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工作研究报告

《提高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工作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提高小学语文素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一个关键。本课题组在了解了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些共性和个性差异后,针对出现了家庭关注的缺乏、学生没有课外书可读、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不强、约束能力薄弱等现象,合理地为学困生创设兴趣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在对课堂进行优化,对学困生实行特别关注,从而促进了学困生的语文素养养成,大大地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学困生 学习兴趣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素质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但在我们常见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师授课,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与方法,而年龄大致相同的学生却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以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划分,往往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情况。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 1

面上是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学困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一群体的语文素质的提升刻不容缓。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揭示语文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提高整体质量。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

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兴趣淡薄,缺乏信心、语文素养较差的“学困生”。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又要帮“学困生”摘掉帽子,就必须用策略提高他们整体的语文素养,使得他们能紧跟班级的步伐。

3、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

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校处于边远山区,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素质相对较弱,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没有养成语文素养。因此,班上的学困生数量也较大。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生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那就是转化学困生,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像培养中生优生一样因材施教。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更有其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洗涤之后,终于被“素质教育”这一股全新的力量所击败。孩子们不在是天天被埋在书本堆中,也 2

不是只认识书本说教就可以的了,他们需要的是放下沉重的包袱,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好,学得快乐。从而有效的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

一。“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古至今,广大的中外学者、语文学科的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研究。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不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因此,对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持和提高。学困生对学习有兴趣,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感知效率就高,认知心理、情性心理也会和谐共进,思维也最积极、最有效。学困生对学习本身所怀有的积极情感体验,能促进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华裔科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

语文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展示教学的魅力,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才有利于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量优化教材,优化方法,创设情境,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使学生以 3

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自觉地去阅读、探索和钻研,让语文课成为学困生求知的乐园。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鉴于上述情况分析,结合我校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的学情等,特确定以下研究目标。

1、我校属于边远山区学校,学生都来自农村,且有三分之一学生是都是留守儿童。学业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士气不高,学习效率较低。班上的学困生相对其他同级别学校,数量较多。这些学困生由于学习连贯性不够,语文学习兴趣没有养成。因此针对这些,通过了解他们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来对症下药,使他们乐于看书,愿意看书。

2、加强专门的辅导工作,通过课前辅导等手段来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3、通过学习氛围的构建、群体学习的组建等活动,来改善学困生基础薄弱的现状,在团队的督促下,在伙伴的监督下,逐渐促成学困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习的效率。

4、在激起了学困生的求知欲望后,通过对其文化的熏陶,使学困生爱上语文,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全方面地提高语文的素养。

四、课题研究理论的依据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学科 4

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调动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操作措施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的研究

1、了解学困生的成长环境,分析成因。

每个学困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告诉我们

学困生个体的基础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了能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让策略更具针对性,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所以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就对每个学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困生成长的环境,并根据这些资料的总结归纳,寻找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找出他们身上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我们此次研究主要的对象是一至六年级的中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来自全村十个队,学生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心理素质相当脆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里的环境,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而了解孩子为什么是现在的情况,还必须从家庭环境、从孩子的父母着手调研。

(1)家长的文化程度怎么样?

据调查发现:我校大多数学困生父母学历层次较低,父母初中学历居多,达45%;小学学历45%;文盲1%;高中及以上(包括大学、研究生)学历9%。

(2)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学习关注程度:

5

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都希望孩子学习成

绩好。但是,由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习。特别是有些家长在为了生活长年到外地打工,有时候回家很晚了,甚至常年不回来。有些下班回来孩子已经睡着了,根本没办法与孩子共同学习,更别提与老师进行教育上的交流了。同时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孩子成绩不好,与老师交流觉得难为情,也不愿意过多地到学校与老师进行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3)家庭对孩子学习环境的创设。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外地民工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基本上都有一

定的要求,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由于他们所从事简单的、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有很多的甚至要到晚上10—12点下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短,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更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习。由于心理原因,他们也不愿意过多地和老师进行交流。有48%的学生放学后不及时回家,经常在路上玩耍,出现从放学到家长回家这一段时间,学困生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时间”。因为经济差、家里孩子多、家长工作时间长、不重视家庭教育等原因,大部分孩子只能参加校内安排的活动项目,不能参加一些校外的文化培训或兴趣课程,课余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反而他们在放学后或多或少地帮助父母带孩子、到田间去除草、浇菜等。尤其

是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和生活习惯差,造成孩子对学习的一种不正确认识。 另外,有些家长的自身素质较低,低学历的很多,甚至一个字不识,更没有很多的家教知识,因此,很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后,采用“一顿打骂”、“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学困生学习成绩差、 6

学习态度差等状况与家庭有重要影响,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对症下药,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念,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我们教师要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在了解了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些共性和个性差异后,针对出现了家庭关注的缺乏、学生没有课外书可读、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不强、约束能力薄弱、学生出现的断层的等现象,合理地为学困生创设兴趣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成功教育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成功者的愿望和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研究对策,从根本上促进学困生的对语文产生兴趣。

(1)家庭教育方面:对家长培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学困生的家长由于普遍素质较低,学历较低,对教育不够重视,有些家长想辅导辅导学习,却不懂怎么辅导,甚至有些家长放任自流。为了培育这些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辅导孩子学习的水平,我们组织召开了好几次家长会,在会上由校长亲自介绍了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如何辅导孩子学习。我们鼓励家长订阅《家庭教育》刊物,定期向家长们宣传家教的经验,指导家长改进与子女沟通的方法,使家长相互学习,改变教育观念。通过我们的努力,沟通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教育网络,营造了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孩子们因为有了父母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期望,学习劲头更足了。

(2)硬件环境的创设:让学生有书可读

7

苏霍姆里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不仅能挽救学困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阅读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学困生读书越多,眼界就越开阔,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而大部分学困生家里条件不允许他们拿出多余的钱来购买课外书,再加上个别家长受课文都不会,还读课外书的思想的影响,坚决不给孩子买课外书,导致学困生阅读这一块成为了枯井,如何让学困生有书可读,这是提高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当务之急。 我们在班级一角开设了“书香园”,让每个孩子都进行捐书,充实“书香园”,家里条件好的可以多捐献几本,家里条件差的可以只捐献一本,特别不好的就不用捐献。这样学生家长的重担也可以卸下,学生的阅读的书籍也增多,学生真正地有书可读。

(3)软件设备的完善: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A、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在《学会学习》一书中《课外阅读的金钥匙》中介绍了课外阅读的方法:有选择地读书,多种方法交叉运用,带着问题读书,专心致志地读书,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不全凭兴趣读书,这些方法的介绍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在阅读课的时候将阅读的方法渗透给每一名学困生,让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了至成长于课外。

B、建立完善的阅读制度

良好的氛围是学生养成浓厚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书香园”建设好后,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书籍信息,另一方面需要一套完善的阅读制度,帮助学困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得到提升。给每个孩子一 8

个课外阅读档案袋。而里面的内容的充实就很需要学生们去充实。班级设立一个规定,每读完一本书,就做一张读书卡片,放进档案袋里。每个月进行阅读之星评比,评比标准之一就是档案袋里的读书卡片的数量和质量,然后以丰厚的奖品来促使学生阅读。考虑到学困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喜欢上书籍,但是比起优等生他们还是在阅读的质量上有着一定的差距的。所以特地为他们设立一个阅读进步奖,只要有进步也会得到一定的奖励。 (二)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困生有效学习的研究。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举手积极发言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很大一部分的学困生在课堂上“默默无闻”“一言不发”。这样的课堂教学,学困生能有根本上提高吗?显然不成。坐在不被教师关注的角落里,他们的学习效率比起那些优等生来说,就比较低了。只有多关注到学困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程度,促进学困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这样扎根于语文课堂的教育才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语文素养。

1、敲开学困生尊口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不开尊口的现象,教师可做的是给予合理的教学期望。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过高或过低的教学期望都是不符合学情的,往往导致全局的失败。而敲开学困生的尊口,让学困生在课堂上也有响亮的回答,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先在上课前,将上课的内容教予学困生,这样在课堂上他一遇到自己已经理解的内容就会自信得多,在课堂上也会勇敢地举手。即使没有举手被叫道回 9

答问题,他的声音也会响亮得多,这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学困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递增,课堂上听讲也会更加认真,口头表达能力上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其二在课堂上对学困生进行个别的辅导。当学困生对于问题比较生疏,或者是胆怯地去朗读的时候,老师及时地加以鼓励,学困生一有好的表现就鼓励表扬,增强他的信心,使他更乐于去表达。其三在课后对学困生加以关注,后期追踪中我们发现学困生在课堂上更乐于去听,听别人的意见但不善于去判断,这时候老师引导他们判断,在课堂上他们的理解也更进一步了。尊口在多角度的努力下,也开了。这尊口一开,代表着学困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代表着学困生的思维能力向上迈了一个台阶。

2、美化语文课堂。

为了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困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同时优化了教学结构,让整个课堂更紧凑,结合学生学习的生理特征,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美化了教学的语言。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导入和生字教学为例:

一、情境导入

1、激情导入:

(影视数据)地震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他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一段段令人极其痛心而难忘的回忆。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约有24万人死亡,83万人受伤;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强烈地震,约有4 10

万人死亡,300万人无家可归。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的大地震,直接的遇难人数是69,197人,失踪的人数是18,341人,共计87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同学们,在这一次次令人心有余悸的灭顶之灾中,却有着一件件令人心灵深深震撼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994年曾经发生在美国落杉矶地震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里一连串的数据就把学生眼球牢牢地抓住了,在这些数据中,学生感受到了地震的无情,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而且配以音乐和教师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学生首先就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里教师的语言是非常的美,教师的课堂上语言就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二、释题引导,整体感知

1、师分步写课题

(1)地震:念,从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联想到哪些

词语)(恐怖,可怕,岌岌可危……)

(2)父与子:念,从“父”与“子”,又会让你联想到哪些字词?(爱,温暖,父爱如山……)

【这里是从词语想到画面,从词语想词语,这里训练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也对词语进行了一些积累,让整个课堂语文味十足。而学困生在这样的训练下,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11

(3)地震中的父与子:念,从这个题目,你可以想到哪些问题?

(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在地震中,这对父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从课题我们就能提出那么多值得思考、研究供大家学习的问题,这叫会学习。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读了课文,我想大家的一定有许多感言,不急,老师先来看看

大家语句掌握的怎样了。(分组出示词句)

出示:洛杉矶 地震 废墟 瓦砾堆 挖掘 阿曼达

埋头 满脸灰尘 布满血丝 破烂不堪 血迹 颤抖

拉住 挡住 摇头叹息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3)学生读第一组词。注意几个生字的书写,你能结合第一组词语

告诉大家这一对父子之间发了什么事吗?(通过抓关键词是概括文章主要意思的好方法。)

(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独自一人连续挖了38小时,

终于从废墟里的瓦砾堆下救出了他的儿子和他的同学。)

(4)读第二组词,注意颤字的写法。透过这组词句,你感受到这是

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我感受到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师板书:父 子 了不起

12

【这里对于生字的教学是非常出新出彩的地方。一般的生字教学都非常枯燥乏味。但这里设计的却与课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生字的教学回到课文中,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分散,被牢牢地抓在老师的手中。而且在设计中我们也发现这里就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抓住关键词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学习的方法】

六、课题的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从效果看,是令人满意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

目标。

(一)学困生个体方面

通过调查、观察、对比,我们发现,每一个班的学困生,阅读兴趣浓厚,知识面广阔了许多,课堂也基本上能够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阅读能力强,快可以脱离学困生的队伍了。

1、阅读的兴趣激发

在今年家访的时候,学困生的家长就反馈到:现在我家孩子回到家也会捧起书来看了。虽然不知道他看的是什么书,但做完作业他以前要么出去玩,要么看电视,现在能坚持看书半个小时。我感觉他的成绩也有所提高了。这是家长所观察到的,在学生的日记里,我们看到这样的几句话:“今天,我同桌借给我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我一拿到手就舍不得放下了。我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渴望也能进像巴学院一样的学校去学习啊……”读着读着,我们不难感受这一些学困生喜爱读书的心声。爱便是学生“脱贫致富”不竭的动力。

2、学习的自信心提升

13

在以前的课堂上,学困生如同隐身了一般,似乎课堂上没有这一号人物的存在,他们不发言,坐着端端正正的,貌似在听课,实际由于对于学的内容的不感兴趣,已经游离在课堂之外,身在曹营心在汉。自从进行了个别辅导以后,如五年级的张天培基础非常差,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经常出现错别字,看到他的字就没有耐心读他的作文,因为字弯弯扭扭的,有些字还需要辨认半天,有些字压根就不认识。就是这样的一个学困生,在进行了个别辅导,寄于期望,他为了让字更漂亮,坚持一天练一张字帖。我们及时地肯定了他的努力,他的进步,在课堂上从不发言的他也开始举手了,虽然刚开始的十次有九次是错误的,但是慢慢地发现,他的正确率在提高,他说话的音量增大了,他在课堂上学会思考了,成绩也稳步提升。在这次的期考中,他也考取了85的高分。他现在对于学习的劲头很足,课堂上积极地思考,可见他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

3、综合能力增强

以往学困生只捧着一本课本,整整读四个月,一个学期。这是死读书,他们背课文中的段落,他们背课后的答案,可最后成绩还是一塌糊涂,阅读感悟能力丝毫未见增长,更凭提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了。在进行实验后,学困生对于文本也能像优等生一样边阅读变思考边质疑,边阅读边解惑,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在同伴的帮助下对读物的内容不断地加以深化、系统化、语言化,同时读出了共性也读出了个性。虽必不上优等生分析问题的准确度,但是较之非实验班的学困生,他们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在阅读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4、阅读习惯的养成

14

“书香园”的创建、读书时间的约定、精彩书目的推荐在根本上克服了学困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阅读的指向非常明确。在这些名著的指引下,在这些经典的带领下,在阅读方法的提点下,学困生学会了定向的“细读”,学会了广泛涉猎的“博读”。在这一年中,学生不仅阅读了语文教材及配套读物,还大量汲取了中外名著的精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让学生对于问题的见解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由于有了班级读书会,学困生在小组中也必须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在同伴的督促下,在内心阅读的饥渴声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比如在学了老舍的《猫》,学生还阅读了老舍的大量的作品,对老舍这个作者和他的文笔了多了几分了解。学困生也在同伴的引领下,对老舍增加了几分熟悉的感觉。

(二)班集体方面

1、学习氛围增浓

每天早上七点一走进教室,就能看到学生看书的情境,整个教室沉浸在书香之中。每次在读书会的时候,各个小组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出了集体的智慧,别出心裁,让读书会也精彩纷呈。而且有些学生为了争当班级中的读书之星,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处于中游的学生,看到学困生们的赶超的势头后,也不甘示弱,正马不停蹄地往前赶,生怕自己落后了,自己也成为了学困生。

2、整体语文素质得到提升

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孩子们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共同探讨、研究话题,就在交流中整体得到了提升。比如给一个小组关于“狼” 15

专题,小组的讨论的过程中,商定了要交流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讲述狼的成语小故事;讨论与狼有关的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介绍狼的生活习性等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训练听说能力,训练了学生理解、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想象的能力。

(三)教师方面

1、教师阅读能力的提高 教师阅读能力的提高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对语文的学习

兴趣和素养的养成。教师必须是活泉水,才能不断地供给给学生应有的水分。当老师枯竭的时候,那学生是不是就出现了干旱的现状呢?学生阅读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得赶紧充电,才能不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呼。在开设班级读书会的时候,教师必须对这一本书有个很深刻的解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读懂这一本书。在语文实践课中,教师必须博览全书,对各种文体都要略知一二,对中外作品都要有所涉及,才不会捉襟见肘。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这些都是老师所应知晓的,只有这样才能引经据典,才能妙语如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在研究中,教师感觉到自己的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知识面广了。在教学中也喜欢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地立体地去思考、解读对教材钻研更深了,最主要是里面发生了变化,让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在研究中教师也在不断地成长。

2、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老师 16

对于历史文献的查阅、对于国内外研究的整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汇总,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研究,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的方法,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将这一新理念内化成个人自觉的教学行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被内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此时教师的教育意识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3、教师的业绩可喜

一年来,在教师们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春季期和秋季期,全校在市举行的期末统考中,有46%的班科获乡同年级的前三名。课题组成员中有四个教师今年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七、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组长:谢拥军

成员:杨文英 李国荣 陈海英 彭秋霞 谢家妍

黄福云 谢 银 吴倩佳 谢向阳 谢思瑜 八、困惑与反思

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语文兴趣的研究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并及时地对这一出现现象进行了反思。我想如果不能充分重视这些问题,会直接活着间接影响到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1、在小组学习中,学困生由于偷懒没有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或者是学困生家里没有电脑,没有资料可查,未完成任务而导致了整个读书日的活动延迟开展。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在事先应该让组长考虑到这个问 17

题,让其他组员帮忙,或者派一个组员与学困生一起去搜集资料,这样就会拉着学困生一起学习。学困生偷懒的念头也会被打消。在搜集的过程中,学困生也会有所得。

2、学困生回到家的阅读时间没办法保证。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有些学困生一回到家完成作业后就要帮助父母做家务,根本没有阅读的时间。由于是学生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所以只能将阅读的时间尽可能地在学校留足。同时也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学困生做完作业后,家长只准学生看作文书或者是语文课本,看课外书认为是浪费时间。这里我认为确实需要更新家长的观念,虽然已经开过了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了教育,但是家长的意识仍是未提高,需要进一步与家长沟通交流。

3、精致的课堂,老师太注重自己语言的雕琢,而忘记了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课堂的主体是我们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地进行反馈。而非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而在课堂上过量地运用华丽的辞藻。如何掌握这个度确实需要我们老师进一步地进行研究。

2011年6月30日

18

《提高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工作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提高小学语文素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一个关键。本课题组在了解了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些共性和个性差异后,针对出现了家庭关注的缺乏、学生没有课外书可读、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不强、约束能力薄弱等现象,合理地为学困生创设兴趣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在对课堂进行优化,对学困生实行特别关注,从而促进了学困生的语文素养养成,大大地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学困生 学习兴趣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素质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但在我们常见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师授课,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与方法,而年龄大致相同的学生却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以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划分,往往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情况。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 1

面上是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学困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一群体的语文素质的提升刻不容缓。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揭示语文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提高整体质量。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

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兴趣淡薄,缺乏信心、语文素养较差的“学困生”。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又要帮“学困生”摘掉帽子,就必须用策略提高他们整体的语文素养,使得他们能紧跟班级的步伐。

3、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

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校处于边远山区,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素质相对较弱,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没有养成语文素养。因此,班上的学困生数量也较大。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生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那就是转化学困生,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像培养中生优生一样因材施教。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更有其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洗涤之后,终于被“素质教育”这一股全新的力量所击败。孩子们不在是天天被埋在书本堆中,也 2

不是只认识书本说教就可以的了,他们需要的是放下沉重的包袱,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好,学得快乐。从而有效的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

一。“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古至今,广大的中外学者、语文学科的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研究。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不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的掌握,因此,对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持和提高。学困生对学习有兴趣,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感知效率就高,认知心理、情性心理也会和谐共进,思维也最积极、最有效。学困生对学习本身所怀有的积极情感体验,能促进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华裔科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

语文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展示教学的魅力,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才有利于培养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量优化教材,优化方法,创设情境,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使学生以 3

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自觉地去阅读、探索和钻研,让语文课成为学困生求知的乐园。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鉴于上述情况分析,结合我校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的学情等,特确定以下研究目标。

1、我校属于边远山区学校,学生都来自农村,且有三分之一学生是都是留守儿童。学业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士气不高,学习效率较低。班上的学困生相对其他同级别学校,数量较多。这些学困生由于学习连贯性不够,语文学习兴趣没有养成。因此针对这些,通过了解他们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来对症下药,使他们乐于看书,愿意看书。

2、加强专门的辅导工作,通过课前辅导等手段来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3、通过学习氛围的构建、群体学习的组建等活动,来改善学困生基础薄弱的现状,在团队的督促下,在伙伴的监督下,逐渐促成学困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习的效率。

4、在激起了学困生的求知欲望后,通过对其文化的熏陶,使学困生爱上语文,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全方面地提高语文的素养。

四、课题研究理论的依据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学科 4

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调动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操作措施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的研究

1、了解学困生的成长环境,分析成因。

每个学困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都是各不相同的,这也就告诉我们

学困生个体的基础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了能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让策略更具针对性,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所以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就对每个学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困生成长的环境,并根据这些资料的总结归纳,寻找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找出他们身上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我们此次研究主要的对象是一至六年级的中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来自全村十个队,学生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心理素质相当脆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里的环境,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而了解孩子为什么是现在的情况,还必须从家庭环境、从孩子的父母着手调研。

(1)家长的文化程度怎么样?

据调查发现:我校大多数学困生父母学历层次较低,父母初中学历居多,达45%;小学学历45%;文盲1%;高中及以上(包括大学、研究生)学历9%。

(2)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学习关注程度:

5

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都希望孩子学习成

绩好。但是,由于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习。特别是有些家长在为了生活长年到外地打工,有时候回家很晚了,甚至常年不回来。有些下班回来孩子已经睡着了,根本没办法与孩子共同学习,更别提与老师进行教育上的交流了。同时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孩子成绩不好,与老师交流觉得难为情,也不愿意过多地到学校与老师进行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3)家庭对孩子学习环境的创设。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外地民工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学习基本上都有一

定的要求,都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是,由于他们所从事简单的、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有很多的甚至要到晚上10—12点下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短,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更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习。由于心理原因,他们也不愿意过多地和老师进行交流。有48%的学生放学后不及时回家,经常在路上玩耍,出现从放学到家长回家这一段时间,学困生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时间”。因为经济差、家里孩子多、家长工作时间长、不重视家庭教育等原因,大部分孩子只能参加校内安排的活动项目,不能参加一些校外的文化培训或兴趣课程,课余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反而他们在放学后或多或少地帮助父母带孩子、到田间去除草、浇菜等。尤其

是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和生活习惯差,造成孩子对学习的一种不正确认识。 另外,有些家长的自身素质较低,低学历的很多,甚至一个字不识,更没有很多的家教知识,因此,很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后,采用“一顿打骂”、“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学困生学习成绩差、 6

学习态度差等状况与家庭有重要影响,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对症下药,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念,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我们教师要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在了解了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些共性和个性差异后,针对出现了家庭关注的缺乏、学生没有课外书可读、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不强、约束能力薄弱、学生出现的断层的等现象,合理地为学困生创设兴趣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成功教育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成功者的愿望和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研究对策,从根本上促进学困生的对语文产生兴趣。

(1)家庭教育方面:对家长培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学困生的家长由于普遍素质较低,学历较低,对教育不够重视,有些家长想辅导辅导学习,却不懂怎么辅导,甚至有些家长放任自流。为了培育这些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辅导孩子学习的水平,我们组织召开了好几次家长会,在会上由校长亲自介绍了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如何辅导孩子学习。我们鼓励家长订阅《家庭教育》刊物,定期向家长们宣传家教的经验,指导家长改进与子女沟通的方法,使家长相互学习,改变教育观念。通过我们的努力,沟通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教育网络,营造了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孩子们因为有了父母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期望,学习劲头更足了。

(2)硬件环境的创设:让学生有书可读

7

苏霍姆里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不仅能挽救学困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阅读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学困生读书越多,眼界就越开阔,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而大部分学困生家里条件不允许他们拿出多余的钱来购买课外书,再加上个别家长受课文都不会,还读课外书的思想的影响,坚决不给孩子买课外书,导致学困生阅读这一块成为了枯井,如何让学困生有书可读,这是提高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当务之急。 我们在班级一角开设了“书香园”,让每个孩子都进行捐书,充实“书香园”,家里条件好的可以多捐献几本,家里条件差的可以只捐献一本,特别不好的就不用捐献。这样学生家长的重担也可以卸下,学生的阅读的书籍也增多,学生真正地有书可读。

(3)软件设备的完善: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A、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在《学会学习》一书中《课外阅读的金钥匙》中介绍了课外阅读的方法:有选择地读书,多种方法交叉运用,带着问题读书,专心致志地读书,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不全凭兴趣读书,这些方法的介绍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在阅读课的时候将阅读的方法渗透给每一名学困生,让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了至成长于课外。

B、建立完善的阅读制度

良好的氛围是学生养成浓厚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书香园”建设好后,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书籍信息,另一方面需要一套完善的阅读制度,帮助学困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得到提升。给每个孩子一 8

个课外阅读档案袋。而里面的内容的充实就很需要学生们去充实。班级设立一个规定,每读完一本书,就做一张读书卡片,放进档案袋里。每个月进行阅读之星评比,评比标准之一就是档案袋里的读书卡片的数量和质量,然后以丰厚的奖品来促使学生阅读。考虑到学困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会喜欢上书籍,但是比起优等生他们还是在阅读的质量上有着一定的差距的。所以特地为他们设立一个阅读进步奖,只要有进步也会得到一定的奖励。 (二)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困生有效学习的研究。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举手积极发言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很大一部分的学困生在课堂上“默默无闻”“一言不发”。这样的课堂教学,学困生能有根本上提高吗?显然不成。坐在不被教师关注的角落里,他们的学习效率比起那些优等生来说,就比较低了。只有多关注到学困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程度,促进学困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这样扎根于语文课堂的教育才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语文素养。

1、敲开学困生尊口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不开尊口的现象,教师可做的是给予合理的教学期望。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过高或过低的教学期望都是不符合学情的,往往导致全局的失败。而敲开学困生的尊口,让学困生在课堂上也有响亮的回答,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先在上课前,将上课的内容教予学困生,这样在课堂上他一遇到自己已经理解的内容就会自信得多,在课堂上也会勇敢地举手。即使没有举手被叫道回 9

答问题,他的声音也会响亮得多,这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学困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递增,课堂上听讲也会更加认真,口头表达能力上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其二在课堂上对学困生进行个别的辅导。当学困生对于问题比较生疏,或者是胆怯地去朗读的时候,老师及时地加以鼓励,学困生一有好的表现就鼓励表扬,增强他的信心,使他更乐于去表达。其三在课后对学困生加以关注,后期追踪中我们发现学困生在课堂上更乐于去听,听别人的意见但不善于去判断,这时候老师引导他们判断,在课堂上他们的理解也更进一步了。尊口在多角度的努力下,也开了。这尊口一开,代表着学困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代表着学困生的思维能力向上迈了一个台阶。

2、美化语文课堂。

为了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困生的思想高度集中,同时优化了教学结构,让整个课堂更紧凑,结合学生学习的生理特征,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美化了教学的语言。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导入和生字教学为例:

一、情境导入

1、激情导入:

(影视数据)地震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他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一段段令人极其痛心而难忘的回忆。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约有24万人死亡,83万人受伤;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强烈地震,约有4 10

万人死亡,300万人无家可归。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的大地震,直接的遇难人数是69,197人,失踪的人数是18,341人,共计87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同学们,在这一次次令人心有余悸的灭顶之灾中,却有着一件件令人心灵深深震撼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994年曾经发生在美国落杉矶地震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里一连串的数据就把学生眼球牢牢地抓住了,在这些数据中,学生感受到了地震的无情,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而且配以音乐和教师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学生首先就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里教师的语言是非常的美,教师的课堂上语言就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二、释题引导,整体感知

1、师分步写课题

(1)地震:念,从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联想到哪些

词语)(恐怖,可怕,岌岌可危……)

(2)父与子:念,从“父”与“子”,又会让你联想到哪些字词?(爱,温暖,父爱如山……)

【这里是从词语想到画面,从词语想词语,这里训练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也对词语进行了一些积累,让整个课堂语文味十足。而学困生在这样的训练下,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11

(3)地震中的父与子:念,从这个题目,你可以想到哪些问题?

(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在地震中,这对父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从课题我们就能提出那么多值得思考、研究供大家学习的问题,这叫会学习。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读了课文,我想大家的一定有许多感言,不急,老师先来看看

大家语句掌握的怎样了。(分组出示词句)

出示:洛杉矶 地震 废墟 瓦砾堆 挖掘 阿曼达

埋头 满脸灰尘 布满血丝 破烂不堪 血迹 颤抖

拉住 挡住 摇头叹息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3)学生读第一组词。注意几个生字的书写,你能结合第一组词语

告诉大家这一对父子之间发了什么事吗?(通过抓关键词是概括文章主要意思的好方法。)

(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独自一人连续挖了38小时,

终于从废墟里的瓦砾堆下救出了他的儿子和他的同学。)

(4)读第二组词,注意颤字的写法。透过这组词句,你感受到这是

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我感受到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师板书:父 子 了不起

12

【这里对于生字的教学是非常出新出彩的地方。一般的生字教学都非常枯燥乏味。但这里设计的却与课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生字的教学回到课文中,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分散,被牢牢地抓在老师的手中。而且在设计中我们也发现这里就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抓住关键词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学习的方法】

六、课题的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从效果看,是令人满意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

目标。

(一)学困生个体方面

通过调查、观察、对比,我们发现,每一个班的学困生,阅读兴趣浓厚,知识面广阔了许多,课堂也基本上能够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阅读能力强,快可以脱离学困生的队伍了。

1、阅读的兴趣激发

在今年家访的时候,学困生的家长就反馈到:现在我家孩子回到家也会捧起书来看了。虽然不知道他看的是什么书,但做完作业他以前要么出去玩,要么看电视,现在能坚持看书半个小时。我感觉他的成绩也有所提高了。这是家长所观察到的,在学生的日记里,我们看到这样的几句话:“今天,我同桌借给我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我一拿到手就舍不得放下了。我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渴望也能进像巴学院一样的学校去学习啊……”读着读着,我们不难感受这一些学困生喜爱读书的心声。爱便是学生“脱贫致富”不竭的动力。

2、学习的自信心提升

13

在以前的课堂上,学困生如同隐身了一般,似乎课堂上没有这一号人物的存在,他们不发言,坐着端端正正的,貌似在听课,实际由于对于学的内容的不感兴趣,已经游离在课堂之外,身在曹营心在汉。自从进行了个别辅导以后,如五年级的张天培基础非常差,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经常出现错别字,看到他的字就没有耐心读他的作文,因为字弯弯扭扭的,有些字还需要辨认半天,有些字压根就不认识。就是这样的一个学困生,在进行了个别辅导,寄于期望,他为了让字更漂亮,坚持一天练一张字帖。我们及时地肯定了他的努力,他的进步,在课堂上从不发言的他也开始举手了,虽然刚开始的十次有九次是错误的,但是慢慢地发现,他的正确率在提高,他说话的音量增大了,他在课堂上学会思考了,成绩也稳步提升。在这次的期考中,他也考取了85的高分。他现在对于学习的劲头很足,课堂上积极地思考,可见他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

3、综合能力增强

以往学困生只捧着一本课本,整整读四个月,一个学期。这是死读书,他们背课文中的段落,他们背课后的答案,可最后成绩还是一塌糊涂,阅读感悟能力丝毫未见增长,更凭提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了。在进行实验后,学困生对于文本也能像优等生一样边阅读变思考边质疑,边阅读边解惑,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在同伴的帮助下对读物的内容不断地加以深化、系统化、语言化,同时读出了共性也读出了个性。虽必不上优等生分析问题的准确度,但是较之非实验班的学困生,他们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在阅读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4、阅读习惯的养成

14

“书香园”的创建、读书时间的约定、精彩书目的推荐在根本上克服了学困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阅读的指向非常明确。在这些名著的指引下,在这些经典的带领下,在阅读方法的提点下,学困生学会了定向的“细读”,学会了广泛涉猎的“博读”。在这一年中,学生不仅阅读了语文教材及配套读物,还大量汲取了中外名著的精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让学生对于问题的见解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由于有了班级读书会,学困生在小组中也必须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在同伴的督促下,在内心阅读的饥渴声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自觉主动地去阅读。比如在学了老舍的《猫》,学生还阅读了老舍的大量的作品,对老舍这个作者和他的文笔了多了几分了解。学困生也在同伴的引领下,对老舍增加了几分熟悉的感觉。

(二)班集体方面

1、学习氛围增浓

每天早上七点一走进教室,就能看到学生看书的情境,整个教室沉浸在书香之中。每次在读书会的时候,各个小组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出了集体的智慧,别出心裁,让读书会也精彩纷呈。而且有些学生为了争当班级中的读书之星,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处于中游的学生,看到学困生们的赶超的势头后,也不甘示弱,正马不停蹄地往前赶,生怕自己落后了,自己也成为了学困生。

2、整体语文素质得到提升

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孩子们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共同探讨、研究话题,就在交流中整体得到了提升。比如给一个小组关于“狼” 15

专题,小组的讨论的过程中,商定了要交流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讲述狼的成语小故事;讨论与狼有关的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介绍狼的生活习性等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训练听说能力,训练了学生理解、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想象的能力。

(三)教师方面

1、教师阅读能力的提高 教师阅读能力的提高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对语文的学习

兴趣和素养的养成。教师必须是活泉水,才能不断地供给给学生应有的水分。当老师枯竭的时候,那学生是不是就出现了干旱的现状呢?学生阅读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得赶紧充电,才能不愧对“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呼。在开设班级读书会的时候,教师必须对这一本书有个很深刻的解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读懂这一本书。在语文实践课中,教师必须博览全书,对各种文体都要略知一二,对中外作品都要有所涉及,才不会捉襟见肘。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这些都是老师所应知晓的,只有这样才能引经据典,才能妙语如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在研究中,教师感觉到自己的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知识面广了。在教学中也喜欢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地立体地去思考、解读对教材钻研更深了,最主要是里面发生了变化,让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在研究中教师也在不断地成长。

2、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老师 16

对于历史文献的查阅、对于国内外研究的整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汇总,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研究,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的方法,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将这一新理念内化成个人自觉的教学行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被内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此时教师的教育意识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3、教师的业绩可喜

一年来,在教师们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春季期和秋季期,全校在市举行的期末统考中,有46%的班科获乡同年级的前三名。课题组成员中有四个教师今年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七、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组长:谢拥军

成员:杨文英 李国荣 陈海英 彭秋霞 谢家妍

黄福云 谢 银 吴倩佳 谢向阳 谢思瑜 八、困惑与反思

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语文兴趣的研究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并及时地对这一出现现象进行了反思。我想如果不能充分重视这些问题,会直接活着间接影响到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1、在小组学习中,学困生由于偷懒没有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或者是学困生家里没有电脑,没有资料可查,未完成任务而导致了整个读书日的活动延迟开展。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在事先应该让组长考虑到这个问 17

题,让其他组员帮忙,或者派一个组员与学困生一起去搜集资料,这样就会拉着学困生一起学习。学困生偷懒的念头也会被打消。在搜集的过程中,学困生也会有所得。

2、学困生回到家的阅读时间没办法保证。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有些学困生一回到家完成作业后就要帮助父母做家务,根本没有阅读的时间。由于是学生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所以只能将阅读的时间尽可能地在学校留足。同时也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学困生做完作业后,家长只准学生看作文书或者是语文课本,看课外书认为是浪费时间。这里我认为确实需要更新家长的观念,虽然已经开过了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了教育,但是家长的意识仍是未提高,需要进一步与家长沟通交流。

3、精致的课堂,老师太注重自己语言的雕琢,而忘记了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课堂的主体是我们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地进行反馈。而非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而在课堂上过量地运用华丽的辞藻。如何掌握这个度确实需要我们老师进一步地进行研究。

2011年6月30日

18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XXX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础,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优化语 ...查看


  • 对小学生语文厌学情绪的分析
  •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厌学情绪是许多教师经常面临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许多教师以睿智的教学技巧,深厚的教学底蕴,采取针对性突破路径,将学生消极的学习情感转变为积极的学习动力,从而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厌 ...查看


  •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实 施 方 案 梁山县徐集镇教办课题组 2012年11月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课题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 ...查看


  •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 学困生转化案例分析 案例:我们二一班有个学生叫唐家蒙,去年我担任了她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发现她总是低着头,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老师课堂提问,她缄默无语.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全是错别字.甚至连简单的抄写也是做得 ...查看


  • 岚山区中小学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 岚山区中小学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总题目 1. 怎样让语文课"响亮"起来 2. XX年级关于初中XX学科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3. XX学科XX年级关于预习的策略研究 4. XX学科教学中使用"学 ...查看


  • 2011年下学期小学语文教研计划
  • 翟庄联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 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我联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构建规范办学体系,打造校园文化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科学发展"为指导 ...查看


  • 小学教务处工作计划
  • 教导处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 第一学期) 定西市安定区丰旺小学 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在校长的领导下,以创建书香校园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高效 课堂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 ...查看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20110929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一) 一.德育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家校共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 ...查看


  • 高考作文与高中作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探讨
  • 读写算2014年第42期语文教育研究 何来"? 乐"只能从学生的自我活动.自我实践的内在体验中来,从 所以愉快教育更多的是提倡自主学生自主学习成功的欢乐中来, 应让自己的学生变被动的"要实践的教育.作为教育主导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