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学科期中模拟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50分):
1.如图上海世博会会徽,寓意是你、我、他的人类社会。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 “人”。
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A .文艺复兴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南北战争 D .工业革命 2.一次座谈会上,老师说:“我刚去过两个欧洲国家,它们分别是达芬奇和莎士比亚的故 乡。”请
问老师去的地方是
A .意大利和法国 B.英国和俄国
C .意大利和英国
D .英国和法国
3.右图演示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条新航线。由此,
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这条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麦哲伦
4.小刚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 B .客观条件:罗盘针的运用 C .重大事件:麦哲伦发现新大陆
D .消极影响:引发了殖民掠夺的狂潮
5.右图漫画说明英国确立了新的政体,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我虽是英国国王,但已
经 不管理国家大事了。
C .《汉谟拉比法典》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之际巴黎举办世博会。100年前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 .处死路易十六
B.巴黎公社成立
C.颁布《人权宣言》
D .攻占巴士底狱
7.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所说的这样不会被人忘却的东西是 A .《人权宣言》 B.《民法典》 C .《权利法案》 D .《独立宣言》 8.有这样一场战役,它标志着拿破仑退出了历史舞台,它也成为以后失败的代名词,这一战役指
A .土伦战役
B .奥斯特里茨战役 C .瓦尔密战役 D .滑铁卢战役
9.每年的7月4日, 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 欢度国庆。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的文件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联
合国家宣言》
10.美国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历史人物有关,如“华盛顿号”、“林肯
号”等。其中“华盛顿号”的命名主要是为了纪念华盛顿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作出的贡献?
A .滑铁卢战役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萨拉热窝事件
11.右下图是美国国旗“星条旗”,数一数上面的横条,我们可以 知道美国最初宣告独立的州有
A .50个 B .13个 C .7个
D .10个
12.“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以下四句
话中,哪句话最能表达“„„”里的含义?
A .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B .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C .蒸汽和机器带动了农业革命 D .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13.工业革命最早产生的部门是
A .机械制造业 B .采矿冶炼业 C .交通运输业
D .棉纺织业
14.右图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
A .瓦特 B .哈格里夫斯 C .珍妮 D .史蒂芬孙 15.右边漫画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孟德斯鸠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16.在一份文献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社
会主义必然要胜利”。该文献是
A .《人民宪章》 B .《共产党宣言》 C .《权利法案》 D .《人权宣
言》
17.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议会有立法权、国王有行政权和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王权,
防止国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最早提出这样主张的是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华盛顿
D .罗梭
18.某班在排练历史情景剧时,有一句台词: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
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该情景剧反映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大化改新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美国内战
19.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
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 .伊凡四世
B .彼得一世
C .尼古拉二世
D .亚历山大二世
20.“1831年的一天,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
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 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后来他当上美国总统,真的实现了这个伟大抱负,他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杜鲁门
D .尼克松
21.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你会感受到美国人权的进步,这得益于
A .《权利法案》的颁布
B .《人权宣言》的颁布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 .《独立宣言》的颁布 22.下列有关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 .英国——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B .俄国——避免革命的改革 C .日本——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D .美国内战——为民族独立而战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
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 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C.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B .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24.1900年巴黎第三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不能看到的发明成果是 A.蒸汽机 B .电话 C .汽车 D .飞机
25.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日本进入了什么政体统治时期?
A .君主专制
B .民主共和制
C .有限的宪政 D .总统制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26题6分,27题6分,28题8分,29题6分)。 【推动历史的发展】
26.以下三位分别是英国在文化、政治、经济领域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请结合图片及提示回答下列问
题。
16世纪的文学巨匠 17世纪的革命领袖 18世纪技师的楷模
①最左边一幅图中的“文学巨匠”是谁?的作品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核心思想,请问是什么?(2分)
②中间、右边两幅图中杰出人物分别与什么大事相关?(2分)
③概括三位人物在英国历史上所起到的共同作用:(1分)
④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分)
【改变国家的命运】
27.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
遇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
史……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2分) 19世纪60年代末,
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走上崛起之路的?(2分)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通过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
碍? (2分)
(3)这两个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坐汽船浏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1)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最关注的动力发明分别是什么?在原材料方面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4分)
(2)举出两例说明人们今天仍然享受着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恩惠”(2分)。
(3)材料二给我们提出技术进步与环境恶化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思考?(1分)
29、搜集和整理材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参照范例,给《人权宣言》、牛顿、《共产党宣言》做出类似的卡片。要求:每张卡片至少提供三条关键性信息。(6分)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九年级历史学科期中模拟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50分):
1.如图上海世博会会徽,寓意是你、我、他的人类社会。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 “人”。
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A .文艺复兴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南北战争 D .工业革命 2.一次座谈会上,老师说:“我刚去过两个欧洲国家,它们分别是达芬奇和莎士比亚的故 乡。”请
问老师去的地方是
A .意大利和法国 B.英国和俄国
C .意大利和英国
D .英国和法国
3.右图演示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条新航线。由此,
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这条新航线的航海家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麦哲伦
4.小刚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 B .客观条件:罗盘针的运用 C .重大事件:麦哲伦发现新大陆
D .消极影响:引发了殖民掠夺的狂潮
5.右图漫画说明英国确立了新的政体,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我虽是英国国王,但已
经 不管理国家大事了。
C .《汉谟拉比法典》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6.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之际巴黎举办世博会。100年前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 .处死路易十六
B.巴黎公社成立
C.颁布《人权宣言》
D .攻占巴士底狱
7.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所说的这样不会被人忘却的东西是 A .《人权宣言》 B.《民法典》 C .《权利法案》 D .《独立宣言》 8.有这样一场战役,它标志着拿破仑退出了历史舞台,它也成为以后失败的代名词,这一战役指
A .土伦战役
B .奥斯特里茨战役 C .瓦尔密战役 D .滑铁卢战役
9.每年的7月4日, 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 欢度国庆。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的文件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联
合国家宣言》
10.美国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历史人物有关,如“华盛顿号”、“林肯
号”等。其中“华盛顿号”的命名主要是为了纪念华盛顿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作出的贡献?
A .滑铁卢战役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萨拉热窝事件
11.右下图是美国国旗“星条旗”,数一数上面的横条,我们可以 知道美国最初宣告独立的州有
A .50个 B .13个 C .7个
D .10个
12.“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以下四句
话中,哪句话最能表达“„„”里的含义?
A .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B .拉丁美洲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 C .蒸汽和机器带动了农业革命 D .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13.工业革命最早产生的部门是
A .机械制造业 B .采矿冶炼业 C .交通运输业
D .棉纺织业
14.右图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
A .瓦特 B .哈格里夫斯 C .珍妮 D .史蒂芬孙 15.右边漫画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孟德斯鸠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16.在一份文献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社
会主义必然要胜利”。该文献是
A .《人民宪章》 B .《共产党宣言》 C .《权利法案》 D .《人权宣
言》
17.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议会有立法权、国王有行政权和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王权,
防止国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最早提出这样主张的是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华盛顿
D .罗梭
18.某班在排练历史情景剧时,有一句台词: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
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该情景剧反映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大化改新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美国内战
19.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
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 .伊凡四世
B .彼得一世
C .尼古拉二世
D .亚历山大二世
20.“1831年的一天,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
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 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后来他当上美国总统,真的实现了这个伟大抱负,他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杜鲁门
D .尼克松
21.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你会感受到美国人权的进步,这得益于
A .《权利法案》的颁布
B .《人权宣言》的颁布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 .《独立宣言》的颁布 22.下列有关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 .英国——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B .俄国——避免革命的改革 C .日本——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D .美国内战——为民族独立而战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
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 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C.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B .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24.1900年巴黎第三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不能看到的发明成果是 A.蒸汽机 B .电话 C .汽车 D .飞机
25.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日本进入了什么政体统治时期?
A .君主专制
B .民主共和制
C .有限的宪政 D .总统制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26题6分,27题6分,28题8分,29题6分)。 【推动历史的发展】
26.以下三位分别是英国在文化、政治、经济领域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请结合图片及提示回答下列问
题。
16世纪的文学巨匠 17世纪的革命领袖 18世纪技师的楷模
①最左边一幅图中的“文学巨匠”是谁?的作品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核心思想,请问是什么?(2分)
②中间、右边两幅图中杰出人物分别与什么大事相关?(2分)
③概括三位人物在英国历史上所起到的共同作用:(1分)
④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分)
【改变国家的命运】
27.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
遇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
史……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2分) 19世纪60年代末,
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走上崛起之路的?(2分)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通过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
碍? (2分)
(3)这两个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坐汽船浏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1)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最关注的动力发明分别是什么?在原材料方面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4分)
(2)举出两例说明人们今天仍然享受着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恩惠”(2分)。
(3)材料二给我们提出技术进步与环境恶化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思考?(1分)
29、搜集和整理材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参照范例,给《人权宣言》、牛顿、《共产党宣言》做出类似的卡片。要求:每张卡片至少提供三条关键性信息。(6分)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