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课堂实录文档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坐下。“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茫茫的沙漠中,在祖国大西北处的甘肃,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它就是“东方艺术明珠”—— “ 莫高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生:莫高窟(齐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这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播放莫高窟视频)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你从这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生:地理位置,洞窟数量,地理环境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对莫高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回忆一下,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哪几处文物景点?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瑰丽!我们先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生:(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

师:彩塑有什么特点?(PPT出示第二自然段)抓住“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来体会。(生读)欣赏多媒体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慈眉善目的菩萨。

生:我看到了威风凛凛的天王和强壮勇猛的力士。

师: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给人什么感觉?

生: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很和蔼。

生:给人很慈祥的感觉。

师:看上去就是一个好人。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又是什么样子? 生:看上去很高贵,很威风。

生:应该有力气很大的样子。

师: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在莫高窟的彩塑中是怎么刻画的。(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选取其中能表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细看)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这些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

生: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

师:16米,是多长?

生:有我们4个黑板这么长。

生:有我们16张课桌这么长。

师:这么大的卧佛,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一起读一读描写卧佛的这句话。

(出示卧佛图片欣赏)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概括彩塑?

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生:惟妙惟肖。

师: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你能把自己对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说出来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生: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师: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 看到游客们惊咤兴奋的神情,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请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第二自然段。配乐朗读“彩塑”这一自然段。

生朗读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对第二小节的总结,又是壁画的概括,默读第三小节,画出这句话。

„„„„„„„„

生:我认为是这句话: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师:重点的词语是?

生: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板书: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师:精妙绝伦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彩塑怎么样?

生:很好看,非常漂亮。

师:从字面上理解,精妙就是什么?绝伦就是什么?

生:很精彩,巧妙。

师:绝伦就是„„

生:其它地方没有。

生:独一无二的。

师:彩塑是精妙绝伦的,壁画是宏伟瑰丽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宏伟”? 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板书:四万五千多)

师:这时我们已经站在莫高窟的壁画前,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默读课文,然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的。

(生默读)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生:我看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生:我看到了许多神佛的形象。

师:课文中用的哪句话来概括壁画内容的?

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对,这句话里用了“有„„有„„有„„还有„„”其中萦绕眼前,挥之不去,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的眼前有飞天的形象吗?

(PPT出示千姿百态的飞天图,接着PPT出示段落)

生:飞天,有。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我们练习读一读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生练习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下?

(生读)

师:读得真好,那飞天的仙女就好象在我们眼前一样。同桌互相读,看你的朗读能不能打动你的同桌。

(生练习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展示飞天图片)

(看到飞天的图片,学生“哇”生不绝,被美妙的画面深深吸引。) 师:看到这些精彩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生:太美了!

生:这些壁画真精彩!

生:莫高窟的壁画真丰富了!祖国文化遗产真是灿烂辉煌啊!

师:我们回头再看这两句排比句。看一看,怎么样把描写飞天的这一句改成用“有„„有„„有„„还有„„”这种样子来描述的?先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听上去给人的感觉有点怎么样?

生:听上去有点不顺溜。

师:你能说一说吗?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的;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的;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的„„

师:很好。在说的时候,后面的“的”不能少。

师:壁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播放《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欣赏》。

小结:飞天,一个永恒的梦想。我们能飞翔吗?寄希望未来的你们,我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伴着PPT飞天图的翻页及音乐)朗读:

走向敦煌,

便是赴一次艺术的盛宴;

走进莫高窟,

一个声音便在血脉间流淌:

我们是飞天,飞天是我们!

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

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但课文中只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飞天的壁画。我们能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选取神佛故事、神佛形象、民间生活或者自然风光中的一种,也用“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子说出来?能说几个“有”就说几个“有”。先想象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象跟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生:壁画上的神佛,有闭目养神的,有神态安详的,还有打坐念经的。 师:说的不错,说的是神佛形象的。还有谁愿意说?(这时没有人举手)看来大家还没有想好,我们就把这作为课堂作业,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师: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一起读课文。

(生读)

师:藏经洞的特点是什么?

生:藏经洞的特点是面积不大。(板书:面积不大)

师:但是„„(这时学生举手)呵呵,我还没有讲,就有人知道我但是后面要讲什么了?

生:但是里面却藏有六万多件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 师: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字?什么字?(圈出“曾”),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生:就是过去。

生:就是曾经。

生:就是过去有这么多文物,现在没有了。

师:到哪里去了?

生: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师:是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大量的文物流失了。说到藏经洞文物的流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叫王圆箓。是他最先发现了藏经洞,文物的流失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写了一本书《文化苦旅》,其中有两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前一篇就是写的文物怎么样在道士手里流失的,我们选其中的片段看一下: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

师: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生:真让人心痛!

生: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强大了,再也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师:同学们,莫高窟的文物已经所剩不多了,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投身于保护敦煌、研究敦煌的历史使命中去,因为——

出示:

(1)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引导学生大声感情朗读。)

师:参观了神奇瑰丽的莫高窟,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好吗?你觉得好在哪里呢?总结一下学完这篇文章后的收获吧。如果把你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会使你的文章更精彩的。

作业:(1)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话训练:壁画上的飞天成千上百。有的( );有的( );有的( );„„写完后,指读并评价。

口语交际:(2)结合课件——莫高窟中的艺术殿堂,和曾经遭受劫难的藏经洞的图片:“你一定感慨万千,如果,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面前,最想说些什么呢?用最精练的语言说出你的心里话。”

下课。

生:起立,老师辛苦!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坐下。“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茫茫的沙漠中,在祖国大西北处的甘肃,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它就是“东方艺术明珠”—— “ 莫高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生:莫高窟(齐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这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播放莫高窟视频)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你从这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生:地理位置,洞窟数量,地理环境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对莫高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回忆一下,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哪几处文物景点?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去领略一下她的神奇瑰丽!我们先欣赏莫高窟的彩塑。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生:(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

师:彩塑有什么特点?(PPT出示第二自然段)抓住“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来体会。(生读)欣赏多媒体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慈眉善目的菩萨。

生:我看到了威风凛凛的天王和强壮勇猛的力士。

师: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给人什么感觉?

生:慈眉善目的人看上去很和蔼。

生:给人很慈祥的感觉。

师:看上去就是一个好人。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又是什么样子? 生:看上去很高贵,很威风。

生:应该有力气很大的样子。

师: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在莫高窟的彩塑中是怎么刻画的。(展示莫高窟彩塑的图片,选取其中能表现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细看)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态!这些彩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尊?

生: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

师:16米,是多长?

生:有我们4个黑板这么长。

生:有我们16张课桌这么长。

师:这么大的卧佛,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一起读一读描写卧佛的这句话。

(出示卧佛图片欣赏)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概括彩塑?

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生:惟妙惟肖。

师: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你能把自己对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说出来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生: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师: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 看到游客们惊咤兴奋的神情,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请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第二自然段。配乐朗读“彩塑”这一自然段。

生朗读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对第二小节的总结,又是壁画的概括,默读第三小节,画出这句话。

„„„„„„„„

生:我认为是这句话: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师:重点的词语是?

生: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板书: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师:精妙绝伦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彩塑怎么样?

生:很好看,非常漂亮。

师:从字面上理解,精妙就是什么?绝伦就是什么?

生:很精彩,巧妙。

师:绝伦就是„„

生:其它地方没有。

生:独一无二的。

师:彩塑是精妙绝伦的,壁画是宏伟瑰丽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宏伟”? 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板书:四万五千多)

师:这时我们已经站在莫高窟的壁画前,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默读课文,然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的。

(生默读)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生:我看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生:我看到了许多神佛的形象。

师:课文中用的哪句话来概括壁画内容的?

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生: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对,这句话里用了“有„„有„„有„„还有„„”其中萦绕眼前,挥之不去,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的眼前有飞天的形象吗?

(PPT出示千姿百态的飞天图,接着PPT出示段落)

生:飞天,有。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我们练习读一读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生练习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下?

(生读)

师:读得真好,那飞天的仙女就好象在我们眼前一样。同桌互相读,看你的朗读能不能打动你的同桌。

(生练习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展示飞天图片)

(看到飞天的图片,学生“哇”生不绝,被美妙的画面深深吸引。) 师:看到这些精彩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生:太美了!

生:这些壁画真精彩!

生:莫高窟的壁画真丰富了!祖国文化遗产真是灿烂辉煌啊!

师:我们回头再看这两句排比句。看一看,怎么样把描写飞天的这一句改成用“有„„有„„有„„还有„„”这种样子来描述的?先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师:听上去给人的感觉有点怎么样?

生:听上去有点不顺溜。

师:你能说一说吗?

生: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的;有彩带飘拂,漫天遨游的;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的„„

师:很好。在说的时候,后面的“的”不能少。

师:壁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播放《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欣赏》。

小结:飞天,一个永恒的梦想。我们能飞翔吗?寄希望未来的你们,我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伴着PPT飞天图的翻页及音乐)朗读:

走向敦煌,

便是赴一次艺术的盛宴;

走进莫高窟,

一个声音便在血脉间流淌:

我们是飞天,飞天是我们!

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

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但课文中只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飞天的壁画。我们能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选取神佛故事、神佛形象、民间生活或者自然风光中的一种,也用“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子说出来?能说几个“有”就说几个“有”。先想象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象跟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生:壁画上的神佛,有闭目养神的,有神态安详的,还有打坐念经的。 师:说的不错,说的是神佛形象的。还有谁愿意说?(这时没有人举手)看来大家还没有想好,我们就把这作为课堂作业,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师: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经洞。一起读课文。

(生读)

师:藏经洞的特点是什么?

生:藏经洞的特点是面积不大。(板书:面积不大)

师:但是„„(这时学生举手)呵呵,我还没有讲,就有人知道我但是后面要讲什么了?

生:但是里面却藏有六万多件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 师: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字?什么字?(圈出“曾”),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生:就是过去。

生:就是曾经。

生:就是过去有这么多文物,现在没有了。

师:到哪里去了?

生: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师:是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大量的文物流失了。说到藏经洞文物的流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叫王圆箓。是他最先发现了藏经洞,文物的流失就是他一手造成的。著名作家余秋雨写了一本书《文化苦旅》,其中有两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前一篇就是写的文物怎么样在道士手里流失的,我们选其中的片段看一下: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

师: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生:真让人心痛!

生: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强大了,再也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师:同学们,莫高窟的文物已经所剩不多了,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投身于保护敦煌、研究敦煌的历史使命中去,因为——

出示:

(1)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2)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引导学生大声感情朗读。)

师:参观了神奇瑰丽的莫高窟,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好吗?你觉得好在哪里呢?总结一下学完这篇文章后的收获吧。如果把你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会使你的文章更精彩的。

作业:(1)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话训练:壁画上的飞天成千上百。有的( );有的( );有的( );„„写完后,指读并评价。

口语交际:(2)结合课件——莫高窟中的艺术殿堂,和曾经遭受劫难的藏经洞的图片:“你一定感慨万千,如果,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面前,最想说些什么呢?用最精练的语言说出你的心里话。”

下课。

生:起立,老师辛苦!


相关文章

  • 英语课堂教学实录文档
  •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录 PEP教材Unit 6(Book Six) 课题: Unit Six Revision 南海区大沥镇河西小学 范少霞 一. Warming-up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everyon ...查看


  • 云南省任玲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 云南省任玲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请全体人员自觉遵守. 一.团队协作制度 l.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虚心接受指导.检查.评估,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真诚交流,团结互助,协 ...查看


  • 泰教发"一师一优课"方案
  • 附件4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优课"研究内容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的"课",是指教学内容 ...查看


  • 路旁的橡树教学实录文档
  • <路旁的橡树>课堂实录 一.开课谈话,导入课文 师:刚刚听了对老师的介绍,你们对老师现在有些什么了解? 生:老师已经从教28年了. 生:老师是徽师毕业的. 生:老师以前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很好, ...查看


  • 让说明性文章更具语文味儿
  • 让说明性文章更具语文味儿 作者:戴拥军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78期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课文分为四类:一是叙事性课文,二是说明性课文,三是诗歌,四是非连续性文本.其中,说明性课文在苏 ...查看


  • 一课一名师实施方案
  •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深入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意见要 ...查看


  • 夸张修辞课堂实录Microsoft Word 文档 (2)
  • 夸张修辞手法的课堂实录 吕佩 图片导入:师:同学们好,在我们学习的<长征>一诗中有两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想知道什么是夸张吗? 生:想 师:夸张就 ...查看


  • 青岛市一师一优课
  •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 动的通知 制发单位:青岛市教育局 | | 文件字号:青教通字[2015]9 号 成文日期:2015 年 02 月 16 日 各区.市教育(体) ...查看


  • [我用电脑写文章]课堂实录
  • <我用电脑写文章>课堂实录(小学四年级) 老师:我们练习了几节课打字,都是用写字板.记事本来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进入WORD文档打字,同时练习用词组这一打字方法. 老师:WORD同学们接触过吗?(学生说没有). 老师:WOR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