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17.4重庆调研卷 )
粮食产后处理系统包括收割、脱粒、清粮、干燥、储藏、运输和加工等一系列生产环节,是一个受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和科技等因素制约的复杂系统。我国每年约有600亿kg的粮食损失在产后处理中,因此我国粮食部门全力抓好粮食产后服务,大力实施“粮食产后服务工程”,帮助农民减损增收,避免损失浪费。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粮食收获后,如不能及时充分晾晒,极易因粮食受潮霉变遭受损失。下列地区及粮食作物最容易在产后因受潮霉变造成较大损失的是
A.塔里木盆地一冬小麦
B.华北平原一秋玉米
C.江淮平原一冬小麦
D.洞庭湖平原一水稻
2.目前,我国有些地区为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建立粮食加工厂迅速将粮食加工成粮食产品,直接销往城市,该类加工厂应布局在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丰富地区
D.环境优美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和解析
答案:CA
解析:
1. 粮食收获后,因降雨不能及时晾晒,受潮霉变,此题实际是考察收获季节与雨季的关系。冬小麦一般六月收获,塔里木盆地降水少,损失小;而江淮平原6月正值梅雨季节,粮食晾晒不充分,极易因霉造成较大损失,故A错,C对。华北平原秋玉米一般10月份收获,北方雨季已经结束;洞庭湖平原的水稻,早稻7月收获;晚稻一般10月成熟,都避开了梅雨季节,因此BD不对。
2. 为了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需要把粮食迅速加工成粮食产品。因为原料不容易保存,因此加工厂应靠近原料产地,故答案选A。
——解析老师闫娜
考点1:中国的气候。
考点2:工业的区位选择。
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17.4重庆调研卷 )
粮食产后处理系统包括收割、脱粒、清粮、干燥、储藏、运输和加工等一系列生产环节,是一个受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和科技等因素制约的复杂系统。我国每年约有600亿kg的粮食损失在产后处理中,因此我国粮食部门全力抓好粮食产后服务,大力实施“粮食产后服务工程”,帮助农民减损增收,避免损失浪费。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粮食收获后,如不能及时充分晾晒,极易因粮食受潮霉变遭受损失。下列地区及粮食作物最容易在产后因受潮霉变造成较大损失的是
A.塔里木盆地一冬小麦
B.华北平原一秋玉米
C.江淮平原一冬小麦
D.洞庭湖平原一水稻
2.目前,我国有些地区为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建立粮食加工厂迅速将粮食加工成粮食产品,直接销往城市,该类加工厂应布局在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丰富地区
D.环境优美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和解析
答案:CA
解析:
1. 粮食收获后,因降雨不能及时晾晒,受潮霉变,此题实际是考察收获季节与雨季的关系。冬小麦一般六月收获,塔里木盆地降水少,损失小;而江淮平原6月正值梅雨季节,粮食晾晒不充分,极易因霉造成较大损失,故A错,C对。华北平原秋玉米一般10月份收获,北方雨季已经结束;洞庭湖平原的水稻,早稻7月收获;晚稻一般10月成熟,都避开了梅雨季节,因此BD不对。
2. 为了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需要把粮食迅速加工成粮食产品。因为原料不容易保存,因此加工厂应靠近原料产地,故答案选A。
——解析老师闫娜
考点1:中国的气候。
考点2:工业的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