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

王 荣.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N].  人民日报,2011-09-29(07).

今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期间,专门考察了深圳的文化建设,要求深圳认真总结成功做法,进一步做好文化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总书记特别寄望深圳要争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把广东、把全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深圳经济特区是在几代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成长和快速发展起来的。总书记寄予深圳的期望,是对特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意味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深圳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不仅要继续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好探路先锋的积极作用,还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争当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家形象,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助于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有精神生活的追求;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权益,也要实现文化上的权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以产业为载体,以市场为纽带,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人在创造和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本质要求,也是深圳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公民素质和城市品位。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不但具有产业的经济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属性和社会教育的特殊功能。先进的文化,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表现形式和市场化的传播渠道,能够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城市文化品质和品牌,在陶冶人民情操、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和品位、增强城市的精神力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深圳从一座历史文化资源底子薄、甚或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巨变为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获“杰出发展中的世界知识城市”称号,除了在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外,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所引起的瞩目,也是这座城市文化含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深圳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锻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文化,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和文明程度,增进民生幸福,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新的发展。

(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智慧型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的重要特征和优结构、扩内需、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其影响力与渗透力大大超出了一般产业的范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当前,日趋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难题,粗放式发展的局限性、经济结构层次较低以及资源环境矛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国际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表明,文化创意和创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与繁荣的基本动力,知识和理念推动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现代化。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要以国际视野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积极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突围转型的重要途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当今世界,文化传播出现了崭新的特点,文化的传播渠道范围及速度发生了极大变化,文化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更多地附载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当中,并随全球化的过程而流动、扩散。强势经济支撑着强势文化的渗透,文化贸易成为新的国际竞争热点,各个国家和城市纷纷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抢占发展先机,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或城市形象。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下,可以说,没有强大的文化产业,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拥有了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拥有了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深圳文化产品出口占全国的20%,进口占全国的18%,深圳已成为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圳进一步做大文化贸易,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重要基础,也是深圳为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所应承担的重大责任。

二、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较早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726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4.6%提高到7.6%;发展模式特色鲜明,形成了“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行业发展全国领先,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内容、数字电视、数字音乐、文化旅游、高端印刷等均占全国较大份额;深圳还首创文博会,设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参与发起首支国家级大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历程中,深圳始终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一)坚持内容导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

就文化而言,内容永远是根本,是核心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把内容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深圳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坚持以文化产业承载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以价值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以高尚品位支撑文化创意,以丰富供给满足文化需求,以内容质量开拓文化市场,以价值优势赢得产业发展优势。由深圳组织创作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等优秀歌曲,就是以内容的价值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唱遍大江南北。同时,作为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区,深圳注重通过市场机制把握文化供需动向、发现优质文化元素、引导高尚文化生活,依靠市场运作使文化内容延伸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制作、传播、营销、消费各个环节,大力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创意,打造文化品牌。

(二)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相结合,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两大动力。深圳作为国内较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文化+科技”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一批以腾讯、华强文化科技、A8音乐为代表的“文化+科技”企业,催生了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形态,有效延伸了文化产业链。以华侨城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模式和以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文化+金融”模式,也都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亮点。同时,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科技创新给力加油。深圳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之一,着力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壮大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两次被中宣部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三)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综合功能。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圳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强调人文价值和市场价值并重,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文化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使文化产品反映正确的价值理念、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合格的文化产品服务社会,在满足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引导文化需求。深圳对报业、广电和出版发行三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提出建设“效益集团”目标,在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监督体制机制创新中,统筹考量导向要求和利润指标,要求三大集团不仅当好新闻宣传的组织者、策划者,还要当好社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促进者,做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

(四)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相结合,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实现产业发展提速。一方面,深圳注重抓方向、抓规划、抓扶持,以立法手段出台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制定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关于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文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培育和涌现华侨城、腾讯、华强文化科技等一批领军文化企业,汇聚了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大芬油画村等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文化要素市场日益健全。

(五)坚持立足国内开发与“走出去”相结合,培育和开拓文化产业广阔市场。

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圳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拥有独特优势。深圳着力打造“文博会”品牌,七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超过5000亿元,已经成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借助政府的政策和服务跳板,迅速实现国际化发展。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将自主开发的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出口到伊朗、南非、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实现了我国自主品牌文化主题公园向国外输出,嘉兰图设计公司接连拿到跨国公司的设计订单,雅昌公司连续9年荣获18座素有全球印刷“奥斯卡”之称的“班尼”金奖……这些充满活力的文化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市场先锋。深圳创意设计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第七个、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称号,实现了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创意设计组织的突破。

三、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争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我们理解,党中央寄语深圳争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就是要求深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先行一步,努力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发挥好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就是要求深圳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上进一步探索创新,着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增进社会文明和民生幸福;就是要求深圳以国际视野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新兴产业发展理念、先进管理方式和优秀创意灵感,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承担新的历史使命,深圳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朝着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的目标,拿出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加强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努力建设文化产业龙头大市和文化强市,打造“文化深圳”,率先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实施高端引领工程,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实践证明,立足产业发展前沿,着力发展高端产业,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首要内容。目前,深圳制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就是在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着眼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一手抓新兴文化业态发展,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我们将每年集中5亿元专项资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点支持发展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高端印刷、高端工艺美术等十大产业,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2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4.5%,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实施文化创新工程,着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新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来文化产业的快速跃升。深圳将依托高科技城市的既有优势,自觉利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完善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到“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创意与创新水乳交融”,抢占文化产业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新媒体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技术水平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在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企业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使深圳成为重要的文化产业应用研发中心。

(三)实施品牌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领军文化企业。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文化企业强则文化产业强。只有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加快培育和扶持发展一批真正的领军企业,深圳才能当好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我们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密切关注国内外文化市场需求,以创新创意为动力,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优势文化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以多种形式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规模效益;支持国有文化集团大力发展新媒体、新技术、新业务,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打造现代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同时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企业集群。重点要在“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一批业态先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具有更高知名度和更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塑造文化产业领域的“华为”、“中兴”,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腾飞发展。

(四)实施集约发展工程,着力增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是实现文化产业内涵式增长、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深圳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统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整合各方面有效资源,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文化产业集聚区,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依托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大项目,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使深圳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五)实施人才集聚工程,着力构筑文化产业人才高地。

文化产业是智慧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文化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前途与命运。深圳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吸引、汇集全球创意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使深圳成为文化人才创新创业、成就事业的一片热土。积极探索健全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资质认证和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文化、又善于经营管理的高层次文化管理人才,一批掌握高新技术、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创新人才和一批熟悉文化贸易规则、善于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贸易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实施“走出去”工程,着力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文化产业市场广阔,借助更高更大的平台才可以走得更好更远。深圳将着眼于“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不断做强文博会、深圳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品与项目的国际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提升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进一步提升文博会的国际知名度,使文博会成为展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加强深圳文交所建设,支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构筑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文化无形资产评估和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利用深圳独特的区位优势,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广泛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发展成果、理念和经验,积极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文化创意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深圳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王 荣.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N].  人民日报,2011-09-29(07).

今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期间,专门考察了深圳的文化建设,要求深圳认真总结成功做法,进一步做好文化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总书记特别寄望深圳要争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把广东、把全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深圳经济特区是在几代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成长和快速发展起来的。总书记寄予深圳的期望,是对特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意味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深圳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不仅要继续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好探路先锋的积极作用,还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争当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家形象,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助于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有精神生活的追求;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权益,也要实现文化上的权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以产业为载体,以市场为纽带,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人在创造和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落实以人为本,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本质要求,也是深圳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公民素质和城市品位。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不但具有产业的经济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属性和社会教育的特殊功能。先进的文化,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表现形式和市场化的传播渠道,能够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城市文化品质和品牌,在陶冶人民情操、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和品位、增强城市的精神力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深圳从一座历史文化资源底子薄、甚或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巨变为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获“杰出发展中的世界知识城市”称号,除了在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外,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所引起的瞩目,也是这座城市文化含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深圳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锻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文化,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和文明程度,增进民生幸福,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新的发展。

(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智慧型产业,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的重要特征和优结构、扩内需、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其影响力与渗透力大大超出了一般产业的范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当前,日趋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难题,粗放式发展的局限性、经济结构层次较低以及资源环境矛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国际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表明,文化创意和创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与繁荣的基本动力,知识和理念推动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现代化。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要以国际视野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积极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突围转型的重要途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有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当今世界,文化传播出现了崭新的特点,文化的传播渠道范围及速度发生了极大变化,文化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更多地附载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当中,并随全球化的过程而流动、扩散。强势经济支撑着强势文化的渗透,文化贸易成为新的国际竞争热点,各个国家和城市纷纷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抢占发展先机,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或城市形象。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下,可以说,没有强大的文化产业,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拥有了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拥有了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深圳文化产品出口占全国的20%,进口占全国的18%,深圳已成为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圳进一步做大文化贸易,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重要基础,也是深圳为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所应承担的重大责任。

二、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较早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726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4.6%提高到7.6%;发展模式特色鲜明,形成了“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行业发展全国领先,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内容、数字电视、数字音乐、文化旅游、高端印刷等均占全国较大份额;深圳还首创文博会,设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参与发起首支国家级大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历程中,深圳始终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一)坚持内容导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

就文化而言,内容永远是根本,是核心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把内容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深圳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坚持以文化产业承载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以价值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以高尚品位支撑文化创意,以丰富供给满足文化需求,以内容质量开拓文化市场,以价值优势赢得产业发展优势。由深圳组织创作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等优秀歌曲,就是以内容的价值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唱遍大江南北。同时,作为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区,深圳注重通过市场机制把握文化供需动向、发现优质文化元素、引导高尚文化生活,依靠市场运作使文化内容延伸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制作、传播、营销、消费各个环节,大力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创意,打造文化品牌。

(二)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相结合,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两大动力。深圳作为国内较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文化+科技”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一批以腾讯、华强文化科技、A8音乐为代表的“文化+科技”企业,催生了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形态,有效延伸了文化产业链。以华侨城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模式和以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文化+金融”模式,也都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亮点。同时,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科技创新给力加油。深圳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之一,着力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文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壮大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两次被中宣部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三)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综合功能。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圳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强调人文价值和市场价值并重,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文化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使文化产品反映正确的价值理念、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合格的文化产品服务社会,在满足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引导文化需求。深圳对报业、广电和出版发行三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提出建设“效益集团”目标,在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监督体制机制创新中,统筹考量导向要求和利润指标,要求三大集团不仅当好新闻宣传的组织者、策划者,还要当好社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促进者,做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

(四)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相结合,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

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实现产业发展提速。一方面,深圳注重抓方向、抓规划、抓扶持,以立法手段出台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制定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规定》、《关于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文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培育和涌现华侨城、腾讯、华强文化科技等一批领军文化企业,汇聚了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大芬油画村等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文化要素市场日益健全。

(五)坚持立足国内开发与“走出去”相结合,培育和开拓文化产业广阔市场。

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圳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拥有独特优势。深圳着力打造“文博会”品牌,七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超过5000亿元,已经成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借助政府的政策和服务跳板,迅速实现国际化发展。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将自主开发的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出口到伊朗、南非、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实现了我国自主品牌文化主题公园向国外输出,嘉兰图设计公司接连拿到跨国公司的设计订单,雅昌公司连续9年荣获18座素有全球印刷“奥斯卡”之称的“班尼”金奖……这些充满活力的文化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市场先锋。深圳创意设计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第七个、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称号,实现了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创意设计组织的突破。

三、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争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我们理解,党中央寄语深圳争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就是要求深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先行一步,努力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发挥好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就是要求深圳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上进一步探索创新,着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增进社会文明和民生幸福;就是要求深圳以国际视野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新兴产业发展理念、先进管理方式和优秀创意灵感,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承担新的历史使命,深圳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朝着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的目标,拿出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加强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努力建设文化产业龙头大市和文化强市,打造“文化深圳”,率先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实施高端引领工程,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实践证明,立足产业发展前沿,着力发展高端产业,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首要内容。目前,深圳制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就是在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着眼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一手抓新兴文化业态发展,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我们将每年集中5亿元专项资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点支持发展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高端印刷、高端工艺美术等十大产业,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2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4.5%,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产业之一。

(二)实施文化创新工程,着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新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带来文化产业的快速跃升。深圳将依托高科技城市的既有优势,自觉利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完善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到“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创意与创新水乳交融”,抢占文化产业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新媒体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技术水平先进、服务功能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在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企业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大幅提高文化企业的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使深圳成为重要的文化产业应用研发中心。

(三)实施品牌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领军文化企业。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文化企业强则文化产业强。只有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加快培育和扶持发展一批真正的领军企业,深圳才能当好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我们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密切关注国内外文化市场需求,以创新创意为动力,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优势文化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以多种形式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规模效益;支持国有文化集团大力发展新媒体、新技术、新业务,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打造现代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同时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企业集群。重点要在“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一批业态先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具有更高知名度和更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塑造文化产业领域的“华为”、“中兴”,引领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腾飞发展。

(四)实施集约发展工程,着力增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是实现文化产业内涵式增长、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深圳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统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整合各方面有效资源,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文化产业集聚区,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依托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大项目,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使深圳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五)实施人才集聚工程,着力构筑文化产业人才高地。

文化产业是智慧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文化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前途与命运。深圳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吸引、汇集全球创意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使深圳成为文化人才创新创业、成就事业的一片热土。积极探索健全文化产业人才评价体系、资质认证和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文化、又善于经营管理的高层次文化管理人才,一批掌握高新技术、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创新人才和一批熟悉文化贸易规则、善于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贸易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实施“走出去”工程,着力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文化产业市场广阔,借助更高更大的平台才可以走得更好更远。深圳将着眼于“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不断做强文博会、深圳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品与项目的国际贸易,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提升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进一步提升文博会的国际知名度,使文博会成为展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加强深圳文交所建设,支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构筑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文化无形资产评估和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利用深圳独特的区位优势,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广泛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发展成果、理念和经验,积极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文化创意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深圳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相关文章

  • 加强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党组织建设
  • 皂郊镇加强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 党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农村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是农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也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党员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传播先进文化.维护群众根本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拥 ...查看


  • 领头雁工程
  • 关于实施"领头雁工程" 争做优秀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活动的通知 各团场党委,师直各单位党委(党组):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我师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深入开展,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 ...查看


  • 基层党建工作宣传标语.doc要点
  • 基层党建工作宣传标语 一.创先争优 观活动成果 3.共产党员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4. 建设"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基层党组织 ...查看


  •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关于在全街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根据荣成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港湾实际,特制 ...查看


  • 镇政府个人工作总结
  • 一.围绕绵渝路产业带和全面小康建设,农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得以增强以绵渝路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们根据县委.县府关于建设绵渝路现代农业示范带的要求,提出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 ...查看


  • 社区主任述职报告书
  • 要写好述职报告,有三个注意事项:一是避免泛泛而谈,用事实说话;二是避免长篇大论,突出重点和创新;三是避免头重脚轻,强调经验与成长.以下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社区主任员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社区居委会主任个人述职报告 20 ...查看


  • 2011年党委工作要点3
  • 2011年度党委工作要点 2011年既是建党90周年,建市60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十二五"开局.公立医院改革的攻坚之年.2011年院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公 ...查看


  • 浅析党员医务工作者应如何创先争优,争当先锋
  • 浅析党员医务工作者应如何创先争优,争当先锋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查看


  • 劳模座谈会上的讲话
  • 劳模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举国欢庆,热烈庆祝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之际,区委.区政府在这里举行劳动模范座谈会,颂扬伟大祖国六十年的光辉历程,畅谈单位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全区劳动模范致以节日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