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伤寒论]第四十六条解密

关键词:太阳伤寒,表证已解,余热未除,剧者必衄。

《伤寒论》第四十六条原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除,其人发烦、目冥,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文意:太阳病:阳虚而外感寒邪太阳经层面的外感病。本案的太阳病,根据后文指的应是太阳伤寒病。内伤在阳,外感寒邪,病位在太阳经层面。脉象浮紧,症状是:恶寒、体疼、发热、无汗。

脉浮紧:脉象浮紧。浮,反应外邪在太阳经层面;紧,反应经脉收缩,气血不畅。病家内伤在阳,阳虚经脉本已收缩,再加寒邪侵袭,收缩程度更剧,这就是紧脉的含义。

无汗:不出汗。汗为身之液,液出之道为汗腺,中医称鬼门,鬼门开则液出成汗,鬼门闭则汗不出。鬼门之闭合受气、阳、阴驱使:气虚则开,气盛则闭;阳虚则开,阳盛则闭;阴虚则开,阴盛则闭。因此,临床上也有汗出为虚,不汗为实的说法。

发热:体温增高。发热是人体正邪斗争的热效应,用现代医学术语叫免疫的热效应。

身疼痛:身体感到疼痛。为什么疼痛呢?因为阳虚受寒,经脉凝涩,凝涩自疼。

八九日不解:自外感后,已经八九天了,太阳伤寒的症状还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八九天这个时间观念呢?因为按常理来说,人身气机的运行是一天一经,这是常理;可是,常理之中有特殊,此病家八九天后寒邪仍处在太阳经层面就是特殊。为什么会特殊呢?内伤不重,抗邪力强故也。此处仲景意在说明如何对待常理和特殊的问题:常理可以指导诊断,但不能代替诊断,诊断必须以脉证为准。

表证仍在:表证仍然存在。

此当发其汗:这种病情应当毫不犹豫的用法汗法治疗。太阳经寒邪凝聚证,必须通过打开鬼门,使寒邪随汗液离开人体,这种治法叫发汗法。发汗汤剂为麻黄汤。

服药已除:服了麻黄汤症状已除。

其人发烦,目冥:(服了桂枝汤已除),病家发烦,眼睛老想闭着。

剧者必衄,衄乃解:剧者,指发烦目冥严重的时候;必衄,必然流鼻血;衄乃解,鼻衄之后发烦目冥就会解除。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阳气重的原因。此处的阳气,另有含义,绝不是字面意思。阳气,指的是阳热邪气。或问,既然本病内伤在阳,又外感寒邪,应该说在太阳经层面是一派阳虚寒凝之象,何来阳热邪气呢?问题出在经凝不汗出。因为经凝不汗出,必然会导致热邪内郁,且郁在血分;因为热邪内郁,必然发烦;因为是热邪,必然阻扼阳气运行,阳气不行,自然目冥。所以,热邪来自经凝,经凝一解,热邪自除。

麻黄汤主之:(因为发烦目冥的原因是阳气重,阳气重的原因是经凝),所以,治疗的方剂还是麻黄汤。

二,诊断意。本案仍是仲景的说教条。其学术观点有二。其一,在诊断中,如何处理常理和特殊的关系。常理可以指导诊断,但是不能代替诊断,诊断必须以脉证为准绳;特殊是常理中的必然现象,认定特殊必须在常理中认定。其二,太阳伤寒病也会产生热邪,不能因为发热、发烦,而误将太阳伤寒错判为太阳温病;产热的根源是阳虚寒郁经凝;解惑的法则是“诊断必须以脉证为准绳”。

元阳道人(张敏宁)

关键词:太阳伤寒,表证已解,余热未除,剧者必衄。

《伤寒论》第四十六条原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除,其人发烦、目冥,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文意:太阳病:阳虚而外感寒邪太阳经层面的外感病。本案的太阳病,根据后文指的应是太阳伤寒病。内伤在阳,外感寒邪,病位在太阳经层面。脉象浮紧,症状是:恶寒、体疼、发热、无汗。

脉浮紧:脉象浮紧。浮,反应外邪在太阳经层面;紧,反应经脉收缩,气血不畅。病家内伤在阳,阳虚经脉本已收缩,再加寒邪侵袭,收缩程度更剧,这就是紧脉的含义。

无汗:不出汗。汗为身之液,液出之道为汗腺,中医称鬼门,鬼门开则液出成汗,鬼门闭则汗不出。鬼门之闭合受气、阳、阴驱使:气虚则开,气盛则闭;阳虚则开,阳盛则闭;阴虚则开,阴盛则闭。因此,临床上也有汗出为虚,不汗为实的说法。

发热:体温增高。发热是人体正邪斗争的热效应,用现代医学术语叫免疫的热效应。

身疼痛:身体感到疼痛。为什么疼痛呢?因为阳虚受寒,经脉凝涩,凝涩自疼。

八九日不解:自外感后,已经八九天了,太阳伤寒的症状还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八九天这个时间观念呢?因为按常理来说,人身气机的运行是一天一经,这是常理;可是,常理之中有特殊,此病家八九天后寒邪仍处在太阳经层面就是特殊。为什么会特殊呢?内伤不重,抗邪力强故也。此处仲景意在说明如何对待常理和特殊的问题:常理可以指导诊断,但不能代替诊断,诊断必须以脉证为准。

表证仍在:表证仍然存在。

此当发其汗:这种病情应当毫不犹豫的用法汗法治疗。太阳经寒邪凝聚证,必须通过打开鬼门,使寒邪随汗液离开人体,这种治法叫发汗法。发汗汤剂为麻黄汤。

服药已除:服了麻黄汤症状已除。

其人发烦,目冥:(服了桂枝汤已除),病家发烦,眼睛老想闭着。

剧者必衄,衄乃解:剧者,指发烦目冥严重的时候;必衄,必然流鼻血;衄乃解,鼻衄之后发烦目冥就会解除。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阳气重的原因。此处的阳气,另有含义,绝不是字面意思。阳气,指的是阳热邪气。或问,既然本病内伤在阳,又外感寒邪,应该说在太阳经层面是一派阳虚寒凝之象,何来阳热邪气呢?问题出在经凝不汗出。因为经凝不汗出,必然会导致热邪内郁,且郁在血分;因为热邪内郁,必然发烦;因为是热邪,必然阻扼阳气运行,阳气不行,自然目冥。所以,热邪来自经凝,经凝一解,热邪自除。

麻黄汤主之:(因为发烦目冥的原因是阳气重,阳气重的原因是经凝),所以,治疗的方剂还是麻黄汤。

二,诊断意。本案仍是仲景的说教条。其学术观点有二。其一,在诊断中,如何处理常理和特殊的关系。常理可以指导诊断,但是不能代替诊断,诊断必须以脉证为准绳;特殊是常理中的必然现象,认定特殊必须在常理中认定。其二,太阳伤寒病也会产生热邪,不能因为发热、发烦,而误将太阳伤寒错判为太阳温病;产热的根源是阳虚寒郁经凝;解惑的法则是“诊断必须以脉证为准绳”。

元阳道人(张敏宁)


相关文章

  • (12)[伤寒论]第五十六条解密
  • 关键词:阳明腑热结证·承气汤:太阳伤风不大便证·桂枝汤:太阳伤寒鼻衄证·麻黄汤. <伤寒论>第五十六条原文: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徐发其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文意. ...查看


  • (12)[伤寒论]第七十六条解密
  • 关键词:虚损之人·外忌寒水侵袭·内忌饮水过多 <伤寒论>第七十六条原文: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文意.发汗后:采用发汗法治疗后. 饮水多:喝水太多.这里必须搞清一个道理,那就是发汗后为什么要喝水?因为,发汗治疗, ...查看


  • (12)[伤寒论]第三百六十六条解密
  • 关键词:厥阴阳虚湿困外感寒湿之邪的腹泻病,导致少阴阴阳两虚,引发戴阳证. <伤寒论>第三百六十六条原文: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文意:下利脉沉而迟 ...查看


  • (12)[伤寒论]第一百九十二条解密
  • 关键词:外感病转属的诊断法 <伤寒论>第一百九十二条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也. 文意:伤寒:外感病.因为有内伤,且内伤严重,太阳经外感期 ...查看


  • (12)[伤寒论]第八十二条解密
  • 关键词:湿重于热性心脏病·栀子干姜汤 <伤寒论>第八十二条原文:伤寒,药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薇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文意.此条讲述的是:湿热型心脏病,湿重于热的外感性心脏病. 伤寒:外感病.什么外感病呢?从后文治法和转归看 ...查看


  • (12)[伤寒论]第二百九十三条解密
  • 关键词:少阴阳虚,阴寒吐利,少阴经脉不出. <伤寒论>第二百九十三条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止者,灸少阴七壮. 文意:少阴病:因少阳虚引起外感寒邪的少阴病. 吐利:(其症状是)上吐下泻.少阴病为什么会 ...查看


  • (12)[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一条解密
  • 关键词:厥阴阳虚外感寒邪,寒邪积滞在膀胱关元,四肢厥冷. <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一条原文: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文意:病者手足厥冷:病家感到手足厥冷.这说明病家体内阴阳二气不相顺接. 言 ...查看


  • (12)[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二条解密
  • 关键词:小结胸病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二条原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文意:小结胸病:痰熱结于心下的病.何谓小结胸病?从部位说:小胸指心下,大胸指心下到少腹:从病邪说:小结胸为痰热互结,大结胸为 ...查看


  • (12)[伤寒论]第二百零二条解密
  • 关键词:阳明病虚寒型,病邪沿肺脏内伤路线转移. <伤寒论>第二百零二条原文: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文意:阳明病:因阳明经内伤而引起的外感病. 反无汗而小便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