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导学案

一、五四运动

【导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掌握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会分析和总结问题的方法,

并能做到学以致用,掌握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五四精神”。

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难点:在当今社会应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自主学习】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失败。

2、过程:

1> 初期:1919.5.4—六月初:中心:__________ 主力:__________

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运动的任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期:6月5日后,运动中心转到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见P55,资料卡片材料)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四运动的意义:

1>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_________________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促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__________相结合,为中国________ 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四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在当今社会应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成果展示】

【教师点评】

【成果检测】

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保路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2、五四运动中最契合民主革命任务的口号是( )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A .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广大群众积极参加 B .李大列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C .历史发展的必然 D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下列口号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五四运动斗争性质的一条是 ( )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还我青岛"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 五四运动的最伟大功绩在于

A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职务 B 启导广大人民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C 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D 释放了被捕学生

6.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但其意义不应包括( )

A .促使中国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促使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C. 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D .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和不妥协性

【反思】

【活学活用】

7.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导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3分)

(2)从材料二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该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4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 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

什么?(3分)

(2) 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

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4分)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1分)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初步成长

【自主学习】

(一)中共一大

1、标志:1921.7.23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秘密召开,最后一天法国搜查人员介入而转为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

2、内容:

①中心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党的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①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共二大(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

1、内容:①最高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低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中共一大制定的革命任务适合中国国情吗?反映了什么问题?

【成果展示】

【教师点评】

【成果检测】

【活学活用】

1.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A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 .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的武装起义

2.右图为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

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 .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3.“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五四传单。下列各项不是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

A .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 .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

A .上海是最早的工人罢工的城市

B .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这里的" 彻底" 是指 ( )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B.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D .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6.“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 )

A .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7、

一、五四运动

【导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掌握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会分析和总结问题的方法,

并能做到学以致用,掌握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五四精神”。

重点:五四运动的意义

难点:在当今社会应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自主学习】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失败。

2、过程:

1> 初期:1919.5.4—六月初:中心:__________ 主力:__________

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运动的任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期:6月5日后,运动中心转到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见P55,资料卡片材料)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四运动的意义:

1>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_________________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促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__________相结合,为中国________ 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四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在当今社会应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成果展示】

【教师点评】

【成果检测】

1、“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保路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2、五四运动中最契合民主革命任务的口号是( )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A .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广大群众积极参加 B .李大列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C .历史发展的必然 D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下列口号中,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五四运动斗争性质的一条是 ( )

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还我青岛" 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 五四运动的最伟大功绩在于

A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职务 B 启导广大人民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C 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D 释放了被捕学生

6.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但其意义不应包括( )

A .促使中国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促使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C. 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D .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和不妥协性

【反思】

【活学活用】

7.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导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3分)

(2)从材料二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该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4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

材料二: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 请说出材料一所提的改革运动指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

什么?(3分)

(2) 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开始于哪

个城市?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4分)

(3)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1分)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初步成长

【自主学习】

(一)中共一大

1、标志:1921.7.23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秘密召开,最后一天法国搜查人员介入而转为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召开。

2、内容:

①中心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党的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①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共二大(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

1、内容:①最高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低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中共一大制定的革命任务适合中国国情吗?反映了什么问题?

【成果展示】

【教师点评】

【成果检测】

【活学活用】

1.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A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 .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的武装起义

2.右图为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

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 .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3.“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五四传单。下列各项不是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

A .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 .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

A .上海是最早的工人罢工的城市

B .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这里的" 彻底" 是指 ( )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B.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D .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6.“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 )

A .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7、


相关文章

  • 近年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 近年来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孔婧 摘要: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中国的意义,无论从政治.思想.文化抑或社会等领域,都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一直是学术界 ...查看


  • 第五章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人教版
  •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 五四运动的经过 3.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4.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德育 目标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五四运动中近代中国人民彻底的.不屈不挠的反 ...查看


  • 高一历史五四运动
  •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 五四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五四运动的起因(原因与导火线).运动 的经过(口号.中心.主力.结果).影响.分析归纳"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对比五 四运动前后 ...查看


  • 论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地位
  • ★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已经过去了170年的时间.这17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 ...查看


  •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长清中学:郝 宪 君 2007-10-1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 ...查看


  • 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探索
  • 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探索 摘要:"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发展和继续:五四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革命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继往开来,把纪念"五四运动&q ...查看


  • 第16课五四运动导学案
  •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导学案 [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难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自主学习] 一."二十一条" ...查看


  • 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 运动的方式 --杨木林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付纯林 我们上节课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中,即使一些物体咋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在一直在生长或运动.那么物体到底是如何进行运动的呢?这节课老师将会和你们 ...查看


  • 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 浅析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摘要:五四运动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发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得中国的历史展开了崭新的一页,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当然,在92年后的今天,他仍然对我们青年起着重要的作用,指引着当代青少年的积极前 ...查看


  •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 华山中学新课程评优课教学设计 一.执教教师:苗波 学科:历史 学段:高中 二.授课时间:2010年11月18日 三.授课地点:农二师华山中学 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五四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