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秦帝国的兴亡2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抵抗秦国进攻。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和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图,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基本史实。 通过对“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本课中相关的一些基本史实。

通过联系对比方法,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通过阅读相关小字内容,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

难点:在各个诸侯国中,当初秦并不是最强的,为什么它后来能够统一中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 在这七个诸侯国中,最后秦国统一了六国。

板书[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同学们请看书,看看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

[ “秦王扫六合” ]

(先由学生进行讨论并整理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归纳)1、当时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吠犬,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进行交换。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中国境内形成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而且由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所以华夏族能够作为一个核心民族,克服周边各民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逐渐融合。另外,各族人民也强烈的要求统一。农民是统一最热诚的支持者,因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工商业者也渴望统一,因为封建割据,关卡林立,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更要求统一,因为中国的地主和西

方的领主不同,他们不能亲自掌握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为了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地主阶级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由秦国来完成封建统一,不是偶然的。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变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比较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到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经历六代123年,其他六国一个个衰败下去,唯独秦越战越强。在此期间,共消灭六国150多万军队,领土从今关中地区扩展到陕南、陕北、甘肃、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因而秦国最有条件来完成统一。

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了。在长平之战前,六国力量最强的是赵国,是秦统一的最大障碍。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元气大伤,丧失了强国的地位,再也无力和秦国抗衡,秦统一的进程加快了。

问:秦统一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秦统一中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秦的统一是经过商鞅变法后100年的兼并战争,不断蚕食东方邻国的土地才完成的。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在前100多年兼并的基础上逐一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其次,让学生讲述秦逐一灭六国的时间先后顺序。

秦王嬴政

姓嬴名政。13岁即秦王位,由相国吕不韦执政。22岁亲理国政,平定了权势很大的宦官发动的叛乱,免除了相国吕不韦的职务,消除了已经发展到分裂秦国的两大势力。从公元前230年起,发动了最后消灭东方六国的统一战争。到39岁,即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灭六国

前230年派内史腾攻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韩亡。

前229年派王翦等大举攻赵。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克赵都邯郸,虏赵王迁,赵亡。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

前226年派王翦攻燕,取燕都蓟,燕王喜迁都辽东。

前225年派王贲攻魏,包围魏都大梁,引河沟水灌大梁城,魏王假降,魏亡。 前225年派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楚军反击,秦军大败。改派已经告老还乡的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前224年,楚集中全国兵力抗秦。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一再挑战,王翦置之不理。楚军不得战,引而东,王翦追击,大破楚军,杀项燕。前223年,秦虏楚王负刍,楚亡。

前222年派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燕亡。 前222年王贲攻代,虏代王嘉,代亡。

前221年王贲自燕南攻齐。秦兵入齐都临淄,民莫敢抗拒。齐王建降,齐亡。 经过10年的征战,秦王嬴政终于先后灭亡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诗句。李白用“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的诗句,来描绘嬴政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和气概。诗载《全唐诗》卷161。

问:秦国完成统一的具体时间、都城和建立者分别是什么?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在咸阳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问:秦统一六国,完成大一统由什么历史意义呢?

(诸侯争霸给人民造成巨大危害,那么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完成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战国时代的诸侯混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当时有人说:“经过一场大战,人民的死伤和甲兵的损失,其所费十年之田而不偿也。”秦统一之后,人民可以由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历史小故事:《朝会》

旁白:秦王统一六国以后的一天,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事。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我自称“朕”,朕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一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 秦王: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

李斯连忙走到电脑前按动鼠标: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白官。

(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李斯匆忙接过话来: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相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

秦王:好,正合朕的意思,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问:秦朝的疆域对比以前有什么区别? 指导学生了解秦朝的疆域。

同学们我们这一课讲得就是秦朝的兴亡,那么我们前面讲了秦朝的兴,那么秦朝又是怎样灭亡的呢?

[陈胜吴广起义]

问: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秦王朝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激化了阶级矛盾,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具体来讲,秦朝的暴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修骊山陵的有7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30万人;移民戍守越族地区的有50万人,共计150万人。再加上修建驰道的,修建离宫的,更有大量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而当时全国总人口才大约2000万人,减去妇女1000万,男子1000万中除去老弱病残的,青壮年也就三四百万人。因此当时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运输”的现象。

2、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 3、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4、秦二世即位后,它的统治更加残暴,更加激化了阶级矛盾。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问: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呢?这次起义有什么影响?

1、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夏,一些贫民被征发到漁阳戍边,在大泽乡遇到大雨,因此无法按期到达。而这是要被处死的。于是陈胜吴广杀死押运的军官,发动起义。这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2、经过:张楚政权的建立。起义军攻下陈后,陈胜在众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建立后,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鼓舞了全国农民的反抗斗争。

进军关中失败。张楚政权建立后,农民起义军向秦王朝发动总攻。当时兵分三路,直捣咸阳。由于秦王朝的疯狂反扑和起义军内部不纯,陈胜、吴广先后被害,起义很快失败了。

3、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前后只有六个月的时间,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创精神,“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思想,“削木为兵,揭杆为旗”的英雄气魄,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各地斗争仍在继续。力量最强的是由刘邦和项羽领导的两支军队。在战斗中,项羽通过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公元前206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存在仅15年的秦王朝被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

同学们,我们又知道这样一句谚语,就是“一山难容二虎”,那么在这时涌现出了两支部队,就是刘邦和项羽,那么他们之间最终的斗争结果如何呢?

[楚汉战争]

刘邦率领的起义军和秦朝灭亡

刘邦,字季,沛(江苏沛县) 人,泗水亭长。他给县里押送刑徒到骊山去营造陵墓,半路上逃亡了很多,刘邦干脆把剩下的也放了,和他们一起逃到芒、砀一带的山里。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起兵反秦,攻下沛县,杀死县令。大家推举刘邦作沛公,领导起义军。起义军发展到几千人,服从项梁的指挥。

项梁战死后,项羽带兵渡河救赵,刘邦带兵西攻关中。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破武关,到达灞上(陕西长安东) 。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赵高除帝号,立子婴为秦王。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封了皇帝的玺、符、节,向起义军投降,宣告了秦政权的覆灭。

项羽纵兵烧杀抢掠

项羽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入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入关后,凭借手中的40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诛秦降王子婴,焚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抢掠货宝和美女东归。秦民大失所望。 楚汉战争

项羽在咸阳纵兵烧杀抢掠之后,引兵出关东归,分封诸侯为王,共分了18个王。项羽分封的时候,有的把他们改徙到较为边远的地区,另封自己的亲信到那里去做王;有的“有功未得封”,“拥兵无所归”,不少人心里不服。分封后,不到一个月,就互相打了起来。汉王刘邦乘项羽疲于奔命的机会,出汉中,定关中,与楚相持于荥阳、成皋之间。三四年间,刘邦虽然屡败于楚,但拓地日广,形势益固。项羽虽然屡战屡胜,却已兵疲食尽,公元前203年八月,与汉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古运河名,在今河南荥阳北) 为界。订约以后,项羽引兵东归,张良、陈平劝刘邦乘机追击,不要养虎遗患。刘邦就带兵乘胜追击。公元前202年,刘邦大举进攻项羽,并约韩信、彭越会师。最后把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 重重包围。项羽率数百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

项羽被刘邦击败,逃至乌江自杀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派使者约韩信、彭越,说:“请合力进击项羽,打败项羽后所得的地,自陈以东归韩信,睢阳以北归彭越。”刘邦许以划地封王的愿以后,韩信、彭越马上率军并进,将项羽围困于垓下。项羽兵少食尽,又闻四面楚歌,以为汉军已尽得楚地,悲歌一曲,别了美人,率800骑突围南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乌江亭长请项羽渡江,以图再起。项羽笑答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兴和亡。让学生总结兴的原因和亡的原因,以此结束本课。并让学生知道一个道理,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怀着一颗仁慈的心,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与他人和平相处。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抵抗秦国进攻。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和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图,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基本史实。 通过对“纸上谈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四面楚歌”等成语典故的运用,了解本课中相关的一些基本史实。

通过联系对比方法,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通过阅读相关小字内容,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秦兼并六国的历史意义。

难点:在各个诸侯国中,当初秦并不是最强的,为什么它后来能够统一中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 在这七个诸侯国中,最后秦国统一了六国。

板书[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同学们请看书,看看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

[ “秦王扫六合” ]

(先由学生进行讨论并整理后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归纳)1、当时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北方的马匹、吠犬,南方的象牙、朱砂,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都运到中原地区进行交换。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中国境内形成一个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而且由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所以华夏族能够作为一个核心民族,克服周边各民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逐渐融合。另外,各族人民也强烈的要求统一。农民是统一最热诚的支持者,因为封建割据以及由此引起的纷争混战,给农民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负担。工商业者也渴望统一,因为封建割据,关卡林立,限制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地主阶级更要求统一,因为中国的地主和西

方的领主不同,他们不能亲自掌握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为了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地主阶级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由秦国来完成封建统一,不是偶然的。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变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比较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到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38年亲自执政,共经历六代123年,其他六国一个个衰败下去,唯独秦越战越强。在此期间,共消灭六国150多万军队,领土从今关中地区扩展到陕南、陕北、甘肃、宁夏、四川、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因而秦国最有条件来完成统一。

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了。在长平之战前,六国力量最强的是赵国,是秦统一的最大障碍。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惨败,元气大伤,丧失了强国的地位,再也无力和秦国抗衡,秦统一的进程加快了。

问:秦统一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秦统一中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秦的统一是经过商鞅变法后100年的兼并战争,不断蚕食东方邻国的土地才完成的。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在前100多年兼并的基础上逐一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其次,让学生讲述秦逐一灭六国的时间先后顺序。

秦王嬴政

姓嬴名政。13岁即秦王位,由相国吕不韦执政。22岁亲理国政,平定了权势很大的宦官发动的叛乱,免除了相国吕不韦的职务,消除了已经发展到分裂秦国的两大势力。从公元前230年起,发动了最后消灭东方六国的统一战争。到39岁,即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灭六国

前230年派内史腾攻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韩亡。

前229年派王翦等大举攻赵。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克赵都邯郸,虏赵王迁,赵亡。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

前226年派王翦攻燕,取燕都蓟,燕王喜迁都辽东。

前225年派王贲攻魏,包围魏都大梁,引河沟水灌大梁城,魏王假降,魏亡。 前225年派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楚军反击,秦军大败。改派已经告老还乡的王翦率60万大军攻楚。前224年,楚集中全国兵力抗秦。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一再挑战,王翦置之不理。楚军不得战,引而东,王翦追击,大破楚军,杀项燕。前223年,秦虏楚王负刍,楚亡。

前222年派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燕亡。 前222年王贲攻代,虏代王嘉,代亡。

前221年王贲自燕南攻齐。秦兵入齐都临淄,民莫敢抗拒。齐王建降,齐亡。 经过10年的征战,秦王嬴政终于先后灭亡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诗句。李白用“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的诗句,来描绘嬴政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和气概。诗载《全唐诗》卷161。

问:秦国完成统一的具体时间、都城和建立者分别是什么?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在咸阳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问:秦统一六国,完成大一统由什么历史意义呢?

(诸侯争霸给人民造成巨大危害,那么秦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完成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战国时代的诸侯混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当时有人说:“经过一场大战,人民的死伤和甲兵的损失,其所费十年之田而不偿也。”秦统一之后,人民可以由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历史小故事:《朝会》

旁白:秦王统一六国以后的一天,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事。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我自称“朕”,朕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一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 秦王: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

李斯连忙走到电脑前按动鼠标: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白官。

(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李斯匆忙接过话来: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相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

秦王:好,正合朕的意思,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问:秦朝的疆域对比以前有什么区别? 指导学生了解秦朝的疆域。

同学们我们这一课讲得就是秦朝的兴亡,那么我们前面讲了秦朝的兴,那么秦朝又是怎样灭亡的呢?

[陈胜吴广起义]

问: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秦王朝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激化了阶级矛盾,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具体来讲,秦朝的暴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修骊山陵的有7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30万人;移民戍守越族地区的有50万人,共计150万人。再加上修建驰道的,修建离宫的,更有大量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而当时全国总人口才大约2000万人,减去妇女1000万,男子1000万中除去老弱病残的,青壮年也就三四百万人。因此当时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运输”的现象。

2、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 3、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4、秦二世即位后,它的统治更加残暴,更加激化了阶级矛盾。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问: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呢?这次起义有什么影响?

1、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夏,一些贫民被征发到漁阳戍边,在大泽乡遇到大雨,因此无法按期到达。而这是要被处死的。于是陈胜吴广杀死押运的军官,发动起义。这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2、经过:张楚政权的建立。起义军攻下陈后,陈胜在众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建立后,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鼓舞了全国农民的反抗斗争。

进军关中失败。张楚政权建立后,农民起义军向秦王朝发动总攻。当时兵分三路,直捣咸阳。由于秦王朝的疯狂反扑和起义军内部不纯,陈胜、吴广先后被害,起义很快失败了。

3、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前后只有六个月的时间,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创精神,“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思想,“削木为兵,揭杆为旗”的英雄气魄,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各地斗争仍在继续。力量最强的是由刘邦和项羽领导的两支军队。在战斗中,项羽通过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公元前206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存在仅15年的秦王朝被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

同学们,我们又知道这样一句谚语,就是“一山难容二虎”,那么在这时涌现出了两支部队,就是刘邦和项羽,那么他们之间最终的斗争结果如何呢?

[楚汉战争]

刘邦率领的起义军和秦朝灭亡

刘邦,字季,沛(江苏沛县) 人,泗水亭长。他给县里押送刑徒到骊山去营造陵墓,半路上逃亡了很多,刘邦干脆把剩下的也放了,和他们一起逃到芒、砀一带的山里。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起兵反秦,攻下沛县,杀死县令。大家推举刘邦作沛公,领导起义军。起义军发展到几千人,服从项梁的指挥。

项梁战死后,项羽带兵渡河救赵,刘邦带兵西攻关中。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破武关,到达灞上(陕西长安东) 。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赵高除帝号,立子婴为秦王。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封了皇帝的玺、符、节,向起义军投降,宣告了秦政权的覆灭。

项羽纵兵烧杀抢掠

项羽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入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入关后,凭借手中的40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诛秦降王子婴,焚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抢掠货宝和美女东归。秦民大失所望。 楚汉战争

项羽在咸阳纵兵烧杀抢掠之后,引兵出关东归,分封诸侯为王,共分了18个王。项羽分封的时候,有的把他们改徙到较为边远的地区,另封自己的亲信到那里去做王;有的“有功未得封”,“拥兵无所归”,不少人心里不服。分封后,不到一个月,就互相打了起来。汉王刘邦乘项羽疲于奔命的机会,出汉中,定关中,与楚相持于荥阳、成皋之间。三四年间,刘邦虽然屡败于楚,但拓地日广,形势益固。项羽虽然屡战屡胜,却已兵疲食尽,公元前203年八月,与汉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古运河名,在今河南荥阳北) 为界。订约以后,项羽引兵东归,张良、陈平劝刘邦乘机追击,不要养虎遗患。刘邦就带兵乘胜追击。公元前202年,刘邦大举进攻项羽,并约韩信、彭越会师。最后把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 重重包围。项羽率数百骑突围,汉军穷追不舍,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

项羽被刘邦击败,逃至乌江自杀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派使者约韩信、彭越,说:“请合力进击项羽,打败项羽后所得的地,自陈以东归韩信,睢阳以北归彭越。”刘邦许以划地封王的愿以后,韩信、彭越马上率军并进,将项羽围困于垓下。项羽兵少食尽,又闻四面楚歌,以为汉军已尽得楚地,悲歌一曲,别了美人,率800骑突围南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乌江亭长请项羽渡江,以图再起。项羽笑答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兴和亡。让学生总结兴的原因和亡的原因,以此结束本课。并让学生知道一个道理,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怀着一颗仁慈的心,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与他人和平相处。


相关文章

  •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 第 13 课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 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知道秦兼并六国的情况,完成统一并建 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知识与 2.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能力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反对 ...查看


  • [秦帝国的兴亡]-教学教案
  • <秦帝国的兴亡>说课稿一.本课地位: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秦王扫六合"2.陈胜吴广起义3.秦汉战争(自学内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 ...查看


  •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长丰县城关中学 张道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2)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查看


  •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1
  • 第三课 西方文明之源 一.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思维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依次介绍了希腊城邦的产生原因及特 ...查看


  •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
  •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中的重点课.本课以"秦王扫六合"作为本节课的主线,通过对秦朝的短暂的存亡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目录打印版-A4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4课 破解彩陶之谜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6课 夏商西 ...查看


  • 九年级上册历史
  • 九年级上册历史科复习提纲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4.三大人种(即黄种.白 ...查看


  • 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复习学案
  • 初中八年级历史 ls---fx 编写人:宜昌市第十一中学 443000 张光华 编写时间:2013-01-07 第一单元 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复习学案 侵略与反抗 启示"落后被动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qu ...查看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1
  • 14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于明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13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