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看法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看法

鲁安怀 科学时报 加入时间:2009-9-23 11:19:33 点击: 124次 录入:陈文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当然,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构建合理的高教结构模式

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应该是分层次的,同时也是面向社会需求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元化的,中专、技校,高职、高专,加上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有合理的比例,将来毕业生的出口也就呈现出多元化,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以求达到国家、家庭、受教育者本人“三赢”的最佳结局。

在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之下,没有必要贪大求全,应该强调高等学校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高校应该有一定的规模,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关键还是有没有特色和高水平的师资。现在往往追求大而全,通过合并、扩招,学生达到多少万人,校区面积达到多少万平方米,学科门类求全(文、理、工、医、农、艺样样都要有),有些没条件的理工学院也要创建文科、医科等;一些特色学院改成了面面俱到的科技大学、城市大学,结果反而丢掉了传统优势和特色,降低了水平。因此,建议今后适当控制高校的规模扩张,以提高高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和突出特色为高校发展的特点。对高校建设的评价与“考核”也应该以此为基础。建设更多规模适当、教学科研水平高、特色突出的高校。

进一步加大对高教的投入

在多元化筹资机制中,财政拨款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仍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等都需要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国家应该加大力度,争取在“十一五”期间顺利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时也相应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此外,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增加私人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高校都有私人捐助的大量基金。我国应从税收政策、社会舆论等方面着手,鼓励富豪和大企业捐助教育事业,提高捐赠公益事业的企业在人民中的声誉和品牌效应。要客观评价高校对不同教育项目的收费。高

校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面对广大学生的基础性本科教育(很多硕士生也是如此),一类是针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型教育(主要指博士生),还有一类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职业型教育,主要包括EMBA、MBA、法学硕士等等。

最后一类显然不同于前两类,一是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二是这种教育本身可以给受教育者带来较高的收入。国外大学对这类学生普遍按照市场化原则收取高昂的学费,以此作为教育收入的一种补充,而我们现在把这类学生与前两类学生相提并论显然不合理。对高校的不同学生和教育类别需作合理区分和定位,需要控制收费的,进行必要的控制与管理;可以市场化收费的,允许市场化收费,而不是一刀切地定义为“乱收费”。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

在我国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并没有大的变化。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学校行政领导与师生的关系,往往重管理、轻服务。上级管理要求多,各种条例越来越具体、严格,各种检查评估也是轮番不断,而为学校设想的服务却考虑较少。学校行政领导对师生也是管理多、服务少。有些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分,行政过多干涉学术。

今后应对高校管理体制予以改革。关于校长人选的任免,可由目前中央或地方政府任免改为由本校师生员工推荐,再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审查、任命。要提高教授的地位和权力。办好一所大学,关键在教师,尤其是教授这一阶层。他们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要想办好高等教育,除了优秀的师资力量,还要有一支精干的、甘于奉献的管理队伍。目前高校对这支队伍的定位尚不明确,虽然在职称评定上有研究员系列,但实际操作中并不是与真正从事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紧密挂钩,因此也无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改进高校评估工作

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应是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而现在往往以评估检查为中心。学校院系领导的精力大部分用于应付或参加各种评估检查、申报工作,少有精力抓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许多高校在评估检查、量化统计的压力下甚至不得不弄虚作假,不正之风盛起。这些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评估的初衷,必须进行深入反思,并作出改进。特别是对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采取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利于从学校的实际出

发发扬自身的办学特色。

研究型和教学型的大学因其自身特点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估。对于具有长期办学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思想与理念的提炼和总结,包括传统、特色、教育观念、教学改革、培养方案等。而对于一些办学时间还不长、基础稍差的教学型大学,应更多关注基础办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等。分类评估不仅体现在因评估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上,也可以体现在因评估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上,如对有的学校可以采用随机评估、通过网上审查材料方式即可,有的学校则采用固定周期评估、通过现场考察方式进行。

给大学的人文学科发展赋予更多的自由空间

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性。可是目前大学的人文学科完全在模仿自然科学,评价体系一样,学生做论文、教师做课题,也都在模仿自然科学的体制、标准和运作方式。这种完全模仿对人文学科的发展是有害的。大学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养、人文理念的培养,但目前的大学没有给人文学科的学者以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保持个性特色的余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学没有给社会做出一种表率,没有对知识提供一种信任,没有从以知识为精神主导的意义上给社会提供一种范本。当前大学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只是制度化的措施,然而人文学科“传帮带”的传统非常重要,在人文学科中重新强调传统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慎重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考制度虽然有一些缺点,但仍不失为一种最公平的选拔制度。目前对我国高考制度和方式的讨论也很多,认为需要对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声音也不少。但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和方式与我国目前的国情基本上是符合的,还找不到比当前高考制度更好的方式方法来为中国广大考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处于偏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考生来讲,目前的高考制度是他们脱颖而出的为数不多的相对公平的机会,对发达地区和富裕家庭的考生来说,目前的高考制度同样使他们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目前高考方式所选拔出的人才,从统计上来看,也是正常的。当然,我国的高考制度也暴露出不少缺点。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找出稳妥的解决办法。考虑到“关系”与“后门”,主观性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判断更使得偏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考生处在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高考

制度的改革必须慎重。同时,也应鼓励部分省市在高考制度方面率先进行一些探索,并认真总结经验,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当前我国教育十大热点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覆盖面广,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改革职业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十分突出。

——高度关注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反映了我国教育从规模、数量发展向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趋势和当前面临的困境。

——教育评价问题凸显,要求以人为本,科学地评价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呼声日益强烈,特别是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排在首位。

——课程教学改革倍受关注,其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最为突出,这表明党和政府倡导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目标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直指当前教育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等深层次矛盾,如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体制性障碍等,特别是教育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教育热点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提出的、人民群众热切期盼解决的真问题,反映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等诸多矛盾。这些热点问题既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然而,揭示出真问题只是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切实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教育热点问题要靠改革与创新,必须努力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着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前提

人才培养观念是人们对于人才培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看法或根本观点。人才培养观念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先导,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考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考试成绩做文章,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在上述“五个观念”中,有的其实是“老”观念,如第一个观念是新中国教育方针一贯倡导的核心教育观念,第一、第二、第四个观念也是多年来我国素质教育重点倡导的观念。之所以仍然称之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因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多种缘故,这些观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必要超越现实,坚决纠正“应试教育”倾向,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五个观念”中的第三、第五个观念真正体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同时也触及了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旨在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简称,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考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考试成绩做文章,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在上述“五个观念”中,有的其实是“老”观念,如第一个观念是新中国教育方针一贯倡导的核心教育观念,第一、第二、第四个观念也是多年来我国素质教育重点倡导的观念。之所以仍然称之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因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多种缘故,这些观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必要超越现实,坚决纠正“应试教育”倾向,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五个观念”中的第三、第五个观念真正体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同时也触及了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旨在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简称,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建国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传统和勇于创新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和成果。近年来,我国的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教育结构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相关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正在探索和实验中,并取得积极成果。但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离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有待深化改革、不断完善。

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应试教育模式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扭转;各级各类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第二,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和选择性,学业负担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及学生个体的身心承受能力,做到因人而异。第三,教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缺乏灵活性,教育教学过程基本上还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破解教育热点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是:一是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二是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上述三个要点反映了时代对创新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内容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消除体制性障碍: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关键

自1985年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教育系统内外均存在尚未消除的体制性障碍,或称内生性体制性障碍与外生性体制性障碍。外生性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用人制度、教育投资体制、教育的外部管理体制。同时,教育系统自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内生性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体制障碍、教育评价体制障碍,以及来自教育体系的障碍。教育系统内外部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政府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不利于因地因校制宜地发展教育和办出特色;第二,各类教育制度设计不够灵活多样(如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不利于多样化人才和杰出人才的遴选和造就;第三,各级各类教育的宏观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等还没有形成衔接合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结构。

要消除教育系统内外的体制性障碍,首先,应充分认识到推进教育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有效地缓解教育的压力及化解教育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以我国的国情而论,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尽量缩小城乡物质文化差别。此外,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理顺教育投资体制、加强教育的外部管理等,也将成为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重要外部条件。

其次,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建设多样化教育。多样化教育主要表现为衔接合理的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多样化的质量观和管理模式等。多样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活力,形成不同特色;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多样化的人才;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再其次,要尊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创精神,支持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要使改革真正成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现实力量,发挥地方和学校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关键环节。因此,要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同时要认真总结各地各校成功经验,组织交流、积极推广,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保障。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看法

鲁安怀 科学时报 加入时间:2009-9-23 11:19:33 点击: 124次 录入:陈文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当然,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构建合理的高教结构模式

理想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应该是分层次的,同时也是面向社会需求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元化的,中专、技校,高职、高专,加上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有合理的比例,将来毕业生的出口也就呈现出多元化,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以求达到国家、家庭、受教育者本人“三赢”的最佳结局。

在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之下,没有必要贪大求全,应该强调高等学校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高校应该有一定的规模,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关键还是有没有特色和高水平的师资。现在往往追求大而全,通过合并、扩招,学生达到多少万人,校区面积达到多少万平方米,学科门类求全(文、理、工、医、农、艺样样都要有),有些没条件的理工学院也要创建文科、医科等;一些特色学院改成了面面俱到的科技大学、城市大学,结果反而丢掉了传统优势和特色,降低了水平。因此,建议今后适当控制高校的规模扩张,以提高高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和突出特色为高校发展的特点。对高校建设的评价与“考核”也应该以此为基础。建设更多规模适当、教学科研水平高、特色突出的高校。

进一步加大对高教的投入

在多元化筹资机制中,财政拨款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仍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等都需要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国家应该加大力度,争取在“十一五”期间顺利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时也相应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此外,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增加私人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高校都有私人捐助的大量基金。我国应从税收政策、社会舆论等方面着手,鼓励富豪和大企业捐助教育事业,提高捐赠公益事业的企业在人民中的声誉和品牌效应。要客观评价高校对不同教育项目的收费。高

校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面对广大学生的基础性本科教育(很多硕士生也是如此),一类是针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型教育(主要指博士生),还有一类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职业型教育,主要包括EMBA、MBA、法学硕士等等。

最后一类显然不同于前两类,一是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二是这种教育本身可以给受教育者带来较高的收入。国外大学对这类学生普遍按照市场化原则收取高昂的学费,以此作为教育收入的一种补充,而我们现在把这类学生与前两类学生相提并论显然不合理。对高校的不同学生和教育类别需作合理区分和定位,需要控制收费的,进行必要的控制与管理;可以市场化收费的,允许市场化收费,而不是一刀切地定义为“乱收费”。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

在我国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并没有大的变化。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学校行政领导与师生的关系,往往重管理、轻服务。上级管理要求多,各种条例越来越具体、严格,各种检查评估也是轮番不断,而为学校设想的服务却考虑较少。学校行政领导对师生也是管理多、服务少。有些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不分,行政过多干涉学术。

今后应对高校管理体制予以改革。关于校长人选的任免,可由目前中央或地方政府任免改为由本校师生员工推荐,再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审查、任命。要提高教授的地位和权力。办好一所大学,关键在教师,尤其是教授这一阶层。他们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要想办好高等教育,除了优秀的师资力量,还要有一支精干的、甘于奉献的管理队伍。目前高校对这支队伍的定位尚不明确,虽然在职称评定上有研究员系列,但实际操作中并不是与真正从事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紧密挂钩,因此也无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改进高校评估工作

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应是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而现在往往以评估检查为中心。学校院系领导的精力大部分用于应付或参加各种评估检查、申报工作,少有精力抓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许多高校在评估检查、量化统计的压力下甚至不得不弄虚作假,不正之风盛起。这些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评估的初衷,必须进行深入反思,并作出改进。特别是对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采取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利于从学校的实际出

发发扬自身的办学特色。

研究型和教学型的大学因其自身特点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估。对于具有长期办学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思想与理念的提炼和总结,包括传统、特色、教育观念、教学改革、培养方案等。而对于一些办学时间还不长、基础稍差的教学型大学,应更多关注基础办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等。分类评估不仅体现在因评估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上,也可以体现在因评估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上,如对有的学校可以采用随机评估、通过网上审查材料方式即可,有的学校则采用固定周期评估、通过现场考察方式进行。

给大学的人文学科发展赋予更多的自由空间

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性。可是目前大学的人文学科完全在模仿自然科学,评价体系一样,学生做论文、教师做课题,也都在模仿自然科学的体制、标准和运作方式。这种完全模仿对人文学科的发展是有害的。大学除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养、人文理念的培养,但目前的大学没有给人文学科的学者以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保持个性特色的余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学没有给社会做出一种表率,没有对知识提供一种信任,没有从以知识为精神主导的意义上给社会提供一种范本。当前大学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只是制度化的措施,然而人文学科“传帮带”的传统非常重要,在人文学科中重新强调传统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慎重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我国的高考制度虽然有一些缺点,但仍不失为一种最公平的选拔制度。目前对我国高考制度和方式的讨论也很多,认为需要对之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声音也不少。但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和方式与我国目前的国情基本上是符合的,还找不到比当前高考制度更好的方式方法来为中国广大考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处于偏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考生来讲,目前的高考制度是他们脱颖而出的为数不多的相对公平的机会,对发达地区和富裕家庭的考生来说,目前的高考制度同样使他们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目前高考方式所选拔出的人才,从统计上来看,也是正常的。当然,我国的高考制度也暴露出不少缺点。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找出稳妥的解决办法。考虑到“关系”与“后门”,主观性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判断更使得偏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家庭考生处在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高考

制度的改革必须慎重。同时,也应鼓励部分省市在高考制度方面率先进行一些探索,并认真总结经验,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当前我国教育十大热点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覆盖面广,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改革职业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十分突出。

——高度关注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反映了我国教育从规模、数量发展向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趋势和当前面临的困境。

——教育评价问题凸显,要求以人为本,科学地评价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呼声日益强烈,特别是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排在首位。

——课程教学改革倍受关注,其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最为突出,这表明党和政府倡导了多年的素质教育目标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直指当前教育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等深层次矛盾,如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体制性障碍等,特别是教育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教育热点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实践提出的、人民群众热切期盼解决的真问题,反映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等诸多矛盾。这些热点问题既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然而,揭示出真问题只是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切实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教育热点问题要靠改革与创新,必须努力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着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前提

人才培养观念是人们对于人才培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看法或根本观点。人才培养观念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先导,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考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考试成绩做文章,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在上述“五个观念”中,有的其实是“老”观念,如第一个观念是新中国教育方针一贯倡导的核心教育观念,第一、第二、第四个观念也是多年来我国素质教育重点倡导的观念。之所以仍然称之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因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多种缘故,这些观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必要超越现实,坚决纠正“应试教育”倾向,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五个观念”中的第三、第五个观念真正体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同时也触及了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旨在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简称,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考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考试成绩做文章,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在上述“五个观念”中,有的其实是“老”观念,如第一个观念是新中国教育方针一贯倡导的核心教育观念,第一、第二、第四个观念也是多年来我国素质教育重点倡导的观念。之所以仍然称之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因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多种缘故,这些观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必要超越现实,坚决纠正“应试教育”倾向,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五个观念”中的第三、第五个观念真正体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同时也触及了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旨在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简称,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建国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传统和勇于创新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和成果。近年来,我国的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教育结构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相关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正在探索和实验中,并取得积极成果。但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离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有待深化改革、不断完善。

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应试教育模式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扭转;各级各类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第二,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和选择性,学业负担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及学生个体的身心承受能力,做到因人而异。第三,教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缺乏灵活性,教育教学过程基本上还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破解教育热点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是:一是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二是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上述三个要点反映了时代对创新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内容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消除体制性障碍: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关键

自1985年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这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教育系统内外均存在尚未消除的体制性障碍,或称内生性体制性障碍与外生性体制性障碍。外生性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用人制度、教育投资体制、教育的外部管理体制。同时,教育系统自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内生性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体制障碍、教育评价体制障碍,以及来自教育体系的障碍。教育系统内外部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第一,政府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不利于因地因校制宜地发展教育和办出特色;第二,各类教育制度设计不够灵活多样(如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不利于多样化人才和杰出人才的遴选和造就;第三,各级各类教育的宏观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等还没有形成衔接合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结构。

要消除教育系统内外的体制性障碍,首先,应充分认识到推进教育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能有效地缓解教育的压力及化解教育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以我国的国情而论,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尽量缩小城乡物质文化差别。此外,改革社会用人制度、理顺教育投资体制、加强教育的外部管理等,也将成为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的重要外部条件。

其次,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建设多样化教育。多样化教育主要表现为衔接合理的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多样化的质量观和管理模式等。多样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活力,形成不同特色;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多样化的人才;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再其次,要尊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首创精神,支持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要使改革真正成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现实力量,发挥地方和学校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关键环节。因此,要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同时要认真总结各地各校成功经验,组织交流、积极推广,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保障。


相关文章

  • 关于二孩政策的调查
  • 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对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 态度与看法问卷调查--以湘潭大学为例 指导老师:秦加军 调查成员:娄雅玲 张冬梅 黄丹 完成时间:2016年6月30日 目录 一.导言 ............... ...查看


  • 关于国防建设的几点看法
  • 关于国防建设的几点看法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主要包括:武装力量建设,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法规与动员体制建设,国防教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能源.水利.气象. ...查看


  •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1)
  •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情况 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11)班 孙 俊 婷 辅导老师:王 娜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 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11)班 孙俊婷 20114473 户籍制度改革是 ...查看


  • 关于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几点看法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几点看法 作者:蓝玉红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5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中,还是在日常生活 ...查看


  • 军事理论调查报告1 -完整版
  • 武汉理工大学 军事理论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大学生的海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海洋意识应如何提升 2015 年 1月 摘要 人类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 开发利用的程度,对海洋权益争取和维护的力度,直 ...查看


  • [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 一.认知的发展 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和注意等心理因素.感知和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心理因素,通过感性认识获得了事物的初步印象:而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思维实现的.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认知主要是由感知.表象和概念三种 ...查看


  • 我眼中的中国教育
  • 浅谈中国教育 "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教育成才,教育是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类似的话语已经我们听了不知多少遍,这也深深地印在了广大中国人的心里.至少对于普通的老百姓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通过教育成龙成凤.但是有许多人对 ...查看


  • 2011年陕西省考面试真题
  • 2011年6月陕西省公务员考试公务员面试真题汇总 陕西工商系统14日上午考题: 1.有人说高考加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有人反对.你对高考加分有何看法? 2.一幅漫画:一位政府人员指挥一群义工撕小广告.你想到了什么? 3.有人认为智慧比 ...查看


  • 关于大学生对于中外影视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对于中外影视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前言 影视不但包括了电影和电视剧,还有动画等通过拍摄,绘画,等手段制作出来的,带有故事性的影片,是现代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早.从中国首部自己拍摄的五声电影<定军山>开始到现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