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独立从何而来

柴静:独立从何而来

独立从何而来

《人物》1月号采访柴静

·作为一个记者,我曾经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改造世界,实际上你是做不到的。

有点像就是说一个记者,你一开始总是想有那种改造社会的愿望。其实你现在去看……我大概2005年包括2006年……有一次去领一个奖。大家颁发给你一个,比如绿色中国的年度人物奖。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可能最后一句话就是说:“我想将来让我的孩子觉得说我也曾经让这个世界更好。”这句话其实很代表我当时的观念——我觉得记者的职业角色是想让这个世界更好。

这个东西错吗?不能说它是错,它还代表着它带有的一番善意。但是如果你总是想要通过很具体的问题去改造现实、改造世界,实际上你是做不到的。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这个做不到,也许会让你感到挫败了,或者你就感到困惑。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会面临——那么是哪儿错了?是不是我错了?然后你就回头来想,原来是改造世界的动机有问题,对我的职业来说是一个问题。

所以什么叫阅读?就像顾准当年在60年代的时候,红卫兵让他交代说,你到底在做什么?他写了两个字叫读史。所以我每天过的现实生活,其实是在阅读历史。他是把现实,包括降临在他身上的事情当成是历史来阅读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角度。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理解什么是必然发生、什么不可避免,你也是这个必然性当中的一部分,那么你就要把改造变为观看。光靠愤怒是走不远的。人当然有情绪有本能,但是你要从这个本能出发向远方走去。

所以我在看顾准日记或者顾准文集的时候,有点像是把一个人心灵的横剖面一层一层地剖给你看。这个是对我来讲最受益的。这个受益就是说,我当然没办法跟他相比,可是他心灵当中曾经经过的困惑的每一个层面,我也都曾经过。而他向远方走去了,我也知道了我可以向哪个方向走。这也是为什么在好多次——他去世的那个地方离我家很近——我就会到三里河边上走一走。我知道他晚年一个人的时候,已经不记什么具体的日记内容了,只有日期和当天他在图书馆的地址记录,基本上每一天都是这样。这就是他的生活。所以你知道一个人是这样活过来。但是他还要交代给吴敬琏说,你要待机守时。这样的话是你能做点事情的时候不至于拿不出东西。所以他的这样一个存在,对你来说是一个示范。你会想说,我在这样一个还比较平静的年代,还有一张书桌。

所以阅读对我来说不是看书,或者一种功利性地去阅读一个知识。他就是一个人,他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的书放在我的枕头边的时候,那里面的字和灵魂是滚烫的,就像要从里面跳出来一样。所以那种精神上的亲切是很深的。我自己在阅读当中碰到的几个人,都是有这种精神亲情,所以这点比较重要。

·加入《看见》,是因为这里的人吸引了我。

我加入央视,你看看我书里头就知道了。我没有太多的考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或者什么样的平台,而是这里的人吸引了我。是那个年会上人们那种颠覆的、解构的、狂欢的创造力,实际上是这些人的创造力吸引了我。所以我想加入他们,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就是我们身边的几个人,三五人吧,然后在一块工作,实际上是你在分享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的机会,这就已经很好了。

我加盟《看见》的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这个《看见》的节目。也就是说,我当时决定去《看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我将做什么节目,其实他们原来的节目设计是周一到周五每天半小时,他们是全部的纪录片,只有一个主持人是在现场来完成勾连的——可能说三段话,就没有主持人,也没有出镜记者。人家就是这么一个节目。我就打一个电话说,我就要来做这个节目。其实是很尴尬的吧。李伦也没有问我说,你打算来干嘛?我也没问他说,我来了你打算让我干嘛。我就觉得说,哪怕我来我就做一个去采访的记者呢,不出镜也没关系,或者一周出一次镜也可以,没关系的。

我喜欢这个地方的业务气氛,拍一个片子挺狠的那么一个地方。我们的摄像是为了拍到采访对象家灯光亮起的一瞬间,他是不会跟对方说:拜托你在什么时间把灯亮了。他在外面下着大雨等了三个小时,等那个光亮起来,他们是一群在中央电视台受过非常好的纪录片拍摄训练的人。就是到这个年头还能有人以这样的劲儿来工作我也很喜欢,所以我就决定来。后来我想可能这个一套也觉得说——那您说来就来了,我们让您干点什么好呢?所以就巧不巧的正好在……所以为什么等了好几个月呢,是一开头我是说让我做一个记者,结果正好说碰到一套要改版,然后就说要不要在改版的时候给《看见》一个周末的时段,把人物的专访独立出来吧。

·专业上的榜样我能做出来吗?做不了。那你有什么可说,你老老实实学习。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当中。而且你会对一个人有一个——这个时期你在学习他,那个阶段你可能想要否定他,再到下一个阶段你会重新拿回来学习。

因为我对法拉奇也是这样的,它从模仿甚至抄袭开始,然后到一个阶段他想独立出来的时候,他看到对方的弱点,他想要颠覆他解构他,甚至用很过激的方式批判他,等他自己再成熟一点的时候,他意识到对方的身上还是有很多自己根本没有达到的,会支持我们重新回过头来脚踏实地地学习。所以他是一个永远在变化的过程。所以对我现在来讲,更多的还是会看到各个同行。

比如说我觉得就像莫罗和科朗凯特,我觉得他们的写作,电视新闻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很大的启发。其实咱们这两个工种是有很明显的区别,你们做文字工作,你们有报道的优势和局限,我们也有。所以我觉得每个人要像自己行业中比较卓越的人去学习。因为他需要对现场做出非常准确的描述和表达,是非常即兴性的,所以他的文字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说莫罗在二战期间的报道,你看他的写作有多么好。他在伦敦电报大楼上的时候,德军开始轰炸,他做报道。他说,开场白叫:“在夜晚,炮弹呼啸着穿过丛林,丛林也同样呼啸以对。”就这样的一个描述,这是一个对战争的描述的开场,多牛的写作,这就是报道,而且他当时连画面都没有,他是一个广播记者。真正牛的记者,他甚至不需要画面,他自己可以创造画面。科朗凯特这个时期,他比莫罗要稍微削弱一些,但他仍然有非常卓越之处。

比如说他在战争当中,他写他们,他自己在海军服役,其实他是没有在一线的炮火的,那么你在这个时候怎么写,他不能像莫罗那样亲历轰炸,但你一样要做报道,他这个报道写得也很妙。就写他们一帮人——船员,百无聊赖在等待战争的过程中,一群人在甲板上打牌,结果这个炮弹击中了,他们战舰附近的大概一英里远的海洋,然后这个船身就开始发生摇晃,然后船上的这些东西就飞上了天,他说:“一张黑桃A飞上天之后,又从碎片当中落下来,斜斜的插在甲板的粗的

缆绳上。”这是对么牛的描写,我们的电视记者能做出来吗?我能做出来吗?做不了。那你有什么可说的,你老老实实学习,路还长着呢。

·说我个人不表达愤怒、不宣泄情绪,我也不是省油的灯,但事比人重要。

一个餐厅里面大概20张桌子,你挨个问过来,这个桌上的人有对你有各种反应的,但是基本上都是拒绝了。我可以理解人家,他们在私人生活里面,突然碰到一个记者,尽管确实跟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你会解释说我为什么来做这个,当时所有人拒绝,拒绝的方式也有很不客气的,这个很不客气肯定会在你心里面留下一个尴尬,这个时候你还要去问,满餐厅的人都看着你,就觉得你不是很受欢迎。

所以回来的时候,回到我的团队这儿的时候,他们有三个人——比如两个摄像和一个编导,我就会有一点急躁,他说怎么样,我就会说,我能做的就这些了要不然你再找人。但往前走了两步,我立刻就觉得特别不对,你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但是你为什么传达给同事呢?所以我又把那个同事叫过来,我说对不起,我说我太急躁了,然后他说我理解,然后他说再找找,所以就是说人永远不能战胜自己的那些缺点,但是你起码要知道,这个念头起来了你又能觉察到吗?察觉到了之后你跟对方交流一下,他对你有一个谅解,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只能靠这个。

我书里也不是一点粗暴都没有,也不是一个能省油的灯,但是在工作的时候,还是跟你生活里面有一点区分:工作的时候因为因为你这个事比人重,事永远比你重要。这个第三方一开始很被模式化,所以他很愤怒,我还没问两句他就跑了,那我就走过去跟他聊说,我为什么要问你这个问题,我的用意是什么,你再表达一下你的看法……然后他脸上的那个尖锐就慢慢垮下来,慢慢慢垮下来一些,很奇怪就是说,在之前,如果你只听信其他两方的说法,这个人的脸谱化可以非常强,这个人甚至可以一眼之下,被判定是一个黑社会——板刷头,满脸强横的肌肉的样子,但是你让他把他的那个角色放下来点,他来讲述他自己的时候,板刷头和肌肉都变得柔软一点的时候,你发现他也是一个常人,他有他的困境,所以他做了这件事。

重要的是每个角色之间的相互进入,你都进入每一个角色,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使他们的每一个困境都能体现出来,所以愤怒就不那么容易产生了。这是跟我报道记者的身份有关,不是我的情绪能特别自我克制,不是这样的。启明他是主持人,他往往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这个新闻非常短,可能一百字,只有一个结论,只有一些小孩去世的新闻,那当然是容易产生情绪的。任何一个常人都能产生情绪的,但这是我们两个工种或者说职业身份的使命不同,他传达信息上的这种迅速和便捷,它应该得到它的承认,但同时我们需要让这个世界更丰富的时候,你能做深度报道,你写长篇博客的存在意义也很重要,这样这个世界的层次才能很丰富,只有一个层面我觉得是不够的。

柴静:独立从何而来

独立从何而来

《人物》1月号采访柴静

·作为一个记者,我曾经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改造世界,实际上你是做不到的。

有点像就是说一个记者,你一开始总是想有那种改造社会的愿望。其实你现在去看……我大概2005年包括2006年……有一次去领一个奖。大家颁发给你一个,比如绿色中国的年度人物奖。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可能最后一句话就是说:“我想将来让我的孩子觉得说我也曾经让这个世界更好。”这句话其实很代表我当时的观念——我觉得记者的职业角色是想让这个世界更好。

这个东西错吗?不能说它是错,它还代表着它带有的一番善意。但是如果你总是想要通过很具体的问题去改造现实、改造世界,实际上你是做不到的。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这个做不到,也许会让你感到挫败了,或者你就感到困惑。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会面临——那么是哪儿错了?是不是我错了?然后你就回头来想,原来是改造世界的动机有问题,对我的职业来说是一个问题。

所以什么叫阅读?就像顾准当年在60年代的时候,红卫兵让他交代说,你到底在做什么?他写了两个字叫读史。所以我每天过的现实生活,其实是在阅读历史。他是把现实,包括降临在他身上的事情当成是历史来阅读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角度。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理解什么是必然发生、什么不可避免,你也是这个必然性当中的一部分,那么你就要把改造变为观看。光靠愤怒是走不远的。人当然有情绪有本能,但是你要从这个本能出发向远方走去。

所以我在看顾准日记或者顾准文集的时候,有点像是把一个人心灵的横剖面一层一层地剖给你看。这个是对我来讲最受益的。这个受益就是说,我当然没办法跟他相比,可是他心灵当中曾经经过的困惑的每一个层面,我也都曾经过。而他向远方走去了,我也知道了我可以向哪个方向走。这也是为什么在好多次——他去世的那个地方离我家很近——我就会到三里河边上走一走。我知道他晚年一个人的时候,已经不记什么具体的日记内容了,只有日期和当天他在图书馆的地址记录,基本上每一天都是这样。这就是他的生活。所以你知道一个人是这样活过来。但是他还要交代给吴敬琏说,你要待机守时。这样的话是你能做点事情的时候不至于拿不出东西。所以他的这样一个存在,对你来说是一个示范。你会想说,我在这样一个还比较平静的年代,还有一张书桌。

所以阅读对我来说不是看书,或者一种功利性地去阅读一个知识。他就是一个人,他对我来说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的书放在我的枕头边的时候,那里面的字和灵魂是滚烫的,就像要从里面跳出来一样。所以那种精神上的亲切是很深的。我自己在阅读当中碰到的几个人,都是有这种精神亲情,所以这点比较重要。

·加入《看见》,是因为这里的人吸引了我。

我加入央视,你看看我书里头就知道了。我没有太多的考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或者什么样的平台,而是这里的人吸引了我。是那个年会上人们那种颠覆的、解构的、狂欢的创造力,实际上是这些人的创造力吸引了我。所以我想加入他们,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就是我们身边的几个人,三五人吧,然后在一块工作,实际上是你在分享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的机会,这就已经很好了。

我加盟《看见》的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这个《看见》的节目。也就是说,我当时决定去《看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我将做什么节目,其实他们原来的节目设计是周一到周五每天半小时,他们是全部的纪录片,只有一个主持人是在现场来完成勾连的——可能说三段话,就没有主持人,也没有出镜记者。人家就是这么一个节目。我就打一个电话说,我就要来做这个节目。其实是很尴尬的吧。李伦也没有问我说,你打算来干嘛?我也没问他说,我来了你打算让我干嘛。我就觉得说,哪怕我来我就做一个去采访的记者呢,不出镜也没关系,或者一周出一次镜也可以,没关系的。

我喜欢这个地方的业务气氛,拍一个片子挺狠的那么一个地方。我们的摄像是为了拍到采访对象家灯光亮起的一瞬间,他是不会跟对方说:拜托你在什么时间把灯亮了。他在外面下着大雨等了三个小时,等那个光亮起来,他们是一群在中央电视台受过非常好的纪录片拍摄训练的人。就是到这个年头还能有人以这样的劲儿来工作我也很喜欢,所以我就决定来。后来我想可能这个一套也觉得说——那您说来就来了,我们让您干点什么好呢?所以就巧不巧的正好在……所以为什么等了好几个月呢,是一开头我是说让我做一个记者,结果正好说碰到一套要改版,然后就说要不要在改版的时候给《看见》一个周末的时段,把人物的专访独立出来吧。

·专业上的榜样我能做出来吗?做不了。那你有什么可说,你老老实实学习。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当中。而且你会对一个人有一个——这个时期你在学习他,那个阶段你可能想要否定他,再到下一个阶段你会重新拿回来学习。

因为我对法拉奇也是这样的,它从模仿甚至抄袭开始,然后到一个阶段他想独立出来的时候,他看到对方的弱点,他想要颠覆他解构他,甚至用很过激的方式批判他,等他自己再成熟一点的时候,他意识到对方的身上还是有很多自己根本没有达到的,会支持我们重新回过头来脚踏实地地学习。所以他是一个永远在变化的过程。所以对我现在来讲,更多的还是会看到各个同行。

比如说我觉得就像莫罗和科朗凯特,我觉得他们的写作,电视新闻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很大的启发。其实咱们这两个工种是有很明显的区别,你们做文字工作,你们有报道的优势和局限,我们也有。所以我觉得每个人要像自己行业中比较卓越的人去学习。因为他需要对现场做出非常准确的描述和表达,是非常即兴性的,所以他的文字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说莫罗在二战期间的报道,你看他的写作有多么好。他在伦敦电报大楼上的时候,德军开始轰炸,他做报道。他说,开场白叫:“在夜晚,炮弹呼啸着穿过丛林,丛林也同样呼啸以对。”就这样的一个描述,这是一个对战争的描述的开场,多牛的写作,这就是报道,而且他当时连画面都没有,他是一个广播记者。真正牛的记者,他甚至不需要画面,他自己可以创造画面。科朗凯特这个时期,他比莫罗要稍微削弱一些,但他仍然有非常卓越之处。

比如说他在战争当中,他写他们,他自己在海军服役,其实他是没有在一线的炮火的,那么你在这个时候怎么写,他不能像莫罗那样亲历轰炸,但你一样要做报道,他这个报道写得也很妙。就写他们一帮人——船员,百无聊赖在等待战争的过程中,一群人在甲板上打牌,结果这个炮弹击中了,他们战舰附近的大概一英里远的海洋,然后这个船身就开始发生摇晃,然后船上的这些东西就飞上了天,他说:“一张黑桃A飞上天之后,又从碎片当中落下来,斜斜的插在甲板的粗的

缆绳上。”这是对么牛的描写,我们的电视记者能做出来吗?我能做出来吗?做不了。那你有什么可说的,你老老实实学习,路还长着呢。

·说我个人不表达愤怒、不宣泄情绪,我也不是省油的灯,但事比人重要。

一个餐厅里面大概20张桌子,你挨个问过来,这个桌上的人有对你有各种反应的,但是基本上都是拒绝了。我可以理解人家,他们在私人生活里面,突然碰到一个记者,尽管确实跟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你会解释说我为什么来做这个,当时所有人拒绝,拒绝的方式也有很不客气的,这个很不客气肯定会在你心里面留下一个尴尬,这个时候你还要去问,满餐厅的人都看着你,就觉得你不是很受欢迎。

所以回来的时候,回到我的团队这儿的时候,他们有三个人——比如两个摄像和一个编导,我就会有一点急躁,他说怎么样,我就会说,我能做的就这些了要不然你再找人。但往前走了两步,我立刻就觉得特别不对,你是对自己无能的痛苦,但是你为什么传达给同事呢?所以我又把那个同事叫过来,我说对不起,我说我太急躁了,然后他说我理解,然后他说再找找,所以就是说人永远不能战胜自己的那些缺点,但是你起码要知道,这个念头起来了你又能觉察到吗?察觉到了之后你跟对方交流一下,他对你有一个谅解,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只能靠这个。

我书里也不是一点粗暴都没有,也不是一个能省油的灯,但是在工作的时候,还是跟你生活里面有一点区分:工作的时候因为因为你这个事比人重,事永远比你重要。这个第三方一开始很被模式化,所以他很愤怒,我还没问两句他就跑了,那我就走过去跟他聊说,我为什么要问你这个问题,我的用意是什么,你再表达一下你的看法……然后他脸上的那个尖锐就慢慢垮下来,慢慢慢垮下来一些,很奇怪就是说,在之前,如果你只听信其他两方的说法,这个人的脸谱化可以非常强,这个人甚至可以一眼之下,被判定是一个黑社会——板刷头,满脸强横的肌肉的样子,但是你让他把他的那个角色放下来点,他来讲述他自己的时候,板刷头和肌肉都变得柔软一点的时候,你发现他也是一个常人,他有他的困境,所以他做了这件事。

重要的是每个角色之间的相互进入,你都进入每一个角色,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使他们的每一个困境都能体现出来,所以愤怒就不那么容易产生了。这是跟我报道记者的身份有关,不是我的情绪能特别自我克制,不是这样的。启明他是主持人,他往往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这个新闻非常短,可能一百字,只有一个结论,只有一些小孩去世的新闻,那当然是容易产生情绪的。任何一个常人都能产生情绪的,但这是我们两个工种或者说职业身份的使命不同,他传达信息上的这种迅速和便捷,它应该得到它的承认,但同时我们需要让这个世界更丰富的时候,你能做深度报道,你写长篇博客的存在意义也很重要,这样这个世界的层次才能很丰富,只有一个层面我觉得是不够的。


相关文章

  • 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下)
  • 在独立董事不占董事会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变通的办法是,赋予独立董事相对多数的权力,比如有关决策必须经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同意并通过,或者必须经过一个由独立董事组成或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机构同意并通过,甚至可以采用公布独立董事不同意见 ...查看


  • 福建省自考专业目录
  • 福建自考网(www.fjzk.con.cn )--------考试计划-----面向社会开考专业或者体制改革试点专业 福州自考(www.fzzk.cn ) 面向社会开考专业(大自考) 020104 财税 (独立本科段) 020106 金融 ...查看


  • 第4章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章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在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的进程中,作为现代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制度,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公司所采纳.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密西根州公司法>率先要求建立独立董事制 ...查看


  • 独立学院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与功能分析
  • 摘 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兼职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是关系到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认真归纳和总结了独立学院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及其特点,对 ...查看


  • 关于审计独立性含义与经济性质的辨析
  • 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精髓,是审计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独立性,审计就不能获得公众信任,从而失去存在价值.文章分析了审计独立性的含义和经济性质,对审计独立性的应用与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独立性;经济性;博弈 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的经济 ...查看


  • 反思中国独立董事制度
  • 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已施行4年之久,然而"独董"的作用和意义究竟在哪里,对于普通公民,哪怕是一家一当扔在股市里的股民们似乎也是知之甚少,甚至是云里雾里.前些日子,某律师发起的针对科龙电器的"独立运动"被 ...查看


  • 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123
  • [论文关键词]独立董事机制职能 [论文摘要]鉴于我国现有的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转 换而来,独特的产生背号,决定了上市公司产权治理结构的特点是缺乏有效的 监督制衡机制.据调查资料显示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来自大股东的董事占50% ...查看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工作细则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宏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宏华集团有限公司章程>(以下 ...查看


  • 浅析概率论的独立性
  • 2014年6月 第31卷第2期(总第88期)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vl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Vol.31 Jun.2014 No.2(Sum.No.88) [教学改革] 浅析概率论的独立性 段 ...查看


  • 论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
  • 论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 姓名:王腾 班级:0721301 学号:2013212211 内容摘要 司法独立经常用在两种意义上:一是结构意 义,是指司法机关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它是一种"国家权力的结构原则":二是程序意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