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名人调查报告

关于南丰县的名人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我们都知道名人是什么东西,但是有什么名人,人们对名人了解程度我们不是很清楚,特此我们小组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人们了解名人的情况,了解名人的影响。

三、调查形式:

问卷法、文献法、观察法、

调查计划

(1)调查各种名人的事迹。

(2)调查人们对名人有没有初步的认识。

(3)调查人们是怎样纪念名人的。

调查过程

1.上网收集资料

2调查人们对名人的初步了解

①你知道多少南丰县名人?很多10%、很少10%知道一点80%、

②你知道南丰县名人的各种事迹吗?很多5%、很少5%、知道一点90%、 ③ 你知道关于南丰县名人的纪念活动吗?很多5%、很少90%、知道一点5%、

四、调查结果:

1、人们普遍只知道少数的名人,而直到很多的或知道很少的比较少。

2、人们只知道名人的少数事迹。

3、人们知道纪念名人的活动人数很少。

五、结果应用:

1、人们对于南丰县名人的概念比较少,很多的名人甚至不知道是南丰县人。

2、应该加强名人南丰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广南丰县名人事迹。

3、适当组织有关的南丰县名人纪念活动。

以下是关于南丰县的名人调查情况:

1、曾怘

曾怘(?~1129),字仲常,宋代江西南丰人,曾巩之孙,曾任司农丞。建炎二年(1128)迁温州通判,道经越州(今浙江绍兴),奉命监三江寨。次年,金军统帅琵八率兵攻陷越州,勒令满城文武官员于次日清晨前来帅府参拜,如有届时不到或避而不见者诛杀无赦。第二天,惟独曾怘傲然不往,遭受金兵逮捕,被捆绑着押往帅府见琵八。面对威胁利诱,曾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李湖

李湖(约1739年前后在世),字又川,一字又徐,号恕斋。世居南丰县城北,其父李凤诏始迁居南昌湖中。乾隆已未(1739)进士,选任山东武城知县,调郯城,迁宁海知州。著有《鸿雪堂奏疏》若干卷,遗诗百数十首。李湖诗作沈雄伟丽,不愧作者,然不以文翰名世,大概是被他的政治才干所掩盖的缘故。

3、谭泰来(约生活于1862年前后),字少柳,江西南丰人。因军功授县佐,任江苏海州州判,继历泰兴、崇明、丹徙、江阴等县知县,后升任知府,历任常州、镇江、苏州等府知府。任职期间,颇有政声,尤其在崇明、丹徒两县政绩卓著。

4、徐坤亨

徐坤亨(约1820~1898年左右),字子坚,江西省南丰县市山镇贯巢村人。生性诚笃。为人厚道,年轻读书时便慨然有济世之志。年稍长,精研算术,随兄长子云经商于八闽三楚间,遂致巨富。多行善举,凡生活困难的亲戚乡邻,无不给予资助。养育弃婴、抚恤孤寡,次第举行。对于地方公益事业极为热心,开办义仓、兴修书院试馆、修建道路桥梁,捐资尤巨。今南丰至南城路段犹存一座石拱桥—“子云桥”,就是他独资修造的(为悼念英年早逝的兄长子云而命名)。

5、谭尚忠

谭尚忠(1722~1796),字因夏,一字古愚,号荟亭,清代江西南丰人。其曾祖乐善好施,后家道中落,三代单传而生尚忠。中乾隆辛未(1751)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转监察御史。外放为兴泉永道摄厦门同知,因为洋行陋规案的牵连被罢官。谭尚忠在户部任职时,曾经主持过宝泉局工作。高宗(乾隆)后来了解到宝泉局时,得知谭尚忠秉公无私的情形,于是,又起用他为刑部员外郎。过后又外放为高廉道,升任河南按察使,多次平反冤假错案。

6、曾 致 尧

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北宋南丰人,散文家。曾巩、曾布的祖父。其祖本是山东人,为孔门弟子曾参后裔。八世祖曾略为抚州节度使,子孙散居临川、南城。曾祖曾洪立,原为南城籍,唐乾符二年(875)为南丰县令,家居南丰,卒后葬于南丰,是为南丰曾氏始祖。

7、 曾巩

曾巩,字子固,南丰人,北宋杰出文学家。、嘉祐五年,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编校过《梁书》、《陈书》、《李白诗集》、《鲍溶诗集》、《战国策》、《新序》、《说苑》和《列女传》,撰写过大量序文,主张“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心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在文学上,提倡“文以明道”、“文道并重”,反对形式主义,强调社会功用,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

熙宁二年(1059),巩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后历知齐、襄、洪、福、明、毫等州。曾巩为政期间,兴利革弊,在各州郡救饥荒,治时疫,轻赋役,抑豪强,平冤狱,清廉闻名,政绩卓著。

8、曾 布

曾布(1036~1107),字子宣,宋南丰人,曾巩异母弟,曾任右相。

曾布13岁时丧父,从学于兄曾巩。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初任宣州司户参军、怀仁县令。熙宁二年(1069)到开封,开封知府韩维聘为开封府检校库监库。后经韩维和王安石推荐,上书言政,深得神宗赏识,命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加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公事。与吕惠卿共同参与制订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成为王安石的重要助手之一。熙宁三年(1070),河北安抚使韩琦上书极力反对青苗法。曾布据理力争,驳斥了反对派的种种不实说法,使该法继续推行。王安石说:

“新法初行,议论纷纷,唯独惠卿与布始终坚定不移,其他人多反复无常。”不久,升为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三司使。

9、魏 玩

魏玩(女,1087年前后在世),字玉如,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为北宋右相曾布之妻,从夫籍(南丰),女词人。因夫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 魏玩自幼聪颖,博涉群书,才思敏捷,工诗尤擅词. 与曾布结成夫妻后, 夫妇日相唱和, 钻研更精。成诗出语不凡,豪放豁达;为词清丽婉约、意境感人。其《菩萨蛮·春景》:“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山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晓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思妇戚戚容宛然在目。

10、 曾 肇

曾肇(1047~1107),字子开,宋南丰人,曾巩弟。

曾肇自幼聪慧好学,师承其兄曾巩。重儒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章法。容貌端庄,为人忠厚仁义。为官40年,历英、神、哲、徽四朝,在朝廷任过礼、吏、户、刑四部侍郎和中书舍人,对朝中之事敢于直言;在14州、府任地方官时,多有政绩,为人称颂。

11、 赵 长 卿

赵长卿(1224年前后在世),号仙源居士,宋宗室。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词人。有《惜香乐府》传世。《全宋词》收录其词260余首。其词“远师南唐,近承晏欧,属婉约派。”

12、 陈 宗 礼

陈宗礼(1203 ~1270),字立之,号千峰,宋南丰人,官至参知政事。

13、 刘 埙

刘埙(1240~1319),字起潜,号水村,元南丰县人。博览群书,崇拜包恢、陈宗礼,文坛上与县内谌祜齐名。宋咸淳六年(1270)中举。宋亡,作补史《十忠诗》、《思华录哀鉴》以记忠义事迹。其中《隐居通议》、《水云村稿》、《水云村泯稿》收入《四库全书总目》。

14、 李 立

李立(1450年前后在世),字学礼,明南丰人。永乐十三年(1415)中进士,入户部。后升为贵州道御使,对贪官污吏敢于揭露、整肃。出按苏松金坛,改变因逃避劳役而按叛逆论罪的刑法。著有《西台秦议》、《仁学随笔》、《云中杂志》.

15、 汤 来 贺

汤来贺(约1655年前后去世),字佐平,号忆惕庵,明南丰人。

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任扬州司理时,以廉洁闻名,曾多方赈济、救治灾民,平反被监禁在死牢中的冤囚。史可法对汤来贺甚为赞许。后官至户部侍郎和兵部兼巡抚。明亡,归里为遗民。清顺治五年(1648)主白鹿书院讲习,从学者甚众。著有《内省斋集》22卷和《鹿洞迩言》、《居恒语录》,均传于世。82岁病故,葬南丰三十六都。

16、 谢 文 洊

谢文洊(1615~1681),字秋水,号约斋,南丰人,明清之际理学家。

关于南丰县的名人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我们都知道名人是什么东西,但是有什么名人,人们对名人了解程度我们不是很清楚,特此我们小组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人们了解名人的情况,了解名人的影响。

三、调查形式:

问卷法、文献法、观察法、

调查计划

(1)调查各种名人的事迹。

(2)调查人们对名人有没有初步的认识。

(3)调查人们是怎样纪念名人的。

调查过程

1.上网收集资料

2调查人们对名人的初步了解

①你知道多少南丰县名人?很多10%、很少10%知道一点80%、

②你知道南丰县名人的各种事迹吗?很多5%、很少5%、知道一点90%、 ③ 你知道关于南丰县名人的纪念活动吗?很多5%、很少90%、知道一点5%、

四、调查结果:

1、人们普遍只知道少数的名人,而直到很多的或知道很少的比较少。

2、人们只知道名人的少数事迹。

3、人们知道纪念名人的活动人数很少。

五、结果应用:

1、人们对于南丰县名人的概念比较少,很多的名人甚至不知道是南丰县人。

2、应该加强名人南丰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广南丰县名人事迹。

3、适当组织有关的南丰县名人纪念活动。

以下是关于南丰县的名人调查情况:

1、曾怘

曾怘(?~1129),字仲常,宋代江西南丰人,曾巩之孙,曾任司农丞。建炎二年(1128)迁温州通判,道经越州(今浙江绍兴),奉命监三江寨。次年,金军统帅琵八率兵攻陷越州,勒令满城文武官员于次日清晨前来帅府参拜,如有届时不到或避而不见者诛杀无赦。第二天,惟独曾怘傲然不往,遭受金兵逮捕,被捆绑着押往帅府见琵八。面对威胁利诱,曾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李湖

李湖(约1739年前后在世),字又川,一字又徐,号恕斋。世居南丰县城北,其父李凤诏始迁居南昌湖中。乾隆已未(1739)进士,选任山东武城知县,调郯城,迁宁海知州。著有《鸿雪堂奏疏》若干卷,遗诗百数十首。李湖诗作沈雄伟丽,不愧作者,然不以文翰名世,大概是被他的政治才干所掩盖的缘故。

3、谭泰来(约生活于1862年前后),字少柳,江西南丰人。因军功授县佐,任江苏海州州判,继历泰兴、崇明、丹徙、江阴等县知县,后升任知府,历任常州、镇江、苏州等府知府。任职期间,颇有政声,尤其在崇明、丹徒两县政绩卓著。

4、徐坤亨

徐坤亨(约1820~1898年左右),字子坚,江西省南丰县市山镇贯巢村人。生性诚笃。为人厚道,年轻读书时便慨然有济世之志。年稍长,精研算术,随兄长子云经商于八闽三楚间,遂致巨富。多行善举,凡生活困难的亲戚乡邻,无不给予资助。养育弃婴、抚恤孤寡,次第举行。对于地方公益事业极为热心,开办义仓、兴修书院试馆、修建道路桥梁,捐资尤巨。今南丰至南城路段犹存一座石拱桥—“子云桥”,就是他独资修造的(为悼念英年早逝的兄长子云而命名)。

5、谭尚忠

谭尚忠(1722~1796),字因夏,一字古愚,号荟亭,清代江西南丰人。其曾祖乐善好施,后家道中落,三代单传而生尚忠。中乾隆辛未(1751)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转监察御史。外放为兴泉永道摄厦门同知,因为洋行陋规案的牵连被罢官。谭尚忠在户部任职时,曾经主持过宝泉局工作。高宗(乾隆)后来了解到宝泉局时,得知谭尚忠秉公无私的情形,于是,又起用他为刑部员外郎。过后又外放为高廉道,升任河南按察使,多次平反冤假错案。

6、曾 致 尧

曾致尧(947~1012),字正臣,北宋南丰人,散文家。曾巩、曾布的祖父。其祖本是山东人,为孔门弟子曾参后裔。八世祖曾略为抚州节度使,子孙散居临川、南城。曾祖曾洪立,原为南城籍,唐乾符二年(875)为南丰县令,家居南丰,卒后葬于南丰,是为南丰曾氏始祖。

7、 曾巩

曾巩,字子固,南丰人,北宋杰出文学家。、嘉祐五年,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编校过《梁书》、《陈书》、《李白诗集》、《鲍溶诗集》、《战国策》、《新序》、《说苑》和《列女传》,撰写过大量序文,主张“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心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在文学上,提倡“文以明道”、“文道并重”,反对形式主义,强调社会功用,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

熙宁二年(1059),巩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后历知齐、襄、洪、福、明、毫等州。曾巩为政期间,兴利革弊,在各州郡救饥荒,治时疫,轻赋役,抑豪强,平冤狱,清廉闻名,政绩卓著。

8、曾 布

曾布(1036~1107),字子宣,宋南丰人,曾巩异母弟,曾任右相。

曾布13岁时丧父,从学于兄曾巩。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初任宣州司户参军、怀仁县令。熙宁二年(1069)到开封,开封知府韩维聘为开封府检校库监库。后经韩维和王安石推荐,上书言政,深得神宗赏识,命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加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公事。与吕惠卿共同参与制订青苗、助役、保甲、农田之法,成为王安石的重要助手之一。熙宁三年(1070),河北安抚使韩琦上书极力反对青苗法。曾布据理力争,驳斥了反对派的种种不实说法,使该法继续推行。王安石说:

“新法初行,议论纷纷,唯独惠卿与布始终坚定不移,其他人多反复无常。”不久,升为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三司使。

9、魏 玩

魏玩(女,1087年前后在世),字玉如,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为北宋右相曾布之妻,从夫籍(南丰),女词人。因夫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 魏玩自幼聪颖,博涉群书,才思敏捷,工诗尤擅词. 与曾布结成夫妻后, 夫妇日相唱和, 钻研更精。成诗出语不凡,豪放豁达;为词清丽婉约、意境感人。其《菩萨蛮·春景》:“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山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晓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思妇戚戚容宛然在目。

10、 曾 肇

曾肇(1047~1107),字子开,宋南丰人,曾巩弟。

曾肇自幼聪慧好学,师承其兄曾巩。重儒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章法。容貌端庄,为人忠厚仁义。为官40年,历英、神、哲、徽四朝,在朝廷任过礼、吏、户、刑四部侍郎和中书舍人,对朝中之事敢于直言;在14州、府任地方官时,多有政绩,为人称颂。

11、 赵 长 卿

赵长卿(1224年前后在世),号仙源居士,宋宗室。是两宋之交的重要词人。有《惜香乐府》传世。《全宋词》收录其词260余首。其词“远师南唐,近承晏欧,属婉约派。”

12、 陈 宗 礼

陈宗礼(1203 ~1270),字立之,号千峰,宋南丰人,官至参知政事。

13、 刘 埙

刘埙(1240~1319),字起潜,号水村,元南丰县人。博览群书,崇拜包恢、陈宗礼,文坛上与县内谌祜齐名。宋咸淳六年(1270)中举。宋亡,作补史《十忠诗》、《思华录哀鉴》以记忠义事迹。其中《隐居通议》、《水云村稿》、《水云村泯稿》收入《四库全书总目》。

14、 李 立

李立(1450年前后在世),字学礼,明南丰人。永乐十三年(1415)中进士,入户部。后升为贵州道御使,对贪官污吏敢于揭露、整肃。出按苏松金坛,改变因逃避劳役而按叛逆论罪的刑法。著有《西台秦议》、《仁学随笔》、《云中杂志》.

15、 汤 来 贺

汤来贺(约1655年前后去世),字佐平,号忆惕庵,明南丰人。

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任扬州司理时,以廉洁闻名,曾多方赈济、救治灾民,平反被监禁在死牢中的冤囚。史可法对汤来贺甚为赞许。后官至户部侍郎和兵部兼巡抚。明亡,归里为遗民。清顺治五年(1648)主白鹿书院讲习,从学者甚众。著有《内省斋集》22卷和《鹿洞迩言》、《居恒语录》,均传于世。82岁病故,葬南丰三十六都。

16、 谢 文 洊

谢文洊(1615~1681),字秋水,号约斋,南丰人,明清之际理学家。


相关文章

  • 我的家乡-----南丰
  • 我的家乡-----南丰 我的家乡-----南丰 我家住在南丰.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儿有巍峨雄伟的戈镰山,有全国闻名的蜜桔,有四季开花的漂亮街道,春天里香飘十里的蜜桔花香...... 每天早上,当我踏着晨光走在上学的路上,看到马路两边盛开的 ...查看


  • 南丰县医疗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 南丰县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前景及资本运作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非营利性医院要实现向新型医疗服务市场的延伸,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例如特需门诊.国际医疗等形式.虽然这些发展形式还不是很 ...查看


  • 2017上海静安区语文一模
  • 静安区2017届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观猎>) 2.,爱上层楼.(<丑奴儿>) 3.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4.,曾益 ...查看


  • 2017年上海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 2017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 <观猎> 2.,爱上层楼. <丑奴儿>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查看


  • 教师外出培训心得
  • 采它山之石以攻玉 纳百家之长以厚己 ---赴张家港学习心得 我作为校长提升工程培训班学员赴对口支援单位张家港市参观学习.在互动教学环节我聆听了张家港精神与干部能力素质提升.陶行知教育思想.过一种饶有兴趣的专业生活.怎样做科科研.及学校课程建 ...查看


  • 钟荐勤:"拍下子弹飞过的声音"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钟荐勤:"拍下子弹飞过的声音" 作者: 来源:<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6年第05期 长方脸盘,有棱有角,一脸刚毅,迈着军人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查看


  • 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的五战五捷
  • (1931年5月16日-1931年5月31日) 1. 富田战斗: 是红一方面军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一仗,充实和发展了第一次反"围剿"的经验,为粉碎敌第二次"围剿"打下了重要基础.其 ...查看


  • 江西南丰县被授予"中国龟鳖之乡"
  • 2017年04月17日20:54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分享到: 人民网南丰4月17日电(记者 秦海峰)日前,江西南丰县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龟鳖之乡",该县太和镇被授予"中国龟鳖良种第一镇"的 ...查看


  • 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科学栽种果树的探讨
  • 鹰潭市广大农民均有在村落房前屋后栽种果树的传统习惯,但多存在随意栽种,人栽天管.杂乱无序,品质劣.产量低.效益差等现象.如何因地制宜选择良种,推行科学布局,划片栽种,形成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有待解决的课题. 1 有利条件 1.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