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组织培养

植物的组织培养练习题

1.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是( )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

2. 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多选)( )

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 单细胞的 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 C. 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 D. 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

3.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4.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5. 明党参是我国珍稀药用植物,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法有(多选)( )

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B.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

C.大规模栽培组织培养苗,获取药用成分

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

6.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

B.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

D.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

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8. (2012新课标卷)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

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

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

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

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

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

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

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

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9.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 (填“ 升高”、“保持”或“降低”) 2,4-D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 ,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 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分化的愈伤组织内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 (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 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 ,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有 。

10.(2011重庆)(16分)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的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来源:zzstep.com]

(1)与拟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n基因的mRNA中UGA变为AGA,其末端序列成为“-AGCGCGACCAGACUCUAA”,则Tn比t多编码 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子)。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2)图中①应为 。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 .若③的种皮颜色为 ,则说明油菜 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设该油菜Tn 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的基因型为 ;同时,③的叶片卷曲(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且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用它与种皮深褐色、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其后代中所占比例最小的个体表现型为 ;取③的茎尖培养成16颗植株,其性状通常 (填“不变”或“改变”)。

(4)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 (填是或者不是)同一个物种。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1.毛角蛋白II型中间丝(KIFII)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II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过程①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所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②中,用__________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③中,用___________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处理。“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

(4)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胚胎移植前,通过____________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

2.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

3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 单细胞的 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

C. 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 D. 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

4.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汉水丑生的生物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5关于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难易程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乳腺癌细胞易于乳腺细胞;胚胎细胞易于脂肪细胞

B.乳腺细胞易于乳腺癌细胞;胚胎细胞易于脂肪细胞“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

C.乳腺细胞易于乳腺癌细胞;脂肪细胞易于胚胎细胞

D.乳腺癌细胞易于乳腺细胞;脂肪细胞易于胚胎细胞

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8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

A.都需用CO2培养箱 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9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县一个新牛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

(2)气室中充入5%C0: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 ,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

10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 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汉水丑11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⑴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 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 ⑵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 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 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 ,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 ⑶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⑷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⑸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 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 的活性降低,细胞 的速率降低。

⑹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 进行攻击。

12.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①② B.①③“汉水丑C.②③ D.③④

13.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2012大纲)(11分)回答下列问题:[来源:zzstep.com]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 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 。“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主要原因是

(3)一种病毒含有 (填“1种”或“2种”)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

2.(2012上海)以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

A.能识别绵羊整个红细胞 B.只识别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C.能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 D.只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汉水丑生的

3.(2012广东)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

4. (2012江苏)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 单细胞的 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

C. 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 D. 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汉水丑生的...

5. (2011四川)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6. (2011安徽)(21分)

Ⅱ.(9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7.(2010全国卷二)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汉水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8、(2010四川)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汉水丑生的生物同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③不需要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D.过程④产生的单抗,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9.(2010广东) 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 )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汉水丑生的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10.(2009全国卷)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 侵染部位 B. 致病机理 C. 抗原决定簇 D. 传播途径“汉水丑生的生

11.(9分)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_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____。

(2)图中细胞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_________,但不会产生抗体。“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把它在乙培养

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②或③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 _______________抗体。“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

12.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汉水丑生的生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植物组织培养答案

1.A 2.AD 3.B 4.D 5.ABCD 6.A 7.A

8.(1)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分裂素

(2)IAA的浓度 菊花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 0—0.5mg.L-1 (3)1 (4)6-BA

9. (1) 降低 (2) 适量的生长素 (3) ③ (4) ①④ 4 (5)增殖和分化 二倍体幼苗

10.多AGA和CUC对应的2个氨基酸。(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质粒上有抗生素kan抗性基因,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农杆菌都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拟南芥T基因控制其种皮深褐色。(3)TaTatt; Tatbb×TtBb→3/8深褐色正常、3/8深褐色卷曲、1/8黄色正常、1/8黄色卷曲;不变(4)是 “汉水丑生的生物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答案

1.(1)质粒; DNA连接酶 2)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维持培养基(液)的PH稳定 (3)促性腺激素(或促滤泡素,孕马血清); 去核

(4)(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分割 2.A 3.AD 4.B 5.A 6.C 7.D 8.C 9 (1)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汉 (2)维持培养液适当的pH

(3)种类和剂量 (4)向乙(或丁)组装置中放置肝脏小块染色体形态和数量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具有解毒作用 10.D

11. ⑴相互接触 接触抑制 单层(或一层)胰蛋白酶“

⑵衰老甚至死亡 不死性 降低 减少

⑶由于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故活细胞不能着色(或由于死细胞的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 ⑷中 ⑸冷冻(或超低温、液氮) 酶 新陈代谢 ⑹抗原

12.A 13.A 14.(1)显微注射 (2)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

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使外源基因在相应组织细胞表达“汉水丑生

(3)DNA分子杂交(核酸探针) (4)膀胱上皮

(5)细胞核 去核的卵 核移植(或克隆)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⑴吞噬 抗原决定簇 淋巴因子 ⑵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⑶1种“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⑷细胞融合

2.B 3。A 4. AD 5.B 6.(1)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2)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7.B 8.D 9. BD 10. C

11.(1)糖蛋白 抗原(2)免疫B淋巴 单一的抗A抗体(或单一的特异性抗体) 快速大量增殖

(3)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4)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抗A单克隆 12.D

植物的组织培养练习题

1.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是( )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

2. 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多选)( )

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 单细胞的 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 C. 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 D. 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

3.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4.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5. 明党参是我国珍稀药用植物,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法有(多选)( )

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B.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

C.大规模栽培组织培养苗,获取药用成分

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

6.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

B.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

D.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

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8. (2012新课标卷)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

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

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

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

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

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

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

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

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9.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4-D常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对形态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促进愈伤组织再分化,在配制分化培养基时需 (填“ 升高”、“保持”或“降低”) 2,4-D的浓度。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不能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 ,以促进幼苗形成。

(3)研究中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下列序号)。

①绿色芽点细胞排列松散 ②刚融合的籼稻和稗草杂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③胚状体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分化的愈伤组织内各细胞的形态大小一致

(4)经组织培养筛选获得的籼稻叶绿素突变体,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大于对照,叶绿素总量不变。某同学用 (填序号:①绿色②红色③蓝紫色④黄色)光照射突变体和对照叶片,检测到两者光合放氧速率差异不大。若取等量色素提取液进行层析,会发现突变体第 条色素带(自上而下)窄于对照组。

(5)胚乳(3n)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若用籼稻种子的胚乳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需适时剔除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的 ,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有 。

10.(2011重庆)(16分)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某突变体可用于验证相关的基因的功能。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深褐色(TT),某突变体的种皮为黄色(tt),下图是利用该突变体验证油菜种皮颜色基因(Tn)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来源:zzstep.com]

(1)与拟南芥t基因的mRNA相比,若油菜Tn基因的mRNA中UGA变为AGA,其末端序列成为“-AGCGCGACCAGACUCUAA”,则Tn比t多编码 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子)。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2)图中①应为 。若②不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原因是 .若③的种皮颜色为 ,则说明油菜 基因与拟南芥T基因的功能相同。

(3)假设该油菜Tn 基因连接到拟南芥染色体并替换其中一个t基因,则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联会时的基因型为 ;同时,③的叶片卷曲(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且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用它与种皮深褐色、叶片正常的双杂合体拟南芥杂交,其后代中所占比例最小的个体表现型为 ;取③的茎尖培养成16颗植株,其性状通常 (填“不变”或“改变”)。

(4)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 (填是或者不是)同一个物种。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1.毛角蛋白II型中间丝(KIFII)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II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过程①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所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②中,用__________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③中,用___________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处理。“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

(4)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胚胎移植前,通过____________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

2.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

3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 单细胞的 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

C. 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 D. 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

4.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汉水丑生的生物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5关于哺乳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难易程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乳腺癌细胞易于乳腺细胞;胚胎细胞易于脂肪细胞

B.乳腺细胞易于乳腺癌细胞;胚胎细胞易于脂肪细胞“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

C.乳腺细胞易于乳腺癌细胞;脂肪细胞易于胚胎细胞

D.乳腺癌细胞易于乳腺细胞;脂肪细胞易于胚胎细胞

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8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

A.都需用CO2培养箱 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9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县一个新牛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切成小薄片,这有利于肝脏细胞 。

(2)气室中充入5%C0: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

(3)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 ,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4)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

10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 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汉水丑11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⑴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 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 。 ⑵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 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 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 ,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 ⑶现用某种大分子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时,观察到死细胞被染色,而活细胞不染色,原因是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⑷检查某种毒物是否能改变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最好选用细胞分裂到 期的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⑸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 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 的活性降低,细胞 的速率降低。

⑹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是因为机体把移植的皮肤组织当作 进行攻击。

12.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①② B.①③“汉水丑C.②③ D.③④

13.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2012大纲)(11分)回答下列问题:[来源:zzstep.com]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 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 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 。“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主要原因是

(3)一种病毒含有 (填“1种”或“2种”)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

2.(2012上海)以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

A.能识别绵羊整个红细胞 B.只识别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C.能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 D.只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汉水丑生的

3.(2012广东)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

4. (2012江苏)下列事实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 B. 单细胞的 DNA 在体外大量扩增

C. 动物杂交瘤细胞产生单克隆抗体 D. 小鼠体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小鼠“汉水丑生的...

5. (2011四川)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6. (2011安徽)(21分)

Ⅱ.(9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能力。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

(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__酶短时处理幼蚕组织,以便获得单个细胞。

(2)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家蚕细胞时,贴壁生长的细胞会产生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空气交换。

7.(2010全国卷二)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汉水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8、(2010四川)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汉水丑生的生物同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③不需要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D.过程④产生的单抗,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9.(2010广东) 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 )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汉水丑生的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10.(2009全国卷)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 侵染部位 B. 致病机理 C. 抗原决定簇 D. 传播途径“汉水丑生的生

11.(9分)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_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____。

(2)图中细胞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_________,但不会产生抗体。“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2012-7-13标记)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把它在乙培养

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②或③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 _______________抗体。“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

12.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汉水丑生的生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植物组织培养答案

1.A 2.AD 3.B 4.D 5.ABCD 6.A 7.A

8.(1)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分裂素

(2)IAA的浓度 菊花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 0—0.5mg.L-1 (3)1 (4)6-BA

9. (1) 降低 (2) 适量的生长素 (3) ③ (4) ①④ 4 (5)增殖和分化 二倍体幼苗

10.多AGA和CUC对应的2个氨基酸。(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质粒上有抗生素kan抗性基因,导入了质粒或重组质粒的农杆菌都能在含抗生素kan的培养基上生长;拟南芥T基因控制其种皮深褐色。(3)TaTatt; Tatbb×TtBb→3/8深褐色正常、3/8深褐色卷曲、1/8黄色正常、1/8黄色卷曲;不变(4)是 “汉水丑生的生物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答案

1.(1)质粒; DNA连接酶 2)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维持培养基(液)的PH稳定 (3)促性腺激素(或促滤泡素,孕马血清); 去核

(4)(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分割 2.A 3.AD 4.B 5.A 6.C 7.D 8.C 9 (1)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汉 (2)维持培养液适当的pH

(3)种类和剂量 (4)向乙(或丁)组装置中放置肝脏小块染色体形态和数量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具有解毒作用 10.D

11. ⑴相互接触 接触抑制 单层(或一层)胰蛋白酶“

⑵衰老甚至死亡 不死性 降低 减少

⑶由于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不能进入活细胞内,故活细胞不能着色(或由于死细胞的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大分子染料能够进入死细胞内而着色) ⑷中 ⑸冷冻(或超低温、液氮) 酶 新陈代谢 ⑹抗原

12.A 13.A 14.(1)显微注射 (2)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

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使外源基因在相应组织细胞表达“汉水丑生

(3)DNA分子杂交(核酸探针) (4)膀胱上皮

(5)细胞核 去核的卵 核移植(或克隆)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⑴吞噬 抗原决定簇 淋巴因子 ⑵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⑶1种“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公益作品(汉水丑生⑷细胞融合

2.B 3。A 4. AD 5.B 6.(1)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2)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 7.B 8.D 9. BD 10. C

11.(1)糖蛋白 抗原(2)免疫B淋巴 单一的抗A抗体(或单一的特异性抗体) 快速大量增殖

(3)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4)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抗A单克隆 12.D


相关文章

  • 植物组织培养
  •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 Landscape Plant Tissue Culture 一.常用术语 1.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 是指将植物的离体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花药.胚珠.形成层.皮层 ...查看


  • 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研究进展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研究进展 系 部: 生物技术工程系 专 业: 园林技术专业 学 号: [1**********]5 学生姓名: 刘兴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目 录 1. ...查看


  •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中的应用 班级:生科一班 学号:[1**********] 姓名:王炯 指导老师:远凌威 摘 要:通过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方面的文献综述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离体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种苗.新品种的选育和人工种子和种质的保 ...查看


  •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案
  • 专题二 细胞工程 一.细胞工程 1.概念: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 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2.对细胞工程概念的理解: ⑴.原理和方法:细 ...查看


  •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 63 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 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利用种子 来繁殖作物的.但是,许多名贵的花卉林木,如果用种子繁殖,后代难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还有一些植 ...查看


  • 2.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案
  • 专题2 细胞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2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 ...查看


  • 植物细胞工程 1
  • <植物细胞工程>课案 [考纲要求] 自主预习案 [基础梳理] <南方凤凰台>P 256的基础梳理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 [自主检测]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B ) A .细胞学说 B.细胞全能性 C. ...查看


  • 发育学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摘要:植物细胞全能性指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分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本文简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的实质及其表现,还有其理论的实验证据.同时基于该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植物细胞离体培养技术在各方面也取得了可 ...查看


  • 菊花组织培养(理高二
  • 高二生物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理)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2011-2-24 撰稿人:鲁永帅 审稿:曲岷 [课程目标]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进行菊花或其 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课题重点.难点]植物 ...查看


  • 植物组织培养测试题
  • 植物组织培养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有丝分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