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2010-05-20 11:19:22)

转载

标签: 杂谈

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但却很少回到农村去,因为时间,因为工作,也因为其他原因。在内心深处,虽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有着依恋之情,但却隐约有点不想回去的情愫,每次回家都要做一番思想斗争,回去后也怕出门、见人。回城后,就有一种轻松感也有一种负罪感,是不是背叛了故乡?最近看到了一些描写乡村、农民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好文章,也触动了那就已对故乡麻木的情思,把他们转载在这里聊以自慰,安抚那颗受伤的心灵。

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那份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病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一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认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徙……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诺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续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分享

0

  顶

阅读(41)┊ 评论 (2)┊ 收藏(0) ┊转载(0) ┊ 顶▼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从“强奸门”看国人的后宫文化

后一篇:我只是个老师

(2010-05-20 11:19:22)

转载

标签: 杂谈

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但却很少回到农村去,因为时间,因为工作,也因为其他原因。在内心深处,虽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有着依恋之情,但却隐约有点不想回去的情愫,每次回家都要做一番思想斗争,回去后也怕出门、见人。回城后,就有一种轻松感也有一种负罪感,是不是背叛了故乡?最近看到了一些描写乡村、农民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好文章,也触动了那就已对故乡麻木的情思,把他们转载在这里聊以自慰,安抚那颗受伤的心灵。

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那份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病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一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认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徙……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诺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续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分享

0

  顶

阅读(41)┊ 评论 (2)┊ 收藏(0) ┊转载(0) ┊ 顶▼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从“强奸门”看国人的后宫文化

后一篇:我只是个老师


相关文章

  • 南昌造4个旅游产业集群 引抚河水激活绳金塔夜市
  • 春节期间,阔别南昌十多年的李春根老人带着全家人重游滕王阁,焕然一新的滕王阁景区让老人大吃一惊,赞不绝口.作为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南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如何在自然禀赋的优势中提升竞争力?"十三五"期间,我市将 ...查看


  • 乡村旅游形象的提升策略分析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乡村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本文简要分析乡村旅游形象的研究现状,指出提升乡村旅游形象的有效策略,以期树立良好的乡村旅游形象,推动乡村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以 ...查看


  • 赣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 赣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赣市府发„2011‟24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赣州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有关 ...查看


  • 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
  • 京政发[2008]4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发展北京旅游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具体体现,对推进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落实首都城 ...查看


  • 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乡村旅游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2卷第03期(总第265期) 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葛高胜 (贵州师范大学 [摘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要]近几年,贵阳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查看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 〈课堂教学设计〉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查看


  • 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 半月谈2014年第2期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中国乡村正经历一场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 "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在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开始了加速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的构思,在更为宏大 ...查看


  • 半月谈2014年第2期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半月谈2014年第2期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北京人事考试网: 半月谈2014年第2期半月评论:乡村文明的明天是什么 苏北 中国乡村正经历一场传统向现代的深刻转型. "新农村建设"的 ...查看


  • 2016914邰爽秋与最早的教师节
  • 邰爽秋与最早的教师节 张铁城 2016.9.14下载 发送 邰爽秋是我的岳父,生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岳父与岳母的婚礼主婚人是当时的国务总理熊希龄.昨晚看到北京晚报这篇文章,今晨下载发送.张铁城2016.9.14 来源: 中国近现代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