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四则]知识总结

《寓言四则》知识归纳 《庄子》(教师版)

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 哉 好

2、善 刀而藏之 通“缮”,擦拭

3、族 庖月更刀 众,群

4、每至于族 筋骨交错之地

5、莫不中 音 合乎

6、庖丁释 刀对曰 放下

7、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磨刀石

8、依乎天理 (牛的)天然生理结构

9、因其固然 本来的样子

10、虽然 ,每至于 族 即使这样,然而

11、百川灌河. 黄河

1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河岸;沙洲;崖岸

1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边

1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改变

1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看到尽头

1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1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拦河坝,一说桥

18、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完全的,肯定的

19、请循其本. 原来的,本来的

20、昔者庄周梦为 蝴蝶 变成

21、自喻 适志 与 觉得;得意,称心

22、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 区别

23、野语..有之曰 俗话

24、此之谓物化 化为物,事物形态的变化 ..

25、至于北海 到达 ..

26、始旋其面目 面部,脸色 ..

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懂得)大道理 ..

28、望洋向若而叹曰 仰视而叹的样子,叠韵连绵词 ..

29、儵鱼出游从容 不慌不忙,闲在的样子 ..

30、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合并理解成“认为” ..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1、始臣之 取独 解牛之 的 时 2、合于桑林之 的 舞 3、技经肯綮之 提宾的标志,助词 未尝 4、提刀而 表修饰 立 5、善刀而 表顺承 藏之 6、是以十九年而 表转折 刀刃若新发于硎 7、臣以神遇而 表并列(轻微转折) 不以目视 8、以 把 无厚入有间 9、臣以 用 神遇而不以 用 目视 10、技盖至此乎 呢 ,表疑问的语气词 11、进乎 比,相当于“于” 技矣 12、依乎 相当于“于”,表引进对象 天理

13、恢恢乎 助词,„„的样子 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14、庖丁为 介词,替 文惠君解牛 15、吾见其难为 下刀 ,怵然为戒 16、视为 因为 止,行为 因为 迟 17、提刀而立,为 因为 之四顾,为 因为 之踌躇满志

18、合于 对于 《桑林》之舞 19、而刀刃若新发于 从 硎 20、恢恢乎其于 对于 游刃必有余地矣 21、砉然 词尾 向然 词尾 22、奏刀騞然 词尾 23、因其固然 „„样子 24、虽然 这样 ,每至于族 25、怵然 词尾 为戒 2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

2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如果不是 .

2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

29、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

30、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

3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怎么 .

3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本来,肯定 .

3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

34、栩栩然蝴蝶也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35、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 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3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在这时。(也可等同于今义理解) ..

三、指出下面句中活用的词语

1、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名作状,每年,每月)

2、秋水时至 (名作状,按时) .

3、顺流而东行 (名作状,向东) .

4、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形作动,小看,轻视) ..

四、指出下面句式的特点(含特殊短语结构)

1、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2、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语前置)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

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

5、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是鱼之乐也

8、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9、我知之( )濠上也

10、栩栩然蝴蝶也

11、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

12、东面而视

五、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1、技盖至此乎

2、砉然向然

3、技经肯綮之未尝

4、善刀而藏之

5、泾.流之大

6、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7、儵.鱼出游从容

8、自喻适志与.

9、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被动句) (判断句) (否定判断句) (省略句,省介词“于”) (判断句) (判断句)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通“盍”,何不 通“响” 通“肢” 通“缮”,擦拭 通“径” 通“辩” 通“鯈” 通“欤”,表感叹 通“欤”,表疑问

《寓言四则》知识归纳 《庄子》(教师版)

一、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 哉 好

2、善 刀而藏之 通“缮”,擦拭

3、族 庖月更刀 众,群

4、每至于族 筋骨交错之地

5、莫不中 音 合乎

6、庖丁释 刀对曰 放下

7、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磨刀石

8、依乎天理 (牛的)天然生理结构

9、因其固然 本来的样子

10、虽然 ,每至于 族 即使这样,然而

11、百川灌河. 黄河

1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河岸;沙洲;崖岸

1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边

1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改变

1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看到尽头

1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1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拦河坝,一说桥

18、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完全的,肯定的

19、请循其本. 原来的,本来的

20、昔者庄周梦为 蝴蝶 变成

21、自喻 适志 与 觉得;得意,称心

22、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也 区别

23、野语..有之曰 俗话

24、此之谓物化 化为物,事物形态的变化 ..

25、至于北海 到达 ..

26、始旋其面目 面部,脸色 ..

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懂得)大道理 ..

28、望洋向若而叹曰 仰视而叹的样子,叠韵连绵词 ..

29、儵鱼出游从容 不慌不忙,闲在的样子 ..

30、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合并理解成“认为” ..

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1、始臣之 取独 解牛之 的 时 2、合于桑林之 的 舞 3、技经肯綮之 提宾的标志,助词 未尝 4、提刀而 表修饰 立 5、善刀而 表顺承 藏之 6、是以十九年而 表转折 刀刃若新发于硎 7、臣以神遇而 表并列(轻微转折) 不以目视 8、以 把 无厚入有间 9、臣以 用 神遇而不以 用 目视 10、技盖至此乎 呢 ,表疑问的语气词 11、进乎 比,相当于“于” 技矣 12、依乎 相当于“于”,表引进对象 天理

13、恢恢乎 助词,„„的样子 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14、庖丁为 介词,替 文惠君解牛 15、吾见其难为 下刀 ,怵然为戒 16、视为 因为 止,行为 因为 迟 17、提刀而立,为 因为 之四顾,为 因为 之踌躇满志

18、合于 对于 《桑林》之舞 19、而刀刃若新发于 从 硎 20、恢恢乎其于 对于 游刃必有余地矣 21、砉然 词尾 向然 词尾 22、奏刀騞然 词尾 23、因其固然 „„样子 24、虽然 这样 ,每至于族 25、怵然 词尾 为戒 2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

2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如果不是 .

2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

29、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

30、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

3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怎么 .

3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本来,肯定 .

3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

34、栩栩然蝴蝶也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35、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 助词,舒缓音节,无实义 //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36、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在这时。(也可等同于今义理解) ..

三、指出下面句中活用的词语

1、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名作状,每年,每月)

2、秋水时至 (名作状,按时) .

3、顺流而东行 (名作状,向东) .

4、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形作动,小看,轻视) ..

四、指出下面句式的特点(含特殊短语结构)

1、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2、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语前置)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

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

5、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是鱼之乐也

8、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9、我知之( )濠上也

10、栩栩然蝴蝶也

11、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

12、东面而视

五、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1、技盖至此乎

2、砉然向然

3、技经肯綮之未尝

4、善刀而藏之

5、泾.流之大

6、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7、儵.鱼出游从容

8、自喻适志与.

9、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被动句) (判断句) (否定判断句) (省略句,省介词“于”) (判断句) (判断句)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通“盍”,何不 通“响” 通“肢” 通“缮”,擦拭 通“径” 通“辩” 通“鯈” 通“欤”,表感叹 通“欤”,表疑问


相关文章

  • 安知鱼乐教案
  • 北京市垂杨柳中学教案 授课日期 第 年 月 日 课时 课 题 课程标准 解读 在考试说明 中的地位 北京(中)高考 试题的呈现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 程与方法. 情感态 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 具 庄 ...查看


  •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
  •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106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查看


  • 寓言四则导学案
  •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 括寓意.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自己的话多角 ...查看


  • 30寓言四则前两则说课稿说课稿
  • •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中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作品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
  • 寓言四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 ...查看


  • 特岗教师专家指导:小学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特岗教师专家指导:小学语文<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理解每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举出生活中的同类事例是教学的重点. 学会运用这些成语造句是教学的难点.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掌握生字的读音和 ...查看


  • 寓言四则伊索教案
  • <寓言四则>教案 <伊索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 ...查看


  • 47初一语文--[寓言四则]1教学案
  • 学科 语文 课题 <寓言四则>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教师 重点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 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 ...查看


  • 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