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依广[区域经济学]讲义word版-第六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因此区域空间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国家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现与否对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构成与内容及其能力建设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8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电子时代兴起,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很大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曾出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浪潮。一批综合性的论著,如R.纳克斯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A.w.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1955)、G.米尔达尔的《国际经济》(1955)、w.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1958)等相继问世。这些著作认为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普遍性,发展问题就是不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增长、追赶发达国家的问题。这种发展理论的实践指向表现为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目标的强烈追求,把国民生产总值视为发展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标志。“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是这种发展思潮的代名词。经济增长决定论适应了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强烈要求,成为战后世界发展的正统理论。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在50-60年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然而当时的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人们还未享受物质财富带来的巨大利益的时候就已经遭受了自然界的报复。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开始深化,认为发展不仅是追求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要解决由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相继成立并开展了以工业污染控制为中心的环境管理活动。7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城市和地方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进行工业污染源的调查和治理。此时,发展的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综合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观念中开始强调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作用,把发展问题与人的基本需求结合起来,发展的概念逐步由经济推向社会,并把环境问题由工业污染控制推向全方位的环境保护。人们在实践中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的限制,加快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而且不一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并不能促使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和真正消除贫困。英国经济学家杜德利和西尔斯所著《发展的含义》一书中,则说:增长只是物质量的扩大,事实上也可能对社会有害。一个国家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需要在减少失业、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方面也取得进步,才能说是真正的发展。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规范的概念,既有商品、资本、财富等物质内容,又有公平、自尊、自主、稳定等社会内容。

1992年以来,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为标志,人类对发展理论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认为环境是发展的自身要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即由资源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变成为技术型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人类探索了几个世纪,终

于悟出了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思考的第一个里程碑。大会通过了划时代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尽管今天看来,1972年会议的议题偏重于讨论由发展引出的环境问题而没有更直接地关注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但已经包含了某些与可持续发展有联系的思想火花。会议报告中写道:“实际上联合国对这次会议的要求,显然是要确定我们应当干什么,才能保持地球不仅成为现在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将来也适合子孙后代居住”。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对此问题出现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探讨。1980年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其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相继开展了持续发展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推行起到关键作用的是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该组织在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下,经过世界范围内专家整整900多天的工作,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系统地研究了持续发展问题,指出了以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迎接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同时,在该报告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界定和详尽的理论阐述。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获得了当代绝大多数学者的公认。其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宣称:“持续发展为我们的指导原则”。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思考的第二个里程碑,共有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其中有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此次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反映了关于全球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有力地推进了全球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此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其主题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和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再次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制定了该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和行动计划。1996的伊斯坦布尔世界人居会议和罗马粮食会议,讨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人类居住和世界粮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97年6月,在里约会议召开5周年之际,联合国在纽约召开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特别会议,审议里约会议以来各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以后的发展目标和行动举措。

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身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第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以发展为中心,没有发展就不存在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人类生命本质的需要和永恒的主题,其归根结底是要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尤其在贫困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人们承受着来自贫穷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唯一的出路便是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和人口猛增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才能为持续发展带来希望。第二,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人地系统所呈现的危机正是由于人地系统内部各方面存在矛盾或不协调。人们希望通过动态的、适当的平衡过程,找到连接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积极、正面的、平衡的相互作用,使每一要素都维持良好的状态,以达到最佳的综合效益、从而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第三,发展受到地球自然界物质基础的限制。人类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自然环境的容量、不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可更新资源的承效力是有限的,一旦发展的资源需求和环境需求超出这—范围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资源再生系统的不平衡甚至崩溃。这样发展

也就失去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最终可能成为空谈。第四,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公平性的发展,关键问题在于资源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出一种公平关系和合理性,即代际公平和代内不同人群、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与合理状态。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构成与内容

按照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范围的尺度,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不同的等级层次。区域是地球表层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地域空间,是具有一定范围、界线、面积、形状的—个个空间片断。依据这些空间片断的大小关系,可以构成一定的等级系列,按照特定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具有内在联系的区域。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是研究这些不同尺度、不同类型区域单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国家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比区域更小的地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由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际调控过程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就整体还是局部而言,一旦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落实到具体区域进行操作。具体地来讲,区域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缘由在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以一定的区域存在为前提。人类所进行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的,离开了区域也就没有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舞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样也必须以区域的客现存在为前提。全球或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不同层次、类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区域应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的出发点。第二,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存在差异性。由于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区域均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特征导致了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各不相同。各地的情况不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着眼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应有所区别,实现持续发展的手段和方法也存在着差异。第三,区域的结合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生态和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发展,而非某一方面片面畸形地发展,这就必然要求不同部门间、利益群体间的协调与整合,使其向着互利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以牺牲个别部门或群体的利益来促进本部门或群体的超前发展和利益获得。区域介于微观个体和宏观整体的中观层次的地位使其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使可持续发展能够站在整个区域的角度,来考虑和权衡不同部门、群体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调整和改善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求区域内部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并通过区域间的互利与互补来推动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子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是建立在它与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生态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起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社会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起动力和保证作用,从而保证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和不断前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样也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前提,只有当经济增长率达到并保持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可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一个以贫困为特点的世界,将永远摆脱不了生态和其他的灾难。结合本书的特色,在以下论述中将主要强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下,通过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运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保证代际之间可持续收入的不变甚至增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其简洁地定义为:在一定资源环境条件约束的基础上尽可能取得当代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后代人所获得同样甚至更高经济利益的能力不受影响的经济发展形式。

从这个基本立足点出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就是协调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条件的关系,使之达到资源适度合理利用、环境受到保护,人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社会文明普通提高与经济稳步增长实现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归纳为:立足人地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选择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既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确保发展质量,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谋求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讲,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进行理解: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物质生产能力及其利用效率的持续增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任何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在一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得到解决,同时这也与我们追求人类生活物质质量提高的目标并行不悖。但同时,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需要通过经济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可持续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是与以往经济增长的不同之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速度。

(二)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是生态效益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性为基础。现代经济社会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运动都是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的。任何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至人类自身的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系统。生态可持续性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而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极大地削弱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可持续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型经济,如果无视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限制,那么不仅难以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且还会最终毁掉经济增长的成果。

(三) 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公平性原则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世代之间的公平,二是同代人之间的公平。就前者来讲,在传统发展模式中,主要考虑当代人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到未来后代人的利益。持续发展则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要求对后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责任。就后者来讲,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要求实现区域内的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不要求实现区域内的同步发展,而是允许某些时期区域内不同的空间存在发展差异,但长远来看,这种发展差异应逐步减小,达到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间的不平等,致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愈来愈大,这不仅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也影响着发达地区。要通过区域协作、逐步消除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在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条件下消除区域贫困,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与一般理论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区域可持续发展更加具体和直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些自身的特色。总的来讲,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一些方面的特点:

(一)区域性

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球表层区域等级与层次分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由于自然、社会及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差异,不同区域各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些区域特性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区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差异,还表现在特定地区的人们各有特点的生活水准、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也表现在人类改造自然满足自身需求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问题,最终表现为各个区域具有不同的持续发展潜力和途径。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从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出发。因此,准确把握区域特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唯有如此,才能够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二)持续性

从总体上来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应能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不允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和起伏,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这种波动和起伏是正常和难免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允许发展过程有一些波动,但波动幅度和频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稳定地、连续地发展。

(三)阶段性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消费需求中的需求上升规律将始终伴随着这个过程并发挥作用。所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阶段性过程,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取得的成果也是不相同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循序渐进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而不应盲目超越。

(四)层次性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层面运作的问题,至少存在以下3个分析层面:企业层、产业层、宏观层。企业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规模经济与集团组建、管理创新等举措的有力开展。产业层是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层次和最活跃的层次。产业层面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通过政策和环境等方面的运作,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宏观层面涉及各项政策法规的制订和实施,推动社会经济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进行全社会的组织结构、投资结构、人员结构的调整等,以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与基本内容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主要包括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和制度子系统等五部分。

(一)人口子系统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口增长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历来有很多解释,尽管很多解释未能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出发,但对于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并非没有意义。

一般来说,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主要流程路径包括:1.人口自然变动(出生、死亡)2.人口迁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总需求;4.人口增长、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产出;5.劳动力素质、技术进步经济产出。

就人口与资源与环境关系而言,人口数量是人口系统各要素中导致资源、环境、社会问题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区域人口数量的膨胀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使区域总需求水平急速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面临的是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统计数据显示,GNP增长速度一旦超过了人口增长率,对环境的污染效应就更大。一般而言,总产出和劳动力总量具有正比例关系,人口越多污染越严重。工业化进程如果不有效地遏制外部性的扩散,生产和消费必然会导致无数个社会陷阱,使经济增长呈现非持续性。此外,人口的质量也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一个民族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等于拥有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和财富,未来的发展,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如果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纵观世界各国,发达国家的人口素质往往较高,不发达国家往往以高文盲率、低识字率为特征。对不发达区域来说,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可提高人力资本,有效地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子系统

自然资源是指广泛存在自然界的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如土地、水资源、矿物、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构成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要素主要表现在: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发展的特点、方向和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但在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不同的,地区自然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制约的强度也不同。总的来讲,开发的重点将由土地、气候、水、生物等可更新的再生性资源转向以矿产资源为主的不可再生的耗竭型资源转换。

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非持续利用问题。由于当代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日益增加,以及在一定的技术与经济水平下,人类所能探明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因而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尤其是矿物能源的枯竭)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可更新的资源如生物资源等尽管在天然或人工维护下可不断更新、繁衍和增殖,但在人为破坏和不合理利用下,也会退化、解体、枯竭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目前,人类对再生资源的破坏已很严重,在人类对地球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之前,地球上的森林、草地和其它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约产生1500亿吨净有机物质。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彼得·维托塞克估计,人类约已毁掉12%的陆地净初级生产力。随着资源的毁坏、改变或占用,结果将是环境退化的链式反应。

(三)环境子系统

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环境子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的质量以及对资源的利用。当前,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⑴ “三废”物质污染。具体指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排放的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等;⑵噪音污染。主要是工业机器、建筑机械、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高强度噪音;⑶水资源枯竭。水资源的大量污染使人类处于无水可用的尴尬境地;⑷土地沙漠化。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等原因严重地破

坏了土地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⑸温室效应。工业生产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使全球的气温升高;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及制冷设备的制冷剂产生的氟录碳、氧化氮等气体;⑺核污染。各种可能产生的核泄露甚至核爆炸而带来的放射性污染。

环境问题主要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引起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表现,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失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生产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对自然作用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扩大,由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是呈指数形式发展的,具有通向极限的突发性。也就是说,污染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突发地使整个生态环境彻底崩溃。所以,不重视当前的经济活动的污染问题,那么对未来经济的威胁不只是能看得见的污染危害,而有可能是突发性的灭顶之灾。

(四)技术子系统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技术进步。决定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与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变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在这诸多方面,企业与产业技术进步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产业或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要素的利用方式与效率,决定着产出的质量和规模,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所以说,企业与产业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科学技术在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过程中具有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在今天人类面临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两难境地,从而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历史关头时,希望再次寄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应用对于自然资源环境无害甚至有益的技术以取代对自然资源环境具有潜在和现实危害的技术,将极大地降低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保持和改善自然资源的质量。事实上,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机会和可能,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起到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五)制度子系统

传统经济学中,制度因素一般被经济性家们作为外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直到制度经济学诞生后,制度才逐渐被人们接受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存在。

制度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进行的,一个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条件能够积极地实现制度变迁,从而获得不同制度间的潜在利润。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活动,消除搭便车行为,从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说明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制度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时候,由于人们在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非持续利用行为无法通过其他形式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有意识地构建一个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体系,如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等就构成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并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系统调控

如何对区域经济、环境和资源系统进行有效地调控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人们普遍承认,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威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该问题产生的根源又是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没有充分注意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在区域经

济与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中,经济系统是主动方面,资源、环境系统是被动方面(即被动地承受经济系统的影响,并对经济系统产生相应的反作用)。所以,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调控调控。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应主要从区域经济子系统入手,调整经济发展的模式,减少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口数量的无节制增长会通过增加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压力而加剧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区域的经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亦为区域人地系统调控的重要内容。但限于主题,本文仅限于对区域经济子系统调控的讨论。

区域经济系统调控的目标是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减少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耦合。该耦合包括区域经济与资源间的耦合和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藕合两个方面。

(一) 区域经济与资源间的耦合

区域经济与资源间的藕合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适应了当地的资源特点。这种适应有两种含义:一是当地的经济是建立在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因而在区际贸易的条件下这里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并使经济获得了健康、迅速的发展;二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和规模合理,因而当地资源基础得到了保护,使其能够提供对区域经济的长久支撑能力。如果缺少前一点,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无法确保其与外界之间的竞争力优势,使区域经济难以进一步发展,如果缺少后一点,则当地资源将遭到破坏,并使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失去保障。

为实现区域经济与资源间的耦合,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确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并相应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布局,确保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以破坏当地资源的支撑能力为代价。具体要求如下:1.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确定产业类型及其结构。在规划资源依托型产业时,首先应从当地资源特点出发,谋求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要尽量避免发展当地资源难以支撑而从外地调入相应资源又缺乏现实可能性的产业类型。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在布局资源依托型产业时,应根据当地相应资源的承载力水平确定合理的企业数量、规模和空间分布格局。资源是经济发展赖以为继的关键资本,避免此资本存量的耗减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为此,应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量与其更新能力相平衡,使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率被限制在合理的水平以下。欲达到此目的,就应限制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的数量和总体规模,避免对当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例如,为避免水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应根据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区域内的城市布局,以及在鼓励节约用水、促进企业采用节水工艺的同时,限制耗水型企业的过多布局和控制大型耗水企业的上马,以协调区域经济与水资源承载力间的矛盾。

(二) 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耦合

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耦合,意味着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维持较好的环境质量,即经济的发展不以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代价。从广义的“发展”概念上看,由于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也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而维持良好的环境质量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在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矛盾中,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业生产中废弃物(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农业生产中因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农田污染和生态破坏。故为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耦合,主要应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1.建立生态可持续性的工业体系。即在工业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开展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使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被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以下,以减少环境污染“末端治

理”的压力。2.实施生态农业战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从而避免农药、化肥对生态系统的污染。3.实施第三产业清洁生产战略。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危害虽然不如第一、二产业对环境的作用那么明显,但是由于其通常发生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带,其污染的排放总量也是相当巨大的。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可持续收入

能否得到一个可靠的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是进行该项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各国理论界和一些世界性组织,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建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指标体系。与之相比,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但却没有建立起具有自己独特的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联系及区别

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含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就这种关系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如果因此而将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理解为人们目前设置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经济指标体系部分,则显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一)目前各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经济部分内容,大部分还是传统统计体系中的一些指标,它们反映的往往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而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能力。(二)该指标体系中,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平行排列的,这与经济学从单一价值角度去看待复杂的客现世界,从而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单一指标来反映其状况及发展能力的要求不一致。(三)这些指标的内容过于狭隘,不能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资源、环境和人口都是都是决定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要远远超过目前人们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经济方面的设置内容。

因此,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用一个统一的可计量的价值指标来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能力,是从单—的价值变量去反映社会生产过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这四个组成部分在这里是统—的,而在可持续发展中这些不同变量则是平行排列的。(二)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将那些性质完全不同的内容及其运动抽象成单—的无差别的价值量及其运动,使得原来那些属于资源环境系统的部分转化为可计量价值指标从而内化成为经济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系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互重叠部分,各系统中有许多因素或内容成为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可持续收入的含义

可持续收入概念的建立与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要求是相一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即可以认为是可持续的。因此,必须确立在物质、人力和生态三种资本相互转化与相互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加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的作用逐渐削弱,而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高质量劳动力等其他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则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全球生态危机,也使经济学家认识到生态环境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下逐渐形成了社会总资本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构成的可持续发展资本理论模式。在上述的三种资本形式中,物质资本是通过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投资由人类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所形成;人力资本是由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投资所形成的人的素质的提高所构成,而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这三种形式的资本形式可以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相互替代转换。如人类经济活动所消耗生态资本的一部分可能以利润或投资转化为物质资本积累起来了。这种积累有的形成人力资本;有的形成物质资本;有的转化为生态资本,以及用于替代石油、森林等的人造自然资产等。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下,三种资本的总存量的非减性或有所增殖是判断经济可持续性的有效标准之一。这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但这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这里所说的社会总资本是指包括人们常说的经济资本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总和。其中,强调生态资本存量保持非减或有所增殖方才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确立三类资本相互转化与相互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加的观点。

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便于比较的具体计量指标就是区域可持续收入。可持续收入是指一个社会在不会消耗资本存量的情况下而可被消费的量,或者讲是不会减少总资产水平而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在这里,资本存量不仅包括人造资本,即各种已积累的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和生态资本。自然,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即那些支持生命系统及其他重要的环境资源的消耗必须被局限在自我和社会更新能力的范围内,才可以进行不同形式资本间的替代并计算社会可持续收入。具体地讲,可持续收入是指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的总收入,减去这些资本消耗或折旧,以及那些为维持这些资本存在和完好,或者讲其活动即不增加资本也不能供社会消费的这些价值耗费,如对环境破坏后的恢复费用,以及为了预防环境破坏发生的预防费用等,为此,一个社会的可持续收入(Y)可用下式表示:

Y=GNP - Dm - Dn - R

式中,GNP为国民生产总值;Dm为人造资本的折旧,其中包括物质资本(Km)和人力资本(Kh)的折旧;Dn为生态资本(Kn)的折旧(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损失);R是生态资本的恢复成本和防止生态资本损失而采取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开支。 这样得到的可持续收入,只是反映一个社会的绝对经济福利,还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部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有社会公平的要求,它是绝对经济福利与相对经济福利的统一。所以,为了反映—个社会从可持续收入中得到的真实经济福利,还必须加上—个限制性指标,即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该指标可以用基尼系数来反映。基尼系数的大小与社会的公平程度呈正比,但不能因此而得到公平程度越高社会在—定可持续收入基础上得到的经济福利越大的结论。因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化配量的标准,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那种牺牲较大程度效率的公平,可能会得到一个较大的现时经济福利,但却是以牺牲可持续收入的长远能力为代价的。所以,—定的公平程度会带来多大的社会福利,要看它对可持续福利的影响而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是不相同的。

可持续收入可以用来进行区域间比较,用以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可持续能力的大小。为了正确地评估可持续收入,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和衡量;(二)如何识别自然和环境资本中属于无法替代的资本;(三)如何识别和判断不同资本形式之间的替代率;(四)如何对环境退化或环境损害进行价值评估以便真正反映其重要性。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加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所谓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是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能力,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经济系统内部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能力。经济系统内部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由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经济再生产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口问题,它包括人力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它用来反映社会劳动者,利用其知识在对生产资料的使用中能够生产多种使用价值与劳务的力量;二是物质基础,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由过去劳动创造的生产资料,即物化劳动;三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技术的带动作用所实现的全部知识力量,即科学技术力;四是由一定的同生产相联系的经济关系产生的力量和由协作联合而产生的力量,即协作联合力;五是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力量,即自然生产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外在环境持续能力,是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是指由自然再生产过程所决定的自然生产潜力和生态平衡规律所制约的生态环境平衡自我调节能力。它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再生能力、环境污染吸收和净化能力;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平衡的自我维护和稳定能力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持续能力,是由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社会进步、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保护能力和人类行为过程中的调节能力。它包括:贫困、就业、人民生活、卫生保健、公共安全、人类的文化习惯与道德规范,公众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意识等。

具体来讲,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内外构成因素有以下几个:一、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存量与更新能力。它包括资源存在能力和环境缓冲能力,也包括经济发展过程的环境稳定能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等。在整个可持续经济发展系统中,自然资源及环境的质量与数量是其他因素状况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一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二、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或人类资本的积累能力。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人口数量生产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更需要人口的素质或质量必须适应和满足生产力发挥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需要。三、一个社会的物质资本存量及其积累能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财力是发展经济和科技、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四、科学技术已达到的水平和发展能力。这里的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系统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它不但能带来生产要素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要素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虽然它对人类社会具有两面性,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五、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及其自调节能力。它是一个社会已达到的生产管理水平及其进步能力。这里的要素生产力大小的管理水平,不仅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组织方式及由其决定的人们在此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而且也包括产品的分配方式及其结果,因为后者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的再生产能力。六、社会经济体制。它主要指上面提到的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能力。在整个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中,它往往是一种支配性因素,因为它决定了其他因素在既定条件下的能力发挥状况及其持续更新能力。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要素,按其作用性质划分,主要有下面五个基本要素:一是资源承载能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人口平均占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在维持一定生活消费水平前提下可养活的一定人口数量。二是区域生产能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口、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直接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三是环境缓冲能力,它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出现由于自然波动和社会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四是进程稳定能力,它是指在经济发展发展过程中,区域系统的抗干扰、防灾抗灾能力和重建能力。五是管理调节能力,是指人们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所具备的认识能力,行动能力、决策能力和调整能力。显然,上述的五种能力是特定的功能作用方面进行划分的,因此她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容关系,如第二、三、四种能力

也都包含着第一种能力里,或者将是以第一种能力为基础的,第五种则不仅显然地包含了第二、四种能力中的部分内容,而且也包含了其他两种能力的内容,或者是以它们为自然基础的。

区域经济持续能力建设可以分为战略研究、规划研究和实施措施研究三个层次。战略研究需根据区域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存有数、消耗数、满足度、可替代性、科技转化率等基本制约和区内的供需状况、人口素质、社会结构、开放程度等的动态演变去确立。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应主要解决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及产业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的空间布局及时序安排问题。在协调问题研究中,资源开发规划既应把资源开发作为区域发展的突破口,又将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作为一体统一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既应把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动力,又将其与资源供给、人口需求和环境承受能力统一协调;人口发展规划应该追求适度人口规模,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应当既满足区域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又不超出特定时段下资源的承载力;区域环境规划应当寓生态环境于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中,并通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提高环境容量促进区域持续发展。在空间布局研究中,应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与核心区域,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持续发展。在时序安排上应当根据不同时段的区域发展态势与存在问题,由近及远,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与途径,不断消除瓶颈因素,逐步实现区域持续发展。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实施有赖于区域各行业、各部门的具体操作。因此,实施研究主要研究规划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在内的执行指标体系,包括资金、技术、法规、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执行指标体系的监控研究和预警系统研究,超前地提供预先警告,以便有较多的时间去控制区域系统并使其保持在正常的状态。

第五节 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差很大,为走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种种不利因素。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何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区域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仍将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50亿元,是1979年1988亿元的14.4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速度为9.8%;全国居民年均收入由1979年的197元增长到2000年的2186元,增长了10多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速度为6.8%。但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建国后至1978年的30年间,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均衡发展战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这一时期以现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东、中、西地区之比为6.81:6.78:7.25,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这种速度差的积累,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但1978年实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从均衡战略转向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得建国后一度缩小的区域经济差异重新扩大,而且呈加大的趋势,已经越过了警戒线。1979年—1995年的17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全国为9.8%,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增

长速度比为12.8:9.3:8.7,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在很多省(市、自治区)内部也相当程度地存在着。

(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地方经济利益主体地位不断加 强。据统计,1979—1994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区GNP平均增长速度在9.8%以上,各省GNP增长率在6—15%之间变动,其中许多省份GNP增长率超过10%。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但具有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下的特征: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低下。1994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为10.21%,其中19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老工业基地天津和辽宁只有9.27%和8.07%;我国工业企业产值利税率为9.61%,其中有12个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全国平均为28.3元,有11个省低于30元。1993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1023元/人年,其中有19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科技进步对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低。1979—1990年期间我国科技进步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33.22%,其中有9个省份低于30%,与发达国家目前50—70%还有相当的差距。

(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加剧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加剧是80年代以来市场分割与地区封锁的后果之一,使区域经济不能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国各地部门产业结构日趋相似。我国地区产业结构不仅层次低,而且趋同化日趋加剧。据测算,我国中部与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9%。从各省市区看,1981年区域工业部门产值结构与全国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以上的省市区有18个,占省市区总数的62.1%。如果除去几个资源型产业,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区有24个,占省市区总数的82.2%。1989年我国地区内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以上的省、市、区有22个,占省、市区总数的75.9%,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不仅如此,省内地市间产业趋同化也在加重,如湖南省各地市与全省工业部门结构的相似系数在0.8以上有10个城市,占城市总数的72%。全国其它省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四)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

中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是丰富的绝对量和短缺的相对量并存。这意味着,虽然中国有这丰富的资源储量,但人均拥有量并不多,远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如此,许多重要资源还是紧缺资源。联系到中国目前的高速经济增长,可以预计,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的资源短缺问题状况将日益严峻,并有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化的瓶颈问题。这种状况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各方面都相当程度地存在着。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制订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遏止环境的恶化。应该说,这些措施收到了成效,但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控制,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恶化状态中。而且,其态势仍然是相当严峻的,主要表现在:由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带来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恶化;沙漠化继续蔓延,草地资源继续退化;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生活生产用水处于紧张状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善,煤烟型大气污染仍将严重存在;以及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短期内难以改变等。

二、中国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有两个基本的目标:经济增长和区域平衡。从长远来看,生产力和城镇、人口在区域间的最终均匀分布,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能较好地解决环

境问题,从而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但在一定阶段,由于受到国家、社会和个人投资能力的限制,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两个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涉及到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虽然经过了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各地的经济状况均有可很大的发展,但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强制性要求扭转区域生产要素的传统流向,使区域间的经济交往和运行进入到所谓的“效率优先”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从追求区域平衡发展转变为争取区域间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并把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放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三、现阶段中国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途径与对策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建议分两步进行。考虑到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省内部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一般具有同质性,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地域单元,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应以省为基本单元,并依据各省不同的自然环境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特点,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省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可相机转向大的经济协作区和流域,如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四盟)、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含内蒙古西三盟)、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各区亦应有不同的战略侧重点,如西北和西南地区重点可放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上,确保我国大江大河源头和上游地区生态的良性循环,而东北、东南和环渤海地区,置点可放在工业污染的治理和城市群的建设上,等等。当前,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对各区域的发展条件进行科学分析论证,编制审定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不同于计划,它是以指导性为主的。建立市场经济,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诱导和管理经济的机制;同样,区域规划的实施也需要一套包括法律手段、经济诱导和调控、政策引导等的管理机制来指导区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情况、动态演化以及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对各个省区而言,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不同地区的区域规划的要求和目标不尽相同。在全国范围内贯彻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国家有必要搞清楚区域之间的差异程度,在“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总体分析评价中,得出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难易程度,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地编制各地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并结合各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程度,以及在社会公平方面应负担的份额,在宏观调控中合理地确定区域间的投资配额等。

(二)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合理布局全国产业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一方针合理布局我国生产力,应该建立在区域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这里的资源比较优势不仅应该考虑经济资源要素问题,还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例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气候干燥、缺水,对废水等工业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差,发展大型能源原材料工业要根据稀释自净能力和其他要素的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以减少工业污染。目前,对于已形成较好经济实力的东部地区来说,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则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最终在全国建立起一个适应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的产业布局。

(三)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通过对不同类型实验示范区经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科学研究、将总结出具有普遍推广、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针对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先行设置生态型示范区和治污型示范区两类实验示范区。生态型示范区应主要建立在我国部分生态脆弱地区,这类示范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探索如何减轻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造成压力的正确途径,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动态平衡。治污示范区应设立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这类地区由于近年来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使原本较为优越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已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避免其他地区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结这一类示范区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4] 马俊杰.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内容[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

[5] 王合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

[6] 赵惠,张楠,南京福.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3)

[7] 杨文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2000(3)

[8] 闵远光、袁珂.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剖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0(3)

[9] 张利田、呼丽娟.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区域经济系统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6)

[10] 邓明艳.可持续发展与区域PRED系统[J]. 陕西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11] 费洪平.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开发与整治,2000(4)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因此区域空间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国家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现与否对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构成与内容及其能力建设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8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电子时代兴起,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很大提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曾出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浪潮。一批综合性的论著,如R.纳克斯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A.w.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1955)、G.米尔达尔的《国际经济》(1955)、w.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1958)等相继问世。这些著作认为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普遍性,发展问题就是不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增长、追赶发达国家的问题。这种发展理论的实践指向表现为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目标的强烈追求,把国民生产总值视为发展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标志。“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是这种发展思潮的代名词。经济增长决定论适应了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强烈要求,成为战后世界发展的正统理论。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在50-60年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然而当时的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人们还未享受物质财富带来的巨大利益的时候就已经遭受了自然界的报复。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开始深化,认为发展不仅是追求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要解决由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相继成立并开展了以工业污染控制为中心的环境管理活动。7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城市和地方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进行工业污染源的调查和治理。此时,发展的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综合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观念中开始强调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作用,把发展问题与人的基本需求结合起来,发展的概念逐步由经济推向社会,并把环境问题由工业污染控制推向全方位的环境保护。人们在实践中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日益受到资源的限制,加快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而且不一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并不能促使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和真正消除贫困。英国经济学家杜德利和西尔斯所著《发展的含义》一书中,则说:增长只是物质量的扩大,事实上也可能对社会有害。一个国家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需要在减少失业、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方面也取得进步,才能说是真正的发展。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规范的概念,既有商品、资本、财富等物质内容,又有公平、自尊、自主、稳定等社会内容。

1992年以来,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为标志,人类对发展理论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认为环境是发展的自身要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即由资源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变成为技术型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人类探索了几个世纪,终

于悟出了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类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思考的第一个里程碑。大会通过了划时代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尽管今天看来,1972年会议的议题偏重于讨论由发展引出的环境问题而没有更直接地关注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但已经包含了某些与可持续发展有联系的思想火花。会议报告中写道:“实际上联合国对这次会议的要求,显然是要确定我们应当干什么,才能保持地球不仅成为现在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而且将来也适合子孙后代居住”。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对此问题出现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探讨。1980年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其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相继开展了持续发展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推行起到关键作用的是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该组织在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下,经过世界范围内专家整整900多天的工作,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系统地研究了持续发展问题,指出了以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迎接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同时,在该报告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界定和详尽的理论阐述。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获得了当代绝大多数学者的公认。其后,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宣称:“持续发展为我们的指导原则”。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思考的第二个里程碑,共有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其中有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此次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反映了关于全球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有力地推进了全球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此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其主题是“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和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再次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制定了该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战略和行动计划。1996的伊斯坦布尔世界人居会议和罗马粮食会议,讨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人类居住和世界粮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97年6月,在里约会议召开5周年之际,联合国在纽约召开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特别会议,审议里约会议以来各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以后的发展目标和行动举措。

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身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第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以发展为中心,没有发展就不存在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人类生命本质的需要和永恒的主题,其归根结底是要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尤其在贫困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人们承受着来自贫穷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唯一的出路便是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和人口猛增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才能为持续发展带来希望。第二,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人地系统所呈现的危机正是由于人地系统内部各方面存在矛盾或不协调。人们希望通过动态的、适当的平衡过程,找到连接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积极、正面的、平衡的相互作用,使每一要素都维持良好的状态,以达到最佳的综合效益、从而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第三,发展受到地球自然界物质基础的限制。人类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自然环境的容量、不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可更新资源的承效力是有限的,一旦发展的资源需求和环境需求超出这—范围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资源再生系统的不平衡甚至崩溃。这样发展

也就失去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最终可能成为空谈。第四,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公平性的发展,关键问题在于资源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出一种公平关系和合理性,即代际公平和代内不同人群、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与合理状态。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构成与内容

按照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范围的尺度,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不同的等级层次。区域是地球表层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地域空间,是具有一定范围、界线、面积、形状的—个个空间片断。依据这些空间片断的大小关系,可以构成一定的等级系列,按照特定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具有内在联系的区域。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是研究这些不同尺度、不同类型区域单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国家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比区域更小的地域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由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际调控过程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就整体还是局部而言,一旦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落实到具体区域进行操作。具体地来讲,区域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缘由在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以一定的区域存在为前提。人类所进行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的,离开了区域也就没有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舞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样也必须以区域的客现存在为前提。全球或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不同层次、类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区域应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的出发点。第二,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存在差异性。由于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区域均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特征导致了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各不相同。各地的情况不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着眼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应有所区别,实现持续发展的手段和方法也存在着差异。第三,区域的结合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生态和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发展,而非某一方面片面畸形地发展,这就必然要求不同部门间、利益群体间的协调与整合,使其向着互利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以牺牲个别部门或群体的利益来促进本部门或群体的超前发展和利益获得。区域介于微观个体和宏观整体的中观层次的地位使其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使可持续发展能够站在整个区域的角度,来考虑和权衡不同部门、群体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调整和改善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求区域内部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并通过区域间的互利与互补来推动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子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是建立在它与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生态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起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社会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起动力和保证作用,从而保证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和不断前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样也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前提,只有当经济增长率达到并保持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可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一个以贫困为特点的世界,将永远摆脱不了生态和其他的灾难。结合本书的特色,在以下论述中将主要强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下,通过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运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保证代际之间可持续收入的不变甚至增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其简洁地定义为:在一定资源环境条件约束的基础上尽可能取得当代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后代人所获得同样甚至更高经济利益的能力不受影响的经济发展形式。

从这个基本立足点出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就是协调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条件的关系,使之达到资源适度合理利用、环境受到保护,人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社会文明普通提高与经济稳步增长实现良性循环的过程。因此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归纳为:立足人地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选择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既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又确保发展质量,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谋求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讲,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进行理解: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物质生产能力及其利用效率的持续增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任何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在一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得到解决,同时这也与我们追求人类生活物质质量提高的目标并行不悖。但同时,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需要通过经济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可持续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是与以往经济增长的不同之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速度。

(二)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是生态效益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性为基础。现代经济社会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运动都是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的。任何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至人类自身的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一不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态系统。生态可持续性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而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极大地削弱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可持续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型经济,如果无视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限制,那么不仅难以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且还会最终毁掉经济增长的成果。

(三) 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公平性原则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世代之间的公平,二是同代人之间的公平。就前者来讲,在传统发展模式中,主要考虑当代人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到未来后代人的利益。持续发展则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要求对后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责任。就后者来讲,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要求实现区域内的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不要求实现区域内的同步发展,而是允许某些时期区域内不同的空间存在发展差异,但长远来看,这种发展差异应逐步减小,达到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间的不平等,致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愈来愈大,这不仅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也影响着发达地区。要通过区域协作、逐步消除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在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条件下消除区域贫困,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与一般理论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区域可持续发展更加具体和直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些自身的特色。总的来讲,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一些方面的特点:

(一)区域性

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球表层区域等级与层次分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由于自然、社会及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差异,不同区域各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正是这些区域特性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区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差异,还表现在特定地区的人们各有特点的生活水准、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也表现在人类改造自然满足自身需求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问题,最终表现为各个区域具有不同的持续发展潜力和途径。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从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出发。因此,准确把握区域特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唯有如此,才能够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二)持续性

从总体上来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应能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保持一定的连贯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不允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和起伏,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这种波动和起伏是正常和难免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允许发展过程有一些波动,但波动幅度和频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稳定地、连续地发展。

(三)阶段性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消费需求中的需求上升规律将始终伴随着这个过程并发挥作用。所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阶段性过程,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取得的成果也是不相同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循序渐进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而不应盲目超越。

(四)层次性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多层面运作的问题,至少存在以下3个分析层面:企业层、产业层、宏观层。企业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规模经济与集团组建、管理创新等举措的有力开展。产业层是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层次和最活跃的层次。产业层面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通过政策和环境等方面的运作,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宏观层面涉及各项政策法规的制订和实施,推动社会经济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进行全社会的组织结构、投资结构、人员结构的调整等,以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与基本内容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主要包括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和制度子系统等五部分。

(一)人口子系统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口增长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历来有很多解释,尽管很多解释未能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出发,但对于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并非没有意义。

一般来说,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主要流程路径包括:1.人口自然变动(出生、死亡)2.人口迁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总需求;4.人口增长、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产出;5.劳动力素质、技术进步经济产出。

就人口与资源与环境关系而言,人口数量是人口系统各要素中导致资源、环境、社会问题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区域人口数量的膨胀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使区域总需求水平急速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面临的是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统计数据显示,GNP增长速度一旦超过了人口增长率,对环境的污染效应就更大。一般而言,总产出和劳动力总量具有正比例关系,人口越多污染越严重。工业化进程如果不有效地遏制外部性的扩散,生产和消费必然会导致无数个社会陷阱,使经济增长呈现非持续性。此外,人口的质量也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一个民族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等于拥有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和财富,未来的发展,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如果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纵观世界各国,发达国家的人口素质往往较高,不发达国家往往以高文盲率、低识字率为特征。对不发达区域来说,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可提高人力资本,有效地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子系统

自然资源是指广泛存在自然界的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如土地、水资源、矿物、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构成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要素主要表现在: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发展的特点、方向和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但在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不同的,地区自然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制约的强度也不同。总的来讲,开发的重点将由土地、气候、水、生物等可更新的再生性资源转向以矿产资源为主的不可再生的耗竭型资源转换。

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非持续利用问题。由于当代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日益增加,以及在一定的技术与经济水平下,人类所能探明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因而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尤其是矿物能源的枯竭)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可更新的资源如生物资源等尽管在天然或人工维护下可不断更新、繁衍和增殖,但在人为破坏和不合理利用下,也会退化、解体、枯竭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目前,人类对再生资源的破坏已很严重,在人类对地球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之前,地球上的森林、草地和其它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约产生1500亿吨净有机物质。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彼得·维托塞克估计,人类约已毁掉12%的陆地净初级生产力。随着资源的毁坏、改变或占用,结果将是环境退化的链式反应。

(三)环境子系统

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环境子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的质量以及对资源的利用。当前,严重威胁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⑴ “三废”物质污染。具体指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向自然界排放的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等;⑵噪音污染。主要是工业机器、建筑机械、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高强度噪音;⑶水资源枯竭。水资源的大量污染使人类处于无水可用的尴尬境地;⑷土地沙漠化。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等原因严重地破

坏了土地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⑸温室效应。工业生产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使全球的气温升高;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及制冷设备的制冷剂产生的氟录碳、氧化氮等气体;⑺核污染。各种可能产生的核泄露甚至核爆炸而带来的放射性污染。

环境问题主要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引起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表现,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失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生产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对自然作用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扩大,由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是呈指数形式发展的,具有通向极限的突发性。也就是说,污染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突发地使整个生态环境彻底崩溃。所以,不重视当前的经济活动的污染问题,那么对未来经济的威胁不只是能看得见的污染危害,而有可能是突发性的灭顶之灾。

(四)技术子系统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技术进步。决定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与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变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在这诸多方面,企业与产业技术进步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产业或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要素的利用方式与效率,决定着产出的质量和规模,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所以说,企业与产业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科学技术在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过程中具有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在今天人类面临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两难境地,从而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历史关头时,希望再次寄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应用对于自然资源环境无害甚至有益的技术以取代对自然资源环境具有潜在和现实危害的技术,将极大地降低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保持和改善自然资源的质量。事实上,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机会和可能,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起到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

(五)制度子系统

传统经济学中,制度因素一般被经济性家们作为外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直到制度经济学诞生后,制度才逐渐被人们接受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存在。

制度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进行的,一个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条件能够积极地实现制度变迁,从而获得不同制度间的潜在利润。制度创新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于:一个效率较高的制度的建立,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活动,消除搭便车行为,从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说明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制度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时候,由于人们在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非持续利用行为无法通过其他形式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有意识地构建一个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体系,如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等就构成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并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系统调控

如何对区域经济、环境和资源系统进行有效地调控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人们普遍承认,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威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该问题产生的根源又是人类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没有充分注意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在区域经

济与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中,经济系统是主动方面,资源、环境系统是被动方面(即被动地承受经济系统的影响,并对经济系统产生相应的反作用)。所以,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调控调控。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应主要从区域经济子系统入手,调整经济发展的模式,减少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人口数量的无节制增长会通过增加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压力而加剧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区域的经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亦为区域人地系统调控的重要内容。但限于主题,本文仅限于对区域经济子系统调控的讨论。

区域经济系统调控的目标是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减少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耦合。该耦合包括区域经济与资源间的耦合和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藕合两个方面。

(一) 区域经济与资源间的耦合

区域经济与资源间的藕合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适应了当地的资源特点。这种适应有两种含义:一是当地的经济是建立在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因而在区际贸易的条件下这里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并使经济获得了健康、迅速的发展;二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和规模合理,因而当地资源基础得到了保护,使其能够提供对区域经济的长久支撑能力。如果缺少前一点,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无法确保其与外界之间的竞争力优势,使区域经济难以进一步发展,如果缺少后一点,则当地资源将遭到破坏,并使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失去保障。

为实现区域经济与资源间的耦合,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确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并相应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布局,确保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以破坏当地资源的支撑能力为代价。具体要求如下:1.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确定产业类型及其结构。在规划资源依托型产业时,首先应从当地资源特点出发,谋求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次,要尽量避免发展当地资源难以支撑而从外地调入相应资源又缺乏现实可能性的产业类型。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在布局资源依托型产业时,应根据当地相应资源的承载力水平确定合理的企业数量、规模和空间分布格局。资源是经济发展赖以为继的关键资本,避免此资本存量的耗减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为此,应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量与其更新能力相平衡,使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率被限制在合理的水平以下。欲达到此目的,就应限制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的数量和总体规模,避免对当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例如,为避免水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应根据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区域内的城市布局,以及在鼓励节约用水、促进企业采用节水工艺的同时,限制耗水型企业的过多布局和控制大型耗水企业的上马,以协调区域经济与水资源承载力间的矛盾。

(二) 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耦合

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耦合,意味着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维持较好的环境质量,即经济的发展不以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代价。从广义的“发展”概念上看,由于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也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而维持良好的环境质量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在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矛盾中,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工业生产中废弃物(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农业生产中因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农田污染和生态破坏。故为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间的耦合,主要应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1.建立生态可持续性的工业体系。即在工业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开展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使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被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以下,以减少环境污染“末端治

理”的压力。2.实施生态农业战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从而避免农药、化肥对生态系统的污染。3.实施第三产业清洁生产战略。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危害虽然不如第一、二产业对环境的作用那么明显,但是由于其通常发生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带,其污染的排放总量也是相当巨大的。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可持续收入

能否得到一个可靠的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是进行该项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各国理论界和一些世界性组织,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建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指标体系。与之相比,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但却没有建立起具有自己独特的指标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联系及区别

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含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就这种关系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如果因此而将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理解为人们目前设置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经济指标体系部分,则显然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一)目前各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经济部分内容,大部分还是传统统计体系中的一些指标,它们反映的往往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而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能力。(二)该指标体系中,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平行排列的,这与经济学从单一价值角度去看待复杂的客现世界,从而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单一指标来反映其状况及发展能力的要求不一致。(三)这些指标的内容过于狭隘,不能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资源、环境和人口都是都是决定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要远远超过目前人们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经济方面的设置内容。

因此,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用一个统一的可计量的价值指标来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能力,是从单—的价值变量去反映社会生产过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这四个组成部分在这里是统—的,而在可持续发展中这些不同变量则是平行排列的。(二)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将那些性质完全不同的内容及其运动抽象成单—的无差别的价值量及其运动,使得原来那些属于资源环境系统的部分转化为可计量价值指标从而内化成为经济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系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互重叠部分,各系统中有许多因素或内容成为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可持续收入的含义

可持续收入概念的建立与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要求是相一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即可以认为是可持续的。因此,必须确立在物质、人力和生态三种资本相互转化与相互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加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的作用逐渐削弱,而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高质量劳动力等其他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则不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全球生态危机,也使经济学家认识到生态环境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下逐渐形成了社会总资本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构成的可持续发展资本理论模式。在上述的三种资本形式中,物质资本是通过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投资由人类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所形成;人力资本是由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投资所形成的人的素质的提高所构成,而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这三种形式的资本形式可以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相互替代转换。如人类经济活动所消耗生态资本的一部分可能以利润或投资转化为物质资本积累起来了。这种积累有的形成人力资本;有的形成物质资本;有的转化为生态资本,以及用于替代石油、森林等的人造自然资产等。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下,三种资本的总存量的非减性或有所增殖是判断经济可持续性的有效标准之一。这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但这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这里所说的社会总资本是指包括人们常说的经济资本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的总和。其中,强调生态资本存量保持非减或有所增殖方才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因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确立三类资本相互转化与相互增殖的基础上保持社会总资本存量增加的观点。

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便于比较的具体计量指标就是区域可持续收入。可持续收入是指一个社会在不会消耗资本存量的情况下而可被消费的量,或者讲是不会减少总资产水平而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在这里,资本存量不仅包括人造资本,即各种已积累的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和生态资本。自然,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即那些支持生命系统及其他重要的环境资源的消耗必须被局限在自我和社会更新能力的范围内,才可以进行不同形式资本间的替代并计算社会可持续收入。具体地讲,可持续收入是指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的总收入,减去这些资本消耗或折旧,以及那些为维持这些资本存在和完好,或者讲其活动即不增加资本也不能供社会消费的这些价值耗费,如对环境破坏后的恢复费用,以及为了预防环境破坏发生的预防费用等,为此,一个社会的可持续收入(Y)可用下式表示:

Y=GNP - Dm - Dn - R

式中,GNP为国民生产总值;Dm为人造资本的折旧,其中包括物质资本(Km)和人力资本(Kh)的折旧;Dn为生态资本(Kn)的折旧(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损失);R是生态资本的恢复成本和防止生态资本损失而采取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开支。 这样得到的可持续收入,只是反映一个社会的绝对经济福利,还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部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有社会公平的要求,它是绝对经济福利与相对经济福利的统一。所以,为了反映—个社会从可持续收入中得到的真实经济福利,还必须加上—个限制性指标,即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该指标可以用基尼系数来反映。基尼系数的大小与社会的公平程度呈正比,但不能因此而得到公平程度越高社会在—定可持续收入基础上得到的经济福利越大的结论。因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化配量的标准,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那种牺牲较大程度效率的公平,可能会得到一个较大的现时经济福利,但却是以牺牲可持续收入的长远能力为代价的。所以,—定的公平程度会带来多大的社会福利,要看它对可持续福利的影响而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是不相同的。

可持续收入可以用来进行区域间比较,用以反映不同区域经济可持续能力的大小。为了正确地评估可持续收入,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和衡量;(二)如何识别自然和环境资本中属于无法替代的资本;(三)如何识别和判断不同资本形式之间的替代率;(四)如何对环境退化或环境损害进行价值评估以便真正反映其重要性。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加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所谓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是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能力,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经济系统内部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能力。经济系统内部的持续发展能力,是由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经济再生产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口问题,它包括人力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它用来反映社会劳动者,利用其知识在对生产资料的使用中能够生产多种使用价值与劳务的力量;二是物质基础,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在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由过去劳动创造的生产资料,即物化劳动;三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技术的带动作用所实现的全部知识力量,即科学技术力;四是由一定的同生产相联系的经济关系产生的力量和由协作联合而产生的力量,即协作联合力;五是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力量,即自然生产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外在环境持续能力,是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是指由自然再生产过程所决定的自然生产潜力和生态平衡规律所制约的生态环境平衡自我调节能力。它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再生能力、环境污染吸收和净化能力;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平衡的自我维护和稳定能力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持续能力,是由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社会进步、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保护能力和人类行为过程中的调节能力。它包括:贫困、就业、人民生活、卫生保健、公共安全、人类的文化习惯与道德规范,公众的环境风险和环境意识等。

具体来讲,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内外构成因素有以下几个:一、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存量与更新能力。它包括资源存在能力和环境缓冲能力,也包括经济发展过程的环境稳定能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等。在整个可持续经济发展系统中,自然资源及环境的质量与数量是其他因素状况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一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二、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或人类资本的积累能力。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人口数量生产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更需要人口的素质或质量必须适应和满足生产力发挥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需要。三、一个社会的物质资本存量及其积累能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财力是发展经济和科技、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四、科学技术已达到的水平和发展能力。这里的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系统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它不但能带来生产要素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要素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虽然它对人类社会具有两面性,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五、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及其自调节能力。它是一个社会已达到的生产管理水平及其进步能力。这里的要素生产力大小的管理水平,不仅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组织方式及由其决定的人们在此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而且也包括产品的分配方式及其结果,因为后者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的再生产能力。六、社会经济体制。它主要指上面提到的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能力。在整个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中,它往往是一种支配性因素,因为它决定了其他因素在既定条件下的能力发挥状况及其持续更新能力。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要素,按其作用性质划分,主要有下面五个基本要素:一是资源承载能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人口平均占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在维持一定生活消费水平前提下可养活的一定人口数量。二是区域生产能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口、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直接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三是环境缓冲能力,它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出现由于自然波动和社会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四是进程稳定能力,它是指在经济发展发展过程中,区域系统的抗干扰、防灾抗灾能力和重建能力。五是管理调节能力,是指人们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所具备的认识能力,行动能力、决策能力和调整能力。显然,上述的五种能力是特定的功能作用方面进行划分的,因此她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容关系,如第二、三、四种能力

也都包含着第一种能力里,或者将是以第一种能力为基础的,第五种则不仅显然地包含了第二、四种能力中的部分内容,而且也包含了其他两种能力的内容,或者是以它们为自然基础的。

区域经济持续能力建设可以分为战略研究、规划研究和实施措施研究三个层次。战略研究需根据区域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存有数、消耗数、满足度、可替代性、科技转化率等基本制约和区内的供需状况、人口素质、社会结构、开放程度等的动态演变去确立。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应主要解决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及产业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的空间布局及时序安排问题。在协调问题研究中,资源开发规划既应把资源开发作为区域发展的突破口,又将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作为一体统一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既应把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动力,又将其与资源供给、人口需求和环境承受能力统一协调;人口发展规划应该追求适度人口规模,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应当既满足区域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又不超出特定时段下资源的承载力;区域环境规划应当寓生态环境于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中,并通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提高环境容量促进区域持续发展。在空间布局研究中,应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与核心区域,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持续发展。在时序安排上应当根据不同时段的区域发展态势与存在问题,由近及远,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与途径,不断消除瓶颈因素,逐步实现区域持续发展。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实施有赖于区域各行业、各部门的具体操作。因此,实施研究主要研究规划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在内的执行指标体系,包括资金、技术、法规、管理等各个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执行指标体系的监控研究和预警系统研究,超前地提供预先警告,以便有较多的时间去控制区域系统并使其保持在正常的状态。

第五节 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差很大,为走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种种不利因素。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何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区域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仍将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50亿元,是1979年1988亿元的14.4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速度为9.8%;全国居民年均收入由1979年的197元增长到2000年的2186元,增长了10多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速度为6.8%。但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建国后至1978年的30年间,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均衡发展战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这一时期以现价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东、中、西地区之比为6.81:6.78:7.25,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这种速度差的积累,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但1978年实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从均衡战略转向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得建国后一度缩小的区域经济差异重新扩大,而且呈加大的趋势,已经越过了警戒线。1979年—1995年的17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全国为9.8%,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增

长速度比为12.8:9.3:8.7,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在很多省(市、自治区)内部也相当程度地存在着。

(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效益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地方经济利益主体地位不断加 强。据统计,1979—1994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区GNP平均增长速度在9.8%以上,各省GNP增长率在6—15%之间变动,其中许多省份GNP增长率超过10%。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但具有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下的特征:1.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低下。1994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为10.21%,其中19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老工业基地天津和辽宁只有9.27%和8.07%;我国工业企业产值利税率为9.61%,其中有12个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全国平均为28.3元,有11个省低于30元。1993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1023元/人年,其中有19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科技进步对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低。1979—1990年期间我国科技进步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33.22%,其中有9个省份低于30%,与发达国家目前50—70%还有相当的差距。

(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加剧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加剧是80年代以来市场分割与地区封锁的后果之一,使区域经济不能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国各地部门产业结构日趋相似。我国地区产业结构不仅层次低,而且趋同化日趋加剧。据测算,我国中部与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9%。从各省市区看,1981年区域工业部门产值结构与全国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以上的省市区有18个,占省市区总数的62.1%。如果除去几个资源型产业,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区有24个,占省市区总数的82.2%。1989年我国地区内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以上的省、市、区有22个,占省、市区总数的75.9%,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不仅如此,省内地市间产业趋同化也在加重,如湖南省各地市与全省工业部门结构的相似系数在0.8以上有10个城市,占城市总数的72%。全国其它省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四)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

中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是丰富的绝对量和短缺的相对量并存。这意味着,虽然中国有这丰富的资源储量,但人均拥有量并不多,远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如此,许多重要资源还是紧缺资源。联系到中国目前的高速经济增长,可以预计,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的资源短缺问题状况将日益严峻,并有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化的瓶颈问题。这种状况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各方面都相当程度地存在着。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制订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遏止环境的恶化。应该说,这些措施收到了成效,但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控制,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恶化状态中。而且,其态势仍然是相当严峻的,主要表现在:由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带来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恶化;沙漠化继续蔓延,草地资源继续退化;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生活生产用水处于紧张状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善,煤烟型大气污染仍将严重存在;以及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短期内难以改变等。

二、中国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有两个基本的目标:经济增长和区域平衡。从长远来看,生产力和城镇、人口在区域间的最终均匀分布,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能较好地解决环

境问题,从而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但在一定阶段,由于受到国家、社会和个人投资能力的限制,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两个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涉及到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虽然经过了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各地的经济状况均有可很大的发展,但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强制性要求扭转区域生产要素的传统流向,使区域间的经济交往和运行进入到所谓的“效率优先”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从追求区域平衡发展转变为争取区域间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并把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放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三、现阶段中国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途径与对策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建议分两步进行。考虑到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省内部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一般具有同质性,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地域单元,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应以省为基本单元,并依据各省不同的自然环境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特点,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省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可相机转向大的经济协作区和流域,如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四盟)、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含内蒙古西三盟)、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各区亦应有不同的战略侧重点,如西北和西南地区重点可放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上,确保我国大江大河源头和上游地区生态的良性循环,而东北、东南和环渤海地区,置点可放在工业污染的治理和城市群的建设上,等等。当前,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对各区域的发展条件进行科学分析论证,编制审定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不同于计划,它是以指导性为主的。建立市场经济,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诱导和管理经济的机制;同样,区域规划的实施也需要一套包括法律手段、经济诱导和调控、政策引导等的管理机制来指导区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情况、动态演化以及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对各个省区而言,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不同地区的区域规划的要求和目标不尽相同。在全国范围内贯彻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国家有必要搞清楚区域之间的差异程度,在“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总体分析评价中,得出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难易程度,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地编制各地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并结合各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程度,以及在社会公平方面应负担的份额,在宏观调控中合理地确定区域间的投资配额等。

(二)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合理布局全国产业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一方针合理布局我国生产力,应该建立在区域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这里的资源比较优势不仅应该考虑经济资源要素问题,还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例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气候干燥、缺水,对废水等工业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差,发展大型能源原材料工业要根据稀释自净能力和其他要素的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以减少工业污染。目前,对于已形成较好经济实力的东部地区来说,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则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最终在全国建立起一个适应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的产业布局。

(三)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通过对不同类型实验示范区经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科学研究、将总结出具有普遍推广、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针对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先行设置生态型示范区和治污型示范区两类实验示范区。生态型示范区应主要建立在我国部分生态脆弱地区,这类示范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探索如何减轻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造成压力的正确途径,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动态平衡。治污示范区应设立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这类地区由于近年来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使原本较为优越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已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避免其他地区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结这一类示范区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4] 马俊杰.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内容[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

[5] 王合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

[6] 赵惠,张楠,南京福.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3)

[7] 杨文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2000(3)

[8] 闵远光、袁珂.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剖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0(3)

[9] 张利田、呼丽娟.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区域经济系统调控[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6)

[10] 邓明艳.可持续发展与区域PRED系统[J]. 陕西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11] 费洪平.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开发与整治,2000(4)


相关文章

  • [需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的请进]
  • <人大经济类考研宝典> 市场上唯一一部针对人大经济类考研的辅导书 资料翔实.精炼,针对性强,帮你理清解题思路,方便记忆 本书由人大教师,优秀在读研究生精心编辑,联袂打造,囊括了人大经济类十年的专业课真题,包括经济类五大学院各个专 ...查看


  • Efwqte英语考研资料大全
  •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无需积分,无需回复,只要你带宽足够大,你资料就足够多!大家网考研论坛ht ...查看


  • 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资料
  • 2011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试大纲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考试大纲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考试大纲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查看


  • 讲义word格式
  • 25.劳动和就业 (1)就业是民生之本 A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B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C .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 ...查看


  • 2014BEC商务英语考试全攻略
  • 2013BEC商务英语考试全攻略 BEC初级BEC中级BEC高级 999 句最常用英语口语 (mp3_ 同步字幕 )3 999 句最常用英语口语 (mp3_ 同步字幕 )2 999 句最常用英语口语 ( 文本 _mp3_ 同步字幕 )1 B ...查看


  • 复试面试官教你2010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abc
  • 复试面试官教你2010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备考 最牛英语口语培训模式:躺在家里练口语,全程外教一对一,三个月畅谈无阻! 太平洋英语,免费体验全部外教一对一课程:http://www.pacificenglish.cn 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逐年 ...查看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科类)第2阶段测试题答案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WORD2010中,要将整个文档中的某个英文单词全部 ...查看


  • 二级机电建造师历年试题精选解析
  • 二级机电建造师历年试题精选解析 场景 某安装公司承担每天2000t/d水泥厂球磨机的安装,按吊装技术方案的要求,球磨机就为选用现场,一台100t的起动机作业. 球磨机底座与基础间的二次灌浆设计文件未提出要求,安装公司提议的二次灌浆用料经设计 ...查看


  •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及表述
  • 高考地理考察重点与要求 区域地理重点: 地形:能通过解读地形等值线图.河流分布,说出地形类型,说明地貌特点,该区域的地势特点,分析地形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通过解读经纬度位置.气象等值线图,说出该区域气候类型,说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