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2)

十八大报告提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 十八大,十七大,十六大报告

施芝鸿 韩振峰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1十八提出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十八大之前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虽然说在十八大之前已经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比如说十七大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六大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但是原来引起激烈争论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等,在十七大讨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是被排斥在外的,虽然通过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却概括不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习近平同志担任大会文件起草组组长的带领下,排除干扰,冲破阻力,终于将普世价值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筹。明确提出“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以及“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和理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

2核心价值观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

参与起草组工作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施芝鸿说,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最新表述利于普通人理解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在央视评论说: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个社会肯定是病态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时,曾想做出概括,后来大家意见不是很一致,就没有概括”。 韩振峰认为,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精炼,易于普通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总之,24个字就是希望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1,习近平提出的意义,还有错误的观点会带来什么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戴木才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

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2,其他人怎么说

国家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为世界瞩目,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升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共同追求。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浙江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陈伟俊代表认为,三个方面的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代表说,“共识”产生“合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然需要最大可能的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就是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这次在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专门提出,令人眼前一亮。比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虽然只是四个词,却兼容并包。”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星亮说。

何星亮认为,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特点在其他两组词汇中也有所体现,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俞佳友代表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俞佳友说,“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

社会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回望30多年前,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活力,也正是以此为始,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中国大地不断生长。

10年来,社会建设从提出到完善,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也纷至沓来。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中科院院士刘丛强代表说,“如果没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和谐,也不能保障个人的敬业、诚信。”

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

有人说,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

刘丛强认为,今天所讲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有着31年法院工作经历的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杨霞代表看来,公正和法治体现了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回应。

杨霞说,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公正、法治的价值同样体现在了报告对于各项建设的部署当中。在十八大报告的其它章节,专门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

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些都是对公正的最好诠释”,杨霞说。

公民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书记杜彩霞代表说,“三个倡导”对我们要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予了清楚、全面、正面的回答,既有针对性又立足长远。可以说,标杆树立了起来。“三个倡导”,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个人是基础,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李慎明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统领,并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部和始终。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代表认为,“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具体注释,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它两个“倡导”的基础,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作为中国人,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安民康民富民乐。

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孔祥瑞代表,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他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

“人与人之间应该倡导一种爱的循环。”孔祥瑞说。他所在的团队强调爱职工、爱企业;队长爱员工、员工爱队长、员工爱企业、企业爱国家。这种爱的循环能够拉近人的心,产生无穷的动力,正是倡导友善的一种体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侯晶晶代表说,“友善”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它不像敬业等职业道德那样指向特定的成人群体,而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都

可以也应该重视的无涉年龄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

“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李慎明说。

3,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根源在哪里?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这是事实,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切实发挥了预期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分析经济迅猛发展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根基,恐怕就不得不承认它是建立在一个畸形或扭曲的文化及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这也许正是导致经济与社会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可持续、经济与社会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迅猛发展的成就是在我国民主和法治发展程度仍然不高、政治体制改革仍很滞后、权力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背景之下取得的。

单纯从观念角度来说,改革开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之中,都需要突破一些旧有的观念,树立一些新的观念。但问题在于突破旧有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必须是慎重的、严谨的,否则都必然会造成社会观念的严重混乱,经不得历史的持久考验。比如,突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就可以认为是科学的、严谨的,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突破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不仅要找的准,也要树的准,表达的准,否则必然会导致新旧观念之间的错位与冲突,从而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尤其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它会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的基础,影响人们的行为,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突破旧有观念,树立新的观念不仅要求慎重、严谨,而且还需要及时。不然旧有的思想观念被否定,而新的观念尚未确立的情况下,必然会使社会思想陷入无序。一种社会观念的转变,不仅要有与历史观念的衔接,还必须表述严谨、

科学,与社政治会制和人文精神保持一致,度否则极其容易引起曲解与误读。比如“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如果脱离了他的具体语境成为一种指导全社会的价值观念时就极其容易引起曲解与误读。

当一个新的社会观念,因为表述不当或者使用不当引起的曲解与误读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时,就难免引起新的观念与传统观念甚至是既有的社会制度倡导的价值观念完全错位,从而引发某些方面甚至是整体社会价值观念上的危机,如果是一个根本性的思想观念的错位,也就必然会引发社会政治、文化、道德的危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也不可能对所有的旧有观念进行仔细的斟酌,做有选择的突破和保留;同时对同需要打破旧有观念急于树立的新兴观念也没有进行仔细的斟酌和严谨的定义来表述,可以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就是如此。

“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邓小平同志是在什么样的具体语境下这么说的,本文无从考证。可这样的一句话,放在不同语境,其意义可能是大不相同的。例如说,一个单位或地区的领导,在遵守党纪国法的前提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单位或地区搞好,从而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福利,这就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好领导,一个受到群众欢迎的领导;再比如,一个政府,在遵守国际通则的前提下,不管走什么样的道路,能够使国家强大、使人民平等富足,那也就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好政府。但是,这里面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遵守党纪国法”或“国际通则”。

但是,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本身就是在或者是必须在突破旧有“规则”而新的“规则”远未完全建立的背景下进行的。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在我国民主和法治发展程度仍然不高、政治体制改革仍很滞后、权力机制很不完善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体制的漏洞、制度的漏洞、法律的漏洞、监督机制的漏洞等等还比比皆是,一旦人的思想和行为上搀杂了“私心、私利”,那么突破“党纪国法”就是很容易的事,甚至不用“突破”,就已经有了足够的空间和机会。于是,一旦“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被广泛的奉为政府观念,并转化为个人观念时,那么就很容易在实际行为上被曲解,甚至被曲解到“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可以不择手段”的程度。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规则和权力制度极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权力机关以及掌握权力的个人就很容易突破既有规则(特别是某些既有规则、制度已遭否定)与职责,把权力直接当成获得利益的工具,权力与资本的交易就必然会成为极其普遍的现象。不仅如此,在任何的

经济活动中,“经济人”们都会千方百计的寻找获利的捷径,使得经济活动不在以创造价值、发展社会为目的,而是把经济活动看作是获利手段或工具。尤其是在权力腐败的‘引导’下,会导致全社会对邓小平“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彻底曲解,使人们产生‘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只要能捞到好处就是真本领’的错误思想,导致从“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向“君子爱财, 也要靠旁门左道”的转变。导致干部只要业绩不顾道德与党性修养,不顾基层与群众的情况发生;导致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德以及共产主义理想相悖离情况普遍的发生。

对于“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的曲解,并成为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危害远不仅仅在于思想道德领域,会深度的危害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首先体现在思想道德领域,它会严重腐蚀政府及其官员们的从政、执政观念、干部队伍以及国民的思想道德。使人们思想堕落,不思进取,机会主义盛行。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缺乏透明和监督机制的干部队伍机制中,投机分子会比较容易大行其道,这会严重的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不良的思想导向。

其次,在经济上必然会造成某种程度的虚假和不可持续的繁荣。到处只讲现实利益,会严重的阻碍社会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严重阻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例如,为现实的经济利益,严重的牺牲环境和资源。再如,为了来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不求在技术上加大投入、发明创造,而是片面的引进国外已换代或即将换代的技术,产业固化在低端,失去创新能力等。有更甚者 ,直接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或直接制造假产品,甚至是学术造假等等。一旦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势必把人们的思想引向了歧途!!使国家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再次,造成现实的道德潜规则与法律、与社会制度和社会理想之间的脱节甚至是对立与冲突,导致人们对法律失去信任、对社会制度及社会理想失去信心。如果把对“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曲解到“不择手段”的程度,那么便使人们直接产生了黑与白、正面与反面、合法与违法、好与坏、道德与不道德、正派与不正派、 红道与黑道等等诸多的模糊理解,从而使人们产生了“只讲目的,不择手段”的错误思想,从而会使社会滋生出无穷无尽的违反道

德与公平、正义的思想与行为,这些观念必然终将对法律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造成了法律观念的混乱,导致诸多法律冲击甚至挑战道德情况发生,同时也将会导致人们对于社会价值取向的怀疑,政府的公信力也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思想道德、价值观判断是指导人们一切行动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核心思想和核心价值观也是指导国家行为和政策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他全民的思想,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他人民的价值观。一个国家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国家的灵魂!改革开放时期,存在某些制度与规则的不健全这是是十分正常的,难免的。但是,越是在制度与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就越需要合乎社会制度取向及人文精神和社会理想要求的价值观念作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又没有健全的规则,两者一并缺乏,后果才是最可怕的。

人民走向哪里需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引导,社会走向何方同样需要他的指引。任何社会和国家都需要相对统一、一致的、符合社会制度价值判断和社会理想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我们承认社会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严重不足,那么,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这个根源在哪里?它不在社会,不在百姓,根源还是在政府。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说一个国家政府的价值判断就是社会最主流的价值判断,政府权力的价值取向就是社会最主流的价值取向,任何国家权力的价值取向都是这个国家价值取向最本质的反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权力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就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的价值取向和判断的风向标,正如俗话所说的“跟着当官的走是不会吃亏的”,“跟着政府走也是不会吃亏的”。因此,要想找到并纠正社会思想和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从政府做起。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从政府和权力做起!

只有当权力失去了经济价值,才可能担起他的政治责任,否则政治责任终将会被其经济价值所淹没。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大学生缺失

2,什么做

十八大报告提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日报 十八大,十七大,十六大报告

施芝鸿 韩振峰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1十八提出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十八大之前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虽然说在十八大之前已经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比如说十七大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六大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但是原来引起激烈争论的普世价值,如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等,在十七大讨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是被排斥在外的,虽然通过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却概括不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习近平同志担任大会文件起草组组长的带领下,排除干扰,冲破阻力,终于将普世价值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筹。明确提出“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以及“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和理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

2核心价值观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

参与起草组工作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施芝鸿说,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最新表述利于普通人理解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在央视评论说: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主流价值观,这个社会肯定是病态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时,曾想做出概括,后来大家意见不是很一致,就没有概括”。 韩振峰认为,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精炼,易于普通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总之,24个字就是希望用贴近老百姓的精炼语言,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1,习近平提出的意义,还有错误的观点会带来什么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戴木才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

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2,其他人怎么说

国家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为世界瞩目,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升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共同追求。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浙江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陈伟俊代表认为,三个方面的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代表说,“共识”产生“合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然需要最大可能的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就是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这次在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专门提出,令人眼前一亮。比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虽然只是四个词,却兼容并包。”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星亮说。

何星亮认为,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特点在其他两组词汇中也有所体现,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俞佳友代表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俞佳友说,“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

社会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回望30多年前,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活力,也正是以此为始,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中国大地不断生长。

10年来,社会建设从提出到完善,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也纷至沓来。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中科院院士刘丛强代表说,“如果没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和谐,也不能保障个人的敬业、诚信。”

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

有人说,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

刘丛强认为,今天所讲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有着31年法院工作经历的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杨霞代表看来,公正和法治体现了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回应。

杨霞说,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公正、法治的价值同样体现在了报告对于各项建设的部署当中。在十八大报告的其它章节,专门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

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些都是对公正的最好诠释”,杨霞说。

公民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书记杜彩霞代表说,“三个倡导”对我们要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予了清楚、全面、正面的回答,既有针对性又立足长远。可以说,标杆树立了起来。“三个倡导”,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个人是基础,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李慎明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统领,并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部和始终。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代表认为,“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具体注释,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它两个“倡导”的基础,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作为中国人,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安民康民富民乐。

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孔祥瑞代表,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他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

“人与人之间应该倡导一种爱的循环。”孔祥瑞说。他所在的团队强调爱职工、爱企业;队长爱员工、员工爱队长、员工爱企业、企业爱国家。这种爱的循环能够拉近人的心,产生无穷的动力,正是倡导友善的一种体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侯晶晶代表说,“友善”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它不像敬业等职业道德那样指向特定的成人群体,而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都

可以也应该重视的无涉年龄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

“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李慎明说。

3,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根源在哪里?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这是事实,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切实发挥了预期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分析经济迅猛发展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根基,恐怕就不得不承认它是建立在一个畸形或扭曲的文化及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这也许正是导致经济与社会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可持续、经济与社会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迅猛发展的成就是在我国民主和法治发展程度仍然不高、政治体制改革仍很滞后、权力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背景之下取得的。

单纯从观念角度来说,改革开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之中,都需要突破一些旧有的观念,树立一些新的观念。但问题在于突破旧有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必须是慎重的、严谨的,否则都必然会造成社会观念的严重混乱,经不得历史的持久考验。比如,突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就可以认为是科学的、严谨的,经得住历史考验的。突破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不仅要找的准,也要树的准,表达的准,否则必然会导致新旧观念之间的错位与冲突,从而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尤其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它会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的基础,影响人们的行为,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突破旧有观念,树立新的观念不仅要求慎重、严谨,而且还需要及时。不然旧有的思想观念被否定,而新的观念尚未确立的情况下,必然会使社会思想陷入无序。一种社会观念的转变,不仅要有与历史观念的衔接,还必须表述严谨、

科学,与社政治会制和人文精神保持一致,度否则极其容易引起曲解与误读。比如“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如果脱离了他的具体语境成为一种指导全社会的价值观念时就极其容易引起曲解与误读。

当一个新的社会观念,因为表述不当或者使用不当引起的曲解与误读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时,就难免引起新的观念与传统观念甚至是既有的社会制度倡导的价值观念完全错位,从而引发某些方面甚至是整体社会价值观念上的危机,如果是一个根本性的思想观念的错位,也就必然会引发社会政治、文化、道德的危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也不可能对所有的旧有观念进行仔细的斟酌,做有选择的突破和保留;同时对同需要打破旧有观念急于树立的新兴观念也没有进行仔细的斟酌和严谨的定义来表述,可以说“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就是如此。

“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邓小平同志是在什么样的具体语境下这么说的,本文无从考证。可这样的一句话,放在不同语境,其意义可能是大不相同的。例如说,一个单位或地区的领导,在遵守党纪国法的前提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单位或地区搞好,从而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福利,这就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好领导,一个受到群众欢迎的领导;再比如,一个政府,在遵守国际通则的前提下,不管走什么样的道路,能够使国家强大、使人民平等富足,那也就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好政府。但是,这里面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遵守党纪国法”或“国际通则”。

但是,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本身就是在或者是必须在突破旧有“规则”而新的“规则”远未完全建立的背景下进行的。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在我国民主和法治发展程度仍然不高、政治体制改革仍很滞后、权力机制很不完善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体制的漏洞、制度的漏洞、法律的漏洞、监督机制的漏洞等等还比比皆是,一旦人的思想和行为上搀杂了“私心、私利”,那么突破“党纪国法”就是很容易的事,甚至不用“突破”,就已经有了足够的空间和机会。于是,一旦“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被广泛的奉为政府观念,并转化为个人观念时,那么就很容易在实际行为上被曲解,甚至被曲解到“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可以不择手段”的程度。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规则和权力制度极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权力机关以及掌握权力的个人就很容易突破既有规则(特别是某些既有规则、制度已遭否定)与职责,把权力直接当成获得利益的工具,权力与资本的交易就必然会成为极其普遍的现象。不仅如此,在任何的

经济活动中,“经济人”们都会千方百计的寻找获利的捷径,使得经济活动不在以创造价值、发展社会为目的,而是把经济活动看作是获利手段或工具。尤其是在权力腐败的‘引导’下,会导致全社会对邓小平“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彻底曲解,使人们产生‘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只要能捞到好处就是真本领’的错误思想,导致从“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向“君子爱财, 也要靠旁门左道”的转变。导致干部只要业绩不顾道德与党性修养,不顾基层与群众的情况发生;导致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德以及共产主义理想相悖离情况普遍的发生。

对于“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的曲解,并成为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危害远不仅仅在于思想道德领域,会深度的危害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首先体现在思想道德领域,它会严重腐蚀政府及其官员们的从政、执政观念、干部队伍以及国民的思想道德。使人们思想堕落,不思进取,机会主义盛行。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缺乏透明和监督机制的干部队伍机制中,投机分子会比较容易大行其道,这会严重的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不良的思想导向。

其次,在经济上必然会造成某种程度的虚假和不可持续的繁荣。到处只讲现实利益,会严重的阻碍社会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严重阻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例如,为现实的经济利益,严重的牺牲环境和资源。再如,为了来得直接的经济利益,不求在技术上加大投入、发明创造,而是片面的引进国外已换代或即将换代的技术,产业固化在低端,失去创新能力等。有更甚者 ,直接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或直接制造假产品,甚至是学术造假等等。一旦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势必把人们的思想引向了歧途!!使国家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再次,造成现实的道德潜规则与法律、与社会制度和社会理想之间的脱节甚至是对立与冲突,导致人们对法律失去信任、对社会制度及社会理想失去信心。如果把对“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拿得耗子就是好猫”曲解到“不择手段”的程度,那么便使人们直接产生了黑与白、正面与反面、合法与违法、好与坏、道德与不道德、正派与不正派、 红道与黑道等等诸多的模糊理解,从而使人们产生了“只讲目的,不择手段”的错误思想,从而会使社会滋生出无穷无尽的违反道

德与公平、正义的思想与行为,这些观念必然终将对法律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造成了法律观念的混乱,导致诸多法律冲击甚至挑战道德情况发生,同时也将会导致人们对于社会价值取向的怀疑,政府的公信力也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思想道德、价值观判断是指导人们一切行动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核心思想和核心价值观也是指导国家行为和政策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他全民的思想,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他人民的价值观。一个国家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国家的灵魂!改革开放时期,存在某些制度与规则的不健全这是是十分正常的,难免的。但是,越是在制度与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就越需要合乎社会制度取向及人文精神和社会理想要求的价值观念作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又没有健全的规则,两者一并缺乏,后果才是最可怕的。

人民走向哪里需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引导,社会走向何方同样需要他的指引。任何社会和国家都需要相对统一、一致的、符合社会制度价值判断和社会理想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我们承认社会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存在严重不足,那么,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这个根源在哪里?它不在社会,不在百姓,根源还是在政府。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说一个国家政府的价值判断就是社会最主流的价值判断,政府权力的价值取向就是社会最主流的价值取向,任何国家权力的价值取向都是这个国家价值取向最本质的反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权力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就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的价值取向和判断的风向标,正如俗话所说的“跟着当官的走是不会吃亏的”,“跟着政府走也是不会吃亏的”。因此,要想找到并纠正社会思想和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从政府做起。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从政府和权力做起!

只有当权力失去了经济价值,才可能担起他的政治责任,否则政治责任终将会被其经济价值所淹没。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大学生缺失

2,什么做


相关文章

  • 近两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 作者:张书林 理论建设 201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13)01-2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 ...查看


  • 论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_吴向东
  •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 吴 向 东3 , 它构建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 .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 并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理解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因此, 在理论层面上揭示价值观的内涵, 探讨价值观的 ...查看


  •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 [摘 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理论界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路径等方面进 ...查看


  • 如何分析价值观
  •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 ...查看


  • 论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人才的核心价值观塑造
  • 摘 要:培养人才应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人才的品德培养应以塑造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对人才的核心价值观塑造已迫在眉睫.对人才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塑造应"坚持尊重差异与寻求共识的统一.坚持包容多样与批评谬误的统一.坚持正视现 ...查看


  • 企业价值观:怎样才能落实?
  • 企业价值观:怎样才能落实? 有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这样的:" 沟通.尊敬.正直.卓越" .听起来相当不错──强大有力.简洁明了.意味深长.或许,这和你花了很多时间构思.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企业价值观很相似.如果是这样,那你就 ...查看


  • 价值观测量方法综述
  • 第31卷(2011年)第2期第35-38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Vol.31(2011 No.2P 35-P38 价值观测量方法综述 连福鑫2■贺荟中1, 摘要:当前,如何根据研 ...查看


  • 价值观是企业战略实现的内动力
  • 明茨博格(Mintzberg)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分为十大学派,其中一个学派就是文化学派.企业的文化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企业价值观指引企 ...查看


  • 浅论司法核心价值观
  • 浅论司法核心价值观 摘要:司法核心价值观是当今较为流行的司法话题,构建司法核心价值观体系对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本文试从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核心价值观内容,培育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培育人民法官司法核心价 ...查看


  • 人生价值观 1
  • 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具体可分为人生观,价值观来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