景,考查关于国际社会、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①项错误,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②项正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项错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项正确,中国的自主发展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这一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故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7.【考点定位】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等。

【解析】本题以“中国元素”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特点及作用的相关知识。①项错误,中国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②项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因此③④项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8.【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作用等。

【解析】本题以城市雕塑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的特点相关知识。①项正确,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项错误,城市雕塑体现着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未体现世界文化的所谓认同感归属感;③项正确,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④项错误,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9.【考点定位】意识的作用、实践的特征等。

【解析】本题以诗画为背景,考查意识的作用等相关知识。A项与本题无关,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本题诗句描述的是人们能主动的反映客观世界,故C项正确。B项本身错误,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D项错误,正确的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10.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注、人生观、对亚统一、运动与静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等。

【解析】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生原理,A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性,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

识的能动作用哲理。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故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1.【考点定位】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等

【解析】本题以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被发现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①项错误,无论什么认识都不能直接创造世界,科学认识能推测来来,具有主动创造性。②项正确,材料中这一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③项本身错误,认识的深化不能诀定事物的发展④项正确,原理的发展改变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展。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38.

【考点定位】国家性质、影响民主选举的因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建国后,人口流动加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的第一步是要正确分析材料图表,寻找规律性,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我国城市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在不断增加。随着我国人口文盲率的下降,我国农村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在不断下降。第二步,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我国的选举方式、选举制度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相适应的,同时, 2012年,我国城乡全国人大代表成代表的人口数基本相同,说明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有法律、物质和制度保障的,也说明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种调整也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大制度的完善。最后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答案】①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文盲率的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不断调整,体现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更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有利于公民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考点定位】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制度、联系、矛盾、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等。

【解析】本题以应对人口流动为背景,以促进社会公平与辩证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和相关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第1小问,已经给定原理,即促进社会公平的原理,答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中流动人口的期盼是什么?即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其次,确定主体是政府,本着措施从问题中来的原则,首先详细阐述促进社会公平这一经济

学原理,然后,结合流动人口的期盼逐一解决即可。第2小问,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首先阐述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即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辩证的否定观观点,其次阅读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即“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再次逐一分析这些措施体现的上述观点。注意在组织答案时,要采取措施(材料)+原理的模式作答,不能理论与实际两层皮。

【答案】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实效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通过再分配更好实现社会公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等举措,可酌情给分)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流动时代”的问题。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39.(1)

【考点定位】市场交易原则、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等。

【答案】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干扰了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②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维护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③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④企业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解析】本题以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为背景,以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评议类设问,一般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答题秩序,首先回答,诚实守信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缺失的危害,然后回答如何建亚市场经济诚信制度即可在回答“怎么办”时要注意分清主体,国家、企业、市场经济的其他参与看要如何做。 网友议题:直面道德困惑 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

(2)

【考点定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答案】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若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价值选择”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直面首先困惑,引领价值选择为背景,以正确价值选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理解能力。本题回答校易,只要对教材掌握较熟,就能准确答出,首先要回答价值观的作用,其次回答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着重把握两点,一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二是符合人民的恨本利益,作为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最高标准。

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3)

【考点定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系、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

【解析】本题以更高的道德追求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要求从文化传承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作答,村料中强调中华传统美德的历久弥新,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其次要求从思想道德建设角度作答,材料中强调安徽好人与道德模范成为指向标,说明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并且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伟大实践,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说明要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

【答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

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解析

解析:23.由图7可知,安徽省耕地面积先减少再增加,但面积总量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无法从信息中得知;而粮食产量上升与科技支撑有密切关系,排除法只能选D。

24.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因素是市场。B

25.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资源普查、灾害监测,遥感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的发射光估测粮食产量;但粮食收获后,无法用遥感跟踪流向。A

考点定位:23.农业区位因素;

24.农业区位因素;

25.遥感技术的应用。

解析:26.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地面6米以内,风速最小的应为①;A

27.华北地区的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应选② B

考点定位:26.读图能力;

27.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28.该州地势自北向南逐渐降低;南部和中部地势较平坦,农业用地较多;答案:B

29.D [解析] 关键是要认真分析表中信息。表中显示,1991—1994年间,只有1993年“水银行”没有运作,因此A、B不成立;水价高不是“水银行”不运作的根本原因;当年降水量增加,能够满足需要是主要原因。

考点定位:北美洲地形

解析:分析:

30.题目中用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安徽省所在位置在120°E经线以西(安徽省最东边约119°39′E,最西边约114°53′E),安徽省范围内平均时间(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大约20分钟左右;地面任一地点关于地方时12:00对称的两个时刻,这两个时刻太阳高度相等,太阳位置关于经线对称。安徽省范围内一年的任意一天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以地物为参照,影子的方位与太阳方位相反。从题意可知,东操场和西操场的分界线与行道树平行,且为南北走向。“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说明此时刻太阳位于操场的正东(或

东南方),而此时安徽的地方时应该晚于8:00(约7:40前后),这时距离地方时12:00还有4小时20分钟。根据对称性规律地方时为16:20前后“西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这时对应的北京时间应该为16:40前后,也就是说第30题给我们的时间16:00~16:45(北京时间)太阳位置大概在西偏北一点的位置。但此前太阳一直在西南,西边的行道树的树荫在东北方向,树荫覆盖西操场①场地范围最大时间最长,①场地地面温度最低,应为最佳场地,综合考虑还应选A。

31.该题考查的地理规律是一天之内地物的影子在地面转过的角度反映了昼长状况。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小昼长越短;也就是说,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短转过的角度越小。据此,第31题就应选昼长最长(即离夏至最近)的7月1日,C为正确选项。31.C [解析] 此题关键是算出哪个选项日期离夏至日最近。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太阳日出时东偏北最远,日落时西偏北最远,因此夏至日日影在地面转动的角度最大,选项中7月1日离夏至日最近,因此C正确。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析:32.看图中青海南部的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有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说明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纵向岭谷区夏季主要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两支季风作用于交汇地带的西界,夏季后期得到太平洋季风的小部分补充。纵向岭谷区6、7、8月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季风,太平洋季风对8

月份的水汽输送有所贡献,但不超过30%--来源【地理研究】2012.1期”答案:D

33. Ⅰ为青藏高原;Ⅱ为柴达木盆地;Ⅲ为祁连山。答案:C

考点定位:32.中国气候、地形

33.中国地形、气候

第II卷(非选择题)

34.(32分)

⑴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⑵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35.(24分)

⑴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⑵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解析

12.【答案】:C

【解析】:依据中国古代书法常识就可断定A项为隶书,B项为楷书,C项是行书,D项为草书。

13.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

14.

【答案】:A

【解析】:题中 “通宵不绝”的夜市和“不觉抵暮”的瓦子,判断出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而BCD三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15.

【答案】:B

【解析】:知道中国经济重心南宋时就已完成了南移,元朝时经济重心已在南方。再依据简单的地理知识和小学算术知识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16.

【答案】:D

【解析】:“重庆商人在上海采办洋货”就是洋货内销的体现,钱庄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借款和代为付款的金融中介作用,即是重要作用,故选D。ABC三项在题中材料中也不能体现,其中A项这种绝对表述也不符合中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当时仅是19世纪70年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还是有限的。

17.

【答案】:C

【解析】:这是民国时期漫画家钱病鹤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新闻漫画《自作孽不可活》。画面上一人像乌龟一样趴在地上,本来妄图复辟的他这时被双龙石碑压得动弹不得,石碑上有“万岁”两字,碑座上书“民国六年七月一日立此镇压”其实,画面上已有两处地方说明了该图所讽刺的人是张勋。第一,图中所标明的“民国六年”可以推算出是1917年,而袁世凯早于1916年就死去了。第二,到了民国六年还拖着一条长辫子的,很明显就是张勋的特征(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显示拥护共和,已剪辫子)。

1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改革几阶段的掌握。A项在1992年以后,C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启动,这两项排除;1979—1984年农村收入及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镇,是1980年以来中央肯定和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B项正确;D项不符合实际。

19.

【答案】:D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奴隶社会时的第一部成文法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所以B项的“充分保护”错误。AC两项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但材料中都不能体现。D项其实凭借政治常识就能判断出,古今中外一样,限制掌权者滥用权力,防范司法腐败。

20.

【答案】:A

【解析】:题中“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即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它成为工业革命产生与扩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也符合高中教材的观点。

21.

【答案】:B

【解析】:题中的华盛顿指出 “强制力量”去执行好的制度,即是针对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A、D两项排除;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召开时,联邦制还没有建立(1789年建立),谈不上巩固,C项排除。

22.

【答案】:C

【解析】:从图6的数据中比较,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至于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这是属于时政常识,选择支组合又是两两组合的,应选C;金砖五国中南非、俄罗斯的增长数据不能体现①;③项“区域集团化”不能从材料数据中得到体现。

36.

【答案】:

(1)原因: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说明: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

(2)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进步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重大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1)“夹领小袖”是鲜卑服装,“责留京之官”可见是其执行改革不力。服饰方面的内容说明改革的全面性,执行起来有反复说明了旧风俗的顽固性。

(2)结合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和1934年中国的政治形势,较易归纳这两种主张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进步意义。

(3)结合材料三文字和图15的数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基本原则;明确这一演进趋向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巩固,其重大影响可从政治、民族、文化等多角度回答。

37.

【答案】:

(1)社会历史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共同精神:人文主义。

(1)第一小问实际上是简要回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角度)。第二小问主要归纳概括材料的关键词句立可,

比如“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最好”。第三小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精神显然是人文主义。

(2)此题是一道接近于历史小论文的题目。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如制度、精神等)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要求观点正确、辩证全面地认识问题,史实准确、史论密切结合,思路清晰,表达确切。

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解析

1.【考点定位】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考查宏观调控手段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正确判断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区别。A项正确,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微调为了5%,属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是经济手段,故B项排除。C项错误,国家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应属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范畴。D项错误,税收优惠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因此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2.【考点定位】影响消费的因素等。

【解析】本题以图表为背景考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商品价格与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读图可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对A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故①项正确,②项错误。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某一商品需求量会逐渐趋于饱和,即需求量的增加幅度会逐渐递减,因此③项错误,④项正确。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3.【考点定位】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分别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等。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及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的关系有关知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从表中可知,2010-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因此一件M商品的价值量不变,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20万×4=80万,生产M商品的总量由10万增加到11万,其个别劳动率应为(20万-10万) ×10万×100%=100%。因此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4.

【考点定位】公民素养、民主管理、依法行政、政府职能等

【解析】本题以创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关键是确定主体,创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既需要国家的管理与规范,又需要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故①项正确,政府要加大对网络的管理,所以②项入选。③项错误,不能良莠不分地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④项排除,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与本题无关。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5.

【考点定位】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万式,政府职能等。

【答案】 B。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八大为背景,考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故①项正确。②项错误,中国共产党设有管理职能,本职能属政府职能范畴。③项正确,保持党的先进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早以取得了执政资格,故正确答案是B。

6.

【考点定位】国家关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和平发展为背景,考查关于国际社会、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①项错误,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②项正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③项错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项正确,中国的自主发展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这一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故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7.【考点定位】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作用等。

【解析】本题以“中国元素”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特点及作用的相关知识。①项错误,中国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②项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因此③④项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8.【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作用等。

【解析】本题以城市雕塑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的特点相关知识。①项正确,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项错误,城市雕塑体现着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未体现世界文化的所谓认同感归属感;③项正确,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④项错误,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9.【考点定位】意识的作用、实践的特征等。

【解析】本题以诗画为背景,考查意识的作用等相关知识。A项与本题无关,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本题诗句描述的是人们能主动的反映客观世界,故C项正确。B项本身错误,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D项错误,正确的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10.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注、人生观、对亚统一、运动与静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等。

【解析】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生原理,A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性,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

识的能动作用哲理。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故正确答案是D。

【答案】D。

11.【考点定位】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等

【解析】本题以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被发现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①项错误,无论什么认识都不能直接创造世界,科学认识能推测来来,具有主动创造性。②项正确,材料中这一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③项本身错误,认识的深化不能诀定事物的发展④项正确,原理的发展改变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说明真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与发展。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38.

【考点定位】国家性质、影响民主选举的因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建国后,人口流动加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的第一步是要正确分析材料图表,寻找规律性,从图表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我国城市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在不断增加。随着我国人口文盲率的下降,我国农村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在不断下降。第二步,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我国的选举方式、选举制度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相适应的,同时, 2012年,我国城乡全国人大代表成代表的人口数基本相同,说明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是有法律、物质和制度保障的,也说明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种调整也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大制度的完善。最后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答案】①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文盲率的下降,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不断调整,体现了我国的选举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更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有利于公民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考点定位】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制度、联系、矛盾、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等。

【解析】本题以应对人口流动为背景,以促进社会公平与辩证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和相关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第1小问,已经给定原理,即促进社会公平的原理,答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中流动人口的期盼是什么?即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其次,确定主体是政府,本着措施从问题中来的原则,首先详细阐述促进社会公平这一经济

学原理,然后,结合流动人口的期盼逐一解决即可。第2小问,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首先阐述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即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辩证的否定观观点,其次阅读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即“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再次逐一分析这些措施体现的上述观点。注意在组织答案时,要采取措施(材料)+原理的模式作答,不能理论与实际两层皮。

【答案】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实效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通过再分配更好实现社会公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等举措,可酌情给分)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流动时代”的问题。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39.(1)

【考点定位】市场交易原则、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等。

【答案】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干扰了市场秩序,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②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维护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③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④企业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解析】本题以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为背景,以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回答评议类设问,一般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答题秩序,首先回答,诚实守信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缺失的危害,然后回答如何建亚市场经济诚信制度即可在回答“怎么办”时要注意分清主体,国家、企业、市场经济的其他参与看要如何做。 网友议题:直面道德困惑 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

(2)

【考点定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答案】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若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价值选择”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直面首先困惑,引领价值选择为背景,以正确价值选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理解能力。本题回答校易,只要对教材掌握较熟,就能准确答出,首先要回答价值观的作用,其次回答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着重把握两点,一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二是符合人民的恨本利益,作为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最高标准。

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3)

【考点定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系、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

【解析】本题以更高的道德追求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要求从文化传承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作答,村料中强调中华传统美德的历久弥新,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其次要求从思想道德建设角度作答,材料中强调安徽好人与道德模范成为指向标,说明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并且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伟大实践,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说明要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

【答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

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解析

解析:23.由图7可知,安徽省耕地面积先减少再增加,但面积总量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无法从信息中得知;而粮食产量上升与科技支撑有密切关系,排除法只能选D。

24.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因素是市场。B

25.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资源普查、灾害监测,遥感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的发射光估测粮食产量;但粮食收获后,无法用遥感跟踪流向。A

考点定位:23.农业区位因素;

24.农业区位因素;

25.遥感技术的应用。

解析:26.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地面6米以内,风速最小的应为①;A

27.华北地区的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应选② B

考点定位:26.读图能力;

27.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28.该州地势自北向南逐渐降低;南部和中部地势较平坦,农业用地较多;答案:B

29.D [解析] 关键是要认真分析表中信息。表中显示,1991—1994年间,只有1993年“水银行”没有运作,因此A、B不成立;水价高不是“水银行”不运作的根本原因;当年降水量增加,能够满足需要是主要原因。

考点定位:北美洲地形

解析:分析:

30.题目中用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安徽省所在位置在120°E经线以西(安徽省最东边约119°39′E,最西边约114°53′E),安徽省范围内平均时间(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大约20分钟左右;地面任一地点关于地方时12:00对称的两个时刻,这两个时刻太阳高度相等,太阳位置关于经线对称。安徽省范围内一年的任意一天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以地物为参照,影子的方位与太阳方位相反。从题意可知,东操场和西操场的分界线与行道树平行,且为南北走向。“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说明此时刻太阳位于操场的正东(或

东南方),而此时安徽的地方时应该晚于8:00(约7:40前后),这时距离地方时12:00还有4小时20分钟。根据对称性规律地方时为16:20前后“西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这时对应的北京时间应该为16:40前后,也就是说第30题给我们的时间16:00~16:45(北京时间)太阳位置大概在西偏北一点的位置。但此前太阳一直在西南,西边的行道树的树荫在东北方向,树荫覆盖西操场①场地范围最大时间最长,①场地地面温度最低,应为最佳场地,综合考虑还应选A。

31.该题考查的地理规律是一天之内地物的影子在地面转过的角度反映了昼长状况。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小昼长越短;也就是说,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短转过的角度越小。据此,第31题就应选昼长最长(即离夏至最近)的7月1日,C为正确选项。31.C [解析] 此题关键是算出哪个选项日期离夏至日最近。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太阳日出时东偏北最远,日落时西偏北最远,因此夏至日日影在地面转动的角度最大,选项中7月1日离夏至日最近,因此C正确。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析:32.看图中青海南部的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有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说明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纵向岭谷区夏季主要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两支季风作用于交汇地带的西界,夏季后期得到太平洋季风的小部分补充。纵向岭谷区6、7、8月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季风,太平洋季风对8

月份的水汽输送有所贡献,但不超过30%--来源【地理研究】2012.1期”答案:D

33. Ⅰ为青藏高原;Ⅱ为柴达木盆地;Ⅲ为祁连山。答案:C

考点定位:32.中国气候、地形

33.中国地形、气候

第II卷(非选择题)

34.(32分)

⑴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⑵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35.(24分)

⑴断块山 洪积-冲积平原 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⑵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2012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解析

12.【答案】:C

【解析】:依据中国古代书法常识就可断定A项为隶书,B项为楷书,C项是行书,D项为草书。

13.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指出选官标准中片面注重言辞刀笔(语言、文章)的而不注重品行(道德)的弊端是害已害民,即D项所述。

14.

【答案】:A

【解析】:题中 “通宵不绝”的夜市和“不觉抵暮”的瓦子,判断出商业活动时间不受限制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而BCD三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15.

【答案】:B

【解析】:知道中国经济重心南宋时就已完成了南移,元朝时经济重心已在南方。再依据简单的地理知识和小学算术知识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16.

【答案】:D

【解析】:“重庆商人在上海采办洋货”就是洋货内销的体现,钱庄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借款和代为付款的金融中介作用,即是重要作用,故选D。ABC三项在题中材料中也不能体现,其中A项这种绝对表述也不符合中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当时仅是19世纪70年代,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还是有限的。

17.

【答案】:C

【解析】:这是民国时期漫画家钱病鹤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新闻漫画《自作孽不可活》。画面上一人像乌龟一样趴在地上,本来妄图复辟的他这时被双龙石碑压得动弹不得,石碑上有“万岁”两字,碑座上书“民国六年七月一日立此镇压”其实,画面上已有两处地方说明了该图所讽刺的人是张勋。第一,图中所标明的“民国六年”可以推算出是1917年,而袁世凯早于1916年就死去了。第二,到了民国六年还拖着一条长辫子的,很明显就是张勋的特征(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显示拥护共和,已剪辫子)。

1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改革几阶段的掌握。A项在1992年以后,C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启动,这两项排除;1979—1984年农村收入及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镇,是1980年以来中央肯定和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B项正确;D项不符合实际。

19.

【答案】:D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奴隶社会时的第一部成文法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所以B项的“充分保护”错误。AC两项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但材料中都不能体现。D项其实凭借政治常识就能判断出,古今中外一样,限制掌权者滥用权力,防范司法腐败。

20.

【答案】:A

【解析】:题中“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即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它成为工业革命产生与扩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也符合高中教材的观点。

21.

【答案】:B

【解析】:题中的华盛顿指出 “强制力量”去执行好的制度,即是针对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A、D两项排除;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召开时,联邦制还没有建立(1789年建立),谈不上巩固,C项排除。

22.

【答案】:C

【解析】:从图6的数据中比较,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至于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这是属于时政常识,选择支组合又是两两组合的,应选C;金砖五国中南非、俄罗斯的增长数据不能体现①;③项“区域集团化”不能从材料数据中得到体现。

36.

【答案】:

(1)原因: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说明: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

(2)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进步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重大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1)“夹领小袖”是鲜卑服装,“责留京之官”可见是其执行改革不力。服饰方面的内容说明改革的全面性,执行起来有反复说明了旧风俗的顽固性。

(2)结合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和1934年中国的政治形势,较易归纳这两种主张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进步意义。

(3)结合材料三文字和图15的数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基本原则;明确这一演进趋向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巩固,其重大影响可从政治、民族、文化等多角度回答。

37.

【答案】:

(1)社会历史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共同精神:人文主义。

(1)第一小问实际上是简要回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角度)。第二小问主要归纳概括材料的关键词句立可,

比如“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最好”。第三小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精神显然是人文主义。

(2)此题是一道接近于历史小论文的题目。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如制度、精神等)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要求观点正确、辩证全面地认识问题,史实准确、史论密切结合,思路清晰,表达确切。


相关文章

  • 高考地理试题汇编: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一.单选题 (2012年高考上海卷)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 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回答下列2小题. 1. 宝钢 ...查看


  • 2012高考真题题汇编: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 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六: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一.单选题 (2012年高考上海卷)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回答下列2小题. 1. ...查看


  • 2012高考考试说明
  • 语文 出题方式更加灵活 合肥168中学 汪玉慧 孙华 看变化: 设题方式更灵活 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考查形式有显著变化:"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仿用.变换句式&q ...查看


  • 历年离子反应高考试题
  • 考点2 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 1. (2011·全国卷I ·11)将足量CO 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2--3+2-A. K +.SiO 3 B.H +.NH +.Cl -.NO 3.Al .SO 44 +--- ...查看


  • 2012年高考双曲线知识点归纳及高考试题附详细答案
  • 2012年高考双曲线知识点归纳及高考试题附详细答案 1.双曲线的定义 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值2a(0 注:①"差的绝对值"否则只表示双曲线一支:②当2a=F1F2时,动点的轨迹是两 ...查看


  • 2014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及历年作文题汇总
  • 安徽高考 2014 高考作文题目 2014 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已经公布,题目为"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查看2014 年安徽高考试题及答案查看安徽历年高考作文题目 2014 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 演员拿 ...查看


  • 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知识点及理科高考试题
  • 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知识点及理科高考试题 一.考试内容要求: (一).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①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的相等含义. ③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① ...查看


  • 专题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教师版)
  • [考点定位] 一.考点扫描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 2.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 ...查看


  • 高三物理试题_为您服务教育网
  • 高三物理试题_为您服务教育网高三物理试题 ◇2012年高考全国卷物理部分试题及解答 ◇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新课标_含答案)◇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部分试题及解答 ◇2012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及解答 ◇2012年重庆高考物理部分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