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集体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一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都是,而集体劳动合同是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相信很多人对劳动合同的含义、特征等内容都比较了解,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集体劳动合同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一、的概念和特征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集体合同主要是由代表劳动者的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在我国具有如下特征:

1、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的团体组织——企事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2、集体合同以集体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和全体职工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协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关系,确定劳动者的共同利益。

3、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我国规定集体合同必须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能发生法律效力。

4、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的效力,其效力及于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会和全体职工。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

二、集体协商

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等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相关事宜.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澈行为。

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从协商的表中民主推举产生。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协商代表履行职责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确定-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为防止集体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劳动法对集体协商代表的保护作出规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除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其:(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3)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三、集体协商的程序:

(1)以书面形式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2)协商前的准备工作。

(3)召开集体协商会议。

(4)协商一致形成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曾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协商,可以中止协商。中止期限及下次协商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商定。

集体劳动合同虽然是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但对整个用人单位的全体职工都是有约束力的。这一点希望各位劳动者能够注意。同时,集体劳动合同中的相关约定也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集体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一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都是,而集体劳动合同是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相信很多人对劳动合同的含义、特征等内容都比较了解,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集体劳动合同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一、的概念和特征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集体合同主要是由代表劳动者的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在我国具有如下特征:

1、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的团体组织——企事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2、集体合同以集体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和全体职工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协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关系,确定劳动者的共同利益。

3、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我国规定集体合同必须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能发生法律效力。

4、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的效力,其效力及于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会和全体职工。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

二、集体协商

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等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确定相关事宜.应当采取集体协商的方式。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澈行为。

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从协商的表中民主推举产生。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协商代表履行职责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确定-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为防止集体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劳动法对集体协商代表的保护作出规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除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其:(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3)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三、集体协商的程序:

(1)以书面形式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2)协商前的准备工作。

(3)召开集体协商会议。

(4)协商一致形成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曾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协商,可以中止协商。中止期限及下次协商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商定。

集体劳动合同虽然是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但对整个用人单位的全体职工都是有约束力的。这一点希望各位劳动者能够注意。同时,集体劳动合同中的相关约定也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相关文章

  • 0320-劳动仲裁员培训大纲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任职培训大纲(试行) 目 录 第一部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基础理论 .......................................................... 7 第一章 劳动法律基础知识 ..... ...查看


  • 劳动关系题目
  • 03325劳动关系学 第1章 劳动关系导论 1. 劳动关系 2. 劳动关系不同的称谓是从不同角度对于特定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的把握和表述 3. 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 4.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的内涵: 5. 劳动关系的 ...查看


  • 经济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 经济法律法规教学大纲(6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取与经济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正确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处理一般的经济纠纷,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 ...查看


  • 2加2考试民法学大纲)
  • 2010年宁波大学2+2民法学考试大纲 发表时间:2009-12-10 0:00:00 主要参考书: 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最新版. 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最新版. 张广兴:<债法 ...查看


  • 教育学 教学大纲
  •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开课单位: 课程类型: 总学时数: 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参考教材: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编写时间: 无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二版), ...查看


  • 劳动法所有可能出的简答论述题
  • 1) 论述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2) 简述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的种类. 3) 简述劳动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4) 简述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5) 论述我国劳动法的作用. 6) 论述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7) 简述公 ...查看


  • [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 <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民法学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的补修课:注册视听生.成人.普专.远程的必修课. 二.民法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原理和法学观点放在突出 ...查看


  • 按产权关系的特征认识所有制的性质
  • 作者:吴宣恭 高校理论战线 2004年08期 一.产权特征与所有制性质 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不能不分析它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分析一种所有制关系,又必然涉及所有制主体的特点,探讨所有制的性质.那么,怎样判别所有制的性质呢? 第一,要 ...查看


  •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 第一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法的产生:是以劳动关系的存在为产生的前提.劳动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一.劳动法的产生式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二.劳动法的产生是维持自由平等竞争的需求: 三.劳动法的产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