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点

1.1新生命的诞生

1.人类的新生命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从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人的受精卵是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而产生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组成。其中_____ __是主要器官,作用是

________ 。

4.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组成。

其中,________是主要生殖器官,作用是______ _ _.

5.成年男性 产生个成熟的

卵细胞。

6.受精的实质

7.受精卵形成场所,胚胎发育场所。

8.植入子宫内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_________。植入子宫后,胚胎

通过__ ____ _和________与母体相联系。母体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通过胎盘和脐

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 等废物通过脐带和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

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所以_________是胚胎与母体进行____________的主要器官。

9怀孕约_______天,胎儿然后从母体内产出。

10试管婴儿采用人工方法让_____ __和_______在______受精,并进行早期________,

然后移植到________内进行发育。所以试管婴儿属于 (体内或体外受

精), (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6.

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1:传粉是指 的过程。

2:两种传粉方式和 ,最普遍的是,豌豆是严格的 植物 。

:3:异花传粉的途径:和

虫媒花的特征 风媒花的特征4:花粉管形成的条件 。一个胚珠发育成 ,一个子房发育成 。

子房

5:营养繁殖是指用生殖

营养繁殖的四种方式包括 、 、 、 。嫁接时,接穗能否成活的关键是

营养繁殖的优点

6:什么叫组织培养?

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胞具有 、 、 等结构,但看不到成形的 ,因此细菌细胞称为

有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2:细菌个体微小,一般是(单或多)细胞。

3.真菌的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一样有,属于细胞。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 和 。

4.真菌种类很多,如用于酿酒、面包制作的菌,引起食物霉变的菌,可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 菌等。

5.酵母菌是 、

6.霉菌包括、、进行繁殖。

7.食用菌是(单或多)细胞真菌,靠

8.细菌和真菌属于人们常称的。

9.微生物生活的基本条件是。避免食物变质的方法 、 、 、 、 。

10.巴斯德消毒法

营养繁殖的四种方式包括 、 、 、 。嫁接时,接穗能否成活的关键是

营养繁殖的优点

6:什么叫组织培养?

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胞具有 、 、 等结构,但看不到成形的 ,因此细菌细胞

称为

有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2:细菌个体微小,一般是(单或多)细胞。

3.真菌的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一样有,属于细胞。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 和 。

4.真菌种类很多,如用于酿酒、面包制作的菌,引起食物霉变的菌,可

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 菌等。

5.酵母菌是 、

6.霉菌包括、、进行繁殖。

7.食用菌是(单或多)细胞真菌,靠

8.细菌和真菌属于人们常称的。

9.微生物生活的基本条件是。避免食物变质的方

法 、 、 、 、 。

10.巴斯德消毒法

2.1感觉世界

1.人用感受声音,用感受气味。(填感觉器官)

2. 人在人有哪些感觉。

3.皮肤有 等感觉。指尖的比较集中。手背对比

较敏感。

4.嗅觉形成过程。

5.味觉的形成过程:。

6.嗅觉的特点 7.舌的表面有小凸点内有味蕾,味蕾内有,对主要可分为 、 、 、 、 。舌尖对 敏感,舌尖两侧对 敏感,舌体两侧对 敏感,舌根对 敏感。

2.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叫做声源._______________

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等物质媒介进行传播的,但不能在.

3.声音以

4.在不同的一般在_____中传播

最快,在_____中其次,__ __中传播最慢;在空气中温度越_ ,声速越快; 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 ___,声音在真空的传播速度

是。

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传入人的耳朵,此时人听到的反射回

来的声音叫做___ _

6声波应用广泛,如、、

2.3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中耳(包

括 、 、 、 )、内耳(包括 、 、 )。其中,听小骨的作用 , 内有听觉感受器。 和 内

有感受头部 的感受器。

2.听觉形成: 声波进入 ,使其产生振动。 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 振动, 把 放

大后传人 。 内充满了液体和 。当声 音传入耳蜗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 ,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 传人 ,

形成听觉。

3.耳不仅有听觉的功能,还有保持身体 的作用,因为内耳有感受头部位

置变动的感受器,如过于敏感或受到过强、过强的刺激,会出现眩晕等症状。

4.咽鼓管连通,从而使鼓膜能正

常振动。

5.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损伤,使耳朵听不到声音的状况叫做失聪。引起听觉障

碍的主要原因是 耳聋和 耳聋。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受损属

于 耳聋。

前庭

6.声音的三个特征:、。

声音的音调高低由 决定, 大 ,音调越高 。 响度与声源的 和

跟人离声源的 有关。音色是声音的音质 ,跟发声物体 、 及 有

关。

2.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频率大于 ,频率低于 的声波叫次声波。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胆结石;用内脏反射的超

声波造影,分析体内病变(B超);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等。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的

防止一要 在 减弱,二要在 中减弱,三要在 处减弱。

2.4 光的颜色

1.我们把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_______ ,它可在______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每秒可达

______,光在其他物质中传播 的速度要慢些。

3.光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它不是一个时间单位。一光年约等于

_________千米。

4.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_______传播的。光直线传播的实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但如果物质不均匀,光线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就会发生

_____现象,如______。

5.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 与孔的大小______。小孔成像成的 像。 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

6.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用一条_______的直线

表示光的_____ _和___ ___。

7.白光射到__ __后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

_____ 七中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有

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__ __。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_____现象。

光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 、____。

8.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_______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该物体颜色_____

的光, ________其他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______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

体只能 与该物体颜色_____的光, ________其他的光。。白色物体________ 所

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_所有色光。 具有热效应,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

侧,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 。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的。

10.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往辐射 _______。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

线就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利用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强弱来识

别不同温度的物体。某些动物是靠_______来测定周围动物的准确位置而捕获猎物,

如_____。

11.________能杀死微生物,常被人们用来_________,还能使 ________发光,如 ______ 。照射_____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使身体钙的吸收,但照

射______的紫外线,会使人体皮肤_____,诱发_____ 。

12.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来自_______。在距地面20~25千米大气中,有______,它

_____大部分来自________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2.5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是指 。

2.反射定律内容为: 。 3:甲从平面镜里看到乙的眼睛,乙从平面镜里可以看到甲的眼睛,说明光路

具 。

4.根据反射面的不同反射可分为 和 ,他们都遵

循: 。 5.实像与虚像的区分:(1)

(2)

(3)

6.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

7.平面镜所称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具有 性。 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的像 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的像

8.凸面镜与凹面镜统称为: 。

9.凸面镜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应用: 、 。

10.凹面镜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应用: 、 。

11.光的折射: 12:折射定律: 。 13:在光的折射中,无论是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还是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都

比实际中要 (高或低) 。

用光的折射定律画出 看水中的硬币看到的像。

2.7透镜和视觉

1.透镜分为和作用,因此又称为 透镜,后者对光线有 作用,因此又称为 透镜。

2.凸透镜成像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有、、__、__ 。实验时要调整 的 在同一 ,

目的 。

3.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光线。

4.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 ,应用 和 。

(2) ,应用 .

,应用和从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可知:

A 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转折点:B 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C ,像变 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d 当,物和像之间的距离最短。

用特殊光线画出物AB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成的像。

5.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6:在镜中看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叫,它的作用是 ,它中央的小孔叫 ,光线强时,该孔 ,光线弱时,该孔 。

7人的眼睛结构与照相机类似,眼睛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睛的 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眼睛的 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8.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 、、

9.视觉的形成: 。

10.眼睛能看见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 ,晶状体 ,对光的折射能力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反之。

11.觉到物体的色彩,产生彩色的图像,在较暗的环境中,黑白图像。

12.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叫 。

13.近视的成因:应佩戴

远视的成因: ,应佩戴 矫正。

分别画出近视、远视成因图和矫正图。

第三章

3.1机械运动

的运动叫机械运动。

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总是以,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若研究物体与 ,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

3.做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以

乘客是运动的,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也不同,说明

4.根据 和,根据可分为 和 。

5.每秒通过的路程相等,物体

6.比较运动的快慢方法: 、 7.速度是描述 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两者换算关系是 。

8.人走路的速度,自行车 的速度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速是 。

9.速度公式。

3.2力的存在

1.力的概念:力是。

2.力的作用效果:

猎人用力把弓拉弯,这说明 ,火车在车头的牵引力作用下徐徐开出车站,这说明 。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的改变。

4.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方向 、 作用在 个物体上,并且在 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用力把乒乓球掷向墙壁,结果球被弹回来。这是因为 对 有力的作用,由于对

3.3重力

),施力物体是 。

4.重力计算公式是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5.在地面或地面附近g的物理意义是。

3.4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这个定律的研究方法是 。

2:原来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该物体做。 原来静止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该物体 。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是的原因,而不是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4: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相同,如何做到 。通过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速度减小得越 ,根据实验,可以推理得出若运动的小车若不受阻力,将 。

叫惯性。

6:惯性是

7:解释惯性现象:紧急刹车时人要向

3.5二力平衡条件

1: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3: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可能或受(平

衡力或非平衡力)。

4: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

共同点:

主要区别

3.6摩擦力

1:摩擦力存在的条件:(1)2),

(3)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 。

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

4: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中,必须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若水平拉力为10牛,根据 ,则摩擦力为 牛。

5:把物体的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会变

6:增大有利摩擦方法: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1新生命的诞生

1.人类的新生命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从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人的受精卵是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而产生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组成。其中_____ __是主要器官,作用是

________ 。

4.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组成。

其中,________是主要生殖器官,作用是______ _ _.

5.成年男性 产生个成熟的

卵细胞。

6.受精的实质

7.受精卵形成场所,胚胎发育场所。

8.植入子宫内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_________。植入子宫后,胚胎

通过__ ____ _和________与母体相联系。母体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通过胎盘和脐

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 等废物通过脐带和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

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所以_________是胚胎与母体进行____________的主要器官。

9怀孕约_______天,胎儿然后从母体内产出。

10试管婴儿采用人工方法让_____ __和_______在______受精,并进行早期________,

然后移植到________内进行发育。所以试管婴儿属于 (体内或体外受

精), (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6.

1.5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1:传粉是指 的过程。

2:两种传粉方式和 ,最普遍的是,豌豆是严格的 植物 。

:3:异花传粉的途径:和

虫媒花的特征 风媒花的特征4:花粉管形成的条件 。一个胚珠发育成 ,一个子房发育成 。

子房

5:营养繁殖是指用生殖

营养繁殖的四种方式包括 、 、 、 。嫁接时,接穗能否成活的关键是

营养繁殖的优点

6:什么叫组织培养?

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胞具有 、 、 等结构,但看不到成形的 ,因此细菌细胞称为

有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2:细菌个体微小,一般是(单或多)细胞。

3.真菌的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一样有,属于细胞。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 和 。

4.真菌种类很多,如用于酿酒、面包制作的菌,引起食物霉变的菌,可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 菌等。

5.酵母菌是 、

6.霉菌包括、、进行繁殖。

7.食用菌是(单或多)细胞真菌,靠

8.细菌和真菌属于人们常称的。

9.微生物生活的基本条件是。避免食物变质的方法 、 、 、 、 。

10.巴斯德消毒法

营养繁殖的四种方式包括 、 、 、 。嫁接时,接穗能否成活的关键是

营养繁殖的优点

6:什么叫组织培养?

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1.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胞具有 、 、 等结构,但看不到成形的 ,因此细菌细胞

称为

有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2:细菌个体微小,一般是(单或多)细胞。

3.真菌的细胞与动物、植物细胞一样有,属于细胞。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 和 。

4.真菌种类很多,如用于酿酒、面包制作的菌,引起食物霉变的菌,可

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 菌等。

5.酵母菌是 、

6.霉菌包括、、进行繁殖。

7.食用菌是(单或多)细胞真菌,靠

8.细菌和真菌属于人们常称的。

9.微生物生活的基本条件是。避免食物变质的方

法 、 、 、 、 。

10.巴斯德消毒法

2.1感觉世界

1.人用感受声音,用感受气味。(填感觉器官)

2. 人在人有哪些感觉。

3.皮肤有 等感觉。指尖的比较集中。手背对比

较敏感。

4.嗅觉形成过程。

5.味觉的形成过程:。

6.嗅觉的特点 7.舌的表面有小凸点内有味蕾,味蕾内有,对主要可分为 、 、 、 、 。舌尖对 敏感,舌尖两侧对 敏感,舌体两侧对 敏感,舌根对 敏感。

2.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叫做声源._______________

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等物质媒介进行传播的,但不能在.

3.声音以

4.在不同的一般在_____中传播

最快,在_____中其次,__ __中传播最慢;在空气中温度越_ ,声速越快; 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 ___,声音在真空的传播速度

是。

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传入人的耳朵,此时人听到的反射回

来的声音叫做___ _

6声波应用广泛,如、、

2.3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中耳(包

括 、 、 、 )、内耳(包括 、 、 )。其中,听小骨的作用 , 内有听觉感受器。 和 内

有感受头部 的感受器。

2.听觉形成: 声波进入 ,使其产生振动。 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 振动, 把 放

大后传人 。 内充满了液体和 。当声 音传入耳蜗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 ,听觉感受器便把这种信息沿 传人 ,

形成听觉。

3.耳不仅有听觉的功能,还有保持身体 的作用,因为内耳有感受头部位

置变动的感受器,如过于敏感或受到过强、过强的刺激,会出现眩晕等症状。

4.咽鼓管连通,从而使鼓膜能正

常振动。

5.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损伤,使耳朵听不到声音的状况叫做失聪。引起听觉障

碍的主要原因是 耳聋和 耳聋。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受损属

于 耳聋。

前庭

6.声音的三个特征:、。

声音的音调高低由 决定, 大 ,音调越高 。 响度与声源的 和

跟人离声源的 有关。音色是声音的音质 ,跟发声物体 、 及 有

关。

2.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频率大于 ,频率低于 的声波叫次声波。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胆结石;用内脏反射的超

声波造影,分析体内病变(B超);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等。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的

防止一要 在 减弱,二要在 中减弱,三要在 处减弱。

2.4 光的颜色

1.我们把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光的传播不需要借助_______ ,它可在______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每秒可达

______,光在其他物质中传播 的速度要慢些。

3.光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它不是一个时间单位。一光年约等于

_________千米。

4.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_______传播的。光直线传播的实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但如果物质不均匀,光线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就会发生

_____现象,如______。

5.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 与孔的大小______。小孔成像成的 像。 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

6.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用一条_______的直线

表示光的_____ _和___ ___。

7.白光射到__ __后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

_____ 七中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有

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__ __。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_____现象。

光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 、____。

8.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_______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该物体颜色_____

的光, ________其他的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______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

体只能 与该物体颜色_____的光, ________其他的光。。白色物体________ 所

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_所有色光。 具有热效应,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

侧,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 。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的。

10.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往辐射 _______。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

线就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利用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强弱来识

别不同温度的物体。某些动物是靠_______来测定周围动物的准确位置而捕获猎物,

如_____。

11.________能杀死微生物,常被人们用来_________,还能使 ________发光,如 ______ 。照射_____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使身体钙的吸收,但照

射______的紫外线,会使人体皮肤_____,诱发_____ 。

12.自然界中的紫外线主要来自_______。在距地面20~25千米大气中,有______,它

_____大部分来自________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2.5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是指 。

2.反射定律内容为: 。 3:甲从平面镜里看到乙的眼睛,乙从平面镜里可以看到甲的眼睛,说明光路

具 。

4.根据反射面的不同反射可分为 和 ,他们都遵

循: 。 5.实像与虚像的区分:(1)

(2)

(3)

6.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

7.平面镜所称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具有 性。 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的像 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的像

8.凸面镜与凹面镜统称为: 。

9.凸面镜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应用: 、 。

10.凹面镜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应用: 、 。

11.光的折射: 12:折射定律: 。 13:在光的折射中,无论是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还是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都

比实际中要 (高或低) 。

用光的折射定律画出 看水中的硬币看到的像。

2.7透镜和视觉

1.透镜分为和作用,因此又称为 透镜,后者对光线有 作用,因此又称为 透镜。

2.凸透镜成像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有、、__、__ 。实验时要调整 的 在同一 ,

目的 。

3.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光线。

4.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 ,应用 和 。

(2) ,应用 .

,应用和从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可知:

A 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转折点:B 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C ,像变 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d 当,物和像之间的距离最短。

用特殊光线画出物AB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成的像。

5.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6:在镜中看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叫,它的作用是 ,它中央的小孔叫 ,光线强时,该孔 ,光线弱时,该孔 。

7人的眼睛结构与照相机类似,眼睛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睛的 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眼睛的 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8.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 、、

9.视觉的形成: 。

10.眼睛能看见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 ,晶状体 ,对光的折射能力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反之。

11.觉到物体的色彩,产生彩色的图像,在较暗的环境中,黑白图像。

12.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地方,也是视网膜上唯一没有任何感光细胞的地方,叫 。

13.近视的成因:应佩戴

远视的成因: ,应佩戴 矫正。

分别画出近视、远视成因图和矫正图。

第三章

3.1机械运动

的运动叫机械运动。

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总是以,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若研究物体与 ,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

3.做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以

乘客是运动的,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也不同,说明

4.根据 和,根据可分为 和 。

5.每秒通过的路程相等,物体

6.比较运动的快慢方法: 、 7.速度是描述 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两者换算关系是 。

8.人走路的速度,自行车 的速度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速是 。

9.速度公式。

3.2力的存在

1.力的概念:力是。

2.力的作用效果:

猎人用力把弓拉弯,这说明 ,火车在车头的牵引力作用下徐徐开出车站,这说明 。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的改变。

4.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方向 、 作用在 个物体上,并且在 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用力把乒乓球掷向墙壁,结果球被弹回来。这是因为 对 有力的作用,由于对

3.3重力

),施力物体是 。

4.重力计算公式是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5.在地面或地面附近g的物理意义是。

3.4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这个定律的研究方法是 。

2:原来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该物体做。 原来静止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该物体 。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是的原因,而不是的原因,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4: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相同,如何做到 。通过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速度减小得越 ,根据实验,可以推理得出若运动的小车若不受阻力,将 。

叫惯性。

6:惯性是

7:解释惯性现象:紧急刹车时人要向

3.5二力平衡条件

1: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3: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可能或受(平

衡力或非平衡力)。

4: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

共同点:

主要区别

3.6摩擦力

1:摩擦力存在的条件:(1)2),

(3)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 。

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

4: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中,必须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若水平拉力为10牛,根据 ,则摩擦力为 牛。

5:把物体的滑动变为滚动,摩擦力会变

6:增大有利摩擦方法: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认识
  • 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的认识 姓名:周华飞 学号:2011102006 班级:7 知识是指人们从出生以后开始的后天性学习到的技能,思想,认识等等的汇总,而科学知识则是对待事物的认识与认知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内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学的课本就是科学知识 ...查看


  • 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模型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12分) 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模型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几种颇有影响的科学传播模型.其中以杜兰特的缺失模型.民主模型和温尼的内省模型为代表.缺失模型的主要观点是:科学知识是绝对正确的,然而公众 ...查看


  • 知识就是力量是谁说的
  • 试题: 培根作了一番「科学海岸巡视」之后,得出结论说:「现有科学不能帮忙我们创造新的工作,现有的逻辑不能帮忙我们建立新科学」.并在这基础上,培根提出了科学革命的思想13.所以,实践要发展.科学要进步,实践与科学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当原有的科学 ...查看


  •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目标的研究
  • 作者:张喜荣卢梦克王文军 物理教师 2013年07期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目标既是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依据,它对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起着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所以,结合中学物理教材内容制定既有科学 ...查看


  • [自然辩证法通讯]论科学与伪科学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为了方便大家投稿时对论文进行分类,我们在此发布一份中国图书分类法简表. >把文献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划分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科性图书"五个基本部类和二十个大类,每大 ...查看


  • 小学科学优质微课程的特征描述
  • 小学科学优质微课程的特征描述 作者:范明刚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4年第12期 [摘 要] 科学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其"微而精"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如何科学全面地描述小学科 ...查看


  • (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引言 引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阐述:(1)科学与技术的作用(科学和技术与人.社会的关系): (2)科学课程对培养儿童科学素 ...查看


  •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
  •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 摘要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研究是技术哲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诉求.对以往技术哲学自身发展 进行批判性反思,是当代技术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所凸现的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向度和"经验转向",昭示了当代技术 ...查看


  • 波兰尼的科学人性化途径
  • 作者:黄瑞雄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年06期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0763(2000)02-0030-08 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5 )是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哲 ...查看


  • 试论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 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因而教材之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仅就教材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为教学服务,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教材应有利于对学生科学素质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