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词

一、什么是虚词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为(对象或目的)、 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等。

3.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动词。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只要等。

4.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时间助词,如了、着、过,语气助词,如呢、吗、吧、啊。

5、叹词、象声词从略。

虚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 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虚词3-1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 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 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虚词3-2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 、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 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应答。 1. 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 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 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 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实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

虚词3-3

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

1. 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 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一、什么是虚词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为(对象或目的)、 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等。

3.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动词。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只要等。

4.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时间助词,如了、着、过,语气助词,如呢、吗、吧、啊。

5、叹词、象声词从略。

虚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 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虚词3-1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 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 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 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 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虚词3-2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 、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 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应答。 1. 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 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

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 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 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实词

(-)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

虚词3-3

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

1. 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 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相关文章

  • 文言中虚词作用
  • 语助,即助词,指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包括但不限于焉.哉.乎.也. 虚词相对于实词来说,不能独立表达语义,只能配合实词来构成语法结构,因此显得不重要,但是,不用虚词或用不好虚词都会影响语义的表达.实词和虚词,好比说两位说相声的搭档,逗 ...查看


  • 虚词不虚:高中文言文虚词新运用
  • 虚词不虚:高中文言文虚词教学新运用                          深圳科学高中    罗佰方本文发表于<特区教育>随着高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工作者对学科素养的关注越来越强烈.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具体体现在语言上 ...查看


  • 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版)
  • 淮海中学高三语文组学案序号: 题目: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版)使用时间:月日 主备人:王汉同参与人:高三语文组 课题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 ...查看


  • 文言虚词教案
  •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2014.3.5) ---回归课本,掌握方法 高三 邹鹏 [教学目标] 1.掌握<考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探究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虚词的用法判断. 2.树 ...查看


  • 文言虚词教案(精心整理)
  • 文言虚词教案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一.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可以做句子主干成分) 二.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查看


  • 重点虚词总结
  • 一.高频虚词"而.其.为.以.于.之"的梳理.整合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 ...查看


  •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讲后练参考答案
  •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讲后练参考答案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讲后练1("其") 一.1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2-3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查看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 ...查看


  •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