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2

看到书名就直觉是一本“投我所好”的书,因为“牛奶”与“可乐”皆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好东东。看完之后,确实大感过瘾,上瘾之处如下,愿与各位共享:

1. 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多问一个为什么,也许期间就有大文章。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女士衣服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为什么酒吧里白开水比花生卖得更贵?”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却少有人再深一层去追根溯源,作者引用这些例子来印证他的诸多“折扣经济学”、“机会成本”等概念,那么我们其实从同样的现象中可以找到其他学科领域的根源。例如,作者提到女士服装的扣子设计时,究其原因是历史上英国宫廷的服装都很繁杂,而女士的衣服多由仆人动手穿戴,而男士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如此设计。久而久之,约定俗成。那么,在如今追求混搭、崇拜中性的时代,是不是把女装设计成右排扣子,也会非常流行呢?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历史的东西在一定时期内也就可以颠覆了;

2.激发人的思考兴趣:除了非常严肃的学科根源探究之外,其实这本书一个很有意义的作用就是激发你碰到什么现象都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能找到答案,也许不能,也许找到的就是你自己的“*式答案”,这种思考的习惯与兴趣是难能可贵的;

3.从B2C到C2B:书中多数是从企业如何追逐利润、如何控制成本的角度来探讨各种经济及生活现象;不过从消费者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更需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企业顺应这个变化——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的思路来考虑,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服务的客户在营销战术上的经验比我们更丰富,但他们缺乏的是对消费者的洞察、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前瞻性的趋势变革,所以,作为市场研究人员,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例子用“倒推”的思路想一想,企业为什么会推出这样的折扣方式或定价方式,迎合的是消费者的哪种心理需求,当我们找到根源后,对应到某种心理需求,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

4.举例的方式,生动且形象,报告的表现形式也应如此:整本书读下来,不会觉得晦涩,彻底打消了“经济学”这座大山造成的心理障碍,这也是作者挥舞的大旗誓“将通俗进行到底”的决心。其实,调研报告的生硬与“大学教授的语焉不详”、“经济学中图表充斥”同理,尤其在为客户解决特定问题的商业调研中,客户要的并不是一本高深的教材,而是生动的原貌展现与易读性强的“工具书”,那么我们也不妨讲报告写得灵趣一点、诙谐一点、津

津有味一点,我想,只要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客户不会而降低对我们的专业性的认可,反而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种这样的标签:零点的东西好用又好玩。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

首先,我想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本书及其作者。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就成了此书的蓝本。因此在书中基本上都是有他的学生写的一些经典的精小短悍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又容易被别人忽略的小事,并以经济学专业的角度分析其本质,已达到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完全融入生活,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反思中国的教育方式,真的不堪回首。鄙人也曾经粗略上过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其基本知识也更《牛奶可乐经济学》的基本相同,可惜的是我们的老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直接按照教材不停地讲,及其的枯燥无味,上课简直让人昏昏欲睡,更不用谈什么兴趣了。对于经济学的基础课程都无法调动其学生的兴趣,我想,学生对其他更加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就更无兴趣可言了。再而,基础知识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但是在中国的教学中两者或许没有多大的关系,教学就是传输知识,生活并没有赋予他们一双发现知识的眼睛。可能他们认为简单的生活与这深奥的经济学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吧。

在书中,基本上都是用生活中简短的小故事反映出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而可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这一系列的问题,恐怕很多学过经济学的同学们在没有看过这本书之前都没能答上。可见生活处处无不经济,简单的生活中竟然蕴含着这么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看起来就让人易懂,并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就是这本书成功之所在。没有高深的纯经济学理论,却有引人入胜的经济学故事,而我国类似于这种方式的书太少了。那些作者似乎总是认为低俗的生活多少也会对他们高尚的学术研究有影响,因此在他们的著作中总没看到多少生活的影子,里面全是一大堆让人看不懂,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那些术语越多,越让人看不懂,那才叫学术!把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变为复杂的数理模型,并解释得连自己也看不明白的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学术的东西的确需要高深的理论,但是在入门级的书籍也变得那么高深,就像那阳春白雪那样,曲高和寡,那还有什么意义呢,生活中总得需要有下里巴人,高深的作品并非人人都可以看的明白的。在此,我想到了一个类似风格的学者,他叫郎咸平。郎咸平的很多书我都看过,他的书看起来并不难懂,很多都是通过案例分析来透视出经济问题,其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并没有给他的学术性减分,其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意见独特的评论更是吸引不少读者的眼球。

鄙人甚是讨厌那些高深的理论,或者说鄙人学识短浅,无法看明白那些一本正经的学术性书籍,只能通过像《牛奶可乐经济学》这类的书籍来了解个大概。上面所说的并没有多少是涉及到书中的内容,因为很多都已经忘记了,只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

看到书名就直觉是一本“投我所好”的书,因为“牛奶”与“可乐”皆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好东东。看完之后,确实大感过瘾,上瘾之处如下,愿与各位共享:

1. 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多问一个为什么,也许期间就有大文章。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女士衣服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为什么酒吧里白开水比花生卖得更贵?”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却少有人再深一层去追根溯源,作者引用这些例子来印证他的诸多“折扣经济学”、“机会成本”等概念,那么我们其实从同样的现象中可以找到其他学科领域的根源。例如,作者提到女士服装的扣子设计时,究其原因是历史上英国宫廷的服装都很繁杂,而女士的衣服多由仆人动手穿戴,而男士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如此设计。久而久之,约定俗成。那么,在如今追求混搭、崇拜中性的时代,是不是把女装设计成右排扣子,也会非常流行呢?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历史的东西在一定时期内也就可以颠覆了;

2.激发人的思考兴趣:除了非常严肃的学科根源探究之外,其实这本书一个很有意义的作用就是激发你碰到什么现象都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能找到答案,也许不能,也许找到的就是你自己的“*式答案”,这种思考的习惯与兴趣是难能可贵的;

3.从B2C到C2B:书中多数是从企业如何追逐利润、如何控制成本的角度来探讨各种经济及生活现象;不过从消费者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更需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企业顺应这个变化——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的思路来考虑,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服务的客户在营销战术上的经验比我们更丰富,但他们缺乏的是对消费者的洞察、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前瞻性的趋势变革,所以,作为市场研究人员,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例子用“倒推”的思路想一想,企业为什么会推出这样的折扣方式或定价方式,迎合的是消费者的哪种心理需求,当我们找到根源后,对应到某种心理需求,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

4.举例的方式,生动且形象,报告的表现形式也应如此:整本书读下来,不会觉得晦涩,彻底打消了“经济学”这座大山造成的心理障碍,这也是作者挥舞的大旗誓“将通俗进行到底”的决心。其实,调研报告的生硬与“大学教授的语焉不详”、“经济学中图表充斥”同理,尤其在为客户解决特定问题的商业调研中,客户要的并不是一本高深的教材,而是生动的原貌展现与易读性强的“工具书”,那么我们也不妨讲报告写得灵趣一点、诙谐一点、津

津有味一点,我想,只要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客户不会而降低对我们的专业性的认可,反而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种这样的标签:零点的东西好用又好玩。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

首先,我想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本书及其作者。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就成了此书的蓝本。因此在书中基本上都是有他的学生写的一些经典的精小短悍的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又容易被别人忽略的小事,并以经济学专业的角度分析其本质,已达到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完全融入生活,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反思中国的教育方式,真的不堪回首。鄙人也曾经粗略上过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其基本知识也更《牛奶可乐经济学》的基本相同,可惜的是我们的老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直接按照教材不停地讲,及其的枯燥无味,上课简直让人昏昏欲睡,更不用谈什么兴趣了。对于经济学的基础课程都无法调动其学生的兴趣,我想,学生对其他更加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就更无兴趣可言了。再而,基础知识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但是在中国的教学中两者或许没有多大的关系,教学就是传输知识,生活并没有赋予他们一双发现知识的眼睛。可能他们认为简单的生活与这深奥的经济学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吧。

在书中,基本上都是用生活中简短的小故事反映出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而可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这一系列的问题,恐怕很多学过经济学的同学们在没有看过这本书之前都没能答上。可见生活处处无不经济,简单的生活中竟然蕴含着这么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看起来就让人易懂,并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就是这本书成功之所在。没有高深的纯经济学理论,却有引人入胜的经济学故事,而我国类似于这种方式的书太少了。那些作者似乎总是认为低俗的生活多少也会对他们高尚的学术研究有影响,因此在他们的著作中总没看到多少生活的影子,里面全是一大堆让人看不懂,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那些术语越多,越让人看不懂,那才叫学术!把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变为复杂的数理模型,并解释得连自己也看不明白的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学术的东西的确需要高深的理论,但是在入门级的书籍也变得那么高深,就像那阳春白雪那样,曲高和寡,那还有什么意义呢,生活中总得需要有下里巴人,高深的作品并非人人都可以看的明白的。在此,我想到了一个类似风格的学者,他叫郎咸平。郎咸平的很多书我都看过,他的书看起来并不难懂,很多都是通过案例分析来透视出经济问题,其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并没有给他的学术性减分,其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意见独特的评论更是吸引不少读者的眼球。

鄙人甚是讨厌那些高深的理论,或者说鄙人学识短浅,无法看明白那些一本正经的学术性书籍,只能通过像《牛奶可乐经济学》这类的书籍来了解个大概。上面所说的并没有多少是涉及到书中的内容,因为很多都已经忘记了,只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


相关文章

  •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 <牛奶可乐经济学> 读后感 电科132 苑根基 1305B222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读过<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以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是我曾经对经济学误解的救赎.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我来说,每天面对一 ...查看


  •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1
  •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一直以为经济学都是披着恐怖外衣的铺天盖地的令人费解的公式和概念,直到读了<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读完后真有种牛奶可乐的感觉,似乎书中充溢了一种淡淡的轻快的味道,有一种特别的轻松愉悦.在这本 ...查看


  • 观察与思考
  • 观察与思考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好书共读,作为一名银行从业者,在闲暇之余品读一些关于金融.财经类的有趣书籍,一来有助于增强专业知识,二来可借机放松心情,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最近细读了一本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编 ...查看


  • 生活中的启迪
  • 生活中的启迪400字 生活中的启迪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遇到过于无数次挫折和失败.这些挫折和失败可能使你成为一个只会在摔倒的地方原地打转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会在摔倒的地方不断寻找出口,而走向成功的人.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查看


  • 天津牛奶市场调查报告
  • 关于天津牛奶的市场调查报告 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牛奶对人身体的好处不言而喻,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人称"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牛奶 ...查看


  • 市场环境分析
  • 一.市场环境分析 市场现状: 我国的饮料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饮料市场成了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竞争的格局下,我国如今的饮料市场,可谓五彩缤纷,品种样样齐全:有碳酸饮料.果汁.蔬菜汁.含乳饮料.植 ...查看


  • 食品安全手抄报:[食品安全进校园]读后感
  • 我看了食品安全进校园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爱吃的叫辣子的东西真不应该叫辣子,应该叫垃圾,不应该叫辣子还侮辱辣椒呢. 我们喜欢的烧烤类食品,含有烧烤类食品含有强致癌物质苯并芘.仅此一条,就足以警示人们对烧烤类食品"退避三舍" ...查看


  • 中国饮料行业十大企业形象调查报告
  • 中国饮料行业十大企业形象调查报告[转帖] 中国饮料行业十大企业形象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中国饮料行业十个知名企业在北京地区的整体形象,了解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以及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及识别,对产品和品牌的认知以及相关评价. 调 ...查看


  • 特殊的广告语
  • 留住员工的心, 先留住员工的脚步 ! --[ 阿瘦皮鞋 ] 啥咪尚青 ! --[ 台湾啤酒 ] 乎乾啦 ! --[ 麒麟啤酒 ] 自然凉快到底 --[ 雀巢柠檬茶 ] 品客一口口. 片刻不离手 --[ 品客洋芋片 ] 科技始终来自人性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