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

  摘 要 传统职业理论主要是还原论范式的,包括结构论和过程论;自引入混沌理论以来,职业发展的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文章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从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职业发展的混沌特征,包括初值敏感性,分形和吸引子的作用,通过分析指出这一理论在职业咨询中的应用及其对理论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职业发展,混沌,分形,吸引子。   分类号 B849:C93      1 问题的提出      1.1 传统职业理论述评×   职业发展理论要解决职业选择、决策及发展过程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传统职业理论主要建立在还原论范式基础之上,关注于职业心理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过程,如Holland的类型论和Super的发展论。类型论主要从静态角度划分职业心理结构,解决个人心理属性与职业要求的理想匹配问题,但没有回答职业类型是如何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对职业选择时的家庭、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考虑较少,通过类型匹配指导职业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机械的、武断的;发展论则以时间为线索,从宏观上描述职业心理的大致发展阶段和特点,也考虑了社会、机遇等现实因素的作用,但没有说明诸多因素如何在变化中影响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另外还有一些职业理论,如职业发展阶段论,社会化与角色论以及职业转变理论本质上都可归属于上述结构论或过程论,它们各有特点,丰富了人们对于职业的认识[1]。然而,这些理论存在的不足也促使它们在还原论范式下整合发展,于是出现了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SCCT)和发展系统理论(DST),它们补前者之不足,综合考虑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动态地、合乎逻辑地解释职业选择的整个过程和机制[2],并看到了职业选择与发展过程不能用还原论方法解决的非线性特征:虽然Lent 和Brown在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中将职业选择和发展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把社会、经济因素对职业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个人目标设定的影响有机地融入自己的理论,比以往的理论更具有适应性;虽然Ford和Lerner提出的发展系统论强调职业发展方向的开放性和不可预测性,但是,它们的理论重心依旧停留在对职业心理结构和作用过程的细节分析,对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环境适应性重视不够,没能进一步揭示出这一复杂开放巨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以及相应的应对方式,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2 新研究范式的产生   Elman等人认为,“发展心理学如果对来自环境的新颖、复杂和突现性现象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是不能进一步发展的”[3]。事实是现今的心理学还做不到这一点。伴随着我们所处时代的科学范式从牛顿范式向系统范式的转换,为了更好地把握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心理学也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当前,心理学范式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人的心理理解成为非线性复杂系统,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加以研究[4]。Chamberlain认为混沌理论中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4],将混沌理论介入到心理学研究中开辟了一条探索人类复杂心理本质的新途径,不少研究者已经利用混沌理论来描述各自研究领域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特征:Arrow等人指出混沌理论在描述团体行为(如组织冲突、发展和变革)时表现出强大的理论解释力[19];Stacey等人指出混沌理论用于解释组织变革、创新和危机时具有传统理论所不具备的优越性[20];混沌理论还被用于指导心理分析和家庭治疗,Duffy特别强调了该理论用于辅导处于职业高原期的员工所具备的有效性[5]。   同样,职业心理研究也存在范式转换问题,对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突变等复杂性问题的解释和把握需要一种新的视角,这正是职业心理学家们正在探索的方向:Morrison发现具有相同Holland职业类型的一群个体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其职业发展出现分叉,而这种变化是不能用最初的Holland类型描述加以预测的[6];Bright等人发现在一个大样本的大学生群体中有70%的人报告他们的职业极大地受到预料之外的事件影响,这些事件包括意想不到的会议、疾病和精神开悟[21]。Mitchell等人探讨了不确定事件对职业选择的影响[7];Deborah明确将混沌理论的概念引入职业领域,指出职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实体[8];Jim在随后指出混沌理论能更好地描述职业行为,对于职业辅导极具应用价值[6]。所有种种都在呼唤一个能内在融合相关研究,能解释职业发展的复杂性、变动性、机率性的理论,那就是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      2 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      2.1 混沌理论的内涵   混沌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数学与物理学领域,它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被誉为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和不确定性;而决定论框架中的随机性研究引出了混沌动力学的发展。混沌是系统,尤其是非线性系统表现出的一种非常复杂的、无法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确定系统将来状态的类似随机的行为[4],混沌并不意味着无序,混沌中蕴含着有序,有序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混沌,可见,混沌隐含着这样一个悖论,即这是一个局部的随机与整体模式中的稳定。混沌理论研究的关键就是要发现隐藏在不可预测的无序现象里的内部有序结构,使学者们有可能进一步探索用现有范式所不能描述、解释或预测的现象。以混沌为基本观点的系统科学,提倡横向的跨学科研究,探索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不可逆的、自组织的客观过程,创造处理复杂性、不确定性、演化特性的新方法[9]。   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混沌理论有以下3个关键的概念[10]:(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这一特征也常被称作“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它表明,混沌系统对其初始条件异常敏感,以至于最初状态的轻微变化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依据混沌理论,一个小误差或差异是系统向着理想状态转化的基本因素,此特征直接与不确定性及不可预测性相关。因为初始条件是不稳定的,不为人知的,故我们不能预测这一不成比例的过程将产生什么效果。同样,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也包含着非线性特征,即系统某一部分中的微小混乱所产生的后果,能导致系统其它部分的巨大变化,故没有任何两种结果是相似的。(2)分形(Fractals) 。分形是著名数学家Mandelbrot创立的分形几何理论的重要概念,意为系统在不同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质。而自相似性则是跨尺度的对称性,它意味着递归,即在一个模式内部还有一个模式。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标度的重复性,所以可产生出具有结构和规则的隐蔽的有序模式。由此,分形具有两个普通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程度却是一个常量。(3)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有3种不同的吸引子控制和限制物体的运动程度:点吸引子、极限环吸引子和奇异吸引子(即混沌吸引子或洛伦兹吸引子)。点吸引子与极限环吸引子都起着限制的作用以便系统的性态呈现出静态的、平衡性特征,故它们也叫做收敛性吸引子。而奇异吸引子则与前二者不同,它使系统偏离收敛性吸引子的区域而导向不同的性态。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依此看来,宇宙也受到各种变量的束缚,这些变量对宇宙的活动加以限制,但并不总是允许人们作出简单的预测。总之,正是一个系统的两个相反行为(收敛性吸引子与奇异吸引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张力触发了一个局部丰富多样的复杂的巨大模式。

     2.2职业发展的混沌特征及其启示   2.2.1 职业发展的初值敏感性特征   职业发展的初值敏感性特征是指职业发展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动都可能引起职业路径的巨大变化,这体现了职业发展的非线性动力特征和不可预测性。Deborah指出职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实体,它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因为职业发展涉及经济、心理和社会因素,物质、能量支持和信息交换对于个体职业选择、职业转换、职业满意度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都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父母、社会关系、性别、年龄、经济政治环境、兴趣、能力、地理条件等等,它们中的大多数以不同程度变化着,难以预测。并且,这些因素都不是单一的线性存在,各因素相互缠绕,存在于一个网络结构中,并以网络化作用方式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动并非以线性的方式展开,而是以网络化方式被扩散,其影响范围极大。另外,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所谓的微小变动其实对于不同个体的作用力权重是不一样的,此外还有突现因素的作用,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效果就会被无限扩大,其最终的状态将是难以预测的。   职业发展的初值敏感性特征对职业咨询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首先,咨询师要充分理解多因素网络化作用对个体的塑造作用,这种塑造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职业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要求职业咨询师们必须对传统咨询方式保持警觉,要避免按照一因素影响另一因素的线性分析方式解释职业行为。咨询师应该把来访者的相关经历看作一个整体,并帮助他们理解整个发展过程。交谈内容不应仅限于与职业有关的话题。应该鼓励来访者谈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家庭环境、童年经历、习惯偏好、阅读游历、创伤性事件,以及一些更普遍的环境因素,比如政治议题和其他大众关注点。   其次,咨询师应该帮助来访者发现其过去经历中的偶发因素,包括一些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转变,引导当事人理解这一过程而不要盲目地对未来做决断[11];要让来访者充分认识到偶发事件能够而且经常极大地影响其职业发展。当然这并非易事,因为来访者希望咨询师帮助他们从一系列可能的职业选择中最终确定出少数几个可供操作的选择,从而减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咨询师解释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的努力可能会导致来访者的抵触甚至使他们坚信宿命论。不过反过来讲,讨论来访者职业发展的偶然性常常能使其放松,让他们卸下因过多的职业决策理性思考造成的心理负担。   最后,应认识到在职业发展这个非线性系统中,微乎其微的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潜在的职业发展趋势。Memon建议咨询师向来访者询问所有事情,不管事情有多微不足道,只要是为了获得对过去事件的完整了解就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事实上微小之事也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巨大影响[12]。咨询师应该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表达陈述,因为这可能会流露出对方的关注点,这类信息可能反映了他们未来的职业取向。在混沌理论中,未来并非专指即将到来的时空要素,未来本质上是个体的下一个想法和行动。更进一步说,非线性特征唤起咨询师不一定要采用大量的干预措施,反之一个稀松平常的词句就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一位老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它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变其发展方向。   2.2.2 职业发展的分形特征   混沌并不意味着无序,混沌中蕴含着有序,这种有序表现为系统在不同标度下的自相似性,即分形结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人类心理自相似现象,比如对事物整体的知觉和对事物局部的知觉在过程和规律上是一致的;作为思维的外在形式的语言,其结构是自相似的;不同规模上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特别是组织结构是自相似的;心理发展在各个层次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相似性[13]。分形与全息相似,不同标度上具有结构信息的一致性,这就为从不同的标度水平认识职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任何人的职业都是其整个人生经历的一个分形片段。如此一来,个体对其职业生涯的考虑实际上反映了对人生历程的整体图景的思考,这提醒咨询师需要从更宽泛的水平把握职业发展问题。除此而外,某种职业还是某个工种或经济系统的分形片段:社会分工使个体必定要在长时间内从事某种专门化的工作,其工作演变往往反映了该行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受其影响,这意味着职业辅导应该关注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态势,以动态的宽广的视角提出辅导建议。另外,个体过去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结构上往往与其整个生涯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相似,俗语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中的道理在职业咨询中同样适用。从个体与群体的角度看,一个家族的职业发展历程往往影响其成员的生涯路径,两者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一个体与另一个体若具有某些相似性,其职业发展往往也会如此。这样一来,在职业咨询中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对来访者进行指导。目前,职业咨询领域的专家们百般努力,采用隐喻、神话、心理原型、英雄人物、传奇故事等方式应对来访者遇到的复杂性、变易和偶发性问题的挑战。通过此类实践,他们指向了一种不同于科学心理学的推理方式。科学心理学的经典推理方式是演绎的和归纳的,他们指出了另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称为“诱导的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 )”[6]。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推理,诱导式推理是横向比较的而非线性的,它的推理过程是通过对象与样板间的关系比较进行的,实际上就是类比的思维方式,本质上与隐喻和神话的说服技术雷同。而这一咨询技术的理论基础正是职业发展的分形特征。   2.2.3 吸引子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个体要经历诸多变动,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在有序与混沌之间徘徊,这一过程就是职业相变。在职业相变过程中,个体总是倾向于选择想象中的最佳点,然而这种努力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以吸引子的形式影响个体在相变转折点的行为。前面提到的三类吸引子都存在于职业发展中,它们是点吸引子(包括定点吸引子和单摆吸引子)、极限环吸引子、奇异吸引子(混沌吸引子)。Jim和Robert对职业发展中的这几类吸引子进行了详细分析[6]。   定点吸引子是最简单的,它描述的是处于问题情景的事物被特定的对象吸引的状态。海纳百川,大海是百川的定点吸引子;落叶归根,大地是落叶的定点吸引子。在职业发展中,定点吸引子可能是一个特别的职业目标,比如提升到公司的某个高位。职业决策的个人――环境匹配模型就是定点吸引子的样板,他们假定存在最佳的职业空间与个人兴趣和其他个体特征匹配,这些职业空间将个体吸引过去。定点吸引子启示咨询师可以通过设定目标,提供给个体职业发展的吸引子从而指导其发展方向,设定目标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激励行为。但是混沌理论提醒人们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意外变动,咨询师应该对过于狭窄化的、不现实的、自我设限性质的目标设定保持警觉,并且鼓励来访者形成富有弹性的策略和保障性措施,以此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单摆吸引子将行为限定在一个规则的可以预测的模式中。行为变化的轨迹从一个极点经过中点再到另一个相对的极点,并在两极点间来回运动。行为变化富有规律,模式恒定。单摆吸引子可见于职业发展中,如来访者徘徊于两种不同的职业选择,在犹豫不决中他们渐渐下定决心按其中一种选择从事,一段时间后这一决定开始动摇,并逐渐按照另一种选择方案从事,而后来的选择也会动摇又复归到初始选择,整个过程往返重复。单摆吸引子反映了职业发展受到重要因素的约束,要么是自我设限,要么存在外部压力,比如父母要求学政治而自身的兴趣在心理学。辨识出单摆吸引子的作用是理解职业决策犹豫不定之本质的首要步骤[14]。单摆吸引子可见于存在狭隘观念的来访者,他们不能进行有效的理性思考,往往用折中取最低点的办法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局面混乱。咨询师应该鼓励这类来访者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一来,来访者可能会意识到当前的问题并不能简化成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的机械模式[15]。

  环状吸引子描述的系统行为稍加复杂,不过最终还是要受约束,并具有重复性。比如,一个中学老师大多数时候都与教学打交道,其活动沿着开学、备课、讲授、作业批改、考试、放假而展开。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的世界是重复的、可以预测的,然而仍然受诸如学生、教育政策、自身身体状况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这类吸引子可能是最难识别也是最难向来访者解释清楚的,因为工作内容的多样性遮蔽了它有边界、受限制的本质。结果,来访者可能一方面认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变动丰富,但同时又觉得其空洞、死板、乏味[16]。这样一来,混沌理论暗示的创造性、不确定性所具有的吸引力就可能被来访者认为不过如此,并对它加以排斥。这里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要向来访者说明这类工作的重复性、缺乏挑战性的本质,若这一本质被来访者理解,来访者可能就会摆脱原先阻碍职业转换的束缚因素[17],激发起追求新目标、价值感等一系列推动职业变革的动因。   奇异吸引子和先前提到的3种吸引子大不相同,虽然它也是代表系统可能驻留的某种状态,也是职业发展的可能目标。它有两个特性:一是和极限环不一样,它对初始条件极端敏感:一个被奇异吸引子捕获的系统,它的长期行为和它当初最细微的细节都有关;比如一位老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变其发展方向,让可能是平庸者的人成功。二是奇异吸引子是一个“分维体”。奇异吸引子在某个水平上看起来没有规则,表现得好像其要素之间毫无关联。然而在一段时间后换一个适当的角度去考虑,一个虽然复杂却明显存在的系统行为模式就会被辨识出来,它决不重复,却在不同标度上表现出自相似特征,即分形结构。这和前面提到的职业发展的分形特点一致。在咨询中,从复杂性、稳定性和缺陷分析中全面认识来访者的职业奇异吸引子将有助于咨询双方理解过去和现在的职业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的生涯历程作好准备。咨询师正更多地使用神话、心智地图、电影、隐喻、模式识别和来访者日志等手段,配合陈述性咨询策略,鼓励来访者发觉其职业经历中的有序和无序状态。      3 总结      目前,这样一种观念越来越被接受,即预料之外的偶发事件对生涯过程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大,职业发展过程是高度复杂的。承认偶发事件对职业发展的中心影响地位,自然对精确预测的可能性提出了挑战。然而,这种挑战很重要,因为匹配式的职业辅导模式渐渐被证明是机械的和缺乏实效的,而基于混沌理论的职业辅导途径更贴近现实、更能指导实践。McKay等人最近将基于传统的匹配理论的职业咨询途径和基于混沌理论的咨询途径作了比较[6]:来访者被随机分配到传统咨询组,基于混沌理论的咨询组和无干预控制组。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处理后一个月加以测量的指标有咨询效果满意度、自我效能、职业探索力,以及非理性职业观念。结果表明:基于混沌理论的咨询组与另外两组相比在各个指标上都表现出优越性。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与传统的、静态的、匹配式的咨询途径相比,强调不确定性、变化性、适应性的基于混沌理论的咨询途径在职业辅导领域更具有合理性。      3.1 对职业咨询的指导意义   将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用于指导职业咨询,其目标就是要认识个体职业发展微观水平上潜在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宏观水平上的可能变化,帮助来访者找到应对职业发展中变动不定因素的策略,这类策略可能是降低风险的或者是能在不确定的变化中获益的积极性策略[18]。此外,来访者能够被调动起来思考作用于他们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模式,以及这些因素的微小变动如何对其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类咨询手段主要采用类比策略,如前面提到的隐喻、神话、心理原型、英雄人物、传奇故事等。使用这类咨询手段的咨询师摆脱了过于理想和完美化的职业观念,将来访者的相关信息从整体的角度加以审视,目的是帮助来访者从他们自身的背景框架中发现职业的意义和价值[16]。      3.2 对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将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用于指导理论研究,其启示有三:一是要摆脱传统“X=T+E”的数量分析模式的束缚,对微小的变因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避免对影响职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割式研究,应该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取而代之;三是建议采用个案分析以及其他质化研究手段形成对个体职业发展图景的全面认识。总之,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强调非线性的系统分析的研究路径。目前,混沌理论等复杂性理论仍处于发展中,其量化描述技术仍不成熟;在职业发展中引入这一理论,其思想指导作用远大于技术层面的支持;不过,随着复杂性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它定能帮助我们在职业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确定感的追寻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 龙立荣,方俐洛等.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与传统职业理论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2002, 10(2): 225~231   [2] 龙立荣,方俐洛. 职业发展的整合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2001, 24(4): 484~485   [3] Lewis M D, Granic I.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Lewis M D,Granic I ed. Emotion, development, and self-organization: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es to emotion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12   [4] 乐国安,管健. 混沌理论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介入.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 27(1): 106~110   [5] Duffy J A. The 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the career-plateaued worker.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2000, 37: 229~237   [6] Jim E H Bright, Robert G L Pryor.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 A User's Guid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5, 53(4): 291~306   [7] Mitchell K E, Levin A S, Krumboltz J D. Planned happenstance: Constructing unexpected career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9, 77: 115~125   [8] Deborah P Bloch. Complexity, Chaos, and Nonlinear Dynamics: A New Perspective on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5, 53(3): 194~308

  [9] 吴祥兴,陈忠等. 混沌学导论.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10] You 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aos theory.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1993,41 (3): 17~32   [11] Krumboltz J D, Levin A. Luck is no accident: Making the most of happenstance in your life and career. Atascadero, CA: Impact, 2004   [12] Memon A. Interviewing witnesses: The cognitive interview. In: A Memon, R Bull ed.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viewing.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 1999. 343~355   [13]谈加林. 分形与心理的分形研究. 心理科学,2004, 27(2): 297~300   [14] Bright J, Pryor R G L. The exploring influences on career development technique. In: W Patton, M McMahon ed. Ideas for career practitioners: Celebrating excellence in Australian career practice. Brisbane, Australia: Australian Academic Press, 2004. 49~53   [15] Amundson N E. Active engagement: Enhancing the career counseling process. Richmo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Ergon Communications, 2003   [16] Covey S R. The 8th habit: From effectiveness to greatness. New York: Free Press, 2004   [17] Amundson N E. The physics of living. Richmo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Ergon Communications, 2003   [18] Pryor R G L, Bright J E H. Chaos in practice: Techniques for career counselo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2005,14(1): 18~29   [19] Arrow H, McGrath J, Berdahl J. Small groups as complex systems: Formatio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nd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0   [20] Stacey R D, Griffin D, Shaw P. Complexity and management: Fad or radical challenge to systems thinking? London: Routledge, 2000   [21] Pryor R G L, Bright J. Order and chaos: A twenty-first century formulation of caree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3, 55(2): 121~128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 Development      Zhou Manling,Zhang Jinfu,Zeng Weixi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 West University, Chong 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he classic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ies have been based primarily on the reductionism paradigms, focusing on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The paradigm of career study had a great change after it was combined with the chaos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western research,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haos characteristics of career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ensitive dependence, fractal and effect of attractor. We pointed out the value of the theory in career counsel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 career development, chaos, fractal, attractor.

  摘 要 传统职业理论主要是还原论范式的,包括结构论和过程论;自引入混沌理论以来,职业发展的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文章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从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职业发展的混沌特征,包括初值敏感性,分形和吸引子的作用,通过分析指出这一理论在职业咨询中的应用及其对理论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职业发展,混沌,分形,吸引子。   分类号 B849:C93      1 问题的提出      1.1 传统职业理论述评×   职业发展理论要解决职业选择、决策及发展过程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传统职业理论主要建立在还原论范式基础之上,关注于职业心理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过程,如Holland的类型论和Super的发展论。类型论主要从静态角度划分职业心理结构,解决个人心理属性与职业要求的理想匹配问题,但没有回答职业类型是如何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对职业选择时的家庭、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考虑较少,通过类型匹配指导职业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机械的、武断的;发展论则以时间为线索,从宏观上描述职业心理的大致发展阶段和特点,也考虑了社会、机遇等现实因素的作用,但没有说明诸多因素如何在变化中影响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另外还有一些职业理论,如职业发展阶段论,社会化与角色论以及职业转变理论本质上都可归属于上述结构论或过程论,它们各有特点,丰富了人们对于职业的认识[1]。然而,这些理论存在的不足也促使它们在还原论范式下整合发展,于是出现了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SCCT)和发展系统理论(DST),它们补前者之不足,综合考虑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动态地、合乎逻辑地解释职业选择的整个过程和机制[2],并看到了职业选择与发展过程不能用还原论方法解决的非线性特征:虽然Lent 和Brown在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中将职业选择和发展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把社会、经济因素对职业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个人目标设定的影响有机地融入自己的理论,比以往的理论更具有适应性;虽然Ford和Lerner提出的发展系统论强调职业发展方向的开放性和不可预测性,但是,它们的理论重心依旧停留在对职业心理结构和作用过程的细节分析,对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环境适应性重视不够,没能进一步揭示出这一复杂开放巨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以及相应的应对方式,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2 新研究范式的产生   Elman等人认为,“发展心理学如果对来自环境的新颖、复杂和突现性现象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是不能进一步发展的”[3]。事实是现今的心理学还做不到这一点。伴随着我们所处时代的科学范式从牛顿范式向系统范式的转换,为了更好地把握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心理学也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当前,心理学范式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人的心理理解成为非线性复杂系统,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加以研究[4]。Chamberlain认为混沌理论中的基本原则与临床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4],将混沌理论介入到心理学研究中开辟了一条探索人类复杂心理本质的新途径,不少研究者已经利用混沌理论来描述各自研究领域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特征:Arrow等人指出混沌理论在描述团体行为(如组织冲突、发展和变革)时表现出强大的理论解释力[19];Stacey等人指出混沌理论用于解释组织变革、创新和危机时具有传统理论所不具备的优越性[20];混沌理论还被用于指导心理分析和家庭治疗,Duffy特别强调了该理论用于辅导处于职业高原期的员工所具备的有效性[5]。   同样,职业心理研究也存在范式转换问题,对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突变等复杂性问题的解释和把握需要一种新的视角,这正是职业心理学家们正在探索的方向:Morrison发现具有相同Holland职业类型的一群个体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其职业发展出现分叉,而这种变化是不能用最初的Holland类型描述加以预测的[6];Bright等人发现在一个大样本的大学生群体中有70%的人报告他们的职业极大地受到预料之外的事件影响,这些事件包括意想不到的会议、疾病和精神开悟[21]。Mitchell等人探讨了不确定事件对职业选择的影响[7];Deborah明确将混沌理论的概念引入职业领域,指出职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实体[8];Jim在随后指出混沌理论能更好地描述职业行为,对于职业辅导极具应用价值[6]。所有种种都在呼唤一个能内在融合相关研究,能解释职业发展的复杂性、变动性、机率性的理论,那就是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      2 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      2.1 混沌理论的内涵   混沌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数学与物理学领域,它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被誉为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的创立,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随机和不确定性;而决定论框架中的随机性研究引出了混沌动力学的发展。混沌是系统,尤其是非线性系统表现出的一种非常复杂的、无法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确定系统将来状态的类似随机的行为[4],混沌并不意味着无序,混沌中蕴含着有序,有序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混沌,可见,混沌隐含着这样一个悖论,即这是一个局部的随机与整体模式中的稳定。混沌理论研究的关键就是要发现隐藏在不可预测的无序现象里的内部有序结构,使学者们有可能进一步探索用现有范式所不能描述、解释或预测的现象。以混沌为基本观点的系统科学,提倡横向的跨学科研究,探索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不可逆的、自组织的客观过程,创造处理复杂性、不确定性、演化特性的新方法[9]。   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混沌理论有以下3个关键的概念[10]:(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这一特征也常被称作“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它表明,混沌系统对其初始条件异常敏感,以至于最初状态的轻微变化能导致不成比例的巨大后果。依据混沌理论,一个小误差或差异是系统向着理想状态转化的基本因素,此特征直接与不确定性及不可预测性相关。因为初始条件是不稳定的,不为人知的,故我们不能预测这一不成比例的过程将产生什么效果。同样,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也包含着非线性特征,即系统某一部分中的微小混乱所产生的后果,能导致系统其它部分的巨大变化,故没有任何两种结果是相似的。(2)分形(Fractals) 。分形是著名数学家Mandelbrot创立的分形几何理论的重要概念,意为系统在不同标度下具有自相似性质。而自相似性则是跨尺度的对称性,它意味着递归,即在一个模式内部还有一个模式。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标度的重复性,所以可产生出具有结构和规则的隐蔽的有序模式。由此,分形具有两个普通特征:第一,它们自始至终都是不规则的;第二,在不同的尺度上,不规则程度却是一个常量。(3)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吸引子是系统被吸引并最终固定于某一状态的性态。有3种不同的吸引子控制和限制物体的运动程度:点吸引子、极限环吸引子和奇异吸引子(即混沌吸引子或洛伦兹吸引子)。点吸引子与极限环吸引子都起着限制的作用以便系统的性态呈现出静态的、平衡性特征,故它们也叫做收敛性吸引子。而奇异吸引子则与前二者不同,它使系统偏离收敛性吸引子的区域而导向不同的性态。它通过诱发系统的活力,使其变为非预设模式,从而创造了不可预测性。依此看来,宇宙也受到各种变量的束缚,这些变量对宇宙的活动加以限制,但并不总是允许人们作出简单的预测。总之,正是一个系统的两个相反行为(收敛性吸引子与奇异吸引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张力触发了一个局部丰富多样的复杂的巨大模式。

     2.2职业发展的混沌特征及其启示   2.2.1 职业发展的初值敏感性特征   职业发展的初值敏感性特征是指职业发展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动都可能引起职业路径的巨大变化,这体现了职业发展的非线性动力特征和不可预测性。Deborah指出职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实体,它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因为职业发展涉及经济、心理和社会因素,物质、能量支持和信息交换对于个体职业选择、职业转换、职业满意度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都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父母、社会关系、性别、年龄、经济政治环境、兴趣、能力、地理条件等等,它们中的大多数以不同程度变化着,难以预测。并且,这些因素都不是单一的线性存在,各因素相互缠绕,存在于一个网络结构中,并以网络化作用方式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动并非以线性的方式展开,而是以网络化方式被扩散,其影响范围极大。另外,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所谓的微小变动其实对于不同个体的作用力权重是不一样的,此外还有突现因素的作用,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效果就会被无限扩大,其最终的状态将是难以预测的。   职业发展的初值敏感性特征对职业咨询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首先,咨询师要充分理解多因素网络化作用对个体的塑造作用,这种塑造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选择。职业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要求职业咨询师们必须对传统咨询方式保持警觉,要避免按照一因素影响另一因素的线性分析方式解释职业行为。咨询师应该把来访者的相关经历看作一个整体,并帮助他们理解整个发展过程。交谈内容不应仅限于与职业有关的话题。应该鼓励来访者谈及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家庭环境、童年经历、习惯偏好、阅读游历、创伤性事件,以及一些更普遍的环境因素,比如政治议题和其他大众关注点。   其次,咨询师应该帮助来访者发现其过去经历中的偶发因素,包括一些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转变,引导当事人理解这一过程而不要盲目地对未来做决断[11];要让来访者充分认识到偶发事件能够而且经常极大地影响其职业发展。当然这并非易事,因为来访者希望咨询师帮助他们从一系列可能的职业选择中最终确定出少数几个可供操作的选择,从而减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咨询师解释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的努力可能会导致来访者的抵触甚至使他们坚信宿命论。不过反过来讲,讨论来访者职业发展的偶然性常常能使其放松,让他们卸下因过多的职业决策理性思考造成的心理负担。   最后,应认识到在职业发展这个非线性系统中,微乎其微的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潜在的职业发展趋势。Memon建议咨询师向来访者询问所有事情,不管事情有多微不足道,只要是为了获得对过去事件的完整了解就有必要这样做,因为事实上微小之事也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巨大影响[12]。咨询师应该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表达陈述,因为这可能会流露出对方的关注点,这类信息可能反映了他们未来的职业取向。在混沌理论中,未来并非专指即将到来的时空要素,未来本质上是个体的下一个想法和行动。更进一步说,非线性特征唤起咨询师不一定要采用大量的干预措施,反之一个稀松平常的词句就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一位老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它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变其发展方向。   2.2.2 职业发展的分形特征   混沌并不意味着无序,混沌中蕴含着有序,这种有序表现为系统在不同标度下的自相似性,即分形结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人类心理自相似现象,比如对事物整体的知觉和对事物局部的知觉在过程和规律上是一致的;作为思维的外在形式的语言,其结构是自相似的;不同规模上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特别是组织结构是自相似的;心理发展在各个层次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相似性[13]。分形与全息相似,不同标度上具有结构信息的一致性,这就为从不同的标度水平认识职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任何人的职业都是其整个人生经历的一个分形片段。如此一来,个体对其职业生涯的考虑实际上反映了对人生历程的整体图景的思考,这提醒咨询师需要从更宽泛的水平把握职业发展问题。除此而外,某种职业还是某个工种或经济系统的分形片段:社会分工使个体必定要在长时间内从事某种专门化的工作,其工作演变往往反映了该行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受其影响,这意味着职业辅导应该关注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态势,以动态的宽广的视角提出辅导建议。另外,个体过去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结构上往往与其整个生涯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相似,俗语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中的道理在职业咨询中同样适用。从个体与群体的角度看,一个家族的职业发展历程往往影响其成员的生涯路径,两者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一个体与另一个体若具有某些相似性,其职业发展往往也会如此。这样一来,在职业咨询中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对来访者进行指导。目前,职业咨询领域的专家们百般努力,采用隐喻、神话、心理原型、英雄人物、传奇故事等方式应对来访者遇到的复杂性、变易和偶发性问题的挑战。通过此类实践,他们指向了一种不同于科学心理学的推理方式。科学心理学的经典推理方式是演绎的和归纳的,他们指出了另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称为“诱导的推理(abductive reasoning )”[6]。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推理,诱导式推理是横向比较的而非线性的,它的推理过程是通过对象与样板间的关系比较进行的,实际上就是类比的思维方式,本质上与隐喻和神话的说服技术雷同。而这一咨询技术的理论基础正是职业发展的分形特征。   2.2.3 吸引子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个体要经历诸多变动,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在有序与混沌之间徘徊,这一过程就是职业相变。在职业相变过程中,个体总是倾向于选择想象中的最佳点,然而这种努力要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以吸引子的形式影响个体在相变转折点的行为。前面提到的三类吸引子都存在于职业发展中,它们是点吸引子(包括定点吸引子和单摆吸引子)、极限环吸引子、奇异吸引子(混沌吸引子)。Jim和Robert对职业发展中的这几类吸引子进行了详细分析[6]。   定点吸引子是最简单的,它描述的是处于问题情景的事物被特定的对象吸引的状态。海纳百川,大海是百川的定点吸引子;落叶归根,大地是落叶的定点吸引子。在职业发展中,定点吸引子可能是一个特别的职业目标,比如提升到公司的某个高位。职业决策的个人――环境匹配模型就是定点吸引子的样板,他们假定存在最佳的职业空间与个人兴趣和其他个体特征匹配,这些职业空间将个体吸引过去。定点吸引子启示咨询师可以通过设定目标,提供给个体职业发展的吸引子从而指导其发展方向,设定目标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激励行为。但是混沌理论提醒人们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意外变动,咨询师应该对过于狭窄化的、不现实的、自我设限性质的目标设定保持警觉,并且鼓励来访者形成富有弹性的策略和保障性措施,以此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单摆吸引子将行为限定在一个规则的可以预测的模式中。行为变化的轨迹从一个极点经过中点再到另一个相对的极点,并在两极点间来回运动。行为变化富有规律,模式恒定。单摆吸引子可见于职业发展中,如来访者徘徊于两种不同的职业选择,在犹豫不决中他们渐渐下定决心按其中一种选择从事,一段时间后这一决定开始动摇,并逐渐按照另一种选择方案从事,而后来的选择也会动摇又复归到初始选择,整个过程往返重复。单摆吸引子反映了职业发展受到重要因素的约束,要么是自我设限,要么存在外部压力,比如父母要求学政治而自身的兴趣在心理学。辨识出单摆吸引子的作用是理解职业决策犹豫不定之本质的首要步骤[14]。单摆吸引子可见于存在狭隘观念的来访者,他们不能进行有效的理性思考,往往用折中取最低点的办法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局面混乱。咨询师应该鼓励这类来访者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一来,来访者可能会意识到当前的问题并不能简化成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的机械模式[15]。

  环状吸引子描述的系统行为稍加复杂,不过最终还是要受约束,并具有重复性。比如,一个中学老师大多数时候都与教学打交道,其活动沿着开学、备课、讲授、作业批改、考试、放假而展开。他可能会认为自己的世界是重复的、可以预测的,然而仍然受诸如学生、教育政策、自身身体状况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这类吸引子可能是最难识别也是最难向来访者解释清楚的,因为工作内容的多样性遮蔽了它有边界、受限制的本质。结果,来访者可能一方面认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变动丰富,但同时又觉得其空洞、死板、乏味[16]。这样一来,混沌理论暗示的创造性、不确定性所具有的吸引力就可能被来访者认为不过如此,并对它加以排斥。这里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要向来访者说明这类工作的重复性、缺乏挑战性的本质,若这一本质被来访者理解,来访者可能就会摆脱原先阻碍职业转换的束缚因素[17],激发起追求新目标、价值感等一系列推动职业变革的动因。   奇异吸引子和先前提到的3种吸引子大不相同,虽然它也是代表系统可能驻留的某种状态,也是职业发展的可能目标。它有两个特性:一是和极限环不一样,它对初始条件极端敏感:一个被奇异吸引子捕获的系统,它的长期行为和它当初最细微的细节都有关;比如一位老师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变其发展方向,让可能是平庸者的人成功。二是奇异吸引子是一个“分维体”。奇异吸引子在某个水平上看起来没有规则,表现得好像其要素之间毫无关联。然而在一段时间后换一个适当的角度去考虑,一个虽然复杂却明显存在的系统行为模式就会被辨识出来,它决不重复,却在不同标度上表现出自相似特征,即分形结构。这和前面提到的职业发展的分形特点一致。在咨询中,从复杂性、稳定性和缺陷分析中全面认识来访者的职业奇异吸引子将有助于咨询双方理解过去和现在的职业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的生涯历程作好准备。咨询师正更多地使用神话、心智地图、电影、隐喻、模式识别和来访者日志等手段,配合陈述性咨询策略,鼓励来访者发觉其职业经历中的有序和无序状态。      3 总结      目前,这样一种观念越来越被接受,即预料之外的偶发事件对生涯过程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大,职业发展过程是高度复杂的。承认偶发事件对职业发展的中心影响地位,自然对精确预测的可能性提出了挑战。然而,这种挑战很重要,因为匹配式的职业辅导模式渐渐被证明是机械的和缺乏实效的,而基于混沌理论的职业辅导途径更贴近现实、更能指导实践。McKay等人最近将基于传统的匹配理论的职业咨询途径和基于混沌理论的咨询途径作了比较[6]:来访者被随机分配到传统咨询组,基于混沌理论的咨询组和无干预控制组。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处理后一个月加以测量的指标有咨询效果满意度、自我效能、职业探索力,以及非理性职业观念。结果表明:基于混沌理论的咨询组与另外两组相比在各个指标上都表现出优越性。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与传统的、静态的、匹配式的咨询途径相比,强调不确定性、变化性、适应性的基于混沌理论的咨询途径在职业辅导领域更具有合理性。      3.1 对职业咨询的指导意义   将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用于指导职业咨询,其目标就是要认识个体职业发展微观水平上潜在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宏观水平上的可能变化,帮助来访者找到应对职业发展中变动不定因素的策略,这类策略可能是降低风险的或者是能在不确定的变化中获益的积极性策略[18]。此外,来访者能够被调动起来思考作用于他们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模式,以及这些因素的微小变动如何对其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类咨询手段主要采用类比策略,如前面提到的隐喻、神话、心理原型、英雄人物、传奇故事等。使用这类咨询手段的咨询师摆脱了过于理想和完美化的职业观念,将来访者的相关信息从整体的角度加以审视,目的是帮助来访者从他们自身的背景框架中发现职业的意义和价值[16]。      3.2 对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将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用于指导理论研究,其启示有三:一是要摆脱传统“X=T+E”的数量分析模式的束缚,对微小的变因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避免对影响职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割式研究,应该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取而代之;三是建议采用个案分析以及其他质化研究手段形成对个体职业发展图景的全面认识。总之,职业发展的混沌理论强调非线性的系统分析的研究路径。目前,混沌理论等复杂性理论仍处于发展中,其量化描述技术仍不成熟;在职业发展中引入这一理论,其思想指导作用远大于技术层面的支持;不过,随着复杂性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它定能帮助我们在职业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确定感的追寻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 龙立荣,方俐洛等.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与传统职业理论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2002, 10(2): 225~231   [2] 龙立荣,方俐洛. 职业发展的整合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2001, 24(4): 484~485   [3] Lewis M D, Granic I.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Lewis M D,Granic I ed. Emotion, development, and self-organization: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es to emotion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12   [4] 乐国安,管健. 混沌理论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介入.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 27(1): 106~110   [5] Duffy J A. The 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the career-plateaued worker.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2000, 37: 229~237   [6] Jim E H Bright, Robert G L Pryor.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 A User's Guid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5, 53(4): 291~306   [7] Mitchell K E, Levin A S, Krumboltz J D. Planned happenstance: Constructing unexpected career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9, 77: 115~125   [8] Deborah P Bloch. Complexity, Chaos, and Nonlinear Dynamics: A New Perspective on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5, 53(3): 194~308

  [9] 吴祥兴,陈忠等. 混沌学导论.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10] You 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aos theory.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1993,41 (3): 17~32   [11] Krumboltz J D, Levin A. Luck is no accident: Making the most of happenstance in your life and career. Atascadero, CA: Impact, 2004   [12] Memon A. Interviewing witnesses: The cognitive interview. In: A Memon, R Bull ed.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viewing.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 1999. 343~355   [13]谈加林. 分形与心理的分形研究. 心理科学,2004, 27(2): 297~300   [14] Bright J, Pryor R G L. The exploring influences on career development technique. In: W Patton, M McMahon ed. Ideas for career practitioners: Celebrating excellence in Australian career practice. Brisbane, Australia: Australian Academic Press, 2004. 49~53   [15] Amundson N E. Active engagement: Enhancing the career counseling process. Richmo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Ergon Communications, 2003   [16] Covey S R. The 8th habit: From effectiveness to greatness. New York: Free Press, 2004   [17] Amundson N E. The physics of living. Richmond,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Ergon Communications, 2003   [18] Pryor R G L, Bright J E H. Chaos in practice: Techniques for career counselo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2005,14(1): 18~29   [19] Arrow H, McGrath J, Berdahl J. Small groups as complex systems: Formatio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nd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0   [20] Stacey R D, Griffin D, Shaw P. Complexity and management: Fad or radical challenge to systems thinking? London: Routledge, 2000   [21] Pryor R G L, Bright J. Order and chaos: A twenty-first century formulation of caree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3, 55(2): 121~128      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 Development      Zhou Manling,Zhang Jinfu,Zeng Weixi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 West University, Chong 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he classic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ies have been based primarily on the reductionism paradigms, focusing on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The paradigm of career study had a great change after it was combined with the chaos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western research,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haos characteristics of career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ensitive dependence, fractal and effect of attractor. We pointed out the value of the theory in career counsel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 career development, chaos, fractal, attractor.


相关文章

  • 耗散结构理论相关著作
  • 来自: 余言 (宜昌) 2008-03-01创建   2008-03-01更新 伊里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教授是比利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索尔维国际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所所长兼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查看


  • Lorenz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
  • 题目:Lorenz 混沌系统的电路仿真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信息工程系-电气自动化专业-08自动化2班 2011年 04月 15日 摘 要 混沌学研究从早期探索到重大突破,经以至到本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世界性研究热潮,其涉及 ...查看


  • 分岔与混沌理论与应用作业
  • 分岔与混沌理论与应用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我对混沌理论的认识 1.混沌理论概述 混沌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混沌现象起 ...查看


  • 混沌管理电子书
  • 目录 目 录 1.导论 1.1混沌的传统释义 1.2混沌的科学释义 1.3混沌管理的现代管理学释义 1.4混沌管理的含义 2.混沌管理述略 2.1混沌管理的管理哲学:组织人本主义 2.2混沌管理的本质 2.3混沌管理的方法论特征 3.混沌管 ...查看


  • 张羿的混沌思维和思维混沌
  • 曾飞(中华管理论坛秘书长) 张羿先生,曾因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的IFSAM第七届世界管理大会上发表题为"现代企业的终结与后现代企业的兴起"的演讲,而引起国外管理界的注目.并出版有管理学专著<后现代企业与管理革命> ...查看


  • 混沌系统介绍及例子
  • 专业学术讲座 报告 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1. 混沌系统概念 2. 典型混沌系统介绍 3. 混沌金融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反馈同步 4. 混沌研究的发展方向及意义 一.混沌系统概念 混沌(chaos )是指确定性 ...查看


  • 非线性动力学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问题出现在许多学科之中.传统的线性化方法已不能满足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要求.非线性动力学也就由此产生. 非线性动力学联系到许多学科,如力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等. 非线性动力学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叉.混 ...查看


  • 混沌操作法
  • 混沌操作法,是一整套几近完美的金融投资思想.交易策略和进出场信号,由美国双料博士. Profitunity Trading Group的创办人.艾略特波浪理论的究现者之一.实际从事交易长达35年.被公认为是运用混沌学最杰出的交易者--比尔· ...查看


  • 信息检索综合报告
  • 目录 第一部分 课题分析 ................................................. 2 第二部分 检索策略与结果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