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中"早恋"的认识

有一则新闻:教师为了防止学生早恋,翻书包,查日记,结果学生诉诸法律,认为侵犯了她的权利,经法院审理,学生赢得了这场官司。消息发表后引来诸多议论。学生的早恋现象很使家长和教师头痛,对此现象应该如何认识及处理呢? 一,青春期的性骚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伴随着生理发育,必然地在心理上引起一系列反应。由于性成熟,对异性会产生有别于同学间友谊的希望接近的冲动。这一冲动通常指向特定对象且情绪强烈。有位男生说,他每天一早起来去跑步,终点是一位女同学的家,目的是希望这位女同学能看到他一眼。性骚动也表现为对异性广泛的注意。一位女同学说,她们就想约男同学一起到公园去玩,因为全是女生没劲。这一时期还会出现在梦中性交,导致梦遗等。这一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如果这些反应一点没有,倒反而应该怀疑是否生理发育出了问题。 二,人的需要是矛盾的综合体人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间充满了矛盾。一般说大部分同学并不会因为性萌动而做出很越轨的事情,因为他们还有很多顾虑。例如:会不会被同学嘲笑,被师长责骂,被别人认为人品恶劣,没有道德,如果对方拒绝脸往哪里搁,对自己将来会带来什么影响等等。但是他们还是很难抵御内心的骚动,于是就阅读一些言情小说,伙伴间还会有一些带色情的言谈,以获得内心的宣泄与慰藉。此时通常处于矛盾的心理:既觉得下流又觉得有趣。这一情况告诉我们,在各式各样的需要中,人是按各种需要代数和的最大值来确定其行为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注意提升符合社会要求的需要,就能有效地阻遏性骚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情绪状态也是导致行为的原因,在性格的培育上如果养成三思而行的习惯,就能防止偶然的出轨。 三,师长对学生早恋的顾虑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这种状态,主要有两个顾虑。一般是怕分心而导致学业下降;另外是怕做出有伤风化,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有苗子就严厉惩处。或者发动“群众”(如亲友,班级同学)声讨,步步为营,力求防患未然。在重压下,学生千躲百赖,于是搜查证据就成为这一"战役"的重头戏。 四,孩子们怎么想就作者的经验,在春情萌动期的孩子,一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对于师长的教育,他们总可以找出很多官面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申辩。例如:我们仅是异性同学间的友谊嘛,知心朋友一定要同一性别吗?我觉得他好,讲得来,大家彼此帮助,互相促进,学业反而进步。如果你问他好在哪里,她能告诉你一大堆优点,简直没有肚脐眼。而且都有事实依据。然而在初中阶段,教师心目中的好女孩,她们心仪的对象往往是班级里调皮捣蛋的男孩。可见她们选择的标准带有很大的动物原始野性的成份。男同学也是这样。但他们并不意识。师长及周围环境的压力,可以使胆小的孩子怯步,把对异性的倾慕压抑于心底,等待以后的爆发。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转入"地下",由于"地下活动"带有更多的神秘感和刺激感,就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感情旋涡,以致于日后更难处理。一些平时经常受训斥的孩子,内心与师长十分对立。压力一大,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就走极端。平时受娇宠的孩子,由于经不起挫折,可能模仿殉情故事。极端事件变异很多,通常都很棘手。如果在班级里动用舆论压力,就深处看,学生的内心倾向于被批判一方。 五,对教育的几点建议1.从小养成遇事愿意向师长诉说的习惯。它主要取决于你能了解他们,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他们的观点和思路去分析孩子们面临的情境。其要点是教育民主。这样你就能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而且这对于开朗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2.承认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状态,给以必要的疏导。有了第一点的基础,彼此比较容易沟通,他们会向你讲述自己的想法。对青春期出现的变化,不妨"拆穿西洋镜",他们就会认识自己的隐私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将减少有意无意的文饰对教育的干扰。须知认识自己"丑陋"的一面,对于扎扎实实做人是至关重要的。举一教育实例:有一初一男生在同学中喜欢讲男男女女的色情话。我第一次找他,只问他两个问题:“班级里有些同学喜欢讲也喜欢听这种话,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呢?”,“你猜猜看,为什么讲的人会这样得意?”,“你去想一想,过三天把答案告诉老师好吗?”。用了二分钟。第二次谈话侧重第二个问题,指出如何才能取得他人的尊重,应该在哪一些方面来取得同学的青睐。用了一个多小时。第三次从生理心理

角度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指出它的危害。(教育是一门艺术,其效果取决于学生个性,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等。本例说明如何拆穿,如何避开证据的纠缠,如何消除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戒备和抗拒心理,以及为达到目的如何铺垫)3.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爱情永远是文学的主题,但是人的一生并不全是爱情。它涉及人生的理想和抱负。人生观也是选择心仪对象的重要标准。如果我们强化了正确人生观指导下的需要强度,就有可能抑制由性需要带来的可能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显然,人生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它不是临渴掘井能奏效的。也就是说,早恋问题的教育远在它发生之前。4.教给识别他人,特别是识别异性的方法。人说初恋是美妙的,是少男少女的游戏,在他们眼里,初恋的对象是不可能再好的完人,其原因在于对异性的特殊感情蒙蔽了良知。因此教给他们如何摆脱微妙情绪的影响去识别异性,并鼓励他们结交更多的异性,有助于辨识异性和把握自己。这方面的教育似以社会见闻和小说故事为好。5.认识社会,认识婚姻。由于言情小说和影视的煽情,学生往往对真实的社会和婚姻欠缺了解。作者曾组织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去观察亲友的家庭,到办理离婚手续的民政事务处去了解现实的婚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一起讨论。他们中的大部分就从绮丽的梦幻里脱身而出了。就作者经验,早恋对学业的影响主要有二个阶段。其一是追求阶段,其二是分手阶段。此时精神恍惚,神不守舍。很容易发现。如果有上述五方面的教育,师长给以宣泄的可能,一般能较好渡过。其疏导的流程是:同感,同情,激疑,讨论,明了。作者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儿童,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是正常儿童的事实,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教育的要点在于一贯地打好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师生民主,使他们能敞开心扉说话。做人道理的逐步明确,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即相信孩子在展示事实和师长诱导下有能力去辨别是非。高压会带来严重后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从医学杂志,影视小说中探究婚恋现象,怕与青少年谈婚恋而教坏孩子是有害的顾虑。应该适时进行婚恋教育。导远较堵更为重要。本文仅是对一般早恋现象而言,它并不完全适合有性犯罪倾向的教育。 《》

有一则新闻:教师为了防止学生早恋,翻书包,查日记,结果学生诉诸法律,认为侵犯了她的权利,经法院审理,学生赢得了这场官司。消息发表后引来诸多议论。学生的早恋现象很使家长和教师头痛,对此现象应该如何认识及处理呢? 一,青春期的性骚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伴随着生理发育,必然地在心理上引起一系列反应。由于性成熟,对异性会产生有别于同学间友谊的希望接近的冲动。这一冲动通常指向特定对象且情绪强烈。有位男生说,他每天一早起来去跑步,终点是一位女同学的家,目的是希望这位女同学能看到他一眼。性骚动也表现为对异性广泛的注意。一位女同学说,她们就想约男同学一起到公园去玩,因为全是女生没劲。这一时期还会出现在梦中性交,导致梦遗等。这一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如果这些反应一点没有,倒反而应该怀疑是否生理发育出了问题。 二,人的需要是矛盾的综合体人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间充满了矛盾。一般说大部分同学并不会因为性萌动而做出很越轨的事情,因为他们还有很多顾虑。例如:会不会被同学嘲笑,被师长责骂,被别人认为人品恶劣,没有道德,如果对方拒绝脸往哪里搁,对自己将来会带来什么影响等等。但是他们还是很难抵御内心的骚动,于是就阅读一些言情小说,伙伴间还会有一些带色情的言谈,以获得内心的宣泄与慰藉。此时通常处于矛盾的心理:既觉得下流又觉得有趣。这一情况告诉我们,在各式各样的需要中,人是按各种需要代数和的最大值来确定其行为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注意提升符合社会要求的需要,就能有效地阻遏性骚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情绪状态也是导致行为的原因,在性格的培育上如果养成三思而行的习惯,就能防止偶然的出轨。 三,师长对学生早恋的顾虑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这种状态,主要有两个顾虑。一般是怕分心而导致学业下降;另外是怕做出有伤风化,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有苗子就严厉惩处。或者发动“群众”(如亲友,班级同学)声讨,步步为营,力求防患未然。在重压下,学生千躲百赖,于是搜查证据就成为这一"战役"的重头戏。 四,孩子们怎么想就作者的经验,在春情萌动期的孩子,一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对于师长的教育,他们总可以找出很多官面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申辩。例如:我们仅是异性同学间的友谊嘛,知心朋友一定要同一性别吗?我觉得他好,讲得来,大家彼此帮助,互相促进,学业反而进步。如果你问他好在哪里,她能告诉你一大堆优点,简直没有肚脐眼。而且都有事实依据。然而在初中阶段,教师心目中的好女孩,她们心仪的对象往往是班级里调皮捣蛋的男孩。可见她们选择的标准带有很大的动物原始野性的成份。男同学也是这样。但他们并不意识。师长及周围环境的压力,可以使胆小的孩子怯步,把对异性的倾慕压抑于心底,等待以后的爆发。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转入"地下",由于"地下活动"带有更多的神秘感和刺激感,就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感情旋涡,以致于日后更难处理。一些平时经常受训斥的孩子,内心与师长十分对立。压力一大,在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就走极端。平时受娇宠的孩子,由于经不起挫折,可能模仿殉情故事。极端事件变异很多,通常都很棘手。如果在班级里动用舆论压力,就深处看,学生的内心倾向于被批判一方。 五,对教育的几点建议1.从小养成遇事愿意向师长诉说的习惯。它主要取决于你能了解他们,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他们的观点和思路去分析孩子们面临的情境。其要点是教育民主。这样你就能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而且这对于开朗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2.承认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状态,给以必要的疏导。有了第一点的基础,彼此比较容易沟通,他们会向你讲述自己的想法。对青春期出现的变化,不妨"拆穿西洋镜",他们就会认识自己的隐私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将减少有意无意的文饰对教育的干扰。须知认识自己"丑陋"的一面,对于扎扎实实做人是至关重要的。举一教育实例:有一初一男生在同学中喜欢讲男男女女的色情话。我第一次找他,只问他两个问题:“班级里有些同学喜欢讲也喜欢听这种话,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呢?”,“你猜猜看,为什么讲的人会这样得意?”,“你去想一想,过三天把答案告诉老师好吗?”。用了二分钟。第二次谈话侧重第二个问题,指出如何才能取得他人的尊重,应该在哪一些方面来取得同学的青睐。用了一个多小时。第三次从生理心理

角度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指出它的危害。(教育是一门艺术,其效果取决于学生个性,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等。本例说明如何拆穿,如何避开证据的纠缠,如何消除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戒备和抗拒心理,以及为达到目的如何铺垫)3.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爱情永远是文学的主题,但是人的一生并不全是爱情。它涉及人生的理想和抱负。人生观也是选择心仪对象的重要标准。如果我们强化了正确人生观指导下的需要强度,就有可能抑制由性需要带来的可能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显然,人生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它不是临渴掘井能奏效的。也就是说,早恋问题的教育远在它发生之前。4.教给识别他人,特别是识别异性的方法。人说初恋是美妙的,是少男少女的游戏,在他们眼里,初恋的对象是不可能再好的完人,其原因在于对异性的特殊感情蒙蔽了良知。因此教给他们如何摆脱微妙情绪的影响去识别异性,并鼓励他们结交更多的异性,有助于辨识异性和把握自己。这方面的教育似以社会见闻和小说故事为好。5.认识社会,认识婚姻。由于言情小说和影视的煽情,学生往往对真实的社会和婚姻欠缺了解。作者曾组织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去观察亲友的家庭,到办理离婚手续的民政事务处去了解现实的婚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一起讨论。他们中的大部分就从绮丽的梦幻里脱身而出了。就作者经验,早恋对学业的影响主要有二个阶段。其一是追求阶段,其二是分手阶段。此时精神恍惚,神不守舍。很容易发现。如果有上述五方面的教育,师长给以宣泄的可能,一般能较好渡过。其疏导的流程是:同感,同情,激疑,讨论,明了。作者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儿童,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是正常儿童的事实,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教育的要点在于一贯地打好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师生民主,使他们能敞开心扉说话。做人道理的逐步明确,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即相信孩子在展示事实和师长诱导下有能力去辨别是非。高压会带来严重后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从医学杂志,影视小说中探究婚恋现象,怕与青少年谈婚恋而教坏孩子是有害的顾虑。应该适时进行婚恋教育。导远较堵更为重要。本文仅是对一般早恋现象而言,它并不完全适合有性犯罪倾向的教育。 《》


相关文章

  • 解决学生早恋成功教育案例
  • 解决学生早恋成功教育案例 我担心姚xx会因此影响学业甚至受到伤害,而考虑到该生自入学以来表现出的懂事,我决定对其进行一番谈话. 在对话开始之前,我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为谈话打下基础."早恋"是学生的情感问题,但通过理性教育 ...查看


  • 青春也有苦涩
  • 青春也有苦涩 --谈谈中学生早恋的心里教育 作者姓名:彭文香 工作单位:萍乡市湘东区麻山学校 联系电话: [1**********] 青春也有苦涩 --谈谈中学生早恋的心里教育 彭文香 关键词:关键词:青春 苦涩 中学生 早恋 心里教育方法 ...查看


  • 谈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好"早恋"问题
  • 一.将"早恋"两字拆开理解 "早恋"是学生的情感问题,但通过理性教育,可使学生将情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调查显示,学生对待"早恋"问题,认为没有错,其结论多是从"恋 ...查看


  • "早恋恶果"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之策
  • 摘要: 传统社会对"早恋"有着诸多不恰当的认识和偏见,而家长.老师不恰当的处理方式.社会媒体不良的引导都进一步加剧了"早恋恶果"的产生.面对"早恋恶果",本文认为,我们更应该从正面 ...查看


  • 关于早恋心理的探究及解决办法
  • 关于早恋心理的探究及解决办法 [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思想的进一步开放,早恋风靡校园,中学生"拍拖"已成为一种时尚.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高中学生早恋占全体学生的39.2%,高三年级早恋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 ...查看


  • 早恋危害教案
  • 莫让情感航船过早靠岸 --早恋的危害 课程设计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性解放.性文明 冲击着我国古老而传统的性文化.从目前青少年的早恋情况看,最多 的是中学生.尽管学校,家长都提倡男女学生应大方的集体交往,但 仍有 ...查看


  •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早恋问题
  • 摘要:当前.学生早恋现象很普遍,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教师应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晓之以理的方法,让学生理智地对待早恋,从而走出早恋的困境. 关键词:早恋:晓之以理:理智对待 现在.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就有 ...查看


  • 中学生早恋家长怎么办?
  • 中学生谈恋爱,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将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早恋是危害是很大的,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人格,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明显突出.早恋基本都会以失败告 ...查看


  • 初中生早恋的防范策略
  • 初中生早恋的防范策略 作者:船山区龙坪初级中学校 赖安民 电话:[1**********] 邮编:629000 内容提要:学生早恋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问题愈来愈突出,摆在家长.学校和 ...查看


  • 早恋主题班会
  • 早恋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的: 1.通过这节主题班会,让学生对"早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白当前早恋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理智处理情感问题,形成拒绝早恋的自觉意识,树立与异性交往的健康观念. 2.通过这节班会,让学生树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