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评论的透视

  摘要 随着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网络新闻评论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社会舆论阵地,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逐渐成为新闻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管理等进行了讨论,以使其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网络 新闻评论 过度依赖 非理性言语

  王文发,延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大众新闻传播领域,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两种最基本的新闻表现手段。新闻评论并非以一成不变的静态形式存在,而是随着新闻评论载体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网络新闻评论是网民或网络媒体组织对新闻事实或现今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发表的一种评价性意见,它有效聚合了以前大众传播中新闻评论的所有表现样式,特别是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的“新浪微博”更是给网络新闻评论注入了新的血液。传统的新闻媒体因受到体制和资源等多重要素的困扰,其表现出的更多是传播资源所有者的声音,主要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而网络时代则给网络新闻评论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声”渠道,可多维度地反映当前社会现状。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人民网的“观点频道”、新华网的“新华网评”和凤凰网的“评中评”等。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新表现

  网络新闻评论除具备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新闻性和政论性外,还具有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网络评论是传统评论在网站、论坛、跟帖、微博等网络新载体、新生态下的延伸。

  1. 群体极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将群体极化定义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传统新闻评论中由于受到媒介属性和传播机制的影响,很难出现群体极化现象,而现在很多网络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不是把持有不同政见的各类公民吸引到网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和讨论,而是把思想、政见、价值观和个人爱好趋于一致的个人吸引到一起进而加深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和偏见,而目的并非为挑战和改造先前已存在的价值观和偏见。[1]

  2. 语言个性化。传统媒体由于其一贯的权威地位,发表的新闻评论一般都语言比较严肃,逻辑思维清晰。但自网络媒体诞生而出现网络评论之后,这一现象得到改观。原因在于网民的平民化身份使其网络语言更加通俗化,再加上网络语言固有的生动性使得网络新闻评论摆脱了以往沉闷的说教方式,形成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的形式。要使网络中的观点有效传播,只有立足于语言有吸引力,如此才能吸引受众的参与进而影响受众。

  3. 动态化。传统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具有定时和静态的特征,而网络新闻评论则不然,它呈现出一种连续和动态的特点。在网络平台上,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网民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且顺畅地交换各自的意见,在这个交流网当中,用户就是一个结点,一旦对某一问题发表了评论,则其他的网民也可随之参与其中,彼此间形成了一种即时聊天模式,每当有跟帖或新的评论内容出现时,聊天室或者论坛就会自动提醒网民,使对该问题的评论呈现出连续性和动态性。

  4. 趣味化。传统新闻评论大多持有媒体的官方立场,通常评论主体深思熟虑、评论内容条理清晰,虽有些评论文章诙谐幽默,但其背后仍蕴含着强烈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而网络新闻评论则是网友们阅读新闻时即时性的顺手拈来,在宽松随意的发言语境和互动氛围中,大多不经历思维转换的过程,显得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嬉笑怒骂者有之,嘲讽抬杠者亦有之。如同一个活生生的市井社区,虽存在着一些粗鄙无聊的言论,但更多的是活泼生动、妙趣横生的互动交流,使发帖者和浏览者收获了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

  二、网络新闻评论面临的新问题

  网络新闻评论近年来虽说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其毕竟和新媒体一样正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网络新闻评论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1. 过度依赖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评论起源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很大程度上还留有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烙印,有些更只是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简单延伸甚至是简单复制。如有人统计了2011年8月29日至30日华商网的“华商时评”内容,发现在11篇时评中,有8篇来源于华商报,1篇来自于广州日报。从以上数据可见,网络评论还摆脱不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2. 非理性言语和情绪宣泄泛滥成灾。新闻评论本应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理性思考和细致分析来完成之,但在匿名网络环境中,评论者可随意地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说,某些情绪化、愤青式的网络评论已司空见惯,甚至有的评论言语偏激,处于违法的临界地带,污染了网络环境。[2]

  3. 议程设置被弱化。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认为:议程设置即大众媒介选择并突出某些报道问题,使得这些问题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并形成媒介所预期的舆论或者社会情绪。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民掌握了发布信息的主动权,也使传统媒体中由于编辑的把关作用所形成的议程设置在网络上被大大削弱,网络媒体发布一条新闻供网民们探讨时,对讨论过程中的议题集中和议题优化缺乏引导能力,时有偏离现象的发生。

  4. 网站评论频道设置单调。网络新闻评论虽拓展了网民的评论空间,但网络平台的整体运营情况并不理想,突出表现在评论频道设置较为单一。综合新浪、网易、搜狐等大多网站的评论频道,从栏目设置到页面编排,都相对简单平庸,凸显不出其个性所在。

  三、网络新闻评论的改进策略

  网络新闻评论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对新闻评论发展作出了大量创新和贡献,同时也存在层次复杂、控制力弱等问题需要改进。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既有的实践,网络新闻评论如何形成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舆论的良性循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 增强新闻评论的原创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须摆脱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过度依赖,通过有机整合使网络新闻评论增值。所谓“整合”指网络媒体可从传统媒体中寻找新闻线索,借鉴传统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形式,遴选出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从而提炼出具有网络特色的独特观点。在当前传播过度时代,受众普遍关注那些有着独特视角的新闻报道和对新闻事件的特有解读。当前媒介竞争已从以前单纯的新闻内容之间的竞争,转向内容和评论相结合的双向竞争,发出同众多传统媒体不同的独有声音,是衡量一个网站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和获得成功的重要依据。如荣获中国新闻奖的网评《谁代表网友给小慧的后妈道歉》纠正了传统媒体对小慧继母贴以“史上最恶毒后妈”标签的误传,并呼吁全体网友主持正义和公道,为这起冤案的受害者――小慧的继母道歉。虽然这则网络短评仅寥寥七百余字,但富有特色,并没有陷入人云亦云的口水战中,同时贴近民众的伦理取向。[3]

  摘要 随着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网络新闻评论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社会舆论阵地,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逐渐成为新闻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管理等进行了讨论,以使其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网络 新闻评论 过度依赖 非理性言语

  王文发,延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大众新闻传播领域,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两种最基本的新闻表现手段。新闻评论并非以一成不变的静态形式存在,而是随着新闻评论载体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网络新闻评论是网民或网络媒体组织对新闻事实或现今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发表的一种评价性意见,它有效聚合了以前大众传播中新闻评论的所有表现样式,特别是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的“新浪微博”更是给网络新闻评论注入了新的血液。传统的新闻媒体因受到体制和资源等多重要素的困扰,其表现出的更多是传播资源所有者的声音,主要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而网络时代则给网络新闻评论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声”渠道,可多维度地反映当前社会现状。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人民网的“观点频道”、新华网的“新华网评”和凤凰网的“评中评”等。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新表现

  网络新闻评论除具备新闻评论的基本特征新闻性和政论性外,还具有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网络评论是传统评论在网站、论坛、跟帖、微博等网络新载体、新生态下的延伸。

  1. 群体极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将群体极化定义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传统新闻评论中由于受到媒介属性和传播机制的影响,很难出现群体极化现象,而现在很多网络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不是把持有不同政见的各类公民吸引到网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和讨论,而是把思想、政见、价值观和个人爱好趋于一致的个人吸引到一起进而加深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和偏见,而目的并非为挑战和改造先前已存在的价值观和偏见。[1]

  2. 语言个性化。传统媒体由于其一贯的权威地位,发表的新闻评论一般都语言比较严肃,逻辑思维清晰。但自网络媒体诞生而出现网络评论之后,这一现象得到改观。原因在于网民的平民化身份使其网络语言更加通俗化,再加上网络语言固有的生动性使得网络新闻评论摆脱了以往沉闷的说教方式,形成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的形式。要使网络中的观点有效传播,只有立足于语言有吸引力,如此才能吸引受众的参与进而影响受众。

  3. 动态化。传统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具有定时和静态的特征,而网络新闻评论则不然,它呈现出一种连续和动态的特点。在网络平台上,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网民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且顺畅地交换各自的意见,在这个交流网当中,用户就是一个结点,一旦对某一问题发表了评论,则其他的网民也可随之参与其中,彼此间形成了一种即时聊天模式,每当有跟帖或新的评论内容出现时,聊天室或者论坛就会自动提醒网民,使对该问题的评论呈现出连续性和动态性。

  4. 趣味化。传统新闻评论大多持有媒体的官方立场,通常评论主体深思熟虑、评论内容条理清晰,虽有些评论文章诙谐幽默,但其背后仍蕴含着强烈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而网络新闻评论则是网友们阅读新闻时即时性的顺手拈来,在宽松随意的发言语境和互动氛围中,大多不经历思维转换的过程,显得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嬉笑怒骂者有之,嘲讽抬杠者亦有之。如同一个活生生的市井社区,虽存在着一些粗鄙无聊的言论,但更多的是活泼生动、妙趣横生的互动交流,使发帖者和浏览者收获了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

  二、网络新闻评论面临的新问题

  网络新闻评论近年来虽说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其毕竟和新媒体一样正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网络新闻评论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1. 过度依赖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评论起源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很大程度上还留有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烙印,有些更只是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简单延伸甚至是简单复制。如有人统计了2011年8月29日至30日华商网的“华商时评”内容,发现在11篇时评中,有8篇来源于华商报,1篇来自于广州日报。从以上数据可见,网络评论还摆脱不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2. 非理性言语和情绪宣泄泛滥成灾。新闻评论本应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理性思考和细致分析来完成之,但在匿名网络环境中,评论者可随意地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说,某些情绪化、愤青式的网络评论已司空见惯,甚至有的评论言语偏激,处于违法的临界地带,污染了网络环境。[2]

  3. 议程设置被弱化。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认为:议程设置即大众媒介选择并突出某些报道问题,使得这些问题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并形成媒介所预期的舆论或者社会情绪。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民掌握了发布信息的主动权,也使传统媒体中由于编辑的把关作用所形成的议程设置在网络上被大大削弱,网络媒体发布一条新闻供网民们探讨时,对讨论过程中的议题集中和议题优化缺乏引导能力,时有偏离现象的发生。

  4. 网站评论频道设置单调。网络新闻评论虽拓展了网民的评论空间,但网络平台的整体运营情况并不理想,突出表现在评论频道设置较为单一。综合新浪、网易、搜狐等大多网站的评论频道,从栏目设置到页面编排,都相对简单平庸,凸显不出其个性所在。

  三、网络新闻评论的改进策略

  网络新闻评论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对新闻评论发展作出了大量创新和贡献,同时也存在层次复杂、控制力弱等问题需要改进。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既有的实践,网络新闻评论如何形成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舆论的良性循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 增强新闻评论的原创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须摆脱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过度依赖,通过有机整合使网络新闻评论增值。所谓“整合”指网络媒体可从传统媒体中寻找新闻线索,借鉴传统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形式,遴选出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从而提炼出具有网络特色的独特观点。在当前传播过度时代,受众普遍关注那些有着独特视角的新闻报道和对新闻事件的特有解读。当前媒介竞争已从以前单纯的新闻内容之间的竞争,转向内容和评论相结合的双向竞争,发出同众多传统媒体不同的独有声音,是衡量一个网站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和获得成功的重要依据。如荣获中国新闻奖的网评《谁代表网友给小慧的后妈道歉》纠正了传统媒体对小慧继母贴以“史上最恶毒后妈”标签的误传,并呼吁全体网友主持正义和公道,为这起冤案的受害者――小慧的继母道歉。虽然这则网络短评仅寥寥七百余字,但富有特色,并没有陷入人云亦云的口水战中,同时贴近民众的伦理取向。[3]


相关文章

  • 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特色分析
  • 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特色分析 摘要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兴起,催生了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评论是一种新的评论形式,是指在网络上发表的,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 作为网络这一新兴媒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的产物,网 ...查看


  • 深度报道:传统媒体的优势
  • 深度报道:传统媒体的优势 http://www.cjr.com.cn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一.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被称为in-depth reports(深入报道)和interpretativereportin ...查看


  • 不畏艰难勇担道义
  • 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茁壮的参天大树,<纵横118>节目已经走过了14个春秋. 作为全台唯一一档以舆论监督类节目为主体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纵横118>节目紧追社会热点.焦点.难点,报道新闻事实,透视新闻背景,评说新闻观点, ...查看


  • 编辑09级毕业论文选题
  • 09级中编毕业论文选题 (仅供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


  • 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及功能研究
  • 2008年第4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33 No.4 第33卷(总第142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Aug., 2008 ...查看


  • 广播台编辑部笔试考题
  • 2014山东财经大学广播台 编辑部初试 亲爱的2014级的可爱的小豆豆们,希望你们放松心情,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你们的情感,让我们看到最简单的最真实的你们!孩子们,编辑部欢迎你的加入!加油,吼吼! 面试结果将会通过手机短信渠道发布,请保持通讯 ...查看


  •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
  • <焦点访谈>节目形态分析及创意建议 一. 新闻类电视节目形态概述 电视节目形态指的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在各种电视节目充斥着观众眼球的今天,无 ...查看


  • 读图时代我们对摄影的认识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摄 影 课 程 艺术与传媒学院 12级艺术设计三班 姓名:刘强 学号:1207110329 指导老师:杨亦隆 读图时代对摄影的认识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 ...查看


  •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情况
  •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情况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 张颂教授,中国播音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特邀理事,播音学研究会顾问.主要著作有:<朗读学><朗读美学><播音创作基础>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