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论文

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掌握发展动态积极主动采取对策,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试从对农村中小学生受到学校、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其思想道德水平随之发生变化,并有持续下滑的趋势。

关键字:中小学生 思想道德 成因 对策

一、 我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当前现状

现阶段正是我国社会体制的转轨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空前的冲击,许多好的传统美德不断被淡忘和遗弃,相反,一些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严重腐蚀着人们健康的思想肌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在学校、家庭、社会范围内蔓延,状况令人担忧。这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

1. 学生价值定位和价值倾向发生了变化。西方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使当代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价值定位和个性发展的个人本位化倾向,出现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导致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2.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小学生心理不良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因为学习压力,和同伴、长辈交往中的障碍、忧虑、紧张、困惑等心理品质缺陷,这些都成为今天农村中小学生面临的突出心理障碍。

3. 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生沉溺于不良网络,引发思想观念的偏差和人格的缺陷。

4. 文明卫生状况差,不尊重老师同学,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言谈举止粗俗,社会公德意识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欠缺。

5心理品质脆弱,抵抗挫折和打击能力差,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离家出走、离校出走。

6. 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不良诱惑的影响,如抽烟、喝酒、打牌、赌博、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无疑也导致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增多。

7. 缺少感恩思想。现在孩子接受的爱太多,所以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对接受的爱不会感恩,导致亲情淡漠师生关系淡漠,不会交往等问题。

8. 强调个性,喜欢追求时尚,穿奇装异服,蓄长发扮酷,行为放荡不羁,故作潇洒看,集体观念差。

二、 形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分析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趋向形式主义。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构,而对学生进行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道理,其中传道是第一位的。但一直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都是“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教师本身,一方面是学校乃至上级机关的“命令”、“检查”、“评优”„„,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作为上级对学校的评价无非是各项专题任务完成情况,各项检查是否满意,各类评比是否名列前茅...... 作为学校,一方面是高质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另一方就是向教学要质量,因为只有成绩名列前茅,才能证明学校办得好。同样,社会看学校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在某次统一抽测中,某学校为了能有一个好名次,竟然集体作弊。试问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的是什么?作为教师,已经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教学,在学生的题海战中,为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象征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种浮于表面的教育。这样就自然产生一种“教学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的思想,过分看重学科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品德人格的养成教育。

2、家庭影响

许多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就是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把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学校。在家中对孩子放任自流,一旦孩子犯了错,就归因于学校教育不好或外部环境不好,千篇一律地说:我是尽了力了,孩子不听,没办法啊!子曰:“子不教,父之过”,而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的错误是自己对孩子的失教。

而事实上,个孩子来到人间睁开眼睛最先看到的面孔就是自己的父母,孩子面临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而父母则在他降生的同时成为教育者和孩子的榜样。因此,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降生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我曾听一位一年级的男孩说粗话,乖乖!这么小就把这么难以启齿的话挂在嘴边。但我又从他的家长那里听到了同样的话。俄罗斯思想家洛扎诺夫说过:“家庭是真正的学校”因此在这所学校里,“教师”素质低高低、“学校”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孩子。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物质、精神生活日趋提升和改变,在加上多种形式的文化生活,致使有部分家庭离解、重组。这种特殊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是学校教育比较关注的一对象。据某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例较高。父母离异或分居等结构不完整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子女。而破碎家庭,这些未成年人得不得应

有的父爱或母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变得人格扭曲,极易走向犯罪的道路。统计表明,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因素所占比率超过三分之一。

3、社会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对孩子教育影响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国在物质上、经济上改善了,但精神文明上的改善却跟不上。网络、电视、电影、杂志等均以各自的经济目的传递着信息。常以成人化的娱乐性和学习性相结合,以自由化的传播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中小学生一味追逐歌星、影星,而淡漠伟人、英雄、科学家、文学家。网络的监督乏力,使得不少营业性网吧,专门以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招揽中小学生,成为未成年人成长道路上可怕的“网络陷阱”。

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时效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4、自身原因

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还收到其自身发展的制约。小学生道德意识还处在朦笼阶段,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求知欲旺盛,模仿性、好奇心和虚荣心强,容易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容易一意孤行,辨别 是非以及自我约束、控制能力较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或教唆误入歧途。

三、 相应采取的对策

(一)学校是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着眼于面临的新形势,在增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力求主动性、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1. 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者,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一是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时事政策的学习,增强教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创建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二是提高全体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和能力,使每个学科教师在教学时有机、有序地予以渗透、体现学科教师的魅力。三是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多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包括学校行政、德育课程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在内的具有综合素养的德育骨干队伍。尤其是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2. 构建具有活力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要从学生、本校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契机,积极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一是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学校资源,改革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建设有机的统一到教材中,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重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德育目标的递进性和针对性,以及德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二是要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方式。加强对研究性、探究性的教学研究,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务求实效。3. 广泛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学校要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参加一次实践活动,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利用综合实践课时,组织学生每学期至少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识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4. 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规范养成教育。 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努力形成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良好的道德修养。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要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的部署,确定实施方案和分阶段推进目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水平,不断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健全学生的人格情操,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室。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6. 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要依托家长、依托家庭,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的特殊作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平台。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通过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校家互访制”,制订和实施家长培训制度。变对家长的被动指导为主动交流,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分发学习资料等,对家长进行宣传科学的育人思路和方法,帮助督促家长能言传身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同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在家道德要求:懂得孝父母、爱劳动、讲礼貌、勤俭节约,对父母亲人为自己所做的事要懂得感

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做家务活,不浪费东西,不攀比、不挑吃挑穿等等。其次,建立了《家校联系册》。根据品质培养的总体要求,对学生思想道德、课内外学习、纪律、卫生、行为规范提出明确道德要求,每学月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在校表现认真填写《家校联系册》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通过《家校联系册》将学生校外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学校、家庭通过家庭联系册的反馈,使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所参照,孩子的道德行为得到及时地引导,从而达到“共育”的最佳效果。

(二)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 ,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了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家长对幼儿的辅导能力。

现代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家教观念及方法还不了解,甚至有的还不会讲普通话,不会与孩子交流,不会正确的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环境。

2、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在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共同生活而接触密切,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细致 观察,发现孩子的特长、弱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表扬和鼓励进步,批评和纠正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要注意让孩子了解、感知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赢得孩子的敬重,更加珍惜为他所做的一切,自觉接爱教育。

3、父母自我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

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虽然比较片面,但也从反面证实了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希望每个父母虽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教育孩子。但有许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所以可以在“家长学校”、“家长会”或者孩子对家长的提醒中,向他们提出意见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多家长能采取克制的态度。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

4、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农忙时,也不要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梁实秋说过:一个家庭,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书,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生动的画面是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也了解不了的,这样,既增进了一家人的感情,也丰富了孩子的视野。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解放孩子的双手,在劳动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从小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爱农”观念和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情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促进孩子的学习。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生活所必须的劳动在由大人包办代替,大人想让孩子幸福,却没想到不劳动就会逐渐偷懒,更没想到劳动在孩子身心发展上的重要作用。适当的劳动不仅能锻炼、发展孩子的肌肉群,促使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开发人的智力,尤其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们必须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实际劳动中发展思维,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意识,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世纪的主力军。

6、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

家长应该通过激励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借助于榜样、座佑铭、奖励的作用和力量,培养孩子力争上游的意识和愿望。

7、教育子女从点滴做起。

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庭教育要从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

处着眼,从一时一事的小处着手。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因此,家庭教育既要注意大方向上的宏观把握也要注意微观上就事论事,要从平时一些看似琐碎平凡的小事发拙教育素材,要注意因事生情,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孩子进行点拨和启发。

8、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一致,因此学校和家庭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补充,相到配合,各尽其责,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影响,家长应经常与孩子的教师取得联系,通报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学习状况,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三)发展社会教育能够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促使 “大教育观” 的形成。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为了塑造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各方面都应尽心尽力,根据现实,改善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1. 正确认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与内涵

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的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教育,确立立体型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与模式,努力创造各种可能的道德情境,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和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把这种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于生活的各种新情境,使孩子经常体验到美德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

2.尽快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体系

要在全社会各相关部门层层明确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立正确的衡量学生的价值导向。要加强领导,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责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落实责任的基础上,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约束机制,用机制去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德育教育和德行表现的舆论氛围,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往“德”上倾斜,注重“德”的知、行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口径要统一。评价标准要一致,使学生的发展在德育教育的轨道上有所适从。

3.努力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积极改善教育环境,大力开展隐性教育,采取各种隐性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和

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等,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为此,可以组织开展各类演讲赛、辩论赛、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接受教育。要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要对青少年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清理和整顿,严厉打击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声讯台等传播的有害信息,严厉打击黄、赌、毒、邪教以及所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适宜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4.着力协调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作故事中让学生认识每一种衣服,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比如在教学蟒、帔、靠这三类衣服时,我讲了《穆桂英挂帅》的故事。故事中出场的第一个人物是北宋时期的丞相寇准。前线的将士发来一封封的告急信,寇准正要向皇上禀告,请求皇上派兵,这时的寇准穿的就是蟒,说明是有的人在正式的场合穿的衣服,那么正式场合的衣服我们认识了,这些权贵们平时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 还是穿蟒吗? 学生回答:“不是”,通过引导同学们平时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导出帔这类服装,并请同学们欣赏穆桂英在家中接到皇上让她挂帅的圣旨后,准备挂帅出征的片断,使学生对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下来问:“同学们,穆桂英要上战场了,还能穿之前学过的两种服装吗? ”学生自然说不能,在这里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小衣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衣服。请同学们为穆桂英挑选一件衣服,这时学生就会把靠这种服装挑出来,给穆桂英穿上,放穆桂英出征的片断。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这三类服装的特点。在课后的复习巩固中,学生对这三类服装掌握的非常好,对京剧的兴趣也很高。这只是我在京剧课中的一点探索,今后我还会继续进行研究、试验。让京剧真正进人课堂,把我们中国的京剧艺术发扬光大。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德育观念和德育模式的更新和形成。可利用心理咨询热线、板报、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5.构建系统的考核与反馈机制对学生的考核,应当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平,并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提炼,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在不断循环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结论:

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依靠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出来,走向家庭,走向社会,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营造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

1、学校与家长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家校通,经常与家长联系,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与家长交流,经常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步向学生家庭普及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一来就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让学生带出课堂,融入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观看爱国影片,听取专题报告会等;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融为一体,营造出农村中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学生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也会得到了提升。

总之,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都突出强调了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起携手努力,才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他们的思想引导到健康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并让他们学有所成,就业时有一技之长,开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局面,将来每个人都能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浅论农村中小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掌握发展动态积极主动采取对策,加强农村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试从对农村中小学生受到学校、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其思想道德水平随之发生变化,并有持续下滑的趋势。

关键字:中小学生 思想道德 成因 对策

一、 我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当前现状

现阶段正是我国社会体制的转轨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空前的冲击,许多好的传统美德不断被淡忘和遗弃,相反,一些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严重腐蚀着人们健康的思想肌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在学校、家庭、社会范围内蔓延,状况令人担忧。这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

1. 学生价值定位和价值倾向发生了变化。西方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使当代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价值定位和个性发展的个人本位化倾向,出现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导致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

2.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小学生心理不良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因为学习压力,和同伴、长辈交往中的障碍、忧虑、紧张、困惑等心理品质缺陷,这些都成为今天农村中小学生面临的突出心理障碍。

3. 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生沉溺于不良网络,引发思想观念的偏差和人格的缺陷。

4. 文明卫生状况差,不尊重老师同学,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言谈举止粗俗,社会公德意识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欠缺。

5心理品质脆弱,抵抗挫折和打击能力差,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离家出走、离校出走。

6. 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不良诱惑的影响,如抽烟、喝酒、打牌、赌博、打架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无疑也导致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增多。

7. 缺少感恩思想。现在孩子接受的爱太多,所以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对接受的爱不会感恩,导致亲情淡漠师生关系淡漠,不会交往等问题。

8. 强调个性,喜欢追求时尚,穿奇装异服,蓄长发扮酷,行为放荡不羁,故作潇洒看,集体观念差。

二、 形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分析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趋向形式主义。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构,而对学生进行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道理,其中传道是第一位的。但一直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都是“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教师本身,一方面是学校乃至上级机关的“命令”、“检查”、“评优”„„,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作为上级对学校的评价无非是各项专题任务完成情况,各项检查是否满意,各类评比是否名列前茅...... 作为学校,一方面是高质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另一方就是向教学要质量,因为只有成绩名列前茅,才能证明学校办得好。同样,社会看学校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在某次统一抽测中,某学校为了能有一个好名次,竟然集体作弊。试问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的是什么?作为教师,已经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教学,在学生的题海战中,为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象征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种浮于表面的教育。这样就自然产生一种“教学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的思想,过分看重学科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品德人格的养成教育。

2、家庭影响

许多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就是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把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学校。在家中对孩子放任自流,一旦孩子犯了错,就归因于学校教育不好或外部环境不好,千篇一律地说:我是尽了力了,孩子不听,没办法啊!子曰:“子不教,父之过”,而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的错误是自己对孩子的失教。

而事实上,个孩子来到人间睁开眼睛最先看到的面孔就是自己的父母,孩子面临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而父母则在他降生的同时成为教育者和孩子的榜样。因此,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降生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我曾听一位一年级的男孩说粗话,乖乖!这么小就把这么难以启齿的话挂在嘴边。但我又从他的家长那里听到了同样的话。俄罗斯思想家洛扎诺夫说过:“家庭是真正的学校”因此在这所学校里,“教师”素质低高低、“学校”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孩子。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物质、精神生活日趋提升和改变,在加上多种形式的文化生活,致使有部分家庭离解、重组。这种特殊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是学校教育比较关注的一对象。据某市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例较高。父母离异或分居等结构不完整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子女。而破碎家庭,这些未成年人得不得应

有的父爱或母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变得人格扭曲,极易走向犯罪的道路。统计表明,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的各种因素中,家庭因素所占比率超过三分之一。

3、社会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对孩子教育影响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国在物质上、经济上改善了,但精神文明上的改善却跟不上。网络、电视、电影、杂志等均以各自的经济目的传递着信息。常以成人化的娱乐性和学习性相结合,以自由化的传播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中小学生一味追逐歌星、影星,而淡漠伟人、英雄、科学家、文学家。网络的监督乏力,使得不少营业性网吧,专门以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招揽中小学生,成为未成年人成长道路上可怕的“网络陷阱”。

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时效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4、自身原因

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还收到其自身发展的制约。小学生道德意识还处在朦笼阶段,生理和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求知欲旺盛,模仿性、好奇心和虚荣心强,容易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容易一意孤行,辨别 是非以及自我约束、控制能力较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或教唆误入歧途。

三、 相应采取的对策

(一)学校是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着眼于面临的新形势,在增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力求主动性、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1. 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者,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一是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时事政策的学习,增强教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努力创建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二是提高全体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和能力,使每个学科教师在教学时有机、有序地予以渗透、体现学科教师的魅力。三是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多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包括学校行政、德育课程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在内的具有综合素养的德育骨干队伍。尤其是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2. 构建具有活力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要从学生、本校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契机,积极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一是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学校资源,改革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建设有机的统一到教材中,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重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德育目标的递进性和针对性,以及德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二是要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方式。加强对研究性、探究性的教学研究,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务求实效。3. 广泛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学校要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劳动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参加一次实践活动,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利用综合实践课时,组织学生每学期至少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识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4. 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规范养成教育。 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努力形成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良好的道德修养。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要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的部署,确定实施方案和分阶段推进目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水平,不断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健全学生的人格情操,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室。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6. 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要依托家长、依托家庭,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的特殊作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平台。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通过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校家互访制”,制订和实施家长培训制度。变对家长的被动指导为主动交流,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分发学习资料等,对家长进行宣传科学的育人思路和方法,帮助督促家长能言传身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同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在家道德要求:懂得孝父母、爱劳动、讲礼貌、勤俭节约,对父母亲人为自己所做的事要懂得感

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做家务活,不浪费东西,不攀比、不挑吃挑穿等等。其次,建立了《家校联系册》。根据品质培养的总体要求,对学生思想道德、课内外学习、纪律、卫生、行为规范提出明确道德要求,每学月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在校表现认真填写《家校联系册》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通过《家校联系册》将学生校外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学校、家庭通过家庭联系册的反馈,使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所参照,孩子的道德行为得到及时地引导,从而达到“共育”的最佳效果。

(二)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 ,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了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家长对幼儿的辅导能力。

现代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家教观念及方法还不了解,甚至有的还不会讲普通话,不会与孩子交流,不会正确的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形成“理性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环境。

2、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在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共同生活而接触密切,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细致 观察,发现孩子的特长、弱点,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表扬和鼓励进步,批评和纠正错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要注意让孩子了解、感知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赢得孩子的敬重,更加珍惜为他所做的一切,自觉接爱教育。

3、父母自我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

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虽然比较片面,但也从反面证实了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希望每个父母虽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教育孩子。但有许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所以可以在“家长学校”、“家长会”或者孩子对家长的提醒中,向他们提出意见时。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多家长能采取克制的态度。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

4、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即使在农忙时,也不要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梁实秋说过:一个家庭,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书,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生动的画面是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也了解不了的,这样,既增进了一家人的感情,也丰富了孩子的视野。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解放孩子的双手,在劳动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从小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爱农”观念和劳动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情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促进孩子的学习。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生活所必须的劳动在由大人包办代替,大人想让孩子幸福,却没想到不劳动就会逐渐偷懒,更没想到劳动在孩子身心发展上的重要作用。适当的劳动不仅能锻炼、发展孩子的肌肉群,促使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开发人的智力,尤其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们必须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实际劳动中发展思维,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意识,从而适应未来社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世纪的主力军。

6、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进取精神。

家长应该通过激励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借助于榜样、座佑铭、奖励的作用和力量,培养孩子力争上游的意识和愿望。

7、教育子女从点滴做起。

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家庭教育要从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

处着眼,从一时一事的小处着手。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因此,家庭教育既要注意大方向上的宏观把握也要注意微观上就事论事,要从平时一些看似琐碎平凡的小事发拙教育素材,要注意因事生情,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对孩子进行点拨和启发。

8、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一致,因此学校和家庭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补充,相到配合,各尽其责,使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和影响,家长应经常与孩子的教师取得联系,通报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学习状况,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三)发展社会教育能够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促使 “大教育观” 的形成。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为了塑造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各方面都应尽心尽力,根据现实,改善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1. 正确认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与内涵

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的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教育,确立立体型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与模式,努力创造各种可能的道德情境,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正确地判断是非善恶和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把这种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于生活的各种新情境,使孩子经常体验到美德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

2.尽快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体系

要在全社会各相关部门层层明确关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确立正确的衡量学生的价值导向。要加强领导,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责任,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落实责任的基础上,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约束机制,用机制去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德育教育和德行表现的舆论氛围,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往“德”上倾斜,注重“德”的知、行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口径要统一。评价标准要一致,使学生的发展在德育教育的轨道上有所适从。

3.努力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积极改善教育环境,大力开展隐性教育,采取各种隐性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和

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等,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为此,可以组织开展各类演讲赛、辩论赛、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接受教育。要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要对青少年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清理和整顿,严厉打击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声讯台等传播的有害信息,严厉打击黄、赌、毒、邪教以及所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适宜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4.着力协调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作故事中让学生认识每一种衣服,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比如在教学蟒、帔、靠这三类衣服时,我讲了《穆桂英挂帅》的故事。故事中出场的第一个人物是北宋时期的丞相寇准。前线的将士发来一封封的告急信,寇准正要向皇上禀告,请求皇上派兵,这时的寇准穿的就是蟒,说明是有的人在正式的场合穿的衣服,那么正式场合的衣服我们认识了,这些权贵们平时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 还是穿蟒吗? 学生回答:“不是”,通过引导同学们平时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导出帔这类服装,并请同学们欣赏穆桂英在家中接到皇上让她挂帅的圣旨后,准备挂帅出征的片断,使学生对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下来问:“同学们,穆桂英要上战场了,还能穿之前学过的两种服装吗? ”学生自然说不能,在这里老师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小衣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衣服。请同学们为穆桂英挑选一件衣服,这时学生就会把靠这种服装挑出来,给穆桂英穿上,放穆桂英出征的片断。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这三类服装的特点。在课后的复习巩固中,学生对这三类服装掌握的非常好,对京剧的兴趣也很高。这只是我在京剧课中的一点探索,今后我还会继续进行研究、试验。让京剧真正进人课堂,把我们中国的京剧艺术发扬光大。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德育观念和德育模式的更新和形成。可利用心理咨询热线、板报、广播等形式,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5.构建系统的考核与反馈机制对学生的考核,应当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思想道德水平,并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提炼,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在不断循环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结论:

农村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依靠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出来,走向家庭,走向社会,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营造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

1、学校与家长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家校通,经常与家长联系,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与家长交流,经常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步向学生家庭普及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一来就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让学生带出课堂,融入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观看爱国影片,听取专题报告会等;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融为一体,营造出农村中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学生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也会得到了提升。

总之,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都突出强调了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起携手努力,才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他们的思想引导到健康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并让他们学有所成,就业时有一技之长,开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局面,将来每个人都能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 第18卷第2期 2005年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V01.18No.2 第2期 WEIFANGEDUCATIONALCOLLEGEJun.2005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张增森1 吴建华2 262500) (1 ...查看


  •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选题题目 江南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小学|教育教学|管 ...查看


  • 怎样写论文主体内容论文摘要
  • 摘要的主要内容和模式 1.研究该问题的意义或重要性 2.问题的切入点. 3.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4.论文的主要内容. 5.用了什么好的研究方法(一般方法不说). 6.主要的观点和结论或建议. 7.创新之处和重要意义. 除第一条基本上都有外 ...查看


  • 财经财税毕业论文选题
  • 财税毕业论文选题-更多文档来源:(写作保过关--中国知识写作网) 关于物业税的改革探讨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财政思考 浅析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医疗改革 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与防范对策 有关在我国建立绿色税 ...查看


  • 农村民生问题的论文
  • 农村民生问题 [摘要]:简单介绍中国农村民生问题: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及如何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农村 民生问题 发展 改善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 ...查看


  • 工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 工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为了增强论文的现实性和说服力,也培养同学们在调查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习惯和能力,建议同学们要把毕业论文写作和前端的社会实践统一考虑,保持连贯性. 第一部分 题目指南 以下选题仅做指南使用,学员完全 ...查看


  • 农村完小骨干校长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 <农村完小骨干校长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结题报告 浙江省临海市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组(317000)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因素,义务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这也造 ...查看


  • 社会实践环节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登记表 注:本登记表装订在调研报告首页. 选题指南一. 走进农村 1.乡村教师: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省××乡村教师状况个案研究 2 .××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调查研究 3.农村老年人权 ...查看


  • 如何写好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总结(范文及实例)
  • 如何写好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总结(范文及实例)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应该属于总结类的文章,与一般的总结类文章差不多.但也有独特的特点,是职称评审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委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己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任职以来重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