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案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节教学

《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指出“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究而不断发展。” 可见,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要体现出科学本质,这是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要有“科学味”,否则就不是科学课了。

科学本质是什么?科学的本质可以大体概括为“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质疑精神”。实证意识:讲求证据、实事求是,证据从何而来?一般来自观察和实验;逻辑思维:符合逻辑的思考,运用证据与结果的逻辑关系,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质疑精神: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要保护学生质疑精神(摘自喻伯军《小学科学课程解读》)。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出科学本质呢?科学本质不是教师讲授出来的,也不是学生想象出来的,而且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渐让学生进行领悟。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是浙教版科学教材第三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溶液知识的开始,是化学部分基础性知识。这一节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兴趣和后继学习至关重要,而这一节又是放在学生学习了水的密度、压强、浮力物理知识以后进行,是以水为主题融合了物理、化学等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主题性。

学生对于溶液的知识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但认识还是不全面。如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来揭示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从中构建知识。设计探究活动内容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逐渐领悟其科学本质。

一、教学过程

教学片段一: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实验1:观察蔗糖、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然后将蔗糖放入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注意:尝试物质味道必须在已知安全情况下进行,一般情况不要进行)

观察现象:先下沉,后逐渐消失,仍然呈无色液体。

学生分析解答问题:

问题 1:下沉原因。(重力大于浮力)

问题2:蔗糖晶体消失了,到哪里呢?(学生讨论分析:用分子观点进行解析——理论上进行分析,较抽象,部分学生会难以理解)

问题 3:能否设计一个具体方案验证蔗糖还在水中,质量也没有少?

先尝一下水、蔗糖的味道(强调不能随便尝试物质的味道),观察其颜色、状态,用天平称量它们的质量,然后冰糖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直至消失,再称量和尝试混合后味道和颜色、状态。(让学生从味道、质量等方面验证一下,用事实来说明冰糖晶体消失仍然在水中,只是分散看不见粒子——分子)。

结论:将蔗糖晶体放入水中,发现蔗糖晶体消失了,变成了甜甜的糖水,说明了蔗糖被溶解了。(蔗糖在水被分散成看不见粒子——分子。)

拓展思考1:影响物质分散因素有哪些?(温度、水多少、搅拌、蔗糖的形状大小等。) 实验2:将植物油滴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

观察现象:先浑浊,后植物油浮在水面上。

问题1:上浮原因。(浮力大于重力,最后浮力等于重力)

问题2:为什么仍然还看见植物油?(学生讨论分析,说明植物油在水中被分散还看得见的小液滴)

结论:植物油在水中内被分散成液体小液滴。

拓展性思考2:植物油在其它液体中能否溶解呢?

实验2:将粉笔粉放入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

观察现象:先浑浊,后粉笔粉下沉至试管底部。

问题1:下沉原因。(浮力小于重力)

问题2:为什么仍然还看见粉笔粉?(学生讨论分析,说明粉笔粉在水中被分散还能看得见的固体小颗粒)

结论:粉笔粉在水内被分散成固体小颗粒。

在此基础,教师从而引入教学课题——《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并且指出不同类别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就针对上述三个实验结果展开探究活动,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相关的知识。

教学片段二:

针对实验1的结果,再展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哪方面有质疑?质疑性思考1:其它颜色物质是否也会溶解于水中?是否均形成无色透明液体呢?

实验4: 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现象。(强调实验前均注意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

实验现象:高锰酸钾晶体消失,形成深紫色的液体。

结论: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水中,分散粒子(离子),也看不见,颜色不变,高锰酸钾物质并没有消失。形成液体也是有颜色,但不透明。

质疑性思考2:物质能否溶解于其它液体如酒精中呢?

实验5:将紫色固体碘放入盛有酒精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碘消失,形成棕色的液体。

结论:碘溶解在酒精水中,分散粒子(分子),也看不见,颜色不变,液体不透明。 进行分析归纳:指出高锰酸钾、碘以及水、酒精作用,从而得出溶剂、溶质的概念以及溶液的初步概念。

质疑性思考3:液体能否溶解于其它液体中呢?

实验6:酒精能溶于水中。

酒精分子扩散水分子中去。

质疑性思考4:气体能否溶解于液体中呢?举例说明。

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

小结: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液体。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做一做:让学生分析一下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碘酒、酒精的水溶液、蔗糖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质疑性思考5:在糖水中再加入食盐,会溶解呢?

实验7:糖水中加入一些食盐,将会如何?说明什么?

食盐溶解于糖水中。

结论:溶质可以有多种。

观察性思考1:泉水中有什么?

泉水中溶入了矿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

其中的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它们所处的状态如何?

观察性思考2:糖水那一部分最甜?时间长了,会不会出现沉淀或上浮?

小结: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

归纳性小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够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观察性思考3:比较实验1与实验2、实验3,振荡、静置后现象。

结论:实验2、实验3的液体不是溶液。

分析:实验2、实验3的形成溶液的特点。

归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特性。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教学片段三:

结合三种混合物的特性,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例子以及生活、生产中运用。

二、评析: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三个小实验,进行分析,引入课题,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密切科学与生活关系,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你身边,打破学习科学神秘感。在三个实验基础上,分别进行进一步探究活动,特别是对实验1进行一些质疑性探究活动,更换了溶质、溶剂、多种溶质,进行了实验4、5,拓展思考2,在观察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构建了溶液、溶质、溶剂等知识,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也突出了重点内容——溶液的特征与组成、概念。再通过实验2、3与实验1的比较,构建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突破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区分这一知识难点。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事例及生活、生产中运用,密切科学与生活关系,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三、反思:

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是科学课程课堂教学本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领悟科学的本质。

1、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布鲁纳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在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将巧妙引出学习课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学生是否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因为这节课内容是物质在水中分散的状况,学生不清楚到底是学何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熟悉中事例入手,设计了三个小实验,通过学生观察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在事实的基础,学生很自然明白了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清楚了将要学习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在观察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分析与探究过程中,又培养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这样教学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发生身边,体会了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中产生。

2、让学生经历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在不同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探究学习。要清楚这三种液体的特性,由此归纳相关知识。针对实验1,要引导学生要有质疑意识,冰糖是白色的,难以直接观察结果,换成有颜色物质,是否也是这样?有颜色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可以直接观察结果,进行实验4;不是水其它液体

如酒精能否溶解其它物质呢?进行实验5。实验1形成液体,能否再溶解其它物质?这些形成液体稳定吗?通过观察实验进行探究,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从而构建相应知识,培养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当然,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还是很丰富的,要不断引导学生要有质疑意识,在课外还要继续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不要局限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科学认识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地进行质疑、假想,不断地进行实证。

3、让学生体会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精神。

从建构主义观点看,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开展科学探究,不仅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能力和科学情感,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1) 以教材为载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开展探究教学。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设计了大量可操作的探究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在一到六册教材中有系统规划。教师在设计这些探究活动时,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首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此基本逐渐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科学探究过程要有正确科学方法、严谨科学态度、持之以恒科学精神,按照科学探究一般过程有序展开。在本节教学过程,是以第一册中“物质的溶解性”的探究活动基础上,学生对物质溶解性有一定理解后,再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当然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熟悉事例入手,补充教材中不足,在探究活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取了相应的知识,并让学生经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是有乐趣的。

教学实践表明,采用探究教学,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会像科学家那样,要经历科学研究中的痛苦、茫然、焦虑与挫折,体验惊奇、激动、顿悟、充实与兴奋,从而认识和领悟科学的探究本质。

(2) 重视科学史教学。

①让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教材中附有一些著名科学家介绍,在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往往忽视这方面素材,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网络等查找这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搜集和整理,在学生间开展一些演讲、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崇尚科学、尊重事实、敬佩科学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科学品质。这些活动不但保持和发展了科学兴趣,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搜集整理信息的好习惯。

②把科学史融入课堂教学。

由于科学史能更加真实、丰富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和科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因此,从科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前人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表现出的巨大的创造智慧和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因而科学史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对于理解科学本质而言,在科学教学中融合科学史,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框架中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更准确地领悟科学的本质。

(3)重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密切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激情。在本节教学中,在学习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知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事例以及生活、生产中运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会丰富学生对科学情感,体会技术魄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节教学

《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指出“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究而不断发展。” 可见,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要体现出科学本质,这是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要有“科学味”,否则就不是科学课了。

科学本质是什么?科学的本质可以大体概括为“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质疑精神”。实证意识:讲求证据、实事求是,证据从何而来?一般来自观察和实验;逻辑思维:符合逻辑的思考,运用证据与结果的逻辑关系,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质疑精神: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要保护学生质疑精神(摘自喻伯军《小学科学课程解读》)。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出科学本质呢?科学本质不是教师讲授出来的,也不是学生想象出来的,而且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渐让学生进行领悟。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是浙教版科学教材第三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溶液知识的开始,是化学部分基础性知识。这一节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兴趣和后继学习至关重要,而这一节又是放在学生学习了水的密度、压强、浮力物理知识以后进行,是以水为主题融合了物理、化学等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主题性。

学生对于溶液的知识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但认识还是不全面。如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来揭示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从中构建知识。设计探究活动内容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逐渐领悟其科学本质。

一、教学过程

教学片段一: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实验1:观察蔗糖、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然后将蔗糖放入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注意:尝试物质味道必须在已知安全情况下进行,一般情况不要进行)

观察现象:先下沉,后逐渐消失,仍然呈无色液体。

学生分析解答问题:

问题 1:下沉原因。(重力大于浮力)

问题2:蔗糖晶体消失了,到哪里呢?(学生讨论分析:用分子观点进行解析——理论上进行分析,较抽象,部分学生会难以理解)

问题 3:能否设计一个具体方案验证蔗糖还在水中,质量也没有少?

先尝一下水、蔗糖的味道(强调不能随便尝试物质的味道),观察其颜色、状态,用天平称量它们的质量,然后冰糖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直至消失,再称量和尝试混合后味道和颜色、状态。(让学生从味道、质量等方面验证一下,用事实来说明冰糖晶体消失仍然在水中,只是分散看不见粒子——分子)。

结论:将蔗糖晶体放入水中,发现蔗糖晶体消失了,变成了甜甜的糖水,说明了蔗糖被溶解了。(蔗糖在水被分散成看不见粒子——分子。)

拓展思考1:影响物质分散因素有哪些?(温度、水多少、搅拌、蔗糖的形状大小等。) 实验2:将植物油滴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

观察现象:先浑浊,后植物油浮在水面上。

问题1:上浮原因。(浮力大于重力,最后浮力等于重力)

问题2:为什么仍然还看见植物油?(学生讨论分析,说明植物油在水中被分散还看得见的小液滴)

结论:植物油在水中内被分散成液体小液滴。

拓展性思考2:植物油在其它液体中能否溶解呢?

实验2:将粉笔粉放入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

观察现象:先浑浊,后粉笔粉下沉至试管底部。

问题1:下沉原因。(浮力小于重力)

问题2:为什么仍然还看见粉笔粉?(学生讨论分析,说明粉笔粉在水中被分散还能看得见的固体小颗粒)

结论:粉笔粉在水内被分散成固体小颗粒。

在此基础,教师从而引入教学课题——《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并且指出不同类别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就针对上述三个实验结果展开探究活动,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相关的知识。

教学片段二:

针对实验1的结果,再展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哪方面有质疑?质疑性思考1:其它颜色物质是否也会溶解于水中?是否均形成无色透明液体呢?

实验4: 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现象。(强调实验前均注意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

实验现象:高锰酸钾晶体消失,形成深紫色的液体。

结论: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水中,分散粒子(离子),也看不见,颜色不变,高锰酸钾物质并没有消失。形成液体也是有颜色,但不透明。

质疑性思考2:物质能否溶解于其它液体如酒精中呢?

实验5:将紫色固体碘放入盛有酒精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碘消失,形成棕色的液体。

结论:碘溶解在酒精水中,分散粒子(分子),也看不见,颜色不变,液体不透明。 进行分析归纳:指出高锰酸钾、碘以及水、酒精作用,从而得出溶剂、溶质的概念以及溶液的初步概念。

质疑性思考3:液体能否溶解于其它液体中呢?

实验6:酒精能溶于水中。

酒精分子扩散水分子中去。

质疑性思考4:气体能否溶解于液体中呢?举例说明。

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

小结: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液体。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做一做:让学生分析一下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碘酒、酒精的水溶液、蔗糖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质疑性思考5:在糖水中再加入食盐,会溶解呢?

实验7:糖水中加入一些食盐,将会如何?说明什么?

食盐溶解于糖水中。

结论:溶质可以有多种。

观察性思考1:泉水中有什么?

泉水中溶入了矿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

其中的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它们所处的状态如何?

观察性思考2:糖水那一部分最甜?时间长了,会不会出现沉淀或上浮?

小结: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

归纳性小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够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观察性思考3:比较实验1与实验2、实验3,振荡、静置后现象。

结论:实验2、实验3的液体不是溶液。

分析:实验2、实验3的形成溶液的特点。

归纳: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特性。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教学片段三:

结合三种混合物的特性,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例子以及生活、生产中运用。

二、评析: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三个小实验,进行分析,引入课题,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密切科学与生活关系,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你身边,打破学习科学神秘感。在三个实验基础上,分别进行进一步探究活动,特别是对实验1进行一些质疑性探究活动,更换了溶质、溶剂、多种溶质,进行了实验4、5,拓展思考2,在观察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构建了溶液、溶质、溶剂等知识,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同时也突出了重点内容——溶液的特征与组成、概念。再通过实验2、3与实验1的比较,构建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突破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区分这一知识难点。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事例及生活、生产中运用,密切科学与生活关系,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有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三、反思:

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是科学课程课堂教学本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领悟科学的本质。

1、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

布鲁纳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在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将巧妙引出学习课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学生是否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因为这节课内容是物质在水中分散的状况,学生不清楚到底是学何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熟悉中事例入手,设计了三个小实验,通过学生观察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在事实的基础,学生很自然明白了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清楚了将要学习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在观察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分析与探究过程中,又培养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这样教学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发生身边,体会了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中产生。

2、让学生经历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在不同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探究学习。要清楚这三种液体的特性,由此归纳相关知识。针对实验1,要引导学生要有质疑意识,冰糖是白色的,难以直接观察结果,换成有颜色物质,是否也是这样?有颜色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可以直接观察结果,进行实验4;不是水其它液体

如酒精能否溶解其它物质呢?进行实验5。实验1形成液体,能否再溶解其它物质?这些形成液体稳定吗?通过观察实验进行探究,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从而构建相应知识,培养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当然,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知识还是很丰富的,要不断引导学生要有质疑意识,在课外还要继续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不要局限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科学认识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地进行质疑、假想,不断地进行实证。

3、让学生体会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精神。

从建构主义观点看,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开展科学探究,不仅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能力和科学情感,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1) 以教材为载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开展探究教学。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设计了大量可操作的探究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在一到六册教材中有系统规划。教师在设计这些探究活动时,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首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此基本逐渐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科学探究过程要有正确科学方法、严谨科学态度、持之以恒科学精神,按照科学探究一般过程有序展开。在本节教学过程,是以第一册中“物质的溶解性”的探究活动基础上,学生对物质溶解性有一定理解后,再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当然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熟悉事例入手,补充教材中不足,在探究活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取了相应的知识,并让学生经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是有乐趣的。

教学实践表明,采用探究教学,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会像科学家那样,要经历科学研究中的痛苦、茫然、焦虑与挫折,体验惊奇、激动、顿悟、充实与兴奋,从而认识和领悟科学的探究本质。

(2) 重视科学史教学。

①让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教材中附有一些著名科学家介绍,在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往往忽视这方面素材,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网络等查找这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搜集和整理,在学生间开展一些演讲、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崇尚科学、尊重事实、敬佩科学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科学品质。这些活动不但保持和发展了科学兴趣,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搜集整理信息的好习惯。

②把科学史融入课堂教学。

由于科学史能更加真实、丰富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和科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因此,从科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前人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表现出的巨大的创造智慧和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因而科学史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对于理解科学本质而言,在科学教学中融合科学史,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框架中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更准确地领悟科学的本质。

(3)重视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密切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激情。在本节教学中,在学习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知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事例以及生活、生产中运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会丰富学生对科学情感,体会技术魄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章

  • 小学科学四年级教案 二.溶解
  • 第二单元 溶解 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 ...查看


  •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学目标: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 3.了解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教学重点:重点:物质的溶解性 教学难点:溶解的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PP ...查看


  • 九年级化学教案 溶液
  • F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物质有哪些? 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有:饮用酒.可口可乐.汽水.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牛奶.糖水.碘酒等等.它们都是纯净物吗? (一) 溶液 实验:在20mL 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 ...查看


  • 第6-7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二.考点清单 1. 2. 3. 4. 5. 三.全面突破 1. 2. 2 中). 4. 回答:可以.举例: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泉水中除溶有矿物质外,还溶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思考:果汁能溶于 ...查看


  •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案
  •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 ...查看


  • 幼儿园实验法的科学教案
  • 篇一: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一.莱博瑞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水宝宝粘合剂 二.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了解水的附着力.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幼儿对物品的触摸,锻炼幼儿的感知能力. 2.通过幼儿对图形的拼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探索要点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
  • 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以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幼儿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然而水又有许多特性,比如: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冲击力.水的沉浮.水的溶解性等.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 ...查看


  • 海水中氯教案
  • 上课内容:海水中的氯 I. 相关知识回顾 1.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 (2)强酸.强碱的电离方程式. (3)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基础知识. 2.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认识. (1)Cl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