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1

14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于明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13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教材共用两目来展示这一过程。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依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理论分析,减化了大革命过程的繁琐叙述,使《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本目的地位更清晰。《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理解《人权宣言》对于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及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有很大帮助。掌握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对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学习有借鉴作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国大革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切齿痛恨,多次勾结反动力量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企图阻止资本主义向欧洲大陆扩散。但后期拿破仑对外战争又变为军事侵略,因此要了解拿破仑,关键是正确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突破了这一点,一方面便于学生认识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拿破仑帝国的性质,同时也便于学生正确分析拿破仑帝国败亡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感知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感性认识重于理性认识,对被动接受的知识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但是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新奇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此时的学生尽管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完全利用符号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好的做法是将符号所表达的知识尽可能以生活实例的形态呈现出来。由于现实生活中学生在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中接触过一些关于法国与拿破仑报道,因此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报道回眸历史。

(二) 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前两课的学习, 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学习此类内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学生应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但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规律性、本质性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对涉及到的政治上的知识和规律把握不清,对片面、零散的史实还缺乏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人权宣言》;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氛围,对于后进生学生主要采用启发式;对于中等学生主要采用启发、讲解等方式;对于优秀学生主要通过讲授、探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规模大,又彻底,影响深远。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事业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当时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需要这么一个人物来领导,得出“时事造英雄”的结论。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备条件,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要靠平时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才积累起来的,否则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1)《人权宣言》的颁布。

(2)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

(1)雅各宾派专政。

(2)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二)解决方法

教师提供《人权宣言》的内容,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小组研讨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权宣言》的颁布。

教师改变以往由学生总结归纳意义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先给出其意义,然后让学生用所学史实举例证明法国大革命对内、对外意义。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请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中的相关课文,并归纳其措施及结果。 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依据,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其专政。学生在课下收集材料,在课上展开自由辩论,在辩论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评价。

五、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请同学欣赏两幅人物图片(克伦威尔,华盛顿),并说说他们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他们都是法国历史赫赫有名的人物,你想知道他们为法国历史的发展是怎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动荡的法国。

(二) 讲授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介绍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两子目标的内容展示这一程。

一、 法国大革命

1.原因

我们都知道革命爆发实际上是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什么矛盾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呢?(展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图片)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并指出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对资产阶级、工匠、农民、城市贫民的压迫,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成为大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讲授过程中展示相关的矛盾激化示意图)过渡:法国大革命在三级会议的召开下一触即发。我们共同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2.进程

法国大革命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攻占巴士底狱,颁《人权宣言》;第二阶段,处死国王,建立和国;第三阶段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专政。

(展示进程示意图)根据三个阶段设置不同的思考题。(见幻灯片)

第一阶段:攻占巴士底狱,颁《人权宣言》。(播放影片攻占巴士底狱)、展示《人权宣言》的内容。《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第二阶段: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法国革命开始时并没有立即废除国王,只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1791年6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偕王后、王子化装潜逃,并勾结外敌和逃亡贵族,企图镇压革命。国王的背叛,激起法国人民的愤怒,人民群众再一次发动了起义。处死国王废除君主统治,可以说这是法国革命的又一进步,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向前发展。国王被处死后的法国因反法同盟大军压境,保王党暴乱、物价飞涨,粮食短缺而面临生死关头,巴黎人民力挽狂澜,于是1793年发动第三次起义,革命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专政。(出示罗伯斯庇尔像并简单介绍)过渡: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这只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

阶级的失败,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意义深远。

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出示其意义图片)

教材中用了“摧毁”“传播”“很大影响”三个词,请学生描述其意义。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冉冉升起一颗年轻的将星,他就是拿破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拿破仑的世界。(讲述过程中出示拿破仑画像)

二、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课下老师给各组同学们留了一道作业题:收集拿破仑的有关资料,把所知道的拿破仑介绍给大家。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通过各组交流,我们大家对拿破的一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老师要检查各位同学的学习成果。

(展示问题内容)1804年拿破仑凭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成为当之无愧的皇帝,在《拿破仑加冕》的那一天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让我们共同欣赏。

拿破仑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使法国一度辉煌,其对内外政策对法国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学们,拿破仑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祸首,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呢?

我们现在进行辩论赛,请各小组同学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根据课堂实际适时点拨,并指出刚才同学们就如何评价拿破仑,进行了认真而又热烈的交流,既有观点也有史实。随着同学们的成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认识会更加深入。纵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反动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拿破仑毕竟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胜利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冲昏了他的头脑,更滋长了他的野心,争霸世界,四处侵略,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

(三)小结反馈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大

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

法国大革命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件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切齿痛恨,多次勾结反动力量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企图阻止资本主义向欧洲大陆扩散。但后期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又变为军事侵略,可以说拿破仑从战争中发家,又在战争中消失。

六、拓展资料

1、三级会议

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参加者有教士(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和市民(第三等级)三个等级的代表。通常是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集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批准国王征收新税。在会议期间,三个等级各自讨论议案,只有在拟定对国王的回答时才举行联席会议。三个等级,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决权。

1300年,法国与佛兰德交战,财政支出增加。腓力四世(美男子)向法国教会征税,遭到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拒绝,双方发生冲突。为了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英法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从1617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法国大革命前夕,由于国王财政困窘,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宫重新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包括资产阶级)要求取消等级区分,按人数表决。提出三个等级一起开会,共同审查代表资格的建议 。在遭到拒绝后,第三等级于6月17日自行召开国民议会。至此以等级为基础的三级会议完成了历史使命。

2、《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又称为《法国民法典》,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经过多次修订,现仍在法国施行。它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 ,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它在不少资产阶级国家里有颇大的影响。首先,在1804年原属法国因而自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属于它的效力范围的一些国家中适用,比利时和卢森堡现在仍然把它作为自

己的法典。该法典在法国的某些前殖民地中也仍在施行。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现行的民法典,部分以该法典为基础,部分以《巴黎习惯法》为基础。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自1825年起采用了该法典,不过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其次,有些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例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典》是依据该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也是以该法典为范本的 。最后,还有很多国家的民法典在编纂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该法典的影响,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在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 拿破仑曾说:

3、《人权宣言》(节录)

(1789年8月20—26日)

法国国民议会,1789年8月26日

起草:穆尼埃

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以便本宣言可以经常呈现在社会各个成员之前,使他们不断地想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因此,国民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四条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第五条 法津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

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第七条 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凡动议、发布、执行或令人执行专断命令者应受处罚;但根据法律而被传唤或被扣押的公民应当立即服从;抗拒则构成犯罪。

第八条 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

第九条 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即使认为必须予以逮捕,但为扣留其人身所不需要的各种残酷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十条 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第十二条 人权的保障需要有武装的力量;因此,这种力量是为了全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此种力量的受任人的个人利益而设立的。

第十三条 为了武装力量的维持和行政管理的支出,公共赋税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赋税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作平等的分摊。

第十四条 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来确定赋税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认可注意其用途,决定税额、税率、客体、征收方式和时期。

第十五条 社会有权要求机关公务人员报告其工作。

第十六条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4、法国国庆日的由来

法国国庆日是在每年的7月14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

巴士底狱是一座位于巴黎市中心非常坚固的要塞,高30米,围墙很厚,有7个塔楼。上面架着大炮,里面有个军火库。它建造于12世纪,当时是一座军事城堡,目的是防御当时百年战争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巴黎城门前。后来,在巴黎市区不断扩大下,巴士底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18世纪末,它是控制巴黎的制高点,法国国王在里面驻扎了大量军队,专门关押政治囚犯。例如,文学家伏尔泰在此处坐过牢;因此不少当时的民众就认

为巴士底监狱是法国王权专制独裁的象征之一。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历史学家把巴士底狱当作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并把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监狱的占领这一事件描绘成伟大的功绩,代表英勇巴黎人民解放被压迫的农民的一次革命胜利。

现代的法国历史学家对于巴士底狱给予一些比较中肯的评价:当时的巴士底狱实际上是全法国生活条件最好的一个监狱,并且不是巴黎人民所畏惧的王朝的象征。巴士底狱被攻占那一天,巴士底狱里发现只有7个囚犯,大部分是被自己人关押的贵族家庭的精神病患者。

自从1879年,为了纪念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法国政府宣布把7月14日定为国庆节。

5、

14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于明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13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教材共用两目来展示这一过程。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依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理论分析,减化了大革命过程的繁琐叙述,使《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本目的地位更清晰。《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理解《人权宣言》对于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及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有很大帮助。掌握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对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学习有借鉴作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国大革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切齿痛恨,多次勾结反动力量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企图阻止资本主义向欧洲大陆扩散。但后期拿破仑对外战争又变为军事侵略,因此要了解拿破仑,关键是正确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突破了这一点,一方面便于学生认识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拿破仑帝国的性质,同时也便于学生正确分析拿破仑帝国败亡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感知能力,这一时期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感性认识重于理性认识,对被动接受的知识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但是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新奇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此时的学生尽管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完全利用符号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好的做法是将符号所表达的知识尽可能以生活实例的形态呈现出来。由于现实生活中学生在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中接触过一些关于法国与拿破仑报道,因此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透过这些报道回眸历史。

(二) 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前两课的学习, 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学习此类内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学生应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但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规律性、本质性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对涉及到的政治上的知识和规律把握不清,对片面、零散的史实还缺乏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人权宣言》;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氛围,对于后进生学生主要采用启发式;对于中等学生主要采用启发、讲解等方式;对于优秀学生主要通过讲授、探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规模大,又彻底,影响深远。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事业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当时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需要这么一个人物来领导,得出“时事造英雄”的结论。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备条件,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要靠平时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才积累起来的,否则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1)《人权宣言》的颁布。

(2)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

(1)雅各宾派专政。

(2)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二)解决方法

教师提供《人权宣言》的内容,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小组研讨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权宣言》的颁布。

教师改变以往由学生总结归纳意义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先给出其意义,然后让学生用所学史实举例证明法国大革命对内、对外意义。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请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中的相关课文,并归纳其措施及结果。 主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依据,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其专政。学生在课下收集材料,在课上展开自由辩论,在辩论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评价。

五、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请同学欣赏两幅人物图片(克伦威尔,华盛顿),并说说他们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他们都是法国历史赫赫有名的人物,你想知道他们为法国历史的发展是怎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动荡的法国。

(二) 讲授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介绍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两子目标的内容展示这一程。

一、 法国大革命

1.原因

我们都知道革命爆发实际上是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什么矛盾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呢?(展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图片)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并指出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对资产阶级、工匠、农民、城市贫民的压迫,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成为大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讲授过程中展示相关的矛盾激化示意图)过渡:法国大革命在三级会议的召开下一触即发。我们共同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2.进程

法国大革命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攻占巴士底狱,颁《人权宣言》;第二阶段,处死国王,建立和国;第三阶段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专政。

(展示进程示意图)根据三个阶段设置不同的思考题。(见幻灯片)

第一阶段:攻占巴士底狱,颁《人权宣言》。(播放影片攻占巴士底狱)、展示《人权宣言》的内容。《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第二阶段: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法国革命开始时并没有立即废除国王,只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1791年6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偕王后、王子化装潜逃,并勾结外敌和逃亡贵族,企图镇压革命。国王的背叛,激起法国人民的愤怒,人民群众再一次发动了起义。处死国王废除君主统治,可以说这是法国革命的又一进步,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向前发展。国王被处死后的法国因反法同盟大军压境,保王党暴乱、物价飞涨,粮食短缺而面临生死关头,巴黎人民力挽狂澜,于是1793年发动第三次起义,革命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专政。(出示罗伯斯庇尔像并简单介绍)过渡: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这只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

阶级的失败,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意义深远。

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出示其意义图片)

教材中用了“摧毁”“传播”“很大影响”三个词,请学生描述其意义。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冉冉升起一颗年轻的将星,他就是拿破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拿破仑的世界。(讲述过程中出示拿破仑画像)

二、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课下老师给各组同学们留了一道作业题:收集拿破仑的有关资料,把所知道的拿破仑介绍给大家。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通过各组交流,我们大家对拿破的一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老师要检查各位同学的学习成果。

(展示问题内容)1804年拿破仑凭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成为当之无愧的皇帝,在《拿破仑加冕》的那一天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让我们共同欣赏。

拿破仑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使法国一度辉煌,其对内外政策对法国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学们,拿破仑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祸首,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呢?

我们现在进行辩论赛,请各小组同学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根据课堂实际适时点拨,并指出刚才同学们就如何评价拿破仑,进行了认真而又热烈的交流,既有观点也有史实。随着同学们的成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认识会更加深入。纵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反动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拿破仑毕竟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胜利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冲昏了他的头脑,更滋长了他的野心,争霸世界,四处侵略,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

(三)小结反馈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大

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

法国大革命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件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切齿痛恨,多次勾结反动力量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企图阻止资本主义向欧洲大陆扩散。但后期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又变为军事侵略,可以说拿破仑从战争中发家,又在战争中消失。

六、拓展资料

1、三级会议

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参加者有教士(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和市民(第三等级)三个等级的代表。通常是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集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批准国王征收新税。在会议期间,三个等级各自讨论议案,只有在拟定对国王的回答时才举行联席会议。三个等级,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决权。

1300年,法国与佛兰德交战,财政支出增加。腓力四世(美男子)向法国教会征税,遭到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拒绝,双方发生冲突。为了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英法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从1617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法国大革命前夕,由于国王财政困窘,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宫重新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包括资产阶级)要求取消等级区分,按人数表决。提出三个等级一起开会,共同审查代表资格的建议 。在遭到拒绝后,第三等级于6月17日自行召开国民议会。至此以等级为基础的三级会议完成了历史使命。

2、《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又称为《法国民法典》,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经过多次修订,现仍在法国施行。它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 ,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 ,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它在不少资产阶级国家里有颇大的影响。首先,在1804年原属法国因而自该法典施行之日起即属于它的效力范围的一些国家中适用,比利时和卢森堡现在仍然把它作为自

己的法典。该法典在法国的某些前殖民地中也仍在施行。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现行的民法典,部分以该法典为基础,部分以《巴黎习惯法》为基础。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自1825年起采用了该法典,不过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其次,有些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例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典》是依据该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也是以该法典为范本的 。最后,还有很多国家的民法典在编纂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该法典的影响,如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在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 拿破仑曾说:

3、《人权宣言》(节录)

(1789年8月20—26日)

法国国民议会,1789年8月26日

起草:穆尼埃

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以便本宣言可以经常呈现在社会各个成员之前,使他们不断地想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因此,国民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四条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第五条 法津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 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

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第七条 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凡动议、发布、执行或令人执行专断命令者应受处罚;但根据法律而被传唤或被扣押的公民应当立即服从;抗拒则构成犯罪。

第八条 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

第九条 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即使认为必须予以逮捕,但为扣留其人身所不需要的各种残酷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第十条 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第十二条 人权的保障需要有武装的力量;因此,这种力量是为了全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此种力量的受任人的个人利益而设立的。

第十三条 为了武装力量的维持和行政管理的支出,公共赋税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赋税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作平等的分摊。

第十四条 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来确定赋税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认可注意其用途,决定税额、税率、客体、征收方式和时期。

第十五条 社会有权要求机关公务人员报告其工作。

第十六条 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4、法国国庆日的由来

法国国庆日是在每年的7月14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

巴士底狱是一座位于巴黎市中心非常坚固的要塞,高30米,围墙很厚,有7个塔楼。上面架着大炮,里面有个军火库。它建造于12世纪,当时是一座军事城堡,目的是防御当时百年战争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巴黎城门前。后来,在巴黎市区不断扩大下,巴士底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18世纪末,它是控制巴黎的制高点,法国国王在里面驻扎了大量军队,专门关押政治囚犯。例如,文学家伏尔泰在此处坐过牢;因此不少当时的民众就认

为巴士底监狱是法国王权专制独裁的象征之一。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历史学家把巴士底狱当作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并把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监狱的占领这一事件描绘成伟大的功绩,代表英勇巴黎人民解放被压迫的农民的一次革命胜利。

现代的法国历史学家对于巴士底狱给予一些比较中肯的评价:当时的巴士底狱实际上是全法国生活条件最好的一个监狱,并且不是巴黎人民所畏惧的王朝的象征。巴士底狱被攻占那一天,巴士底狱里发现只有7个囚犯,大部分是被自己人关押的贵族家庭的精神病患者。

自从1879年,为了纪念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法国政府宣布把7月14日定为国庆节。

5、


相关文章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 ...查看


  • 第十三课法国大革命
  • 第十三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通过雅各宾专政,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 ...查看


  • 法国大革命 2
  •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说明] 为了更好地从宏大的历史场面中去把握,我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分两方面来讲,组织学生对<人权宣言>进行分析.辩论,这样既有利于 ...查看


  •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反思
  •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 反思 刘红星 威海工业新区苘山中学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反思 威海市工业新区苘山中学 刘红星 设计和执教本节课,我充分发挥自主学习.问题驱动和小组合 ...查看


  • 法国大革命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了解巴黎人民三次起义的时间.成果,理解<人权宣言>和法国大革命的意义: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极盛和覆灭,理解<拿破仑法典>的作用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二 ...查看


  • 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
  • 第五讲 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 课标要求: 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自 ...查看


  •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2
  • 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1.人民对吉伦特派统治的不满 圣安东郊区代表团成员在1793年5月1日 国民公会会议上的演说 人民代表们!你们为了拯救社会,为了制定共和国的法律而在这里开会.请回答,你们作出了什么 ...查看


  • 第六课 法国大革命
  • 第六课 法国大革命 课标: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力量斗争的 深刻性和艰巨性. 2.拿破仑帝国和波旁王朝复辟史实:长期性和曲折性 3.第二帝国建立和第三共和国制度史实:殊死斗争得来而不是 ...查看


  • 3-3拿破仑
  • 选修4单元三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人物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 ★基础训练:(必做) 一.选择题: 1.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战役是 A. 奥斯特里茨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