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重点内容

生理学重点

1.

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Ⅰ. 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感受)神经→反射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

特点——精确、迅速、短暂 Ⅱ. 体液调节——激素

特点——广泛、缓慢、持久 Ⅲ. 细胞、组织、器官的调节 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不耗能,顺浓度差)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通道——离子 载体

主动转运(耗能,逆浓度差)——离子泵:Na+ K+泵(Na+ K+依赖式ATP 酶——保持胞内高K+和胞外

高Na+的离子分布,K+∶Na+=2∶3)

大分子、物质团块胞吐(出胞) 胞纳(入胞) 3. 4.

反应与反射的不同在于反应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性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相反

5. 跨膜电位=膜电位静息电位(RP )——对K+有通透性,即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AP )——Na+的平衡电位 6.去极化(Na+内流)

锋电位反极化 动作电位 —— 复极化(K+内流) 后电位

极化——膜电位内负外正 超极化——膜内电位负值↑

去极化——负值↓

超射——去极化电位由负→正 动作电位特点 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去极相和复极化 7.一定的刺激强度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一定的持续刺激时间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8. 阈值>阈下刺激

9. 动作电位与局部反应的比较:

10.

绝对不应期

兴奋的周期性变化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11.骨骼肌收缩暗带长度不变 明带及暗带的H 带变短 1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连与终末池的Ca +有关

肌浆中[Ca+]↑——肌丝滑动 肌浆中[Ca+]↓——肌肉舒张

13.不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形式的不同,如表:

14.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15.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子——4.5×10—5.5×10/L 平均——5.0×10/L 女子——4.0×10—5.0×10/L 平均——4.5×10/L 新生儿——6.0×10/L 16.血红蛋白(Hb )的含量

正常成年男子——120—160g/L 正常成年女子——110—150g/L 17.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O 2和CO 2

对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 18.红细胞生理特性

Ⅰ. 可塑变形性

Ⅱ.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这一特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范围——59.5—76.5mmol/L NaCl溶液 红细胞在76.5mmol/L破裂,渗透脆性大

Ⅲ.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悬浮稳定性=膜表面积/容积 19.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4.0×10—10.0×10/L 平均——7.0×10/L 白细胞10.0×10/L 20.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实现防御、保护作用 吞噬细胞 白细胞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99

9

9

9

12

12

12

12

12

12

12

22

2

21.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Ⅰ. 具有很强的吞噬力

Ⅱ. 参与免疫复合物合坏死组织的清除 22.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Ⅰ. 吞噬、消灭致病物 Ⅱ. 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Ⅲ. 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质及衰老受损的细胞

Ⅳ. 吞噬衰老红细胞和溶血时放出的Hb 又参与铁、胆色素代谢 23.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Ⅰ.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性,限制速发性过敏反应 Ⅱ. 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24.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含有组胺、过敏性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Ⅰ. 产生速发性过敏反应 Ⅱ. 释放肝素,参与脂肪代谢 25. 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100×10—300×10/L 平均——160×10/L 血小板数量

50×10/L——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00×10/L——易发生血栓 26.血小板的生理特征

粘附和聚集、释放反应、吸附作用、收缩血块 27.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Ⅰ. 生理性止血功能 Ⅱ. 促进血液凝固功能 Ⅲ. 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 28.凝血过程和原理

内源性 外源性

第一步 : 凝血酶激活物的形成(X →Xa )

第二步 : 凝血酶原a )

第三步 : 纤维蛋白原a ) 29.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肝素

99

9

9

9

31.输血关系

A

B 32.Rh 血型系统

∧ 红细胞(Rbc ) 红细胞 ∧ 供受 血 (主侧)(次侧) 血 者者 ∨ 血清 血清 ∨ 主侧——供血者Rbc +受血者血清(直接配血) 次侧——受血者Rbc +供血者血清(间接配血) 主、次均(-),配血相合(同型血) 主(-)、次(+),血基本相合(异型血)

主(+)、次(-),配血不相合(异型血),不能输血 33.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

Ⅰ去极化——0期:Na+内流

心肌传导细胞期:K+外流 (蒲肯野细胞)期:Ca +内流 复极化期:K+外流↑↑

期:I f 离子流(Na+ K+Na+ Ca+交换,兴奋性变化) Ⅱø期:Ca +内流 窦房结细胞(P 期:K+外流

期(舒张电位):Na+内流↑,K+外流↓

细胞动作电位分去极化的ø期和复极化的3、4期,无明显的1、2期

特点细胞的最大舒张电位(-70mv )和阈电位(-40mv )的绝对值小于心肌传导细胞

0期去极化速度慢,去极幅度低,时程较长

30.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电生理特性 收缩性——机械特性 31.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Ⅰ.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重要)Ⅱ.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Ⅲ. 阈电位(TP )水平 32.房室延搁及二快一慢的生理意义

房室延搁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兴奋,心房兴奋而收缩时,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

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

二快一慢 —— 心房和心室几乎同步收缩,同步收缩效果好,有利于实现心脏泵血 33.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时的周期变化

Ⅰ. 绝对不应期——去极化开始→去极化→-55mv Ⅱ. 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

有效不应期长,不会像骨骼肌一样产生完全强直收缩,保持着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是实现心脏泵血的重要前提 Ⅲ. 局部反应期(-55 -60mv)

2

2

2

Ⅳ. 相对不应期(-60 -80mv) Ⅴ. 超常期 34.心肌收缩的特点

Ⅰ. 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有利心脏射血 Ⅱ. 不发生强直收缩——有效不应期长

Ⅲ. 对细胞外Ca +的依赖性——血Ca +↓对骨骼肌无影响,对心肌有影响 [Ca+]↑,收缩↑;[Ca+]↓收缩↓;[Ca+]↓↓,兴奋收缩脱耦连 35.

2

2

2

2

2

36.心脏收缩过程归纳

Ⅰ. 等容收缩期

心室收缩→(房内压

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关 Ⅱ. 射血期

心室进一步收缩→(房内压主动脉压)→心室射血入主动脉,心室容积↓

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打开 Ⅲ. 等容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房内压

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关 Ⅳ. 充盈期

心室进一步舒张→(房内压>室内压

房室瓣开 主动脉瓣打开 37.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与心指数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次搏动射出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液总量 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ml ) ×100% 心舒末期容积(ml ) 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 (L.min-/m) 体表面积

38.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和心率(HR )

39.每搏输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前负荷)、A 血压(后负荷)、心室肌收缩性能力 等容收缩期↑心室残余血量↑ 主动脉压↑射血时间↓→搏出量↓ →射血速度↓

1

2

→舒张末期压(前负荷)↑→收缩力↑→搏出量↑

在完整机体内,通过异长自身调节,克服阻力,使搏输出量恢复 40.

41.动脉血压的形成

Ⅰ. 足量的血液充盈——前提 Ⅱ. 心室射血——动力 Ⅲ. 外周阻力

Ⅳ.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缓冲 4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Ⅰ. 每搏输出量——收缩压高低反应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Ⅱ. 心率

Ⅲ. 外周阻力——舒张压反应外周阻力大小 Ⅳ. 大动脉管壁弹性

Ⅴ.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43.影响上升支的因素——心输出量、射血速度、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可扩张性

上升支心室收缩 前段

下降支中段降中峡

降中波室舒张

后段

44.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量、体位改变、骨骼肌挤压作用(肌肉收缩、肌肉瓣的作用)

呼吸作用

45.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

微循环——微动脉、静脉之间的循环 Ⅰ. 直捷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特点:途径短、血流快、常处于开放状态、物质交换功能小 功能: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而由静脉回流入心,骨骼肌中此通路多 Ⅱ. 动静脉短路

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特点:管壁厚、途径短、血流速度快、常关闭 功能:体温调节作用 Ⅲ. 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特点:管壁薄、途径长、流速慢、通透性好、利于物质交换 功能: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场所

46.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毛细血管血压推动滤过生成组织液的力量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阻止滤过、促进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47.心脏神经支配及作用

Ⅰ. 心交感神经及作用

来源——(胸)T1-5灰质侧角

支配右侧:窦房结、右心房、右心室——心率↑

左侧:左心房、房室交界、心室内传导系统、左心室——心收缩力↑ 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 作用心缩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

传导性加强(正性变传作用)

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Ⅱ. 心迷走神经及作用——较δ优势

节前神经元支配——脊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节后纤维支配 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 作用房室传导速度↓(负性变时作用) 心房肌收缩力↓(负性变时作用) 阻断剂——M 型受体阻断剂

48.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压反射)的生理意义

Ⅰ. 负反馈调节、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Ⅱ. 平常经常性起调节作用、缓冲血压变化 Ⅲ. 对急剧的血压变化敏感、保证心脑血供 49.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体液因素 NA ) 50.冠脉流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主动脉压高低、心舒期长短 舒张压↑、冠脉血流量↑ 舒张压↓、冠脉血流量↓

51.肺通气的动力——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

52.呼吸道口径的调节

迷走神经(+)→乙酰胆碱(Ach )→M 型胆碱→平滑肌收缩

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NA )→β2型肾上腺素→平滑肌舒张 53.胸膜腔内压的生理意义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 肺回缩力 Ⅰ. 使肺和小气道维持扩张状态、不致因回缩力而塌陷 Ⅱ. 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 54.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

55.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分压差、溶解度、分子量、呼吸膜、通气血流量比值(VA/Q) 56.通常所指呼吸中枢——延髓—脑桥呼吸中枢 57.CO 2对呼吸的调节——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 CO2 PCO 2↑(血液)→ (脑脊脏)H 2CO 3 → → 延髓化学感受器 → 延髓呼吸中枢 → 呼吸加强

H 23-

58.[H+]对呼吸的调节——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H+]↑→ 外周化学感受器(+)→ 延髓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 59.低O 2对呼吸的调节——抑制呼吸中枢

PO 2↑、呼吸运动↓ ; PO2↓、呼吸运动↑ PCO 2 [H+]PO 2↓60.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胃排空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 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 61.胆盐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62.肾小体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近端小管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肾小管髓袢细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63.肾单位皮质肾单位——与尿液的生成和肾素的合成、释放有关 近髓肾单位——与尿液的浓缩、稀释有关

64.球旁细胞——可分泌肾素

球旁器致密斑——NaCl 的含量和流量 间质细胞 65.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Ⅰ. 血供丰富,但分布不均(皮质大量,髓质少量) Ⅱ. 二次毛细血管网

66.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成力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靠近入球端一段,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故有滤过作用 67.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Ⅰ. 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 Ⅱ. 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Ⅲ. 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

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慢→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快→滤过率↓ 68.近曲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远曲小管重吸收受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调节 69.近曲小管H+

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NH 3、K+

70.血管升压素(ADH 、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

产生——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作用部位和机理——提高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 有效刺激因素血浆晶体渗透压↑(作用于视上核的渗透压感受器) 循环血量↓(通过迷走神经传入) 左心房严重失血→容量感受器(-)→ ADH(+)→ 少尿或无尿 大动脉 71.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产生——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产生的盐皮质激素

作用部位和机理——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达到保Na+排K+的作用 有效刺激因素RAAS ) 血浆中K+、Na+的浓度 血K+↑→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 醛固酮合成分泌↑→ 促进肾脏保Na+排K+ 血Na+72.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都作用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DH ——调节水 醛固酮——调节盐

73.渗透压由皮质 → 髓质逐步升高

74.形成浓缩尿的基本条件肾髓质的高渗状态及高渗剃度

适当血管升压素的存在

75.影响尿液浓缩、稀释的因素

Ⅰ. 肾髓质组织结构的改变

Ⅱ.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尿素重吸收的改变

Ⅲ. 直小血管逆流交换作用的改变 Ⅳ. 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通透性的改变

76.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对保持肾髓质高渗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77.遗尿——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多发生在婴幼儿)

尿频——多见于膀胱炎症,机械性刺激 尿潴留——脊髓腰骶部受伤

尿失禁——脊髓损伤,初级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

78.激素的分类——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甾体类)、固醇类激素 79.激素的传递方式——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80.激素作用的特征——特异性、高效性

81.激素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允许作用

82.激素的作用机制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83.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视上核—垂体素(合成ADH )

室旁核—垂体素(合成催产素)

ADH 的作用引起缩血管效应

作用于肾的集合管,引起水的重吸收、使尿量↓ 催产素的作用对乳腺作用——分泌乳汁、使乳腺不萎缩

对子宫的作用——对子宫特别是妊娠子宫有强烈收缩作用

84.五种促激素 九种调节性多肽 垂体门脉系统 腺垂体 → 调节垂体释放激素 → 生长激素

催乳素

85.生长激素(GH )

Ⅰ发育前生长激素分泌多 → 巨人症 促生长作用少 → 侏儒症 发育后生长激素分泌多 → 肢端肥大症 Ⅱ. 对代谢的作用——糖、脂肪、蛋白质 86.催乳素(PRL )

对乳腺的作用——促进乳腺发育、引起、维持泌乳 对卵巢的作用——激素对卵泡黄体生成素受体生成的作用 87.PRL 、ADH 、GH 是应激反应中,腺垂体分泌的三大激素 88.呆小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所导致的 89.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Ⅰ. 腺垂体促甲状腺素(TSH )的调节——调节甲状腺功能最主要的激素 Ⅱ. 下丘脑对腺垂体TSH 分泌的调节 Ⅲ. 反馈调节

90.甲状旁腺激素(PTH )、钙降素(CT )和Vit D3能使机体对Ca +的吸收、排泄、转移进行调节

PTH ——提高血钙 CT——降低血钙 91.胰岛素的作用

Ⅰ. 调节糖代谢——摄取、利用 Ⅱ. 调节蛋白质代谢——合成↑

Ⅲ. 调节脂钙代谢——分泌↑、抑制脂肪分解

92.醛固酮 Na+潴留、高血压、低血钾、肌无力

2

93.墨酮的生理作用

Ⅰ. 促进男性附属器官生长与分布

Ⅱ. 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

Ⅲ. 促进蛋白质合成

Ⅳ. 墨酮或5α—双氢墨酮能作用于大脑和下丘脑

94.轴突+髓鞘 → 神经纤维有髓鞘纤维 无髓鞘纤维(传导速度快、和直径成正比) 95.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间传导性、相对不疲劳性

96.影响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Ⅰ. 纤维的粗细——直径越粗、传导越快

Ⅱ. 髓鞘的厚薄——髓鞘厚采取跳跃传导、故速度快

Ⅲ. 温度——温度↓、传导速度↓

97.轴浆逆间流(轴突末梢→胞体)

顺间流(为主)

98.当神经纤维氧化代谢被阻断、ATP ↓、轴浆运输变慢或停止

99.神经元信息传递的方式——化学突触传递、缝隙连接、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00.突触传递过程中,细胞外液中Ca +浓度具重要作用

降低轴浆粘度

消除突触前膜上负电荷

10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膜的去极化

前膜去极化囊泡内递质释放扩散 间隙 与后膜上 对Ca +的通透性 受体结合 ( Na+、K+、Cl-、以Na+为主)

后膜超级化产生后神经元抑制

10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终板膜对Na+、K+

通透性↑内流终板膜去极化 扩步周围肌细胞膜去极化动作电位

终板膜N 2受体特别是Na+ 且达阈电位水平 103.原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旧小脑——调节肌紧张

新小脑——协调随意运动

22

11

12

生理学重点

1.

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Ⅰ. 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感受)神经→反射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

特点——精确、迅速、短暂 Ⅱ. 体液调节——激素

特点——广泛、缓慢、持久 Ⅲ. 细胞、组织、器官的调节 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不耗能,顺浓度差)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通道——离子 载体

主动转运(耗能,逆浓度差)——离子泵:Na+ K+泵(Na+ K+依赖式ATP 酶——保持胞内高K+和胞外

高Na+的离子分布,K+∶Na+=2∶3)

大分子、物质团块胞吐(出胞) 胞纳(入胞) 3. 4.

反应与反射的不同在于反应不经过“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性静止→活动,弱→强

抑制:相反

5. 跨膜电位=膜电位静息电位(RP )——对K+有通透性,即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AP )——Na+的平衡电位 6.去极化(Na+内流)

锋电位反极化 动作电位 —— 复极化(K+内流) 后电位

极化——膜电位内负外正 超极化——膜内电位负值↑

去极化——负值↓

超射——去极化电位由负→正 动作电位特点 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去极相和复极化 7.一定的刺激强度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一定的持续刺激时间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8. 阈值>阈下刺激

9. 动作电位与局部反应的比较:

10.

绝对不应期

兴奋的周期性变化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11.骨骼肌收缩暗带长度不变 明带及暗带的H 带变短 1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连与终末池的Ca +有关

肌浆中[Ca+]↑——肌丝滑动 肌浆中[Ca+]↓——肌肉舒张

13.不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形式的不同,如表:

14.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15.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子——4.5×10—5.5×10/L 平均——5.0×10/L 女子——4.0×10—5.0×10/L 平均——4.5×10/L 新生儿——6.0×10/L 16.血红蛋白(Hb )的含量

正常成年男子——120—160g/L 正常成年女子——110—150g/L 17.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O 2和CO 2

对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 18.红细胞生理特性

Ⅰ. 可塑变形性

Ⅱ.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这一特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范围——59.5—76.5mmol/L NaCl溶液 红细胞在76.5mmol/L破裂,渗透脆性大

Ⅲ.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悬浮稳定性=膜表面积/容积 19.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4.0×10—10.0×10/L 平均——7.0×10/L 白细胞10.0×10/L 20.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通过吞噬作用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实现防御、保护作用 吞噬细胞 白细胞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功能

99

9

9

9

12

12

12

12

12

12

12

22

2

21.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Ⅰ. 具有很强的吞噬力

Ⅱ. 参与免疫复合物合坏死组织的清除 22.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Ⅰ. 吞噬、消灭致病物 Ⅱ. 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Ⅲ. 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质及衰老受损的细胞

Ⅳ. 吞噬衰老红细胞和溶血时放出的Hb 又参与铁、胆色素代谢 23.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Ⅰ.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活性,限制速发性过敏反应 Ⅱ. 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24.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含有组胺、过敏性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Ⅰ. 产生速发性过敏反应 Ⅱ. 释放肝素,参与脂肪代谢 25. 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成年人——100×10—300×10/L 平均——160×10/L 血小板数量

50×10/L——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00×10/L——易发生血栓 26.血小板的生理特征

粘附和聚集、释放反应、吸附作用、收缩血块 27.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Ⅰ. 生理性止血功能 Ⅱ. 促进血液凝固功能 Ⅲ. 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 28.凝血过程和原理

内源性 外源性

第一步 : 凝血酶激活物的形成(X →Xa )

第二步 : 凝血酶原a )

第三步 : 纤维蛋白原a ) 29.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肝素

99

9

9

9

31.输血关系

A

B 32.Rh 血型系统

∧ 红细胞(Rbc ) 红细胞 ∧ 供受 血 (主侧)(次侧) 血 者者 ∨ 血清 血清 ∨ 主侧——供血者Rbc +受血者血清(直接配血) 次侧——受血者Rbc +供血者血清(间接配血) 主、次均(-),配血相合(同型血) 主(-)、次(+),血基本相合(异型血)

主(+)、次(-),配血不相合(异型血),不能输血 33.自律细胞的动作电位

Ⅰ去极化——0期:Na+内流

心肌传导细胞期:K+外流 (蒲肯野细胞)期:Ca +内流 复极化期:K+外流↑↑

期:I f 离子流(Na+ K+Na+ Ca+交换,兴奋性变化) Ⅱø期:Ca +内流 窦房结细胞(P 期:K+外流

期(舒张电位):Na+内流↑,K+外流↓

细胞动作电位分去极化的ø期和复极化的3、4期,无明显的1、2期

特点细胞的最大舒张电位(-70mv )和阈电位(-40mv )的绝对值小于心肌传导细胞

0期去极化速度慢,去极幅度低,时程较长

30.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电生理特性 收缩性——机械特性 31.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Ⅰ.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重要)Ⅱ.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Ⅲ. 阈电位(TP )水平 32.房室延搁及二快一慢的生理意义

房室延搁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兴奋,心房兴奋而收缩时,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

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

二快一慢 —— 心房和心室几乎同步收缩,同步收缩效果好,有利于实现心脏泵血 33.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时的周期变化

Ⅰ. 绝对不应期——去极化开始→去极化→-55mv Ⅱ. 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局部反应期

有效不应期长,不会像骨骼肌一样产生完全强直收缩,保持着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是实现心脏泵血的重要前提 Ⅲ. 局部反应期(-55 -60mv)

2

2

2

Ⅳ. 相对不应期(-60 -80mv) Ⅴ. 超常期 34.心肌收缩的特点

Ⅰ. 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有利心脏射血 Ⅱ. 不发生强直收缩——有效不应期长

Ⅲ. 对细胞外Ca +的依赖性——血Ca +↓对骨骼肌无影响,对心肌有影响 [Ca+]↑,收缩↑;[Ca+]↓收缩↓;[Ca+]↓↓,兴奋收缩脱耦连 35.

2

2

2

2

2

36.心脏收缩过程归纳

Ⅰ. 等容收缩期

心室收缩→(房内压

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关 Ⅱ. 射血期

心室进一步收缩→(房内压主动脉压)→心室射血入主动脉,心室容积↓

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打开 Ⅲ. 等容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房内压

房室瓣关 主动脉瓣关 Ⅳ. 充盈期

心室进一步舒张→(房内压>室内压

房室瓣开 主动脉瓣打开 37.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与心指数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次搏动射出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液总量 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ml ) ×100% 心舒末期容积(ml ) 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 (L.min-/m) 体表面积

38.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和心率(HR )

39.每搏输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前负荷)、A 血压(后负荷)、心室肌收缩性能力 等容收缩期↑心室残余血量↑ 主动脉压↑射血时间↓→搏出量↓ →射血速度↓

1

2

→舒张末期压(前负荷)↑→收缩力↑→搏出量↑

在完整机体内,通过异长自身调节,克服阻力,使搏输出量恢复 40.

41.动脉血压的形成

Ⅰ. 足量的血液充盈——前提 Ⅱ. 心室射血——动力 Ⅲ. 外周阻力

Ⅳ.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缓冲 4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Ⅰ. 每搏输出量——收缩压高低反应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Ⅱ. 心率

Ⅲ. 外周阻力——舒张压反应外周阻力大小 Ⅳ. 大动脉管壁弹性

Ⅴ.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43.影响上升支的因素——心输出量、射血速度、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可扩张性

上升支心室收缩 前段

下降支中段降中峡

降中波室舒张

后段

44.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量、体位改变、骨骼肌挤压作用(肌肉收缩、肌肉瓣的作用)

呼吸作用

45.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

微循环——微动脉、静脉之间的循环 Ⅰ. 直捷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特点:途径短、血流快、常处于开放状态、物质交换功能小 功能: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而由静脉回流入心,骨骼肌中此通路多 Ⅱ. 动静脉短路

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特点:管壁厚、途径短、血流速度快、常关闭 功能:体温调节作用 Ⅲ. 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特点:管壁薄、途径长、流速慢、通透性好、利于物质交换 功能: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场所

46.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毛细血管血压推动滤过生成组织液的力量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阻止滤过、促进组织液回流 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47.心脏神经支配及作用

Ⅰ. 心交感神经及作用

来源——(胸)T1-5灰质侧角

支配右侧:窦房结、右心房、右心室——心率↑

左侧:左心房、房室交界、心室内传导系统、左心室——心收缩力↑ 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 作用心缩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

传导性加强(正性变传作用)

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Ⅱ. 心迷走神经及作用——较δ优势

节前神经元支配——脊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节后纤维支配 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 作用房室传导速度↓(负性变时作用) 心房肌收缩力↓(负性变时作用) 阻断剂——M 型受体阻断剂

48.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压反射)的生理意义

Ⅰ. 负反馈调节、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Ⅱ. 平常经常性起调节作用、缓冲血压变化 Ⅲ. 对急剧的血压变化敏感、保证心脑血供 49.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体液因素 NA ) 50.冠脉流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主动脉压高低、心舒期长短 舒张压↑、冠脉血流量↑ 舒张压↓、冠脉血流量↓

51.肺通气的动力——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

52.呼吸道口径的调节

迷走神经(+)→乙酰胆碱(Ach )→M 型胆碱→平滑肌收缩

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NA )→β2型肾上腺素→平滑肌舒张 53.胸膜腔内压的生理意义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 肺回缩力 Ⅰ. 使肺和小气道维持扩张状态、不致因回缩力而塌陷 Ⅱ. 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 54.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

55.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分压差、溶解度、分子量、呼吸膜、通气血流量比值(VA/Q) 56.通常所指呼吸中枢——延髓—脑桥呼吸中枢 57.CO 2对呼吸的调节——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 CO2 PCO 2↑(血液)→ (脑脊脏)H 2CO 3 → → 延髓化学感受器 → 延髓呼吸中枢 → 呼吸加强

H 23-

58.[H+]对呼吸的调节——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H+]↑→ 外周化学感受器(+)→ 延髓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 59.低O 2对呼吸的调节——抑制呼吸中枢

PO 2↑、呼吸运动↓ ; PO2↓、呼吸运动↑ PCO 2 [H+]PO 2↓60.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胃排空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 十二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 61.胆盐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62.肾小体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近端小管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肾小管髓袢细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63.肾单位皮质肾单位——与尿液的生成和肾素的合成、释放有关 近髓肾单位——与尿液的浓缩、稀释有关

64.球旁细胞——可分泌肾素

球旁器致密斑——NaCl 的含量和流量 间质细胞 65.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Ⅰ. 血供丰富,但分布不均(皮质大量,髓质少量) Ⅱ. 二次毛细血管网

66.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成力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靠近入球端一段,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故有滤过作用 67.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Ⅰ. 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 Ⅱ. 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Ⅲ. 肾小球血浆流量的改变

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慢→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快→滤过率↓ 68.近曲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远曲小管重吸收受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调节 69.近曲小管H+

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NH 3、K+

70.血管升压素(ADH 、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

产生——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作用部位和机理——提高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 有效刺激因素血浆晶体渗透压↑(作用于视上核的渗透压感受器) 循环血量↓(通过迷走神经传入) 左心房严重失血→容量感受器(-)→ ADH(+)→ 少尿或无尿 大动脉 71.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产生——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产生的盐皮质激素

作用部位和机理——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达到保Na+排K+的作用 有效刺激因素RAAS ) 血浆中K+、Na+的浓度 血K+↑→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 醛固酮合成分泌↑→ 促进肾脏保Na+排K+ 血Na+72.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都作用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DH ——调节水 醛固酮——调节盐

73.渗透压由皮质 → 髓质逐步升高

74.形成浓缩尿的基本条件肾髓质的高渗状态及高渗剃度

适当血管升压素的存在

75.影响尿液浓缩、稀释的因素

Ⅰ. 肾髓质组织结构的改变

Ⅱ.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尿素重吸收的改变

Ⅲ. 直小血管逆流交换作用的改变 Ⅳ. 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通透性的改变

76.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对保持肾髓质高渗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77.遗尿——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多发生在婴幼儿)

尿频——多见于膀胱炎症,机械性刺激 尿潴留——脊髓腰骶部受伤

尿失禁——脊髓损伤,初级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

78.激素的分类——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甾体类)、固醇类激素 79.激素的传递方式——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80.激素作用的特征——特异性、高效性

81.激素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允许作用

82.激素的作用机制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83.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视上核—垂体素(合成ADH )

室旁核—垂体素(合成催产素)

ADH 的作用引起缩血管效应

作用于肾的集合管,引起水的重吸收、使尿量↓ 催产素的作用对乳腺作用——分泌乳汁、使乳腺不萎缩

对子宫的作用——对子宫特别是妊娠子宫有强烈收缩作用

84.五种促激素 九种调节性多肽 垂体门脉系统 腺垂体 → 调节垂体释放激素 → 生长激素

催乳素

85.生长激素(GH )

Ⅰ发育前生长激素分泌多 → 巨人症 促生长作用少 → 侏儒症 发育后生长激素分泌多 → 肢端肥大症 Ⅱ. 对代谢的作用——糖、脂肪、蛋白质 86.催乳素(PRL )

对乳腺的作用——促进乳腺发育、引起、维持泌乳 对卵巢的作用——激素对卵泡黄体生成素受体生成的作用 87.PRL 、ADH 、GH 是应激反应中,腺垂体分泌的三大激素 88.呆小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所导致的 89.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Ⅰ. 腺垂体促甲状腺素(TSH )的调节——调节甲状腺功能最主要的激素 Ⅱ. 下丘脑对腺垂体TSH 分泌的调节 Ⅲ. 反馈调节

90.甲状旁腺激素(PTH )、钙降素(CT )和Vit D3能使机体对Ca +的吸收、排泄、转移进行调节

PTH ——提高血钙 CT——降低血钙 91.胰岛素的作用

Ⅰ. 调节糖代谢——摄取、利用 Ⅱ. 调节蛋白质代谢——合成↑

Ⅲ. 调节脂钙代谢——分泌↑、抑制脂肪分解

92.醛固酮 Na+潴留、高血压、低血钾、肌无力

2

93.墨酮的生理作用

Ⅰ. 促进男性附属器官生长与分布

Ⅱ. 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

Ⅲ. 促进蛋白质合成

Ⅳ. 墨酮或5α—双氢墨酮能作用于大脑和下丘脑

94.轴突+髓鞘 → 神经纤维有髓鞘纤维 无髓鞘纤维(传导速度快、和直径成正比) 95.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间传导性、相对不疲劳性

96.影响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Ⅰ. 纤维的粗细——直径越粗、传导越快

Ⅱ. 髓鞘的厚薄——髓鞘厚采取跳跃传导、故速度快

Ⅲ. 温度——温度↓、传导速度↓

97.轴浆逆间流(轴突末梢→胞体)

顺间流(为主)

98.当神经纤维氧化代谢被阻断、ATP ↓、轴浆运输变慢或停止

99.神经元信息传递的方式——化学突触传递、缝隙连接、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00.突触传递过程中,细胞外液中Ca +浓度具重要作用

降低轴浆粘度

消除突触前膜上负电荷

10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膜的去极化

前膜去极化囊泡内递质释放扩散 间隙 与后膜上 对Ca +的通透性 受体结合 ( Na+、K+、Cl-、以Na+为主)

后膜超级化产生后神经元抑制

10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终板膜对Na+、K+

通透性↑内流终板膜去极化 扩步周围肌细胞膜去极化动作电位

终板膜N 2受体特别是Na+ 且达阈电位水平 103.原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旧小脑——调节肌紧张

新小脑——协调随意运动

22

11

12


相关文章

  •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体例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建议学时数:32学时 学分: 课程类别: 先修课程: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 ...查看


  • 生理学大纲(护理专业)
  • 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诸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胃肠运动 ...查看


  • 我来告诉你如何学习心理学
  • 我来告诉你如何学习心理学 本人在新旧网站的几个关于心理学学习的帖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心理学学习的重点和非重点? 心理学知识点零碎,体系不一,重点难点不好抓.对于许多初涉心理学的人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和窍门.个 ...查看


  •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 言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 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老年人(包括患病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 这样 ...查看


  • 管理学教学大纲
  •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学分数:54/18 课程学时数:3/1 一.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 ...查看


  •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
  •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 (二级)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一.教学目标: 基础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既是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入门课" ...查看


  • 心理学基础课程大纲
  • 心理学基础课程大纲 Ⅰ. 课程性质 心理学基础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为教育学.各科教学法等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Ⅱ. 教学目的及要求 课程的总目标是:使高师生通过心 ...查看


  •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授课教研室 中文 课程名称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护理管理学教研室 护理管理学 必修课 授课学期 第4学期 课程类别 英文 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护理伦理学 理论习题 学时分配 总学时实 ...查看


  • 11[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 附件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分 数:4 学 时 数:64 适用专业:护理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 童保 ...查看


  • 临床医学之路
  • 临床医学之路(前三年)--就应该这样走 下面很多学习方法都值得鉴戒: 1.功夫下在平时,不要搞考前突击. 尤其是基础课,对于一个在医学知识方面完全空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尤其重要!上课把老师花大部分时间讲的内容认真做笔记,课后尽量看一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