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浅析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浅析

摘 要:初中考纲上已经说明了中考不考语法知识,但是语法知识在我们的初中语文阶段是否还有必要进行学习,而我们现阶段的淡化语法,删除语法到底有没有什么好处,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论述。

关键字:语法教学现状 语法教学意义 语法教学方法

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相应《课程标准》的考试指挥棒作用下,初中语文课本也对汉语语法知识部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语法知识被安排在了附录里;中考试题里也不再出现明显的语法知识题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法”不作为考试的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用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于是现在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法知识的教学。而今,《大纲》和《标准》被很多语文老师奉为至上“法典”,不教语法之风甚嚣尘上。对此,我持不同意见,认为语法知识教学仍不能放弃,因为它在培养学生识字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甚至在其它学科领域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现状

(一) 过分淡化语法教学,讲解支离破碎

对于现在的语法教学,一方面,应试教育情况仍然严重。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了课标后,对语法的要求仅限于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和修改作文时,借助„„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考试内容也仅限于基本语法知识的运用,因而导致过分淡化语法教学,使其讲解支离破碎的现象突出。

(二)超出课标进行教学,师生负担加重

初中语文中,语法教学的程度把握,除了认真钻研课标外,别无他法。有的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目的是“把教材中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学结论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却不能根据课标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对于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笼统地进行教学。例如“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教学,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动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花了不少精力去讲解,去练习。然而结果是学生课业增加了,教师负担加重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就超出了课标的要求,就初中阶段而言,学生只需把握什么是主谓句,并了解其谓语构成

有四种分法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去纠缠于这个句子是动词谓语句,抑或是主谓谓语句等。

二、初中语文语法学习的意义

(一)了解造字法,减少学生错别字。

如今老师经常摇头慨叹学生错别字连篇,一再强调学生仍然改正不过来。如果我们根据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的特性,运用语法知识,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别字,效果会好得多。比如,“粱”和“梁”,学生常会互相混淆取代,教学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粱”与“米”有关,因为高粱可以作为一种粮食,让我们食用;而“粱”与“木”有关,因为我们造房子用的大梁,通常是用木头做成的。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巧教、巧记。

(二)掌握语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但是当今初中生极度缺乏语法知识,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语感的培养及整体把握的能力,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学生语法知识匮乏,主要表现为在阅读中不能捕捉到主要的信息。读不懂题,不能用恰当的句子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成这类题目,仅凭借语感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运用语法知识。如复杂的单句,学生就应该学会抓住复杂句子主干,理清“枝叶”,弄清各种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修饰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这就需要给学生一点如何抓句子主干和如何分析句子的知识。

(三)学习语法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适当讲授语法知识,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于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和写作能力有极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学生作文病句尤其多,这固然与学生的语言积累有关,但我认为深厚的语言积累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语法) ,这才是能使学生创造优美精练语言的根本。由于淡化语法,学生作文中诸如生造词语、词语随意搭配、缺少主干成分、不合事理、不合逻辑、表意不清的病句随处可见。致使一些原本应该生动感人的文章却难以准确地表情达意。

(四)懂得汉语语法,有助于外语学习,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高中语文考语法、英语考语法,如果学生没有相应

的语法知识基础,怎么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而且强化语法教学必将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必将促进外语学习,也必将加深对汉语的理解,淡化语法教学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以及走向社会。

综上所述,我觉得初中语文教学,对于最基本的语法知识、最起码的语法技能,是不宜“删”,不宜“淡化”的。其实初中的语文课本的编者也并非要刻意淡化语法知识,而是要把适宜的语法知识置于适宜的位置以适宜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语法教学

语法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初中语文该如何进行语法教学?语法知识体系本身博大精深,容易使教师难以操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我们需要建构合理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体系,以通俗、严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体系成为初中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系统学习,了解常识

形声字、词性、短语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单句的结构、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等,应该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奠定基础的语法素质。在这一启蒙阶段,可以采用尝试教学法,“先学后教”,让学生阅读语法知识短文的文本材料,自己探究、分析。接着,教师采用讲解、启发、点拨等方式“扶一把”。只有有了这基础,才具备学好母语的条件。

(二)随文点拨,学会分析

随文点拨就是把语法知识置于一定的语言背景之中,在语言中学语法。课堂教学毕竟有限,随文点拨要抓住重点,把握时机。课文词汇丰富,文采飞扬时,便引导学生进行短语归类;课文长句较多时,可引导学生找出句子的主干,遇到典型的复句,可引导学生分析复句。

(三)语文活动,拓展运用

语文课程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语文探究的过程,这是学生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能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唤醒学生的创造探究意识。语法教学可以在语文活动中拓展。如,我们可以开展“收集对联”、“为自己改作文”、

“街头巷尾找病句”、“分类摘抄报刊上的精彩短语”等多种活动,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中学语法,学生的语法水平在语文活动中得以提高。

语法是语文素质中的重要一环,初中语文教学很有必要加大语法的教学的力度。不考不等于不用学,不考不等于不用教。在主观上,应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把语法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进程中。在实践中,尽量采用“随文点拨”的方式,淡化语法概念,强化语法运用,淡化语法知识,强化语法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形成一定的语法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母语中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规范地使用汉语。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冀教版.

[3]陈玉霞.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意义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6).

[4]吴伟星.关于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忧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3).

[5]刘卓胄.加强和改进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4).

[6]金爱平。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之我见[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刘卫春。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语法知识[J]。考试周刊,2009,(26).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浅析

摘 要:初中考纲上已经说明了中考不考语法知识,但是语法知识在我们的初中语文阶段是否还有必要进行学习,而我们现阶段的淡化语法,删除语法到底有没有什么好处,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论述。

关键字:语法教学现状 语法教学意义 语法教学方法

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相应《课程标准》的考试指挥棒作用下,初中语文课本也对汉语语法知识部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语法知识被安排在了附录里;中考试题里也不再出现明显的语法知识题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法”不作为考试的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用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于是现在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法知识的教学。而今,《大纲》和《标准》被很多语文老师奉为至上“法典”,不教语法之风甚嚣尘上。对此,我持不同意见,认为语法知识教学仍不能放弃,因为它在培养学生识字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甚至在其它学科领域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现状

(一) 过分淡化语法教学,讲解支离破碎

对于现在的语法教学,一方面,应试教育情况仍然严重。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了课标后,对语法的要求仅限于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和修改作文时,借助„„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考试内容也仅限于基本语法知识的运用,因而导致过分淡化语法教学,使其讲解支离破碎的现象突出。

(二)超出课标进行教学,师生负担加重

初中语文中,语法教学的程度把握,除了认真钻研课标外,别无他法。有的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目的是“把教材中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学结论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却不能根据课标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对于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笼统地进行教学。例如“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教学,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动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花了不少精力去讲解,去练习。然而结果是学生课业增加了,教师负担加重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就超出了课标的要求,就初中阶段而言,学生只需把握什么是主谓句,并了解其谓语构成

有四种分法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去纠缠于这个句子是动词谓语句,抑或是主谓谓语句等。

二、初中语文语法学习的意义

(一)了解造字法,减少学生错别字。

如今老师经常摇头慨叹学生错别字连篇,一再强调学生仍然改正不过来。如果我们根据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的特性,运用语法知识,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别字,效果会好得多。比如,“粱”和“梁”,学生常会互相混淆取代,教学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粱”与“米”有关,因为高粱可以作为一种粮食,让我们食用;而“粱”与“木”有关,因为我们造房子用的大梁,通常是用木头做成的。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巧教、巧记。

(二)掌握语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但是当今初中生极度缺乏语法知识,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语感的培养及整体把握的能力,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学生语法知识匮乏,主要表现为在阅读中不能捕捉到主要的信息。读不懂题,不能用恰当的句子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完成这类题目,仅凭借语感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运用语法知识。如复杂的单句,学生就应该学会抓住复杂句子主干,理清“枝叶”,弄清各种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修饰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这就需要给学生一点如何抓句子主干和如何分析句子的知识。

(三)学习语法知识,提升写作能力。

适当讲授语法知识,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于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和写作能力有极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学生作文病句尤其多,这固然与学生的语言积累有关,但我认为深厚的语言积累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语法) ,这才是能使学生创造优美精练语言的根本。由于淡化语法,学生作文中诸如生造词语、词语随意搭配、缺少主干成分、不合事理、不合逻辑、表意不清的病句随处可见。致使一些原本应该生动感人的文章却难以准确地表情达意。

(四)懂得汉语语法,有助于外语学习,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高中语文考语法、英语考语法,如果学生没有相应

的语法知识基础,怎么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而且强化语法教学必将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必将促进外语学习,也必将加深对汉语的理解,淡化语法教学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以及走向社会。

综上所述,我觉得初中语文教学,对于最基本的语法知识、最起码的语法技能,是不宜“删”,不宜“淡化”的。其实初中的语文课本的编者也并非要刻意淡化语法知识,而是要把适宜的语法知识置于适宜的位置以适宜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语法教学

语法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初中语文该如何进行语法教学?语法知识体系本身博大精深,容易使教师难以操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我们需要建构合理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体系,以通俗、严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体系成为初中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系统学习,了解常识

形声字、词性、短语的基本类型、常见的四种句式、单句的结构、复杂的单句、常见的复句等,应该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奠定基础的语法素质。在这一启蒙阶段,可以采用尝试教学法,“先学后教”,让学生阅读语法知识短文的文本材料,自己探究、分析。接着,教师采用讲解、启发、点拨等方式“扶一把”。只有有了这基础,才具备学好母语的条件。

(二)随文点拨,学会分析

随文点拨就是把语法知识置于一定的语言背景之中,在语言中学语法。课堂教学毕竟有限,随文点拨要抓住重点,把握时机。课文词汇丰富,文采飞扬时,便引导学生进行短语归类;课文长句较多时,可引导学生找出句子的主干,遇到典型的复句,可引导学生分析复句。

(三)语文活动,拓展运用

语文课程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语文探究的过程,这是学生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能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唤醒学生的创造探究意识。语法教学可以在语文活动中拓展。如,我们可以开展“收集对联”、“为自己改作文”、

“街头巷尾找病句”、“分类摘抄报刊上的精彩短语”等多种活动,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中学语法,学生的语法水平在语文活动中得以提高。

语法是语文素质中的重要一环,初中语文教学很有必要加大语法的教学的力度。不考不等于不用学,不考不等于不用教。在主观上,应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把语法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进程中。在实践中,尽量采用“随文点拨”的方式,淡化语法概念,强化语法运用,淡化语法知识,强化语法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形成一定的语法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母语中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使每一个初中生都能规范地使用汉语。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冀教版.

[3]陈玉霞.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意义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6).

[4]吴伟星.关于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忧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3).

[5]刘卓胄.加强和改进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4).

[6]金爱平。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之我见[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刘卫春。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语法知识[J]。考试周刊,2009,(26).


相关文章

  • 浅析语法与文学情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 摘 要:现在的中学生甚至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普遍缺乏语法知识和文学情趣,这与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对语法教学的淡化和文学情趣培养的忽视存在密切关系.在中学初级阶段,语法教学与文学情趣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两项重要任务,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语文教师 ...查看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2011.08止) 江洁华 Web2.0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与应用初探 刘亚萍 Web2.0条件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李理 Web 2.0助力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web 2.0下的各种工具协助班级 ...查看


  • 蚌埠人社职改办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蚌埠人社职改办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论文选题题目 蚌埠人社职改办代理 ...查看


  • 浅析英语词汇的记忆
  • 浅析英语词汇的记忆 摘要:英语教学包括词汇.语法.翻译等诸多方面, 其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及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单词掌握得多少, 直接影响他们外语能力的发展和运用.因此促进学生的单词记忆力, 利用记忆规律, 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 成为 ...查看


  •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浅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浅析 作者:徐文林 来源:<学周刊·B>2013年第12期 摘要:语言是表达感情沟通信息的工具,每个人都希望在运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准确.清晰.无 ...查看


  • 初中文言文歧义注释的教学反思
  • [摘要]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文一般都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但目前的文言文教材中偶尔会出现歧义注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形成困扰.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下面将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歧义注释进行相关探索. [关键 ...查看


  •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摘要:英语阅读是综合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活动集成了单词.语法.句型.问题分析等项目,本文在分析现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阅读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向,以创新的角度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出 ...查看


  • 学年论文题目
  • 学年论文题目 转载自: 张玲 转载于:2010-12-08 15:14 | 分类:个人日记 阅读:(1) 评论:(0)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 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quo ...查看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教育学毕业论文选题(1084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