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用对话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了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如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设计理念:

说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鸡。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4、会写“云、车”。

四、教学重点:

1、能认读12个生字。

2、会正确书写“云、车”。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学习朗读问句。

六、课前准备:六种动物的贴图,词语卡片,小黑板,磁带,录音机。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放录音(熊猫主持人说话)。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参加森林王国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

2、揭示课题:比尾巴(正音,强化轻声。)

指名2——3人读读(正音,强化轻声。)

评价过度:小朋友度得又清楚又响亮,真是热情的拉拉对。

(二)认识参赛选手(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1、猜选手。

那么,今天的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师说谜底学生猜)。

2、学生猜,教师将相应的图片及词语贴在黑板上。

认读“猴子、鸭子、松鼠”(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注意读准轻声。)

3、比赛太热闹了,其他的小动物都等不及了,也跑了过来,它们是谁呢?(出示贴图“孔雀、公鸡、兔子”)

哎呀!它们忘了挂排了,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读牌,同桌商量把牌子送给谁,指名上台贴词卡,男女分读,齐读)。

4、小动物要出场了,让我们最后喊一喊它们的名字,为它们加油吧!(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比赛项目。

1、放录音导入:比赛马上开始,我们的小动物都迫不及待地高高地翘起了尾巴。你知道比什么吗?

2、小黑板出示六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3、指导朗读。

(1)赶快拼读,有哪些项目?(自由拼读,指名读)

(2)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它,读的好的给点掌声,读不好的还请提提意见。但是,你要仔细听,与刚才两位读得有什么不同。

(3)交流、总结。(认识问句的读法)

(4)练习读问句。(自己练读,齐读)

(四)评比比赛结果。

1、放录音引入:小朋友,请你们来当当裁判,请你们根据动物尾巴的特点,公正、认真、仔细地评一评。

2、出示六个评选项目:“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放在黑板的下面。

3、学生评一评。(自己先认读项目,和旁边的伙伴讨论该怎么评,并说出理由)。

4、颁奖嘉宾给小动物颁奖,并宣布结果。

5、(出示小黑板)评选的结果已经有了,谁把结果公布出来: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五)朗读课文。

1、这时,有位记者刚好经过这里,看见了这热闹的场面,回去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就出版了我们的语文书上,你们想读一读吗?

2、各种形式朗读:自由读,师生对读,同桌拍手读,男女对读,齐读,配上动作表演读。

3、小结:动物的尾巴真有意思,各有各的特点。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引入: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陆续回家了,这时,由赛前熊猫主持人带来的三个宝宝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好吗?

1、师范写“云、公、车。”

2、生说注意点。

3、生在课文中先描一描,再每个写一个。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很高兴认识了六种小动物,以及它们尾巴的特点。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特点。布置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

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图片、模型、玩具等等,并和妈妈说一说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比尾巴

猴子 长

兔子 短

松鼠 好像 伞

公鸡 弯

鸭子 扁

孔雀 最好看

设计意图:

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1、新课程识字量大,往往一课要求认识的汉字特别多。怎样使学生在充满韵味的阅读中频繁地接触汉字,并在各种语言环境中随时灵活地运用这些汉字,成为我们教学思考的重点。摒弃了以往过多的各种方法分析汉字的记忆,我们开始追求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的情境,从而紧密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在不断涌现汉字的机率中,孩子们对于汉字的感受是逐步得以完善和充实的!

2、新课程的阅读,特别是一年级的阅读,强调朗读和积累。怎样充分以“读”为主线,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中萌发读的欲望,激发读的兴趣,迸发读的热情,这又成为我们教学思考的另一个重点。《比尾巴》一课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利用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以角色体验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尾巴竞赛”中当一回拉拉队员,或当一回小裁判„„各种角色的体验过程中,读必然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需要,学生的朗读中也必将充满着挑战、探究和提高!

《比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用对话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了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如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设计理念:

说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鸡。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4、会写“云、车”。

四、教学重点:

1、能认读12个生字。

2、会正确书写“云、车”。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学习朗读问句。

六、课前准备:六种动物的贴图,词语卡片,小黑板,磁带,录音机。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放录音(熊猫主持人说话)。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参加森林王国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

2、揭示课题:比尾巴(正音,强化轻声。)

指名2——3人读读(正音,强化轻声。)

评价过度:小朋友度得又清楚又响亮,真是热情的拉拉对。

(二)认识参赛选手(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1、猜选手。

那么,今天的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师说谜底学生猜)。

2、学生猜,教师将相应的图片及词语贴在黑板上。

认读“猴子、鸭子、松鼠”(自由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注意读准轻声。)

3、比赛太热闹了,其他的小动物都等不及了,也跑了过来,它们是谁呢?(出示贴图“孔雀、公鸡、兔子”)

哎呀!它们忘了挂排了,怎么办呢?(学生自由读牌,同桌商量把牌子送给谁,指名上台贴词卡,男女分读,齐读)。

4、小动物要出场了,让我们最后喊一喊它们的名字,为它们加油吧!(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比赛项目。

1、放录音导入:比赛马上开始,我们的小动物都迫不及待地高高地翘起了尾巴。你知道比什么吗?

2、小黑板出示六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3、指导朗读。

(1)赶快拼读,有哪些项目?(自由拼读,指名读)

(2)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它,读的好的给点掌声,读不好的还请提提意见。但是,你要仔细听,与刚才两位读得有什么不同。

(3)交流、总结。(认识问句的读法)

(4)练习读问句。(自己练读,齐读)

(四)评比比赛结果。

1、放录音引入:小朋友,请你们来当当裁判,请你们根据动物尾巴的特点,公正、认真、仔细地评一评。

2、出示六个评选项目:“长、短、扁、弯、最好看、好像一把伞”放在黑板的下面。

3、学生评一评。(自己先认读项目,和旁边的伙伴讨论该怎么评,并说出理由)。

4、颁奖嘉宾给小动物颁奖,并宣布结果。

5、(出示小黑板)评选的结果已经有了,谁把结果公布出来: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五)朗读课文。

1、这时,有位记者刚好经过这里,看见了这热闹的场面,回去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就出版了我们的语文书上,你们想读一读吗?

2、各种形式朗读:自由读,师生对读,同桌拍手读,男女对读,齐读,配上动作表演读。

3、小结:动物的尾巴真有意思,各有各的特点。

(六)指导书写“云、公、车”。

引入: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陆续回家了,这时,由赛前熊猫主持人带来的三个宝宝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好吗?

1、师范写“云、公、车。”

2、生说注意点。

3、生在课文中先描一描,再每个写一个。

(七)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很高兴认识了六种小动物,以及它们尾巴的特点。其实,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特点。布置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

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图片、模型、玩具等等,并和妈妈说一说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比尾巴

猴子 长

兔子 短

松鼠 好像 伞

公鸡 弯

鸭子 扁

孔雀 最好看

设计意图:

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1、新课程识字量大,往往一课要求认识的汉字特别多。怎样使学生在充满韵味的阅读中频繁地接触汉字,并在各种语言环境中随时灵活地运用这些汉字,成为我们教学思考的重点。摒弃了以往过多的各种方法分析汉字的记忆,我们开始追求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的情境,从而紧密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在不断涌现汉字的机率中,孩子们对于汉字的感受是逐步得以完善和充实的!

2、新课程的阅读,特别是一年级的阅读,强调朗读和积累。怎样充分以“读”为主线,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中萌发读的欲望,激发读的兴趣,迸发读的热情,这又成为我们教学思考的另一个重点。《比尾巴》一课抓住各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利用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以角色体验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尾巴竞赛”中当一回拉拉队员,或当一回小裁判„„各种角色的体验过程中,读必然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需要,学生的朗读中也必将充满着挑战、探究和提高!


相关文章

  • 比尾巴一年级
  • 语文 题目: 单位: 作者: 株洲长鸿实验学校 谢利娟 <比尾巴>教学与反思 比尾巴 教学内容:比尾巴(第一课时),本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 10课. 一.教材分析 我上的是比尾巴的第一课时,本篇短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 ...查看


  • 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 <比尾巴>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比尾巴>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 ...查看


  • 小壁虎借尾巴反思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邱玉梅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 ...查看


  • 小壁虎借尾巴课后反思
  •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很感兴趣,<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 ...查看


  • 比尾巴教学反思
  • <比尾巴>教学反思 2015-2016学年度 <比尾巴>教学反思 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本课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的尾巴特点,且配有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语言简明易懂,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 ...查看


  • [比尾巴]课后反思
  • <比尾巴>课后反思 <比尾巴>是新编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 ...查看


  • 比尾巴优秀教案九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
  • 一.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尾.巴.比.好.把.伞".认识3个偏旁"女""""人",认识8个生字"尾.短.像.猴.兔.松.鸭.鼠.孔.雀&qu ...查看


  • [比尾巴]教学反思 1
  • <比 尾 巴>教 学 反 思 我需要灵感,很多事情也都是在一瞬间捕捉到的.课堂中的很多更是在灵感中获得的. 我听过别人讲<比尾巴>,正是因为听过,在打算讲这课之前犹豫了很久.下定决心讲这一课,是因为我建立的课堂资源很 ...查看


  •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学反思 1
  •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学反思 进入识字阶段已经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对于识字教学的思考,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听取了各位老师前辈们的建议,一直以来,在识字上均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在初读环节中,当孩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