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川镇中心小学“双高双普”自查报告 桃川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双高双普标准 ,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管理
(一)基本情况
桃川镇中心小学位于县城以东30公里的桃川镇中心,全镇辖10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0人。学校创建于1942年,先后经过多次更名,1980年被批准为桃川乡中心小学。 2008年,全县实施“一乡一校”布局调整工程后,将原来的六所村办小学和三个教学点撤并到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幼儿部,总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其中,幼儿园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362人,住宿学生228人,占学生总数的62.9%,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47人。幼儿园设大、中、小3个班,在园幼儿105名,保教人员共9人,其中专业幼儿老师6名,4-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100%, 3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8.1%,
(二)师资水平
1、专任教师47名,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
2、专任教师本科18人,占比38.3%,取得大专学历的25人,专科以上学历占比91.5%,中师学历的4人,学历达标率100%。
3、取得教师资格的47人,岗位合格率100%。
4、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为100%,提高培训参训率100%。
缺配情况:各任课教师除语、数、美、音配备专职教师外,体育、
英语、信息、科学、品德均由其他教师兼任。
(三)办学条件:
1、我校校园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生均45平方米。
2、校舍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生均15平方米。
3、生均绿地面积4平方米
4、学校存书总数14454册,生均40册。
5、学校共有计算机30台,生机比8.8:1
缺配情况:
实施一乡一校布局调整工程后,学校硬化面积较大,绿化较少。
(四)教育质量:
1、2011—2012学年期末参加测试人数362人,全科合格人数305人,全科合格率92%,单科合格率达96%。
2、2011—2012本辖区13周岁54人,已毕业54人,按时毕业率100%。
3、2011—2012学年度我校在校学生犯罪人数0人,犯罪率为零。
二、教育经费:
1、 每年教师的工资都能按月及时拨付和发放,从无拖欠现象。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和要求能够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标准,学生享受到了“两免一补”、“交通费补助”、“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等优惠政策,从无乱收费现象发生。
2、 财政投入做到了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8年生均62元,2009年生均71元,2010年生均475元,2011年生均575元,2012年生均575元,做到了公用经费的逐年增长。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三、布局调整
1、我校严格执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本校无大班额或超大班额。生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均达“双高双普”标准要求。
2、学校布局合理,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寄宿学生,在校吃饭在校住宿,学校建有标准的餐厅和宿舍,均能达到学生需求和双高双普标准。
3、2009年秋和2011年秋,我校新建厕所二座,男女学生厕所蹲位比均达要求。
4、2008年一乡一校工程建设中我校建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等场地均按要求设置。2010年在双高普九过程中,对学校体育室、图书室、微机室、进行了教学设备添置。
5、学校教室面积均达到“双普双高”标准要求,桌凳完好率达95%.
缺配情况:图书室添置新图书、报刊,体育室添置体育器材 ,劳技室缺配器材。学生教室照明设备、桌凳翻新。 教师使用电脑缺配11台。
四、义务教育
(一)加强宣传,落实责任,提高普及率。
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家长会、教职工大会、行政会、国旗下讲话、召开主题班会、学生大会等形式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等系列教育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2、开展“控辍保学”活动。
为有效防止学生辍学,共同做好巩固生源工作,学校将防流生工作同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考评挂钩,纳入考核、评优工作之中。另外,学校除采用协同家长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外,学校每年都开展“春风助学”活动,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他们顺利入学。
3、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学校严格按省教育厅有关小学学籍管理的规定,严格学生入学、寄读、休学、复学、出境等审批手续。
(二)建章立制,加强培训、提升师资水平: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实行教师继续教育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另外,学校还逐步建立了市级通识培训、课程校级培训和教学培训三个层面的培训模式。目前,新课改年级教师均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这样使我校广大教师真正和新课程一同成长。
学校领导还十分重视教师师德的教育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首先从教师的十项承诺对教师队伍提出要求,即“一讲”讲奉献;“二爱”爱岗敬业,爱护学生;“三不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四不准”不准讽刺、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无准备、无教案上课,不准上课时使用手机,不准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或随意调课。其次,学校在
每学期开展一次的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评价调查活动。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师德好的教师在教师大会上公开表彰,对极小部分评价较低的教师进行个别谈话,要求其作出书面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第三,实行师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度,凡是师德考评不合格的两年内不能参加职称晋升、评先评优。
另外学校充分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就必须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重点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师德水平。
(三)规范管理,措施得力,实施素质教育。
1、以规范日常行为为突破口,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团结协作,加强对个别特殊学困生跟踪教育,落实“培优辅困”工作,针对本年段、班级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适时地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2、加大对学生进行心理、理想、法制、文明礼貌、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学校建有心语室,且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儿童、心理、思想上有负担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确保学生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3、坚持升旗和早会制度、学生督导值日制度、家访制度,发挥它们的德育功能,坚持做好德育常规工作。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充分发挥广播宣传的作用,改进广播室工作,增加广播栏目和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各类宣传板报,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开设专题、专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要求使用校园语言、礼貌语言,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及各种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富有
实效地组织少先队开展暑期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
五、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通过自查,我校发现了不少问题,我校将对照标准着一落实整改。我校将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方针,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尤其是现代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而应采取以下的措施以提升整体办学效益。
1、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健全课程研究制度;不断充实和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发挥网络优势,同时加强向周边学校、先进学校的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针对学生的新思想、新动向、新特点,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关心教育的立体网络,突破常规、多做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之以形式多样教育,构建有文化品位、文明洁净的校园环境。
3、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高效课堂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底蕴,涵素养,与新课程一同成长,这样才会推动学校发展跨上新的台阶。
而今,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我校要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课改,扎实稳定提高教学质量,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实现“双高双普”而努力。
“双高双普”自查报告
单 位:桃川镇中心小学时 间:2012.9
桃川镇中心小学“双高双普”自查报告 桃川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双高双普标准 ,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管理
(一)基本情况
桃川镇中心小学位于县城以东30公里的桃川镇中心,全镇辖10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0人。学校创建于1942年,先后经过多次更名,1980年被批准为桃川乡中心小学。 2008年,全县实施“一乡一校”布局调整工程后,将原来的六所村办小学和三个教学点撤并到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幼儿部,总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其中,幼儿园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362人,住宿学生228人,占学生总数的62.9%,教职工48人,专任教师47人。幼儿园设大、中、小3个班,在园幼儿105名,保教人员共9人,其中专业幼儿老师6名,4-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100%, 3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8.1%,
(二)师资水平
1、专任教师47名,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
2、专任教师本科18人,占比38.3%,取得大专学历的25人,专科以上学历占比91.5%,中师学历的4人,学历达标率100%。
3、取得教师资格的47人,岗位合格率100%。
4、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为100%,提高培训参训率100%。
缺配情况:各任课教师除语、数、美、音配备专职教师外,体育、
英语、信息、科学、品德均由其他教师兼任。
(三)办学条件:
1、我校校园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生均45平方米。
2、校舍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生均15平方米。
3、生均绿地面积4平方米
4、学校存书总数14454册,生均40册。
5、学校共有计算机30台,生机比8.8:1
缺配情况:
实施一乡一校布局调整工程后,学校硬化面积较大,绿化较少。
(四)教育质量:
1、2011—2012学年期末参加测试人数362人,全科合格人数305人,全科合格率92%,单科合格率达96%。
2、2011—2012本辖区13周岁54人,已毕业54人,按时毕业率100%。
3、2011—2012学年度我校在校学生犯罪人数0人,犯罪率为零。
二、教育经费:
1、 每年教师的工资都能按月及时拨付和发放,从无拖欠现象。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和要求能够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标准,学生享受到了“两免一补”、“交通费补助”、“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等优惠政策,从无乱收费现象发生。
2、 财政投入做到了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8年生均62元,2009年生均71元,2010年生均475元,2011年生均575元,2012年生均575元,做到了公用经费的逐年增长。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三、布局调整
1、我校严格执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本校无大班额或超大班额。生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均达“双高双普”标准要求。
2、学校布局合理,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寄宿学生,在校吃饭在校住宿,学校建有标准的餐厅和宿舍,均能达到学生需求和双高双普标准。
3、2009年秋和2011年秋,我校新建厕所二座,男女学生厕所蹲位比均达要求。
4、2008年一乡一校工程建设中我校建标准的200米塑胶跑道,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等场地均按要求设置。2010年在双高普九过程中,对学校体育室、图书室、微机室、进行了教学设备添置。
5、学校教室面积均达到“双普双高”标准要求,桌凳完好率达95%.
缺配情况:图书室添置新图书、报刊,体育室添置体育器材 ,劳技室缺配器材。学生教室照明设备、桌凳翻新。 教师使用电脑缺配11台。
四、义务教育
(一)加强宣传,落实责任,提高普及率。
1、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家长会、教职工大会、行政会、国旗下讲话、召开主题班会、学生大会等形式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等系列教育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2、开展“控辍保学”活动。
为有效防止学生辍学,共同做好巩固生源工作,学校将防流生工作同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考评挂钩,纳入考核、评优工作之中。另外,学校除采用协同家长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外,学校每年都开展“春风助学”活动,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对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他们顺利入学。
3、加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学校严格按省教育厅有关小学学籍管理的规定,严格学生入学、寄读、休学、复学、出境等审批手续。
(二)建章立制,加强培训、提升师资水平: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实行教师继续教育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另外,学校还逐步建立了市级通识培训、课程校级培训和教学培训三个层面的培训模式。目前,新课改年级教师均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这样使我校广大教师真正和新课程一同成长。
学校领导还十分重视教师师德的教育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来抓。首先从教师的十项承诺对教师队伍提出要求,即“一讲”讲奉献;“二爱”爱岗敬业,爱护学生;“三不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四不准”不准讽刺、谩骂、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无准备、无教案上课,不准上课时使用手机,不准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或随意调课。其次,学校在
每学期开展一次的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评价调查活动。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师德好的教师在教师大会上公开表彰,对极小部分评价较低的教师进行个别谈话,要求其作出书面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第三,实行师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度,凡是师德考评不合格的两年内不能参加职称晋升、评先评优。
另外学校充分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就必须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重点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师德水平。
(三)规范管理,措施得力,实施素质教育。
1、以规范日常行为为突破口,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团结协作,加强对个别特殊学困生跟踪教育,落实“培优辅困”工作,针对本年段、班级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适时地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2、加大对学生进行心理、理想、法制、文明礼貌、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学校建有心语室,且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儿童、心理、思想上有负担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确保学生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3、坚持升旗和早会制度、学生督导值日制度、家访制度,发挥它们的德育功能,坚持做好德育常规工作。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充分发挥广播宣传的作用,改进广播室工作,增加广播栏目和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各类宣传板报,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开设专题、专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要求使用校园语言、礼貌语言,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及各种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富有
实效地组织少先队开展暑期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
五、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通过自查,我校发现了不少问题,我校将对照标准着一落实整改。我校将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方针,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尤其是现代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因而应采取以下的措施以提升整体办学效益。
1、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健全课程研究制度;不断充实和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发挥网络优势,同时加强向周边学校、先进学校的学习,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针对学生的新思想、新动向、新特点,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关心教育的立体网络,突破常规、多做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之以形式多样教育,构建有文化品位、文明洁净的校园环境。
3、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高效课堂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底蕴,涵素养,与新课程一同成长,这样才会推动学校发展跨上新的台阶。
而今,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我校要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课改,扎实稳定提高教学质量,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实现“双高双普”而努力。
“双高双普”自查报告
单 位:桃川镇中心小学时 间: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