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顾名思义就是病毒引起的肝脏发炎。有几种病毒在感染人体后专门爱钻进肝细胞里面复制,定居,这种病毒就叫“嗜肝病毒”。目前世界公认的嗜肝病毒有五种,分别被称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在我国,丙型肝炎远没有乙型肝炎“出名”。2007年10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北京和上海随机对流动人群进行街访拦截调查。接受调查的300人中,83%的人存在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险因素,但仅5%检测过丙型肝炎标志物。而公众对丙型肝炎的知晓率只有38%,明显低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仅有10%被调查者称对丙型肝炎有所认知,但根据被访者对丙型肝炎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相关问题的回答,真正了解丙型肝炎的比例仅为1%。实际上,丙型肝炎也同乙型肝炎一样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1.7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有300万至400万丙型肝炎病毒新感染病例。我国有4000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是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相同,都可以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丙型肝炎以血液传播为主。尽管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人员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后,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明显减少,但通过血液透析、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和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感染的丙型肝炎仍时有发生。丙型肝炎病毒还是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好朋友”,经常与它们“手拉手”藏在血液内,一起“钻”进人体,使人同时感染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或艾滋病。   丙型肝炎病毒还很狡猾,在人体内会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不太重要的、能够通过免疫选择和进化的基因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停地发生变异,使病毒能很快适应环境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甚至比乙型肝炎病毒更阴险、狠毒。95%的成年人在感染乙型肝炎后能够成功地抵御感染,将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而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后,只有30%-40%的人在6个月内可将体内病毒自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只会寄生在肝细胞内,它本身并不引起肝损伤,只有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刺激而“生气”的时候,才会和肝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打仗”,引起肝细胞“死亡”。而丙型肝炎病毒不仅会刺激免疫系统“生气”,引起肝损伤,还会直接破坏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   丙型肝炎的起病大多非常隐匿,易被忽视。约80%丙型肝炎患者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才被发现。慢性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肝功能正常,肝脏损害轻微;60%的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损害为轻-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极轻度的肝纤维化。有10%2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能在10~30年里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7%。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型肝炎的预防重点是防止其经血传播。我国政府从1993年开始对献血人员进行丙型肝炎抗体筛查,1995年开始对输血工作的管理加大力度;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通过检测血清丙型肝炎抗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严格筛选献血员,保证病人用血安全,从根本上、源头大大降低了丙型肝炎输血传播的风险。1993年4月至1994年11月,上海市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大约在10%1995年以后,上海对献血者全面实行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3年以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率降低到0,6%。但近年来,其他经血传播的途径,包括不安全注射,器官移植,介入性检查及口腔疾病的治疗等,已上升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型肝炎传播占60%~90%在一些基层医院里,透析造成的丙型肝炎流行时有发生,医源性丙型肝炎感染仍是一个严重问题。因此,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所有需要进行创伤性和介入性医疗操作的患者均应进行丙型肝炎的筛查,静脉穿刺和注射均应一人一针一管,介入导管不能反复使用,手术器械应严格消毒,严防医源性丙型肝炎感染。对吸毒人群要进行教育,用美沙酮替代静脉注射毒品,引导他们到指定的地点领取一次性注射器,不要共用或反复使用注射器。另外,应提倡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用具、穿刺和文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对丙肝病毒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对于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者以及有频繁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史、使用不洁注射器史或使用不洁器械文身者,都应当重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到医院进行丙型肝炎的检查。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检测丙型肝炎抗体,另一种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RNA。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说明机体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但不能确定病毒在体内的活动情况。而丙型肝炎病毒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它的存在表示体内存在活动性复制的丙型肝炎病毒。   一旦得了丙型肝炎,应积极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多数丙型肝炎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应用普通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其治愈率可达50%~70%。经过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专家小档案      蔡瞎东,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g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病毒性肝炎顾名思义就是病毒引起的肝脏发炎。有几种病毒在感染人体后专门爱钻进肝细胞里面复制,定居,这种病毒就叫“嗜肝病毒”。目前世界公认的嗜肝病毒有五种,分别被称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在我国,丙型肝炎远没有乙型肝炎“出名”。2007年10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北京和上海随机对流动人群进行街访拦截调查。接受调查的300人中,83%的人存在丙型肝炎感染的高危险因素,但仅5%检测过丙型肝炎标志物。而公众对丙型肝炎的知晓率只有38%,明显低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仅有10%被调查者称对丙型肝炎有所认知,但根据被访者对丙型肝炎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相关问题的回答,真正了解丙型肝炎的比例仅为1%。实际上,丙型肝炎也同乙型肝炎一样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有1.7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年有300万至400万丙型肝炎病毒新感染病例。我国有4000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是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相同,都可以经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丙型肝炎以血液传播为主。尽管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人员进行丙型肝炎筛查后,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的患者明显减少,但通过血液透析、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和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感染的丙型肝炎仍时有发生。丙型肝炎病毒还是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好朋友”,经常与它们“手拉手”藏在血液内,一起“钻”进人体,使人同时感染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或艾滋病。   丙型肝炎病毒还很狡猾,在人体内会把自己重要的基因隐藏起来,并保持其相对稳定;而把不太重要的、能够通过免疫选择和进化的基因放在容易发生变异的位置,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不停地发生变异,使病毒能很快适应环境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清除。因此,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甚至比乙型肝炎病毒更阴险、狠毒。95%的成年人在感染乙型肝炎后能够成功地抵御感染,将病毒从体内彻底清除:而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后,只有30%-40%的人在6个月内可将体内病毒自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只会寄生在肝细胞内,它本身并不引起肝损伤,只有在身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刺激而“生气”的时候,才会和肝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打仗”,引起肝细胞“死亡”。而丙型肝炎病毒不仅会刺激免疫系统“生气”,引起肝损伤,还会直接破坏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   丙型肝炎的起病大多非常隐匿,易被忽视。约80%丙型肝炎患者最初并不知道自己患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才被发现。慢性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样肝功能正常,肝脏损害轻微;60%的患者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损害为轻-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极轻度的肝纤维化。有10%2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能在10~30年里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中,每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率为1%~7%。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型肝炎的预防重点是防止其经血传播。我国政府从1993年开始对献血人员进行丙型肝炎抗体筛查,1995年开始对输血工作的管理加大力度;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通过检测血清丙型肝炎抗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严格筛选献血员,保证病人用血安全,从根本上、源头大大降低了丙型肝炎输血传播的风险。1993年4月至1994年11月,上海市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大约在10%1995年以后,上海对献血者全面实行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3年以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率降低到0,6%。但近年来,其他经血传播的途径,包括不安全注射,器官移植,介入性检查及口腔疾病的治疗等,已上升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型肝炎传播占60%~90%在一些基层医院里,透析造成的丙型肝炎流行时有发生,医源性丙型肝炎感染仍是一个严重问题。因此,医院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所有需要进行创伤性和介入性医疗操作的患者均应进行丙型肝炎的筛查,静脉穿刺和注射均应一人一针一管,介入导管不能反复使用,手术器械应严格消毒,严防医源性丙型肝炎感染。对吸毒人群要进行教育,用美沙酮替代静脉注射毒品,引导他们到指定的地点领取一次性注射器,不要共用或反复使用注射器。另外,应提倡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理发用具、穿刺和文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对丙肝病毒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对于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者以及有频繁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史、使用不洁注射器史或使用不洁器械文身者,都应当重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到医院进行丙型肝炎的检查。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检测丙型肝炎抗体,另一种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RNA。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说明机体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但不能确定病毒在体内的活动情况。而丙型肝炎病毒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它的存在表示体内存在活动性复制的丙型肝炎病毒。   一旦得了丙型肝炎,应积极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接受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多数丙型肝炎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应用普通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其治愈率可达50%~70%。经过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专家小档案      蔡瞎东,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多年,近10多年来一直参与肝病新药的临床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尤其是乙型肝炎育龄女性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1g93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工作;1999年起参与《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辑工作,任《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编委、副主编;2008年起被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聘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的特聘专家。


相关文章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上)
  • ((<中国临床医生>%""'年第.-卷第-期(总%!$) %. !!!!!!!!!!!!!!!!!!!!!!!!!!!!!!!!!!!!!!!!!!!!!! ・地坛抗疫课堂・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上) 张为 ...查看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_上_ 1
  • 5中国临床医生62006年第34卷第4期(总215) 23 #地坛抗疫课堂#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上) 张为民,李蕴铷,谢雯 (北京地坛医院,北京100011)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1089(20 ...查看


  •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 中华内科杂志,11G年0月第G.卷第0期!#B6ALIAM8NAO8K,L4PQ,11G,$RPG.,(R&0・==%・ ・标准与讨论・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 ...查看


  • 警惕丙肝已成为危害健康的无声杀手
  •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丙型肝炎的发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据保守估计,我国目前丙型肝炎患者的人数约有1000万. 事实上,丙型肝炎相比于乙型肝炎并不被人所熟知.由于丙型肝 ...查看


  •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吴晓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市 100039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No. 2002-3068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基金资助项目, No. 02JL20 通讯作者:谢立, 10 ...查看


  • 丙型病毒性肝炎要做的检查项目
  • 丙型病毒性肝炎需做的检查项目 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值 总胆红素(TBIL 丙型肝炎抗体检测(抗-HCV-Ig)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肝功能检查 抗HCV,HCV-RNA检测临床意义 1.抗-HCV 大部分HCV感染者,体内均出现 ...查看


  • 丙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国家也是肝移植的最常见指证.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里HCV 感染已经大幅度地减少,但是世界范围内HCV 慢性感染的人数估计在1.7亿,占世界人口的3 ...查看


  • 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要点
  • 2011年03月23日 1.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丙肝是可防可治的. 丙肝和甲肝.乙肝.丁肝.戊肝等都属于病毒性肝炎,但这几种肝炎的传播途径.病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查看


  •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
  • 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 肝炎就是指肝脏发炎.许多原因都可以引起肝脏发炎,其中由病毒引起的肝炎,就称为病毒性肝炎. 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巳.庚7型.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 (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