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分层次教学研究��

  摘要:目前,计算机课程已经在我国的高校课程中普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但是,因为存在学生自身基础、教师教学、课程安排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问题,不仅无法保证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研究证明,国外目前所采用的分层次计算机课程教学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差异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分层次计算机课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起到一些作用。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计算机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68-01   因为存在经济差异、城乡差异以及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程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高等院校同一班级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教材以及教学计划进行。   一、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基础进行计算机分层教学划分   对刚刚入学的新生而言,教师在进行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其实际的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实际的应用要求等方面,将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潜力激发出来,同时对其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比如,在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的测试时,可以根据结果,免修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课程,而让其选择感兴趣的升级课程,实现按照其计算机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使其计算机操作技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使用计算机。通过以计算机操作应用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挖掘信息、获取相关教学文献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运用计算机进一步深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能力有效提升,他们可以充分运用相关的系统软件,来解决所遇到的计算机技术问题。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基础进行计算机分层教学划分,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的目标。   二、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个性进行计算机分层教学划分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运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能力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学生能及时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能力的目的,同时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自身的定位,帮助其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随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技能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教师还必须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以实际考核的结果为基础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而教师则根据考核的结果为学生制定出新的学习目标。而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避免了对部分学生的忽略。   三、根据不同课程进行计算机分层考核划分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进行的考评,主要是以学生的层次因素作为基础。考核内容进行分层次的设置,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获。同时学生也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知识技能。   分层次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地掌握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而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分层次教学体系作为基础,开发设计相应的网络考核系统。在使用该系统考核时,可以利用其自动分卷以及实时考试的特点,对所有的考卷进行自动评分、自动收分,全方位地实现了信息化考核分析。其主要的操作步骤为:设置与计算机课程相关的考试内容;考核题目的管理;相关试卷的管理;考试难度的设置和管理;试卷的批改以及考试成绩的统计、成绩导出和学生查卷。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计算机课程,在其规定的时间内利用计算机系统进入其考试系统的终端完成考试,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考试成绩的查询。通过将网络考试系统运用到计算机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中,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充分地保证了教学成绩的客观性,从而实现了合理、公正地评定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语   总体而言,计算机课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分层次教学体系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极为显著的提高。而且,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分层次教学法,还有效确保了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提高,并且学生也享受到了平等学习的权利,所以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广分层次教学体系,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丽华.教育公平:制度视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李倩茹,刘艳萌,杨玉荣.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分层分类教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3:106-108.   [3]郭蕾.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5,24:39.   责任编辑:孙瑶

  摘要:目前,计算机课程已经在我国的高校课程中普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但是,因为存在学生自身基础、教师教学、课程安排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问题,不仅无法保证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研究证明,国外目前所采用的分层次计算机课程教学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差异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分层次计算机课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起到一些作用。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计算机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68-01   因为存在经济差异、城乡差异以及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程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高等院校同一班级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教材以及教学计划进行。   一、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基础进行计算机分层教学划分   对刚刚入学的新生而言,教师在进行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其实际的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实际的应用要求等方面,将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潜力激发出来,同时对其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比如,在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计算机水平的测试时,可以根据结果,免修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课程,而让其选择感兴趣的升级课程,实现按照其计算机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使其计算机操作技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使用计算机。通过以计算机操作应用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挖掘信息、获取相关教学文献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运用计算机进一步深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能力有效提升,他们可以充分运用相关的系统软件,来解决所遇到的计算机技术问题。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基础进行计算机分层教学划分,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的目标。   二、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个性进行计算机分层教学划分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运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能力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学生能及时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能力的目的,同时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自身的定位,帮助其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随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技能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教师还必须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以实际考核的结果为基础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而教师则根据考核的结果为学生制定出新的学习目标。而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避免了对部分学生的忽略。   三、根据不同课程进行计算机分层考核划分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进行的考评,主要是以学生的层次因素作为基础。考核内容进行分层次的设置,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收获。同时学生也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知识技能。   分层次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地掌握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而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分层次教学体系作为基础,开发设计相应的网络考核系统。在使用该系统考核时,可以利用其自动分卷以及实时考试的特点,对所有的考卷进行自动评分、自动收分,全方位地实现了信息化考核分析。其主要的操作步骤为:设置与计算机课程相关的考试内容;考核题目的管理;相关试卷的管理;考试难度的设置和管理;试卷的批改以及考试成绩的统计、成绩导出和学生查卷。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计算机课程,在其规定的时间内利用计算机系统进入其考试系统的终端完成考试,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考试成绩的查询。通过将网络考试系统运用到计算机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中,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充分地保证了教学成绩的客观性,从而实现了合理、公正地评定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语   总体而言,计算机课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分层次教学体系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极为显著的提高。而且,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分层次教学法,还有效确保了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提高,并且学生也享受到了平等学习的权利,所以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广分层次教学体系,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丽华.教育公平:制度视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李倩茹,刘艳萌,杨玉荣.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分层分类教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03:106-108.   [3]郭蕾.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5,24:39.   责任编辑:孙瑶


相关文章

  •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 第23卷第9期 2004年9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 Vol.23No.9 Sep.2004 ・21世纪实验与创新・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洪 林, 王爱军 (盐 ...查看


  • 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 第31卷 第5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ol. 31 No.5 2009年10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 Oct. 2009 高校研究生综合 ...查看


  • 扩招利弊辩论
  • 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在以前上了大学等于拿到了铁饭碗.而现在大学急剧扩招,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学校所关心的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 ...查看


  • 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与选择
  • 教育学术月刊 EDUCATlONRESEARCH 2013.4 MoNTHLY 文凭膨胀: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与选择 ■范皑皑 摘要:我国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8.93%,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毕 业生选 ...查看


  •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改进
  • 囊.盅篆A苎.纛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改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陈学淼 [摘要]文章在对现有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出具体的指标体系改进方案.[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随着国家对 ...查看


  •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的学生党支部绩效评价研究
  • [摘要]针对学生党支部绩效评价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学生党支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再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用实际算例给出了学生党支部绩效评价的多层次灰色评价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绩效评价 ...查看


  • 大学科技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26卷第4期2011年7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6No.4 JOURNALOFCHANGSHA UNIVERSITYOFSCIENCE &TECHNOLOGY(SOCIALSCIENCE)J ul.2011 ...查看


  • 高校创业型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研究
  • 摘 要:本文构建了一个高校创业型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体系.结合实际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体系中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并对创业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评估.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估法将主观与客观因素相结合,适用于评估高校创业型人力资本的价值. 关键词: ...查看


  • 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 摘要: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必备条件,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加大,高校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添置仪器设备.但是,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分析了当前高校仪器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