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硕士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 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都具有教育作用。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社会活动。

3.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

的学校教育。

6.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 苏格拉底产婆术: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法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

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分为苏格拉讽刺、定义、助产术三个步骤。

8. 洛克的“白板说”: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由此得出

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制度,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9.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0.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

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11.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2.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3. 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通过教育基本储量的测定,可

以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4.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15. 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它还物化

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16.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以及为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

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物质和精神收益。

17.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8.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

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9. 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

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0. 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

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1.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

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2. 主体实践论: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

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即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

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

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4.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

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5. 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

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6. 人的潜能: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人培养成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

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27.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

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8. 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9.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

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30. 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而使每个人都具

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31. 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32.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

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3.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

目标。

34.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

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35.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6.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

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37.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

因素的教育。

38.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

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9.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

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40.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41.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

着主导的作用。

42.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

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43.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44.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45. 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

门学科。

46.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47.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

写、算) 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48.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

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9.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

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50.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

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51.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

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52.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

达到的预期结果。

53.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

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54.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

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55.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

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56.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57.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

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58.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

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9.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60. 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61.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

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62.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

本准则。

63.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4.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

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65.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

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6.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

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7.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

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68.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9.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

解、讲演三种方式。

70.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

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71.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否真伪,以获取知识

的方法。

72.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

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73.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74.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

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75.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76.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种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

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77.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78.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9.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80.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

的能力。

81.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

的结构。

82.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

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83. 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84.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

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85.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道德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

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86.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

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87.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

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88.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

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9.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90.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

式的总和。

91.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

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92.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

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93.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

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94.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

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95.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96.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

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7.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

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98.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

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99.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

同倾向与表现。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 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都具有教育作用。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社会活动。

3.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

的学校教育。

6.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 苏格拉底产婆术: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法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

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分为苏格拉讽刺、定义、助产术三个步骤。

8. 洛克的“白板说”: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由此得出

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制度,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9.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0.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

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11.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2.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3. 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通过教育基本储量的测定,可

以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4.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

15. 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它还物化

在生产工具、设备中,体现在对生产程序的策划规定上。

16.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以及为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

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物质和精神收益。

17.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8.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

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9. 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

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0. 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

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1.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

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2. 主体实践论: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

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即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

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3.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

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24.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

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5. 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

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6. 人的潜能: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人培养成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

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27.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

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8. 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9. 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

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30. 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而使每个人都具

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31. 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32.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

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3.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

目标。

34.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

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35.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6.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

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37.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

因素的教育。

38.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

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9.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

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40.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41.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

着主导的作用。

42.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

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43.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44.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45. 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

门学科。

46.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47.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

写、算) 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48.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

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49.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

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

50. 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

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51.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

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52.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

达到的预期结果。

53.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

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54.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

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55.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

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56.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57.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

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58.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

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9.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60. 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61.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

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62.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

本准则。

63.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4.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

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65.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

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6.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

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7.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

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68.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69.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

解、讲演三种方式。

70.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

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71.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否真伪,以获取知识

的方法。

72.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

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73.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74.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

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75.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

76.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种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

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77.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78.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9.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80.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

的能力。

81.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

的结构。

82.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

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83. 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84.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

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85.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道德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

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86.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

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87.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

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88.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

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9.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90.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

式的总和。

91.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

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92.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

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93.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

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94.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

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95.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96.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

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97.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

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98.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

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99. 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

同倾向与表现。


相关文章

  • 2014年软件系统集成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 序言 薪酬调查就是通过一系列标准.规范的专业方法和流程,对市场上行业薪酬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形成能够客观反映市场薪酬水平的数据调查报告,为企业提供薪酬设计和薪酬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及参考.是企业了解市场薪酬水平最直接的方式 ...查看


  • 2010-2015历年333真题
  • 2015 年北师大教育硕士333 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课程标准(也可能是课程方案) 3.教学评价 4.教育管理 5.社会性发展 6.学习策略 二.简答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2.孟子的教育思想. 3.赫尔巴特的 ...查看


  • 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3
  • 2007年第2期 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 朱莉芬 黄季 3 内容提要:学术界在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论.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东部14省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查看


  • 东北师范大学333
  • 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12年真题 一.教育原理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目标 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各育之间的关系 二.中外教育史 学而优而仕 苏格拉底法 生活教育 ((学制令)) 孔子的德育论及其当代价值 评述终身教育思潮 三.教育 ...查看


  • 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4
  • 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0-2014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2.双轨制3.京师同文馆 4.活教育 5.骑士教育 6.<莫雷尔法案>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适用性 2.何谓发展性教学 ...查看


  • 河北大学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 河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333教育综合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包括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这是河北大学教育硕士考研里面最难攻克的一门课,因为知识点内 ...查看


  • 城市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态度研究_以长春市调查为例_张海东
  • 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城市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态度研究 ---以长春市调查为例 张 海 东 Abstract :Thisarticle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 s ocial ...查看


  • 333教育综合考研如何整理笔记
  • 333教育综合考研如何整理笔记 本文系统介绍333教育综合考研难度,就业方向,学费介绍,333教育综合考研参考书,333教育综合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333教育综合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 ...查看


  • 2013-2016年湖南科技大学333试题
  •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课程 2. 教育的相对性 3. 文纳特卡制 4. 长善救失 5. 苏格拉底教学法 6. 发现学习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 1. 什么是人的发展?简述人的发展要遵循的规律. 2. 德育工作为什么只有做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