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反思性教学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反思性教学有力的推进着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因为人们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同、操作和实践中缺乏固定的标准、“为反思而反思”的形式主义倾向突出,反思性教学反而成了空中楼阁。本文在进一步解读反思性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再次考量,澄清问题,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01  一、反思性教学的涵义  人是会反思的动物,只有反思人才能发展。从古至今,从国外至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教学反思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杜威认为反思是“能够使我们的行动具有深思熟虑和自觉的方式……思维是把单纯情欲的、盲目的和冲动的行动转变为智慧的行动”。1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则把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归纳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它着眼于怎么解决教学中的基本问题,致力于对合理教学实践的追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2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3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4而我个人观点认为,反思性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学中的教育理论,对以前教学中得经验和教训进行重新的思考,进而得出更合理的教学设计。反思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从而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是有很大不同的,反思性着重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在反思后再促进教学行为的合理化。而反思性教学则着重于让教师学会怎么去教学和让学生学会怎么去学习。  二、反思性教学的形式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要求,这无疑对很多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需要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拥有很好的反思习惯。因此,在教师的自我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反思。在教学改革中,一般的反思形式有以下三种:  1.笔记式反思。  这种反思适用于个体,例如在课后,每个老师都要认真思考、总结,写出亲身体会,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在反思中,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保证反思的实效性。  2.交流式反思。  这种反思要求双方的交流要及时、真实,而且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寻出最适合的教育方法,此外还要要多参加学校的科研活动。这种集体式的交流反思,目的性强,能更快地商量出解决办法。  3.录像反思。  这种反思就是通过录制自己的教学实况,然后自己再观摩。通过观摩,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很多缺点。这种“对镜式”的反思真实、形象,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对反思性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理解不一  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同的人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一些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剖析,进而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思考。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具有批判性,教师在实践的同时,对自我的主体行为进行批判性考察,并且进而对可能影响到教学的各种社会道德伦理进行审视。5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具有选择性,教师通过分析,可以选择怎样把教学内容有效地教授给学生。6综上,不管把反思性教学看作是一种技术性的、批判性的还是选择性的行为,其主旨并未改变。主要的争论点在于:是对教学的反思还是在反思中进行教学。  2.反思性教学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  在现实中有许多学者推崇反思性教学,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教法和教案,然而要把反思性教学的观点真正落实却还存在着许多困难。教学实践中,许多专家和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反思性教学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是否反思过了?而且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是很难可以对其进行量化的,因此大多数人对反思性教学是否有效产生质疑。很多教师认为反思性教学提倡教师自己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注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而如何去评价什么样的反思才是最有效的反思、怎样进行反思,这一系列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这种状态下的反思性教学仿佛是空中楼阁,在如何实践和操作面前,反思性教学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3.反思性教学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于教学普遍都是“被动接受式”的,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而不是当做一种内在的需要,更说不上是理性的反思。这就是“为反思而反思”,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反思,这种反思不仅违背了反思性教学的宗旨,也限制了教师发挥其聪明才智。在实际情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严重:一是应付心态严重。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当做任务来完成;二是表面化。这种反思只关注了外在的教学形式,并没有对个体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不深入;三是总结成风。很多教师写的反思比较像是工作总结,这种教学反思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产物,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纠正。只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和实施反思性教学,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7-58.  [2]、 邵世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基础教育课程,2006(3):29-31.  [3]、 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3-320.  [4]、 徐秀娟.教学反思:从浅层走向深度[J].教师新概念,2007(6):41-42.  [5]、 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  [6]、辛涛.教师反思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从未停止过。反思性教学有力的推进着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因为人们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同、操作和实践中缺乏固定的标准、“为反思而反思”的形式主义倾向突出,反思性教学反而成了空中楼阁。本文在进一步解读反思性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再次考量,澄清问题,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01  一、反思性教学的涵义  人是会反思的动物,只有反思人才能发展。从古至今,从国外至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教学反思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杜威认为反思是“能够使我们的行动具有深思熟虑和自觉的方式……思维是把单纯情欲的、盲目的和冲动的行动转变为智慧的行动”。1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则把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归纳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它着眼于怎么解决教学中的基本问题,致力于对合理教学实践的追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2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3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4而我个人观点认为,反思性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学中的教育理论,对以前教学中得经验和教训进行重新的思考,进而得出更合理的教学设计。反思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从而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是有很大不同的,反思性着重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在反思后再促进教学行为的合理化。而反思性教学则着重于让教师学会怎么去教学和让学生学会怎么去学习。  二、反思性教学的形式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要求,这无疑对很多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需要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拥有很好的反思习惯。因此,在教师的自我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反思。在教学改革中,一般的反思形式有以下三种:  1.笔记式反思。  这种反思适用于个体,例如在课后,每个老师都要认真思考、总结,写出亲身体会,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在反思中,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保证反思的实效性。  2.交流式反思。  这种反思要求双方的交流要及时、真实,而且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寻出最适合的教育方法,此外还要要多参加学校的科研活动。这种集体式的交流反思,目的性强,能更快地商量出解决办法。  3.录像反思。  这种反思就是通过录制自己的教学实况,然后自己再观摩。通过观摩,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很多缺点。这种“对镜式”的反思真实、形象,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对反思性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理解不一  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同的人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一些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对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剖析,进而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思考。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具有批判性,教师在实践的同时,对自我的主体行为进行批判性考察,并且进而对可能影响到教学的各种社会道德伦理进行审视。5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具有选择性,教师通过分析,可以选择怎样把教学内容有效地教授给学生。6综上,不管把反思性教学看作是一种技术性的、批判性的还是选择性的行为,其主旨并未改变。主要的争论点在于:是对教学的反思还是在反思中进行教学。  2.反思性教学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  在现实中有许多学者推崇反思性教学,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教法和教案,然而要把反思性教学的观点真正落实却还存在着许多困难。教学实践中,许多专家和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反思性教学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是否反思过了?而且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是很难可以对其进行量化的,因此大多数人对反思性教学是否有效产生质疑。很多教师认为反思性教学提倡教师自己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注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而如何去评价什么样的反思才是最有效的反思、怎样进行反思,这一系列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这种状态下的反思性教学仿佛是空中楼阁,在如何实践和操作面前,反思性教学面临着尴尬的局面。  3.反思性教学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于教学普遍都是“被动接受式”的,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而不是当做一种内在的需要,更说不上是理性的反思。这就是“为反思而反思”,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反思,这种反思不仅违背了反思性教学的宗旨,也限制了教师发挥其聪明才智。在实际情况中,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严重:一是应付心态严重。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当做任务来完成;二是表面化。这种反思只关注了外在的教学形式,并没有对个体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不深入;三是总结成风。很多教师写的反思比较像是工作总结,这种教学反思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产物,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纠正。只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和实施反思性教学,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7-58.  [2]、 邵世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基础教育课程,2006(3):29-31.  [3]、 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3-320.  [4]、 徐秀娟.教学反思:从浅层走向深度[J].教师新概念,2007(6):41-42.  [5]、 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  [6]、辛涛.教师反思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相关文章

  •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满丽论文电子稿
  •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中学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申请人姓名:满丽 导师姓名.职称:段文阁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2009年3月_ [摘要] 反思性教学是当前影响世界各国教育实践的强劲教学思潮.反思能力是教 ...查看


  • 教而不思则罔---在新课程教学反思中成长
  • 教而不思则罔 ---在新课程教学反思中成长 李 晶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回顾,追求教学 ...查看


  • 注重教学反思,优化化学教学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重教学反思,优化化学教学 作者:施雄飞 来源:<启迪·教育教学>2014年第12期 [摘 要] 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成长极为重要,新时期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努力提高 ...查看


  • 语文教学反思的课例研究之论
  • 摘 要:语文教学的反思在逐渐引领这语文教学的新秩序,同时纵观学科的发展,语文教学需要在不断拓展新渠道上下功夫,其中反思式教学法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语文层次需要教师在反思中进行,在这种反思中,教学活动会显示出语文的特殊性,因 ...查看


  •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能提升自身素质及专业化水平.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经验与反思.由于语文学习不同于理科科目的学习,教材的序列性和逻辑性.系统性不强,所以更需要教师提高自察的水平来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在 ...查看


  • 反思性教学的案例研究与启示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思性教学的案例研究与启示 作者:王玉峰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1期 摘 要:在简单阐述反思性教学的界定.意义与认识,反思性教学的案例研究法的基础上,着重 ...查看


  •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反思
  •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反思 凤凰岭中心小学 刘洋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经验+反思=成长.由此看出小学品社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品社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小学品社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可以不断超越自我--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 ...查看


  • 反思,让语文教学更完美
  • 摘要: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对某一问题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观律.反思,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 关键词:教前反思 教中反思 教后反思 ...查看


  • 关于教学反思的认识与思考
  • 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形成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于教学反思的认识与思考 ○米秀兰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学发展的灵魂,也是教师 1. 以新课程为依据进行教学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