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领悟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126-02   人们习惯将地理学科简单地归为文科,认为学习地理知识只需死记硬背即可,且中考时地理仅30分,学生一直把地理当作“副课”而不重视。所以,长期以来地理课既难教,学生成绩又难以提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大多是“半途出家”,对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不够,课堂上满堂灌,课堂下让学生死背。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器,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既想学、又爱学,既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又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是每个地理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人教版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在探究中领悟”为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编人教版地理教材以学生发展为主,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并且注重趣味性原则。每章节插入了大量的彩色图片,这些图片精美、说明性强,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认知特点。从教材的编写原则上看,教材十分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学生活动,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使“领悟”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领悟新知识,能够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培养动手能力,降低学习难度   初中地理作为小科,在中考中分值少,存在教学时间不足,学生不够重视的实际情况。而地理学科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虽然难度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一些知识点还是比较难掌握,遗忘率也非常高。如七年级上册地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二分二至图、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不仅内容多,而且对于七年级学生难度也较大。如果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不仅难于理解、记忆,还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动手中“领悟”出其规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知识记忆固然重要,更主要的是理解,要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究发现规律,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间接降低学习难度。   半球的划分和经纬度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难点。笔者在讲解南北半球的划分、半球的自转方向时,让学生将一个乒乓球沿接口剖开,上下相合当成地球仪,在接口处标上地球的自转方向后,再分开成南北半球扣在课桌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剖开处是地球的赤道,纬度为0°,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结论。在讲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时,同样用剖开的乒乓球左右相合,先让学生在乒乓球接口上下相对处标出南北极点,再在正对自己的接口处,标上经度20°W、背对自己的接口处标上经度160°E,然后分开成东西半球扣在课桌上,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东西半球的经度。这些教具便宜、简单,即使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提前准备,也可以用两个大小一致的矿泉水瓶盖代替,这样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动手、动脑理解学习内容,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学生主动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推广。地理教材中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内容,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兴趣。   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进行探究活动时,采用荆州市东方红中学分组探究的课堂模式,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每个小组的成员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如在探究实验中要有专门的观察员、记录员、发言人等。每隔一段时间,每个成员的角色互换,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探究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验。   2.精心设计探究性课题。选题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新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探究性课题,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课题进行探究。如笔者选择在“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能否将人口均匀地向西部迁移”这一问题的分组探究中,通过提供一些资料,让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两组之间激烈辩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3.注重将直观、具体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认识。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相比其他学科更实用。例如,讲述比例尺时,笔者将同样图幅的两幅地图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悟出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范围的大小的关系,其效果比老师讲、学生背有用得多。又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比较复杂,而2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曲曲折折,比较难找,学生阅读起来比较费劲,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然后通过鼠标点击出现各条等降水量线,每出现一条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各地区降水情况,总结出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即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直观的图像,掌握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突破了本节难点。   4.注重在比较中“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讲中国的地理差异时,笔者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降水、气温列成一个表格,再将两个地区人们的住、行等风俗习惯,农业生产列成一个表格,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别,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对比思维的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自觉进行知识间横向和纵向联系的思维习惯,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观。   地理知识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和规律性,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悟”,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深钻教材,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去发掘课本上的知识,总结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对地理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126-02   人们习惯将地理学科简单地归为文科,认为学习地理知识只需死记硬背即可,且中考时地理仅30分,学生一直把地理当作“副课”而不重视。所以,长期以来地理课既难教,学生成绩又难以提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大多是“半途出家”,对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不够,课堂上满堂灌,课堂下让学生死背。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器,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既想学、又爱学,既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又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是每个地理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人教版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在探究中领悟”为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编人教版地理教材以学生发展为主,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并且注重趣味性原则。每章节插入了大量的彩色图片,这些图片精美、说明性强,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认知特点。从教材的编写原则上看,教材十分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学生活动,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使“领悟”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领悟新知识,能够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培养动手能力,降低学习难度   初中地理作为小科,在中考中分值少,存在教学时间不足,学生不够重视的实际情况。而地理学科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虽然难度有所下降,但实际上一些知识点还是比较难掌握,遗忘率也非常高。如七年级上册地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二分二至图、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不仅内容多,而且对于七年级学生难度也较大。如果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不仅难于理解、记忆,还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动手中“领悟”出其规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知识记忆固然重要,更主要的是理解,要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究发现规律,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间接降低学习难度。   半球的划分和经纬度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难点。笔者在讲解南北半球的划分、半球的自转方向时,让学生将一个乒乓球沿接口剖开,上下相合当成地球仪,在接口处标上地球的自转方向后,再分开成南北半球扣在课桌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剖开处是地球的赤道,纬度为0°,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结论。在讲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时,同样用剖开的乒乓球左右相合,先让学生在乒乓球接口上下相对处标出南北极点,再在正对自己的接口处,标上经度20°W、背对自己的接口处标上经度160°E,然后分开成东西半球扣在课桌上,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东西半球的经度。这些教具便宜、简单,即使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提前准备,也可以用两个大小一致的矿泉水瓶盖代替,这样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动手、动脑理解学习内容,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学生主动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推广。地理教材中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内容,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兴趣。   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进行探究活动时,采用荆州市东方红中学分组探究的课堂模式,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每个小组的成员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如在探究实验中要有专门的观察员、记录员、发言人等。每隔一段时间,每个成员的角色互换,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探究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验。   2.精心设计探究性课题。选题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新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探究性课题,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课题进行探究。如笔者选择在“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能否将人口均匀地向西部迁移”这一问题的分组探究中,通过提供一些资料,让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两组之间激烈辩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3.注重将直观、具体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认识。地理知识的直观感悟相比其他学科更实用。例如,讲述比例尺时,笔者将同样图幅的两幅地图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悟出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范围的大小的关系,其效果比老师讲、学生背有用得多。又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比较复杂,而2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曲曲折折,比较难找,学生阅读起来比较费劲,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然后通过鼠标点击出现各条等降水量线,每出现一条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各地区降水情况,总结出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即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直观的图像,掌握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突破了本节难点。   4.注重在比较中“悟”。 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讲中国的地理差异时,笔者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降水、气温列成一个表格,再将两个地区人们的住、行等风俗习惯,农业生产列成一个表格,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别,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对比思维的训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自觉进行知识间横向和纵向联系的思维习惯,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观。   地理知识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和规律性,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悟”,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深钻教材,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去发掘课本上的知识,总结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对地理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相关文章

  •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案
  •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节教学 <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指出"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 ...查看


  • 经历过程 领悟方法 培养能力 丰富情感
  • 经历过程 领悟方法 培养能力 丰富情感 ------古诗>教学札记 山东曲阜实验小学     孔为峰 本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课文, 本课力求探索一种古诗教学的方法,希望不待老师讲,学生自己去学会,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学;我力求尊重学生 ...查看


  • _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_探究性教学案例_胡有红
  • 第27卷第3期中学生物学 Vol.27No.32011 2011年Middle School Biology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3-0034-0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探究性教学案例 胡有红 ( ...查看


  • 记金华的双龙洞评课稿
  • <记金华的双龙洞>评课稿 今天,我有幸欣赏了甘密老师的优秀课例<记金华的双龙洞>,甘密老师结合游记文体的特点,引领学生理文序.清结构,以段为例领悟写法,迁移运用,得意.得言.也得法,很好地实现了以篇达类.学习语言文字 ...查看


  • 拿来主义说课稿 1
  • <拿来主义>说课稿 曹公奇 一.说教材课文: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生动而透彻的阐明了对待外来文化及本国文化遗产的问题,批评了种种错误的思想,指出了批判的继承和借鉴是建设新文化.塑造新人的必要条件.文章艺术特点突出 ...查看


  •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 摘 要: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更是提高学生能力,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的主要途径,而"自主──探究"四环节教学策略是上好阅读课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其基本流程: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进行探讨,希望能寻求出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集体备课记录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 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0.03.08 地点:初二年段室 课时:2课时 备课组成员:黄亚贞,戴智华,陈丽芬 黄亚贞: <永久的悔>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课.这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 ...查看


  •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悬赏分: 0 - 解决时间 2011-04-12 10:36 提问者: 看菊花 - 一级 最佳答案 一是复习巩固: 二是导入并讲解新知识: 三是课堂巩固练习: 四是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 五是总结和课后 ...查看


  • 职业高中学情分析
  •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 教法设计 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意的问题: 1.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学生的思维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