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将军在抗战时期的军事辩证思想讨论

  【摘要】本文讲述了左权将军在抗战时期的军事辩证思想,首先对左权的生活背景进行了必要的简述,指出其生平概况以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随后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对左权将军的军事辩证思想做出了阐述,在强势和弱势、主动与被动、持久和速决三个方面具体解释了左权思想中的辩证理念的具体细节思路,以及其在抗战前期战斗中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左权;抗战;军事辩证      左权,又名左纪权,1905年生人,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学员,于1942年5月25日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其人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和著名的军事家,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将军从八路军出师抗日直至1942年为国捐躯,在华北前线直接指挥作战近五年之久。对于战略战术的辩证思维和分析运用,都有着直接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他曾经表示:身为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需要运用辩证的眼光来认识战略战术,还要在实际的斗争过程中使用辩证的方法对战略战术进行创新。左权将军的辩证战斗思想,为我军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概念支持,也正因为如此,左权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游击战术创始人之一”。   一、辩证中的强势和弱势   抗战前期,敌强我弱是战争的基本态势。敌军在战略上处于进攻强势,而我军在战略上处于防御弱势。然而强和弱是一对辩证的概念,在战略上的强弱关系,可以通过战术上的变通和选择予以转化。   为此,左权积极主张加强我军战术理论建设。他认为,只有根据马列主义的理论,创立一条正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战术,是完全可能转变这种战略中的强弱地位的。并且左权进一步指出:“战术问题和其他许多问题一样,是依据具体环境来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种社会性质和国家的具体环境决定了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方针,决定了战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游击战术。”   在实际的战斗过程中,虽然敌军有着精良的兵器,完善的情报和参谋,和献身的武士精神,但是他们在战术的选择方面却相对机械,同时相对笨重的军械也会造成战术运用的阻碍。对此,我军应当不失时机的展开游击战以及运动战,充分发挥我军灵活机动的作战优势,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抓住敌之战术弱势,利用和扩大其战术弱势,抑制和削弱其战术强势,并最终获得胜利。   二、辩证中的主动与被动   通常而言,我们常常将主动与进攻,被动和防御联系在一起,因此,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也是进攻与防御关系的另一个表达。   在战略中,敌方强势,从而决定了其在战争中,尤其是战争前期的主动地位,以及我方的被动地位。然而从战术角度看,我军又可以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来对战略上的不利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从而改变我军的贝蒂地位。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围魏救赵”的变被动为主动的军事方法。   在这一方面,左权将军主张军队应时刻保持自己的机动地位,进行机动灵活的部署,找准时机打击敌人。在前弱对比的过程中,集结最优势的兵力,对敌军的弱点进行主动进攻,将敌人压制于不利的战术地位;而对于不利于我军战斗的情况,则应当及时撤退,保存战斗力量。   三、辩证中的持久和速决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了持久的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以及外线速决的进攻战同时存在,同样并重的战略战术原则。对于这种原则的思想,左权将军在实际的战争过程中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诠释。   敌军的强大和我军的相对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决定了战争必将是漫长的,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艰辛而痛苦的过程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是战争必然的特点。而同时,鉴于敌我两军实力悬殊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战役中,我军应当采取机动的战术应对,才能有机会充分保存实力。左权认为我们的战术的基本精神是“速决的进攻”,只有速战速决,才能在敌我力量还不相称的环境中逐个击破敌人,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左权将军总体辩证军事思想的指导之下,我军取得了众多光辉的战绩,其中包括1941年11月左权指挥的黄崖洞保卫战,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不足1000人的兵力,实施打中有拖的战术,阻止了日军5000余人的进攻,毙敌1000余人,而我军伤亡仅166人,这次战役堪称以少胜多的典范。此外1938年4月左权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指挥的长乐村战役,彻底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也是左权辩证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刘伯承,邓小平.纪念我们的战友左权同志.解放日报,1942(7)   [2]石玉山.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左权[J].军事历史研究,1991(02)   [3]李政.论抗战时期左权的军事认识论思想[J].沧桑,2007(05)   [4]有容.抗战牺牲的八路军将领:左权[J].百科知识,2007(21)   [5]潘泽庆.左权与百团大战[J].党史博采(纪实),2006(05)   [6]万强.“两杆子”都行的将才――左权将军纪事[J].党史文苑,2005(09)   [7]刘晓农.左权:谋深计远的军事奇才[J].湘潮,2005(03)      作者简介:   刘娟(1981-),汉,河北邯郸人,现任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讲解员

  【摘要】本文讲述了左权将军在抗战时期的军事辩证思想,首先对左权的生活背景进行了必要的简述,指出其生平概况以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随后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对左权将军的军事辩证思想做出了阐述,在强势和弱势、主动与被动、持久和速决三个方面具体解释了左权思想中的辩证理念的具体细节思路,以及其在抗战前期战斗中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左权;抗战;军事辩证      左权,又名左纪权,1905年生人,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学员,于1942年5月25日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其人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和著名的军事家,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将军从八路军出师抗日直至1942年为国捐躯,在华北前线直接指挥作战近五年之久。对于战略战术的辩证思维和分析运用,都有着直接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他曾经表示:身为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需要运用辩证的眼光来认识战略战术,还要在实际的斗争过程中使用辩证的方法对战略战术进行创新。左权将军的辩证战斗思想,为我军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概念支持,也正因为如此,左权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游击战术创始人之一”。   一、辩证中的强势和弱势   抗战前期,敌强我弱是战争的基本态势。敌军在战略上处于进攻强势,而我军在战略上处于防御弱势。然而强和弱是一对辩证的概念,在战略上的强弱关系,可以通过战术上的变通和选择予以转化。   为此,左权积极主张加强我军战术理论建设。他认为,只有根据马列主义的理论,创立一条正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战术,是完全可能转变这种战略中的强弱地位的。并且左权进一步指出:“战术问题和其他许多问题一样,是依据具体环境来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种社会性质和国家的具体环境决定了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方针,决定了战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游击战术。”   在实际的战斗过程中,虽然敌军有着精良的兵器,完善的情报和参谋,和献身的武士精神,但是他们在战术的选择方面却相对机械,同时相对笨重的军械也会造成战术运用的阻碍。对此,我军应当不失时机的展开游击战以及运动战,充分发挥我军灵活机动的作战优势,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抓住敌之战术弱势,利用和扩大其战术弱势,抑制和削弱其战术强势,并最终获得胜利。   二、辩证中的主动与被动   通常而言,我们常常将主动与进攻,被动和防御联系在一起,因此,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也是进攻与防御关系的另一个表达。   在战略中,敌方强势,从而决定了其在战争中,尤其是战争前期的主动地位,以及我方的被动地位。然而从战术角度看,我军又可以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来对战略上的不利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从而改变我军的贝蒂地位。中国文化中自古就有“围魏救赵”的变被动为主动的军事方法。   在这一方面,左权将军主张军队应时刻保持自己的机动地位,进行机动灵活的部署,找准时机打击敌人。在前弱对比的过程中,集结最优势的兵力,对敌军的弱点进行主动进攻,将敌人压制于不利的战术地位;而对于不利于我军战斗的情况,则应当及时撤退,保存战斗力量。   三、辩证中的持久和速决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了持久的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以及外线速决的进攻战同时存在,同样并重的战略战术原则。对于这种原则的思想,左权将军在实际的战争过程中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诠释。   敌军的强大和我军的相对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决定了战争必将是漫长的,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艰辛而痛苦的过程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是战争必然的特点。而同时,鉴于敌我两军实力悬殊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战役中,我军应当采取机动的战术应对,才能有机会充分保存实力。左权认为我们的战术的基本精神是“速决的进攻”,只有速战速决,才能在敌我力量还不相称的环境中逐个击破敌人,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左权将军总体辩证军事思想的指导之下,我军取得了众多光辉的战绩,其中包括1941年11月左权指挥的黄崖洞保卫战,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不足1000人的兵力,实施打中有拖的战术,阻止了日军5000余人的进攻,毙敌1000余人,而我军伤亡仅166人,这次战役堪称以少胜多的典范。此外1938年4月左权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指挥的长乐村战役,彻底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也是左权辩证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刘伯承,邓小平.纪念我们的战友左权同志.解放日报,1942(7)   [2]石玉山.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左权[J].军事历史研究,1991(02)   [3]李政.论抗战时期左权的军事认识论思想[J].沧桑,2007(05)   [4]有容.抗战牺牲的八路军将领:左权[J].百科知识,2007(21)   [5]潘泽庆.左权与百团大战[J].党史博采(纪实),2006(05)   [6]万强.“两杆子”都行的将才――左权将军纪事[J].党史文苑,2005(09)   [7]刘晓农.左权:谋深计远的军事奇才[J].湘潮,2005(03)      作者简介:   刘娟(1981-),汉,河北邯郸人,现任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讲解员


相关文章

  • 左权将军的军事才能二三事
  • 左权(1905-1942)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在他那短暂的战争生涯中,为我国的抗日和民族解放事业奉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左权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让敌人听了魂飞魄散,我军民听了倍增胜利的信心. 用" ...查看


  • 抗战路线中的地点以及纪念馆介绍
  • 路线中的地点以及纪念馆介绍 地点:沁源县 详细介绍: 沁源境内的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太岳烈士纪念厅已成为好多单 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沁源县城南7公里的阎寨村东,是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 ...查看


  • 黄埔一期,指挥百团大战,主席回京途中专程到他墓前脱帽致哀
  • 历史军事揭秘 | 历史军事揭秘|:lsjs007 生命可选择另外一条道路! 毛泽东和左权将军的交往 他出国留学回国后,毛泽东安排他担任了红军军长.1940年,他与彭德怀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1942年不幸牺牲 ...查看


  •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800字
  •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800字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800字(一) 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观看了历史影片<百团大战>,我深为触动.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不堪回首的历史,更使 ...查看


  • 左权将军女儿的百姓人生
  • 左太北是左权将军的独生女儿.1940年5月,八路军总部驻扎在太行山区.左太北一出生,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就对左权将军说:"刘伯承师长的儿子叫刘太行,我看是很有点纪念意义的,你的小女孩就叫左太北吧!"就这样,就有了太 ...查看


  •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以晋中市祁县.左权县为例 本文是对我的家乡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与邻县左权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对 比分析,通过比较这两个县域的几项经济指标,以及对2009年和2010年这两个水平年的研究,剖析两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 ...查看


  • 山西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 山西省确定31处"红色旅游"精品景点 新华网山西频道 2005-05-14 来源:太原新闻网 经过选点.测评,山西省日前正式确定31处景点为"红色旅游"精品.其中,太原市有两处景点被列为山西省红色旅游 ...查看


  • 左权将军墓
  • 2009-01-07 16:16:33| 左权将军,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毕业,曾赴苏联陆军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军长.政委.第一军团长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25日,在十字岭反"扫荡"突 ...查看


  • 论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我党军事运动的历史贡献
  • [摘 要] 本文认为共产国际对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事理论的探索.军事人才的培养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积累诸方面有着重大影响,从短期看它直接影响着党在大革命时期军事运动的政策走向,从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共产党最终独立地创建人民军队,走上武装革命的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