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外资实现我国产业的优化研究

如何利用外资实现我国产业的优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利用外资,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这些引进的外资在中国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原因在于引进的外资在我国产业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而这些不均衡是如何产生的呢,现在的状况是怎样的呢,怎样更好的利用外资来实现我国产业优化?以上这些问题将是本文将要解答的。现在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而且在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中,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取胜法宝。因而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外资的利用以及它们在各个产业之间所占的比重是否合理对我国的经济稳定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从我国现在利用外资的背景方面入手,通过研究更好的利用外资的相关理论以及从其他国家成功利用外资的实例,对我国现在存在的外资在产业间流动不平衡、在地区间不平衡等问题,以及怎样利用外资,更好的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给出一些建议。让外资在我国产业优化中发挥出它的作用。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服务。

关键词:利用外资 产业结构 优化思路 外资政策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外资的吸引从90年代以来一直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2014年,中国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更是多达1280亿美元,连续23年居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的首位,同时2014年实际使用外资达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高于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主要经济体,连续23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1]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外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外资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利弊,如何有效地、高质量的利用外资,是我国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外资的利用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微观上的,吸收和利用外资有利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短缺,促进投资的增长;利用外资兴起一批企业,增加了我国的税收;外资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的带动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产品的质量,优化了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是宏观上的,外资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但是,大规模的引用外资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外资在我国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比如,外商的投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而第一产业的占比则是最低。而且,外资在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也是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在:在第二产业中,外资在投向一般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技术较多,而在投向基础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则太少;在第三产业中,投向商业、金融保险业、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投向交通运输业、通讯等基础设施部门、现代服务业比重小。这种不平衡的外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另外,外资在我国区域间的分布也存在不平衡,外资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得到的外资则较少。这样的分布,大大的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得到很大的阻碍。

外资的流入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到底起推动还是阻碍的作用这个问题,目前现有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大部分人认为起促进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其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外资的利用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特别是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归纳几个亚洲国家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试图在中国如何合理引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引言。提出问题,指出我国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归纳文章主题和框架。

第二章相关理论。包括外国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我国内研究此领域的文献;列举了肯定外资在产业优化中认为起促进作用以及阻碍作用的观点。

第三、四章分析问题,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提出目前外资在产业优化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通过比较日本、韩国、印度这三个亚洲国家和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实例,分析他们的引资策略以及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成功经验。

第五章是对策和建议。针对第三章中出现的问题,参考第四章外国引资的经验,对我国将如何利用外资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如何更好利用外资的相关理论

(一)有关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些日本的学者引用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形成了“雁行模式”这样的提法,给出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种途径。它的主要观点是:发达国家在结构调整中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资金与技术输出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反过来再将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2] 。

2.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的小泽辉智在“雁行模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增长阶段模型”理论。通过引入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这两种因素,论证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有利于东道国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消费品工业,并缩短了向资本品生产产业升级的时间,进而东道国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和优化[3] 。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并未取得一致的结论。认为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外资起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占多数。当然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外资的作用弊大于利。1.认为外资的引入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

喻春娇,彭有轩(2004)认为,外商的直接投可以通过很多种渠道产生溢出效应,其中最主要的渠道是我国企业同外商投资企业间的后向产业联系[4] 。祖强,梁俊伟(2005)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总的行业技术溢出效应为正,但各行业效应不同,其中效应最明显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5]。从合理利用外资能够推进产业升级的认识出发,有些文献还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根据我国目前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提出了相关的产业政策。伍长南(2002)就提出了,优化产业产品的结构,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大公司的战略,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相结合的模式,加快政府产业管理职能的转变等[6]。乔颖,彭纪生,孙文祥(2005)通过分析几个产业风险指标后,提出了产业技术提高的根源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进行海外投资、海外并购[7]。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是要靠本国产业提升自己,二是靠政府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引资策略。

2.认为外资流入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

卢荻(2003)就中国利用 FDI 的模式,将其分别归纳为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其中广东模式以外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却以降低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上海模式则以进口替代和资本深化为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有悖于比较优势原理且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8]。

3.综上可归纳出:外资对我国的经济整体上还是起促进作用,理论上,引进外资可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但现实的例子确实有很大的偏差,原因是引进的外资在分布上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可归结为:

外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由于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小,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而且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这种产业倾斜更加突出,因而可以说外资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由于外资内部投入的失衡,加剧了我国产业内部的失衡,外商将资金过多的投入到规模小,劳动密集的产业中,而在有关技术密集型、规模比较大的新兴产业投资太少。这就使得本就不平衡的产业内部更加不平衡。另外,外商抢先占领我国尚处于幼稚产业的市场份额。如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中的移动通讯、光通讯、卫星通讯等产业的产品市场,使我国幼稚产业企业的成长非常艰难。这非常不利于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外资在地区间的投资也是不平衡的。在交通比较便利、基础设施较好、自然条件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较多。在经济落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的中西部投资较少。这种投资的倾斜加剧了东中西地区的各产业发展不平衡,并进一步了阻碍了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各种的不均衡造成我国利用外资效率低下。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不利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三、外资在产业中的发展状况、问题、原因概述

(一)外资在产业中的分布状况

1.总的来看,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则最少。第一产业吸引外资的状况;第一产业吸引的外资比重最小,长期以来都不超过10%,这样的数字,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在第一产业上引进的外资量相差比较大。引进的技术较低,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的人力还太少。所以我国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慢。第二产业吸引外资的状况;第二产业中外资占比10 多年来平均为80%左右。可以说,第二产业吸引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外资,在引用外资上优势十分明显。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状况;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略显不足,但近几年有所上涨。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很快,目标是接近超过第二产业。还有,我国的第三产业缺少先进的技术,所以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也相对较慢。

2.外资在产业内部的分布情况

外资在三个产业内部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第一产业中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水产品养殖;在第二产业中投入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食品制造业;在第三产业中投入主要集中技术含量低服务业。

3.外资在地区间的分布情况

外资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很不均衡。从三大经济地带上看,我国外资的区域结构形成了一种“东多西少”的格局。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部分的外资,而中西部地区吸引的外资则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外资对东部地区投资的倾斜使得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更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外资结构将严重阻碍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存在的问题

1.外资在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第一,外资在第二产业过多地集中于制造业,与此对比,电力、煤气、水等重要的“瓶颈行业”吸引外资量太少,且比重有下降趋势。其次外资过多集中于附加值低的行业中,而且外资则又过多地集中在技术化程度较低的、中小型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般加工组装企业。同样的在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产品出口型产业中,外商投资也相对较少。最后,外资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外资抢先进入我国一些幼稚行业,使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国工业的粗放式增长以及对外资的依赖。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外资在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志。外资在投资第三产业中的社会个人服务业缺乏,其中会计、医疗、咨询、法律等就更少了。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没有引入充分外资;交通运输业、科教文卫业这一块发展迟缓,外资投入较少。这中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均衡发展,影响引进先进的技术,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的效率。

2. 外资在产业间存在的问题

外资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投入比也是不均衡的。第二产业引进的外资占了我国外资整体的大部分,并且这样的占比持续了近三十年。其次是第三产业,开始第三产业占比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增加,慢慢接近第二产业,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

3.外资在地区间存在的问题

外资在地区间发展更不平衡,从而阻碍了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其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分布存在的问题有:引进项目附加值低;中西部地区引进的项目中,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品和小项目居多,跨国公司大项目却很少,缺乏高附加值产业的外资投入。进而使得中西部地区本来就少的外资利用率更低了,利用的外资没有起到改善产品结构的作用。成为污染产业转移地;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面临着引进污染产业的可能。从改革开放近 30年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境外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是客观事实,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和忽视。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比重很大。污染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严重污染密集型产业是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领域。

4.外资利用规模与结构失调导致资源浪费

我国外资的利用存在“规模与结构的矛盾”这一问题, 主要表现为引进的外资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相悖。引进的外资不符合我国产业调整所需, 或者在某些产业中过度集中, 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在引资的过程中只重引资数量而轻视引资效益, 致使低层次技术重复引进。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低度化。造成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方面过于紧张、供不应求。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亏损增加。

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的浪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尽合理, 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极为不利, 甚至造成资源浪费。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为例, 由于外商投资的区域结构失衡, 外商投资大多集中于沿海地区, 致使我国内陆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不能有效开发和利用, 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沿海地区交通运输、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紧张状况。过度竞争导致生产能力闲置。近年来, 一些地方为了引进FDI 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导致了加工业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 造成资源的浪费。外资规模在地区和各产业间的不平衡阻碍了我国第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原因概述

1. 外资在产业内部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吸引较多外资的原因,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且只要有资金就能进行投资,相对简单,风险小。而且当时政府提供土地,工业基础较好、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各种条件适合投资制造业。其他的行业相比处于劣势。导致在第二产业内部分布不平衡。在第三产业中,会计、医疗、咨询、法律这些行业得到的外资较少,原因是这些行业投资周期较长,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大,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较少,文化的差异等。相比之下,投资较小、回报率高、投资周期较短的餐饮业得到的外资就较多。

2. 外资在产业间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三个产业相比较而言,在改革开放的几三十年,第二产业占比一直是最高的。原因在于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产业比较落后,投资的周期又比较长,而且第一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政府不会允许外资控制第一产业,相对的给与的优惠政策就比较少,所以第一产

业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弱。第二产业相比第一产业,有利条件较多,引进外资的早期,我国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这对当时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所以,外资倾向于投资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当时的第三产业刚开始发展,没有相关的产业基础,市场比较小,思想观念、消费观念都与外国有很大的差距,对外商来说,投资的成本过高,因而第三产业在引资的早期吸引外资的能力也比较弱。但随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进、大批具有先进思想、掌握先进的技术、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都增强了第三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现在第二产业拥有的优势逐渐的在减少,而第三产业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例如市场需求量巨大、相应的基础设施健全、成本低、行业的进入门槛低等。使得第三产业的引资占比逐渐赶上第二产业,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

另外,我国政府为规范外资的投资行为,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条例,例如《指导外资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但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和政策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偏差,政策的配套和实施还存在缺陷,激励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对需要激励类的产业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对需要禁止类的控制力度不足,从而导致外商投资产业分布不平衡。

3. 外资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外资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状况、国家政策方面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原因。具体的有: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开放政策。

在地理环境方面,东部地区多为平原,交通极为便利。尤其是东部的沿海地区,海上运输非常方便,有利于将制成品运出国门。东部的自然条件好,气候适宜,资源较丰富。这样好的自然条件自然能吸引外商的投资。相比之下,西部的自然条件就比较差了。西部的面积大,但大部分是山地和沙漠,交通不便。人口也较少,市场就比较小。这对外商来说,投资西部的成本高于东部、中部。所以,从地理上来看,东部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基础设施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凭借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建设就比较齐全。投资的产业或产品方向正确,承受的风险和损失较低,有利于企业从事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而且,东部沿海地区有较为完善的市场。吸引产业积聚和产业集群,从而形成规模优势。生产的整个链条的供求信息完备,企业的信息成本降低。减少了企业成本。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相对高级,而且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因此对资本的吸引力大,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资本的回报率也较低,因而投资的风险大,不利于吸引资本流入。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基础设施。而西部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便的交通,经济发展缓慢,资金不足。为产业服务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就跟不上。引进外资的吸引力自然就低。

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思想较开放,也比较早点接受外国的先进理念。文化环境好。并且东部的城镇化高,高素质人才较多。并且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较为完善,透明度高,会给投资者带来投资信心。吸引外资的量就大。而中西部经济发展慢,开放较晚,思想观念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文化环境方面相对较差。城镇化发展不够,交通不便,不符合国外资本流动的趋势,对国外资本缺乏吸引力。在劳动力素质上,中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素质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资的流入。

在开放政策方面,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是梯度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地区分布不均衡。最早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积累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资金,导致了外资在各地区之间分布的不平衡。实行这样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先发展的地区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利用资本的外溢效果来发展内陆地区,但并没达到政策预测的效果。得到优先发展的地区获得优势以后,会形成一种持久的长期的优势,就会进一步拉大差距。

良好的地理环境、健全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高素质技术人员巨大的市场、便利的交通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等,都非常吸引投资者。现在在这些方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外资的地区分布仍无法避免“东多西少”的格局。

4. 外资利用规模与结构失调导致资源浪费的原因

外资利用规模与结构失调这一矛盾,使得引进的外资不符合我国产业调整所需, 或者在某些产业中过度集中, 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在引资的过程中只重引资数量而轻视引资效益, 致使低层次技术重复引进。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低度化。造成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方面过于紧张、供不应求。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亏损增加。从而造成浪费。

5. 外部大环境的原因

外部经济环境对外资的地区影响也是巨大的。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通常具有区位的综合优势。通常由市场机制驱动的投资为了顺利投入生产会比较倾向于外部经济环境有优势的地区。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通常市场和基础设施就较为完善,投资者会对这样的地区产生熟悉感,并且这些地区为吸引外资的投资,对外商投资的产业限制少,因此投资者感觉该地区投资风险小。而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具备这些有利的因素。加之外商将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与这些区域的竞争优势相结合, 就大大降低了自己的成产成本。提高资本边际效益,使自己的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另外能大量吸引外资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就较高,而且这些地区的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也很密切,其对外的依赖程度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因为外商在选择投资的地区时,不仅要考虑到资本的收益回报率,而且还要考虑投资的风险性。不言而喻,市场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比开放低的地区风险要小的多。因为,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政策、法律、市场的准入条件透明度较高,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成本低,这对投资者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更能吸引外资。

在较低的风险情况下,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每一个投资者的目标。所以,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产业或地区就能吸引更多外商的投资。这对国内的投资者和外资企业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影响投资的数量,进而引起地区差异。

任何企业都是逐利的,国外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往往看中周期短、利润高的一般加工工业。这就使得外资在第二产业的一般制造业占比较高。另外,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常常会避免并限制重要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东道国过快溢出。这就使得我国难以引进先进的技术。生产成本的大小、资源配置的效率、地区的区位优势都影响外资的资金流向。

四、其他国家有益的借鉴

(一)日本对外资的利用给我给的启示

日本在开始利用外国资本时,通过严格的管理、引进技术、外资与日本的产业发展政策密切结合,让外资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日本政府根据不同时期,本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新技术的发展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制定出适合这些特点的产业发展政策。在严格的监督、指导下,日本有条不紊的利用外来资金。不仅使得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保护了民族产业。实乃一举两得。。另外,日本政府牢牢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导权。保证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由此,可以说日本在二战后作为一个当时经济落后而成功利用外资的典型例子。利用外资不仅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让民族资本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内,占了主导的地位。不仅在技术上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而且在某些领域内还超过了发达国家, 取得了领先地位。我国在这方面应进行借鉴。

(二)韩国对外资的利用给我国的启示

韩国在利用外资的初期,主要鼓励外商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并给

予政策上的各种优惠;虽然韩国想吸引更多的外资,但也不是对各个行业都引进外资,在部分特殊行业设立了外资限制,或者是根据本国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做出外资投资导向调整,明确提出外资可以进入的部分行业,或者其限制进入的行业。

在现在经济的大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政府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外资流向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国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先进技术进步,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调整引资战略,加强对外资流向的引导和规划,鼓励外商的跨国公司在高科技行业和技术密集行业进行投资,限制外资投向技术含量偏低产业的数量,使引进外资于我国技术进步的目标相一致。

(三)印度对外资的利用给我国的启示

在所有权方面:印度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内容比较详细,形式比较规范。这样做既利于保护本国的民族企业的利益。又可以引导外商在其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或部门进行投资。更大的发挥外资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能让印度政府更好的监督外资的流向。看是否与本国的宏观政策相适应。避免一些零散的外资过多集中在金融投机上。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所有权方面比较宽松,外商在企业中所持股份没有上限,这样的规定使得外商在合资企业中话语权太重,不利于中方的投资商。这一点值得引起注意。

另外,长期以来,印度在引进外资时,始终坚持外商在投资印度企业时,前提是先进行技术转让。同时也要求外商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对印度本地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引进落后的技术。也培养了一批本国的相关人才。

(四)巴西对外资的利用给我国的启示

巴西通过利用外资,创造了六年的经济奇迹。由于本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想要发展新型工业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巴西直接利用外资兴建本国的新型产业。并形成了特色的投资领域。为吸引外资,巴西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享有国民待遇、税收优惠、利润汇出优惠等,这些优惠政策的确为巴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巴西在引进外资时也注意到了,外资渠道来源的多元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巴西的一些重要产业部门被外资控制,民族企业受到严重打压,民族资本流失。成为现在经济发展的阻碍。这使我们知道,国家的进步,必须摆脱对外资的依赖,走上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

(五)墨西哥对外资的利用给我国的启示

外资政策:利用外资直接发展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政府资金有限,有些地区的发展较慢,政府利用外资来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投资渠道多元化,避免对某一外资的依赖。在急需发展的产业或领域实行优惠政策,以引导外商进行投资。由于大量直接利用外资,使得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所以引资是我们应注意:经济要发展,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必不可少。但开放不能是简单的打开国门, 引进外资也不能让外国资本任意地长驱直入。要充分发挥国家的职能, 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市场调节, 积极利用和引导外资投向重点工程。避免外资控制经济发展方向。

五、意见和建议

如何合理利用外资,如何引导外资的流向,使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将分别从总体引资的宏观角度和各产业、地区的微观角度提出如下观点:

(一)引进外资总体原则

对于外资在三次产业间的不均衡分布问题,可以通过转变产业战略来调整。政府制定引资的总体方向和主导产业,使外资能依照政府的导向,在三次产业间实现较合理的配置。

1.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在外资的引进上,把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是政府引导外资流向的关键。由于外资在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分布不平衡。政府就需采取相应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投资较少的

产业、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在外资较多的产业相应减少政策优惠。例如;一引导外资流入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以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投入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外资投资多,国资投资少,能降低其风险性。原因是外资机制灵活、市场反映迅速。同时能带动当地技术的进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而在第三产业中,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比重增大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标志,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外资在服务部门的投入,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

2.创造平衡的竞争环境

我国给予外商进行国内投资诸多的优惠,使本国企业不断丧失优势,甚至逐渐处于劣势。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外资的流入量,但对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导致部分产业的主导权外移,传统品牌流失,形成了外资挤出内资效应。因此,引进外资时要注意:既要利用外资又能使我国企业与之公平竞争,为内外资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样不仅使国内的企业良性发展,还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促进了内外资企业的充分竞争。

3.注重引进先进技术

引进外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模式。而要把这些东西内化为自己的,就必须依靠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培养高水平人才,并与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相结合。把优良的资本、技术和优秀的人才相结合起来才是发挥外资作用的关键。

(二)合理引导外资在产业间流向

1.在第一产业间

要注重外资引进的质量、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改变传统经营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全球化下的新要求。政府在引进外资是既要量又要质,还要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养分。政府通过政策的引导,让外资较大比重投资于高技术行业,在急需资金的种植业、养殖业上给予更多优惠,使外资能更多更快的进入到一些种植业和养殖业中,使这些行业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保证第一产业在外资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自己,采用新的发展模式。这将有利于第一产业与全球接轨,也为外资投资中国第一产业开辟了道路。

2.在第二产业间

“改变思路,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道路。所以要改变以往的引进技术含量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思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依靠技术、信息、人才、创新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至于制造业,要走高增值路线。需要科技和创新相结合。因此,我们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的经营模式,培养相应的人才。让外资投入到高新技术领域。在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交换发展时,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创新。在这过程中要注意,要把引进的技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提高民族企业的创新能力。使第二产业在量上和比重上有所下降,质上有所提高。

发挥行业的辐射作用。外商在第二产业中的投资还可以通过前向连锁效应,对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即吸引外资投资于上游产业,上游产业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下游产业发展。上游产业由于处在产业链条上位置以及能大规模生产,容易吸引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从而实现技术的更新,以保证对下游产业强大的前向连锁效应与辐射效应的发挥。

3.在第三产业间

提高第三产业吸收外资的能力。由于国际服务业朝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为使第三产业吸引更多投资,我们需要在市场上形成现代服务业体系,优先发展信息、现代金融、物流、

电子商务等产业,为吸引外资构建结构上的平台。并从政策上改善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环境,以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

用动态观点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是全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趋势。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动态的。第二产业的增长可由第三产业带动,如高速发展的房产和 IT 业拉动了建筑业及制造业相关部门的发展。而同时制造业生产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对信息服务、科研服务、综合技术服务、通信服务、配送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

除加大第三产业总体的引资力度外,我们更应依照产业政策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流通业、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利用外资的重点。政府应加强这些行业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提升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三)合理引导外资在地区间流向

1.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质量,要把握好外资在各产业间的流向,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地理环境和制造业基础较强的优势,引进高质量的外资,培育外资产业集群,提高外资的规模效应。另外,东部地区的各地方政府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引资政策,引进自己真正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使第三产业能实现突破式的发展,率先完成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全国产业结构升级。

2.中西部地区

改善投资环境。与东部相比,中西部的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国际资本难以进入。为调整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增强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能力,政府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适应第三产业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同时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改变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禀赋吸引外国投资的状况,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注重新兴产业的外资引进。在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时,政府应引导外商投资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并注意三者比例,做到统筹兼顾。利用外资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也避免了第三产业间分不布的不平衡。另外,引进外资不能操之过急,政府应根据本国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需求,综合考虑应在哪些领域、行业引进外资,要规划好蓝图,有的放矢的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我们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目的在于优化中西部的产业结构,使经济运行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强化新兴产业外资引进方面,鼓励外资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是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西部缩小与东部技术差距的重要途径。目前,中西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新兴知识产业,应充分利用外资来发展、壮大这一行业。

注重生态建设。中西部地区为了吸引外商的投资,对外企的环境要求低。从而引进了一批污染企业。这是为了经济的发展牺牲了环境,这非常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中西部地区在以后引进外企时,应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保护当地的环境。禁止引进具有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让现有的污染企业将污染处理后在排放;同时鼓励外商投资在无污染、技术程度较高、对当地经济有巨大影响的产业,如环保产业及生态农业、水资源综合利用、高污染企业改造等环境保护高新技术项目。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结语

总的来说,引进外资是产业优化、升级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外商投资。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外资和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每个国家再利用外资的过程中

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参考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避免出现他国出现的问题。走出适合自己的利用外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道路。本文探讨了引进外资和产业优化只见到关系,得出了一下的结论:一外资的引进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有弊有利的;二我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可以通过对他国家的有益借鉴以及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由此,作者认为,引进外资是必要的。为使外资能促进产业的优化,引资时注意引资渠道的多元化。还有在制定相关的外资优惠政策是要参考相关的产业政策,让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是技术和人才。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尖端人才。才能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让外资更好的为产业结构优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 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A].一桥论丛,2006.27-28

[3]喻春娇,彭有轩.后向产业联系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研究[J ]. 湖北社会科学,2004.82-84.

[4] 祖强,梁俊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究,2005.4-9.

[5]伍长南.我国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J]. 亚太经济,2002 .52-56.

[6]乔颖,彭纪生,孙文祥.FDI 对我国产业风险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05.26-32.

[7]卢荻.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J]. 经济研究,2003.40-48.

[8]胡小娟, 刘红英. 我国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思考[J ]. 经济地理,2009.255—260.

[9]罗浩.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 ] . 经济研究, 2007.128—134.

[10]刘光亮.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25—34.

[11]朱瑞雪.日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现状分析[J ].日本研究,2003.34-40.

[12]徐梅.外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分析[J].日本学刊,2005.50-64.

[13]霍焱,王睿斌.韩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2004.16-18.

[14]熊涓.韩国利用外资的特点和启示[J].商业研究,2003.159-162.

[15]吴晨瑜.中国与印度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2598-2604.

[16] 任强.印度引资的高质量及对中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6.58-60.

[17] 霍华德,弗克莱因.墨西哥现代史[J].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422-423.

[18]温怀德. 中国经济开放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D]. 浙江工业大学. 2012.12—17.

[19]杨志龙,牛玉凤,牛敏.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分析 [J]. 全国商情,2007.256—260.

[20]郑佳宁. 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影响浅析 [J]. 科技创业月刊,2011.138—145.

[21]朱雯君. 我国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 [D]. 暨南大学,2011.25—27.

How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n China's Industry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ose foreign capital no impression on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The reason i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DI in China's industry is not balanced. How to produce these unbalanced, How is the situation now ?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foreign capital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These problems will be going to answer. Now China's economy is in a transition period, It is an important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o ensure sustained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in the adjustment of the world economic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a magic weapon of succes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It is important that how to using foreign capital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share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is reasonable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in our countr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using foreign investment, through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using foreign capital and other countries successful examples of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Solve China's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ign capital flows in the industry,Those problems are foreign capital not balance in the industry,and in regional imbalance. How to better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optimization of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Let the foreign capital play its role in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in china. Better for th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 service.

Keywords : the u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 ideas of improve foreign capital ;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如何利用外资实现我国产业的优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利用外资,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这些引进的外资在中国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原因在于引进的外资在我国产业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而这些不均衡是如何产生的呢,现在的状况是怎样的呢,怎样更好的利用外资来实现我国产业优化?以上这些问题将是本文将要解答的。现在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而且在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中,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取胜法宝。因而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外资的利用以及它们在各个产业之间所占的比重是否合理对我国的经济稳定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从我国现在利用外资的背景方面入手,通过研究更好的利用外资的相关理论以及从其他国家成功利用外资的实例,对我国现在存在的外资在产业间流动不平衡、在地区间不平衡等问题,以及怎样利用外资,更好的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给出一些建议。让外资在我国产业优化中发挥出它的作用。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服务。

关键词:利用外资 产业结构 优化思路 外资政策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外资的吸引从90年代以来一直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2014年,中国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更是多达1280亿美元,连续23年居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的首位,同时2014年实际使用外资达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高于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主要经济体,连续23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1]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外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外资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利弊,如何有效地、高质量的利用外资,是我国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外资的利用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微观上的,吸收和利用外资有利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短缺,促进投资的增长;利用外资兴起一批企业,增加了我国的税收;外资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的带动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产品的质量,优化了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是宏观上的,外资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但是,大规模的引用外资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外资在我国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比如,外商的投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而第一产业的占比则是最低。而且,外资在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也是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在:在第二产业中,外资在投向一般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技术较多,而在投向基础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则太少;在第三产业中,投向商业、金融保险业、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投向交通运输业、通讯等基础设施部门、现代服务业比重小。这种不平衡的外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另外,外资在我国区域间的分布也存在不平衡,外资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得到的外资则较少。这样的分布,大大的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得到很大的阻碍。

外资的流入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到底起推动还是阻碍的作用这个问题,目前现有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大部分人认为起促进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其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外资的利用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特别是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归纳几个亚洲国家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试图在中国如何合理引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引言。提出问题,指出我国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归纳文章主题和框架。

第二章相关理论。包括外国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我国内研究此领域的文献;列举了肯定外资在产业优化中认为起促进作用以及阻碍作用的观点。

第三、四章分析问题,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提出目前外资在产业优化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通过比较日本、韩国、印度这三个亚洲国家和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实例,分析他们的引资策略以及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成功经验。

第五章是对策和建议。针对第三章中出现的问题,参考第四章外国引资的经验,对我国将如何利用外资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如何更好利用外资的相关理论

(一)有关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些日本的学者引用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形成了“雁行模式”这样的提法,给出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种途径。它的主要观点是:发达国家在结构调整中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资金与技术输出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反过来再将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2] 。

2.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的小泽辉智在“雁行模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增长阶段模型”理论。通过引入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这两种因素,论证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有利于东道国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消费品工业,并缩短了向资本品生产产业升级的时间,进而东道国产业结构得到升级和优化[3] 。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并未取得一致的结论。认为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外资起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占多数。当然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外资的作用弊大于利。1.认为外资的引入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

喻春娇,彭有轩(2004)认为,外商的直接投可以通过很多种渠道产生溢出效应,其中最主要的渠道是我国企业同外商投资企业间的后向产业联系[4] 。祖强,梁俊伟(2005)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总的行业技术溢出效应为正,但各行业效应不同,其中效应最明显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5]。从合理利用外资能够推进产业升级的认识出发,有些文献还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根据我国目前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提出了相关的产业政策。伍长南(2002)就提出了,优化产业产品的结构,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大公司的战略,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相结合的模式,加快政府产业管理职能的转变等[6]。乔颖,彭纪生,孙文祥(2005)通过分析几个产业风险指标后,提出了产业技术提高的根源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进行海外投资、海外并购[7]。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是要靠本国产业提升自己,二是靠政府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引资策略。

2.认为外资流入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

卢荻(2003)就中国利用 FDI 的模式,将其分别归纳为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其中广东模式以外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但却以降低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上海模式则以进口替代和资本深化为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有悖于比较优势原理且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8]。

3.综上可归纳出:外资对我国的经济整体上还是起促进作用,理论上,引进外资可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但现实的例子确实有很大的偏差,原因是引进的外资在分布上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可归结为:

外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由于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小,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而且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这种产业倾斜更加突出,因而可以说外资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由于外资内部投入的失衡,加剧了我国产业内部的失衡,外商将资金过多的投入到规模小,劳动密集的产业中,而在有关技术密集型、规模比较大的新兴产业投资太少。这就使得本就不平衡的产业内部更加不平衡。另外,外商抢先占领我国尚处于幼稚产业的市场份额。如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中的移动通讯、光通讯、卫星通讯等产业的产品市场,使我国幼稚产业企业的成长非常艰难。这非常不利于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外资在地区间的投资也是不平衡的。在交通比较便利、基础设施较好、自然条件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较多。在经济落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的中西部投资较少。这种投资的倾斜加剧了东中西地区的各产业发展不平衡,并进一步了阻碍了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各种的不均衡造成我国利用外资效率低下。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不利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三、外资在产业中的发展状况、问题、原因概述

(一)外资在产业中的分布状况

1.总的来看,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则最少。第一产业吸引外资的状况;第一产业吸引的外资比重最小,长期以来都不超过10%,这样的数字,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在第一产业上引进的外资量相差比较大。引进的技术较低,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的人力还太少。所以我国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慢。第二产业吸引外资的状况;第二产业中外资占比10 多年来平均为80%左右。可以说,第二产业吸引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外资,在引用外资上优势十分明显。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状况;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略显不足,但近几年有所上涨。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很快,目标是接近超过第二产业。还有,我国的第三产业缺少先进的技术,所以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也相对较慢。

2.外资在产业内部的分布情况

外资在三个产业内部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第一产业中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水产品养殖;在第二产业中投入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食品制造业;在第三产业中投入主要集中技术含量低服务业。

3.外资在地区间的分布情况

外资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很不均衡。从三大经济地带上看,我国外资的区域结构形成了一种“东多西少”的格局。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部分的外资,而中西部地区吸引的外资则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外资对东部地区投资的倾斜使得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更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外资结构将严重阻碍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存在的问题

1.外资在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第一,外资在第二产业过多地集中于制造业,与此对比,电力、煤气、水等重要的“瓶颈行业”吸引外资量太少,且比重有下降趋势。其次外资过多集中于附加值低的行业中,而且外资则又过多地集中在技术化程度较低的、中小型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般加工组装企业。同样的在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产品出口型产业中,外商投资也相对较少。最后,外资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外资抢先进入我国一些幼稚行业,使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国工业的粗放式增长以及对外资的依赖。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外资在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志。外资在投资第三产业中的社会个人服务业缺乏,其中会计、医疗、咨询、法律等就更少了。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没有引入充分外资;交通运输业、科教文卫业这一块发展迟缓,外资投入较少。这中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均衡发展,影响引进先进的技术,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的效率。

2. 外资在产业间存在的问题

外资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投入比也是不均衡的。第二产业引进的外资占了我国外资整体的大部分,并且这样的占比持续了近三十年。其次是第三产业,开始第三产业占比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增加,慢慢接近第二产业,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

3.外资在地区间存在的问题

外资在地区间发展更不平衡,从而阻碍了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其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分布存在的问题有:引进项目附加值低;中西部地区引进的项目中,以劳动密集型、传统产品和小项目居多,跨国公司大项目却很少,缺乏高附加值产业的外资投入。进而使得中西部地区本来就少的外资利用率更低了,利用的外资没有起到改善产品结构的作用。成为污染产业转移地;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面临着引进污染产业的可能。从改革开放近 30年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境外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是客观事实,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和忽视。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比重很大。污染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严重污染密集型产业是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领域。

4.外资利用规模与结构失调导致资源浪费

我国外资的利用存在“规模与结构的矛盾”这一问题, 主要表现为引进的外资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相悖。引进的外资不符合我国产业调整所需, 或者在某些产业中过度集中, 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在引资的过程中只重引资数量而轻视引资效益, 致使低层次技术重复引进。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低度化。造成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方面过于紧张、供不应求。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亏损增加。

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的浪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尽合理, 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极为不利, 甚至造成资源浪费。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为例, 由于外商投资的区域结构失衡, 外商投资大多集中于沿海地区, 致使我国内陆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不能有效开发和利用, 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沿海地区交通运输、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紧张状况。过度竞争导致生产能力闲置。近年来, 一些地方为了引进FDI 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导致了加工业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 造成资源的浪费。外资规模在地区和各产业间的不平衡阻碍了我国第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原因概述

1. 外资在产业内部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吸引较多外资的原因,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且只要有资金就能进行投资,相对简单,风险小。而且当时政府提供土地,工业基础较好、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各种条件适合投资制造业。其他的行业相比处于劣势。导致在第二产业内部分布不平衡。在第三产业中,会计、医疗、咨询、法律这些行业得到的外资较少,原因是这些行业投资周期较长,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大,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较少,文化的差异等。相比之下,投资较小、回报率高、投资周期较短的餐饮业得到的外资就较多。

2. 外资在产业间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三个产业相比较而言,在改革开放的几三十年,第二产业占比一直是最高的。原因在于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产业比较落后,投资的周期又比较长,而且第一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政府不会允许外资控制第一产业,相对的给与的优惠政策就比较少,所以第一产

业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弱。第二产业相比第一产业,有利条件较多,引进外资的早期,我国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这对当时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所以,外资倾向于投资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当时的第三产业刚开始发展,没有相关的产业基础,市场比较小,思想观念、消费观念都与外国有很大的差距,对外商来说,投资的成本过高,因而第三产业在引资的早期吸引外资的能力也比较弱。但随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进、大批具有先进思想、掌握先进的技术、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都增强了第三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现在第二产业拥有的优势逐渐的在减少,而第三产业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例如市场需求量巨大、相应的基础设施健全、成本低、行业的进入门槛低等。使得第三产业的引资占比逐渐赶上第二产业,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

另外,我国政府为规范外资的投资行为,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条例,例如《指导外资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但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和政策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偏差,政策的配套和实施还存在缺陷,激励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对需要激励类的产业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对需要禁止类的控制力度不足,从而导致外商投资产业分布不平衡。

3. 外资在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外资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状况、国家政策方面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原因。具体的有: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开放政策。

在地理环境方面,东部地区多为平原,交通极为便利。尤其是东部的沿海地区,海上运输非常方便,有利于将制成品运出国门。东部的自然条件好,气候适宜,资源较丰富。这样好的自然条件自然能吸引外商的投资。相比之下,西部的自然条件就比较差了。西部的面积大,但大部分是山地和沙漠,交通不便。人口也较少,市场就比较小。这对外商来说,投资西部的成本高于东部、中部。所以,从地理上来看,东部吸引外资的能力较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基础设施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凭借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建设就比较齐全。投资的产业或产品方向正确,承受的风险和损失较低,有利于企业从事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而且,东部沿海地区有较为完善的市场。吸引产业积聚和产业集群,从而形成规模优势。生产的整个链条的供求信息完备,企业的信息成本降低。减少了企业成本。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相对高级,而且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因此对资本的吸引力大,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资本的回报率也较低,因而投资的风险大,不利于吸引资本流入。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基础设施。而西部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便的交通,经济发展缓慢,资金不足。为产业服务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就跟不上。引进外资的吸引力自然就低。

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思想较开放,也比较早点接受外国的先进理念。文化环境好。并且东部的城镇化高,高素质人才较多。并且东部地区的制度环境较为完善,透明度高,会给投资者带来投资信心。吸引外资的量就大。而中西部经济发展慢,开放较晚,思想观念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文化环境方面相对较差。城镇化发展不够,交通不便,不符合国外资本流动的趋势,对国外资本缺乏吸引力。在劳动力素质上,中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素质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资的流入。

在开放政策方面,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是梯度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地区分布不均衡。最早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积累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资金,导致了外资在各地区之间分布的不平衡。实行这样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先发展的地区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利用资本的外溢效果来发展内陆地区,但并没达到政策预测的效果。得到优先发展的地区获得优势以后,会形成一种持久的长期的优势,就会进一步拉大差距。

良好的地理环境、健全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高素质技术人员巨大的市场、便利的交通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等,都非常吸引投资者。现在在这些方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外资的地区分布仍无法避免“东多西少”的格局。

4. 外资利用规模与结构失调导致资源浪费的原因

外资利用规模与结构失调这一矛盾,使得引进的外资不符合我国产业调整所需, 或者在某些产业中过度集中, 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在引资的过程中只重引资数量而轻视引资效益, 致使低层次技术重复引进。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低度化。造成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方面过于紧张、供不应求。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亏损增加。从而造成浪费。

5. 外部大环境的原因

外部经济环境对外资的地区影响也是巨大的。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通常具有区位的综合优势。通常由市场机制驱动的投资为了顺利投入生产会比较倾向于外部经济环境有优势的地区。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通常市场和基础设施就较为完善,投资者会对这样的地区产生熟悉感,并且这些地区为吸引外资的投资,对外商投资的产业限制少,因此投资者感觉该地区投资风险小。而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具备这些有利的因素。加之外商将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与这些区域的竞争优势相结合, 就大大降低了自己的成产成本。提高资本边际效益,使自己的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另外能大量吸引外资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就较高,而且这些地区的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也很密切,其对外的依赖程度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因为外商在选择投资的地区时,不仅要考虑到资本的收益回报率,而且还要考虑投资的风险性。不言而喻,市场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比开放低的地区风险要小的多。因为,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政策、法律、市场的准入条件透明度较高,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成本低,这对投资者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更能吸引外资。

在较低的风险情况下,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每一个投资者的目标。所以,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产业或地区就能吸引更多外商的投资。这对国内的投资者和外资企业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影响投资的数量,进而引起地区差异。

任何企业都是逐利的,国外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往往看中周期短、利润高的一般加工工业。这就使得外资在第二产业的一般制造业占比较高。另外,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常常会避免并限制重要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东道国过快溢出。这就使得我国难以引进先进的技术。生产成本的大小、资源配置的效率、地区的区位优势都影响外资的资金流向。

四、其他国家有益的借鉴

(一)日本对外资的利用给我给的启示

日本在开始利用外国资本时,通过严格的管理、引进技术、外资与日本的产业发展政策密切结合,让外资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日本政府根据不同时期,本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新技术的发展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制定出适合这些特点的产业发展政策。在严格的监督、指导下,日本有条不紊的利用外来资金。不仅使得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保护了民族产业。实乃一举两得。。另外,日本政府牢牢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导权。保证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由此,可以说日本在二战后作为一个当时经济落后而成功利用外资的典型例子。利用外资不仅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让民族资本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内,占了主导的地位。不仅在技术上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而且在某些领域内还超过了发达国家, 取得了领先地位。我国在这方面应进行借鉴。

(二)韩国对外资的利用给我国的启示

韩国在利用外资的初期,主要鼓励外商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并给

予政策上的各种优惠;虽然韩国想吸引更多的外资,但也不是对各个行业都引进外资,在部分特殊行业设立了外资限制,或者是根据本国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做出外资投资导向调整,明确提出外资可以进入的部分行业,或者其限制进入的行业。

在现在经济的大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政府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外资流向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国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先进技术进步,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调整引资战略,加强对外资流向的引导和规划,鼓励外商的跨国公司在高科技行业和技术密集行业进行投资,限制外资投向技术含量偏低产业的数量,使引进外资于我国技术进步的目标相一致。

(三)印度对外资的利用给我国的启示

在所有权方面:印度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内容比较详细,形式比较规范。这样做既利于保护本国的民族企业的利益。又可以引导外商在其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或部门进行投资。更大的发挥外资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能让印度政府更好的监督外资的流向。看是否与本国的宏观政策相适应。避免一些零散的外资过多集中在金融投机上。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所有权方面比较宽松,外商在企业中所持股份没有上限,这样的规定使得外商在合资企业中话语权太重,不利于中方的投资商。这一点值得引起注意。

另外,长期以来,印度在引进外资时,始终坚持外商在投资印度企业时,前提是先进行技术转让。同时也要求外商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对印度本地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引进落后的技术。也培养了一批本国的相关人才。

(四)巴西对外资的利用给我国的启示

巴西通过利用外资,创造了六年的经济奇迹。由于本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想要发展新型工业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巴西直接利用外资兴建本国的新型产业。并形成了特色的投资领域。为吸引外资,巴西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享有国民待遇、税收优惠、利润汇出优惠等,这些优惠政策的确为巴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巴西在引进外资时也注意到了,外资渠道来源的多元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巴西的一些重要产业部门被外资控制,民族企业受到严重打压,民族资本流失。成为现在经济发展的阻碍。这使我们知道,国家的进步,必须摆脱对外资的依赖,走上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

(五)墨西哥对外资的利用给我国的启示

外资政策:利用外资直接发展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政府资金有限,有些地区的发展较慢,政府利用外资来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投资渠道多元化,避免对某一外资的依赖。在急需发展的产业或领域实行优惠政策,以引导外商进行投资。由于大量直接利用外资,使得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所以引资是我们应注意:经济要发展,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必不可少。但开放不能是简单的打开国门, 引进外资也不能让外国资本任意地长驱直入。要充分发挥国家的职能, 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市场调节, 积极利用和引导外资投向重点工程。避免外资控制经济发展方向。

五、意见和建议

如何合理利用外资,如何引导外资的流向,使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将分别从总体引资的宏观角度和各产业、地区的微观角度提出如下观点:

(一)引进外资总体原则

对于外资在三次产业间的不均衡分布问题,可以通过转变产业战略来调整。政府制定引资的总体方向和主导产业,使外资能依照政府的导向,在三次产业间实现较合理的配置。

1.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在外资的引进上,把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是政府引导外资流向的关键。由于外资在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分布不平衡。政府就需采取相应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投资较少的

产业、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在外资较多的产业相应减少政策优惠。例如;一引导外资流入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以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投入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外资投资多,国资投资少,能降低其风险性。原因是外资机制灵活、市场反映迅速。同时能带动当地技术的进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而在第三产业中,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比重增大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标志,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外资在服务部门的投入,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

2.创造平衡的竞争环境

我国给予外商进行国内投资诸多的优惠,使本国企业不断丧失优势,甚至逐渐处于劣势。这样做虽然增加了外资的流入量,但对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导致部分产业的主导权外移,传统品牌流失,形成了外资挤出内资效应。因此,引进外资时要注意:既要利用外资又能使我国企业与之公平竞争,为内外资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样不仅使国内的企业良性发展,还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促进了内外资企业的充分竞争。

3.注重引进先进技术

引进外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模式。而要把这些东西内化为自己的,就必须依靠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培养高水平人才,并与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相结合。把优良的资本、技术和优秀的人才相结合起来才是发挥外资作用的关键。

(二)合理引导外资在产业间流向

1.在第一产业间

要注重外资引进的质量、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改变传统经营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全球化下的新要求。政府在引进外资是既要量又要质,还要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养分。政府通过政策的引导,让外资较大比重投资于高技术行业,在急需资金的种植业、养殖业上给予更多优惠,使外资能更多更快的进入到一些种植业和养殖业中,使这些行业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保证第一产业在外资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自己,采用新的发展模式。这将有利于第一产业与全球接轨,也为外资投资中国第一产业开辟了道路。

2.在第二产业间

“改变思路,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道路。所以要改变以往的引进技术含量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思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依靠技术、信息、人才、创新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至于制造业,要走高增值路线。需要科技和创新相结合。因此,我们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的经营模式,培养相应的人才。让外资投入到高新技术领域。在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交换发展时,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创新。在这过程中要注意,要把引进的技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提高民族企业的创新能力。使第二产业在量上和比重上有所下降,质上有所提高。

发挥行业的辐射作用。外商在第二产业中的投资还可以通过前向连锁效应,对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即吸引外资投资于上游产业,上游产业得到发展,从而促进下游产业发展。上游产业由于处在产业链条上位置以及能大规模生产,容易吸引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从而实现技术的更新,以保证对下游产业强大的前向连锁效应与辐射效应的发挥。

3.在第三产业间

提高第三产业吸收外资的能力。由于国际服务业朝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为使第三产业吸引更多投资,我们需要在市场上形成现代服务业体系,优先发展信息、现代金融、物流、

电子商务等产业,为吸引外资构建结构上的平台。并从政策上改善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环境,以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

用动态观点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是全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客观趋势。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动态的。第二产业的增长可由第三产业带动,如高速发展的房产和 IT 业拉动了建筑业及制造业相关部门的发展。而同时制造业生产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对信息服务、科研服务、综合技术服务、通信服务、配送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

除加大第三产业总体的引资力度外,我们更应依照产业政策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流通业、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利用外资的重点。政府应加强这些行业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提升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三)合理引导外资在地区间流向

1.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质量,要把握好外资在各产业间的流向,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地理环境和制造业基础较强的优势,引进高质量的外资,培育外资产业集群,提高外资的规模效应。另外,东部地区的各地方政府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引资政策,引进自己真正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使第三产业能实现突破式的发展,率先完成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全国产业结构升级。

2.中西部地区

改善投资环境。与东部相比,中西部的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国际资本难以进入。为调整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增强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能力,政府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适应第三产业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同时提高开放水平,加大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改变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禀赋吸引外国投资的状况,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注重新兴产业的外资引进。在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时,政府应引导外商投资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并注意三者比例,做到统筹兼顾。利用外资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也避免了第三产业间分不布的不平衡。另外,引进外资不能操之过急,政府应根据本国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需求,综合考虑应在哪些领域、行业引进外资,要规划好蓝图,有的放矢的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我们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目的在于优化中西部的产业结构,使经济运行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强化新兴产业外资引进方面,鼓励外资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是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西部缩小与东部技术差距的重要途径。目前,中西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新兴知识产业,应充分利用外资来发展、壮大这一行业。

注重生态建设。中西部地区为了吸引外商的投资,对外企的环境要求低。从而引进了一批污染企业。这是为了经济的发展牺牲了环境,这非常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中西部地区在以后引进外企时,应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保护当地的环境。禁止引进具有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让现有的污染企业将污染处理后在排放;同时鼓励外商投资在无污染、技术程度较高、对当地经济有巨大影响的产业,如环保产业及生态农业、水资源综合利用、高污染企业改造等环境保护高新技术项目。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六、结语

总的来说,引进外资是产业优化、升级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外商投资。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在外资和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每个国家再利用外资的过程中

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参考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避免出现他国出现的问题。走出适合自己的利用外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道路。本文探讨了引进外资和产业优化只见到关系,得出了一下的结论:一外资的引进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有弊有利的;二我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可以通过对他国家的有益借鉴以及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由此,作者认为,引进外资是必要的。为使外资能促进产业的优化,引资时注意引资渠道的多元化。还有在制定相关的外资优惠政策是要参考相关的产业政策,让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是技术和人才。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尖端人才。才能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让外资更好的为产业结构优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 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A].一桥论丛,2006.27-28

[3]喻春娇,彭有轩.后向产业联系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研究[J ]. 湖北社会科学,2004.82-84.

[4] 祖强,梁俊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究,2005.4-9.

[5]伍长南.我国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实证研究[J]. 亚太经济,2002 .52-56.

[6]乔颖,彭纪生,孙文祥.FDI 对我国产业风险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05.26-32.

[7]卢荻.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J]. 经济研究,2003.40-48.

[8]胡小娟, 刘红英. 我国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思考[J ]. 经济地理,2009.255—260.

[9]罗浩.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J ] . 经济研究, 2007.128—134.

[10]刘光亮.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25—34.

[11]朱瑞雪.日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现状分析[J ].日本研究,2003.34-40.

[12]徐梅.外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分析[J].日本学刊,2005.50-64.

[13]霍焱,王睿斌.韩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2004.16-18.

[14]熊涓.韩国利用外资的特点和启示[J].商业研究,2003.159-162.

[15]吴晨瑜.中国与印度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2598-2604.

[16] 任强.印度引资的高质量及对中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6.58-60.

[17] 霍华德,弗克莱因.墨西哥现代史[J].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422-423.

[18]温怀德. 中国经济开放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D]. 浙江工业大学. 2012.12—17.

[19]杨志龙,牛玉凤,牛敏.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分析 [J]. 全国商情,2007.256—260.

[20]郑佳宁. 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影响浅析 [J]. 科技创业月刊,2011.138—145.

[21]朱雯君. 我国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 [D]. 暨南大学,2011.25—27.

How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n China's Industry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ose foreign capital no impression on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The reason i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DI in China's industry is not balanced. How to produce these unbalanced, How is the situation now ?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foreign capital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These problems will be going to answer. Now China's economy is in a transition period, It is an important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o ensure sustained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in the adjustment of the world economic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a magic weapon of succes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It is important that how to using foreign capital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share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is reasonable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in our countr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using foreign investment, through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using foreign capital and other countries successful examples of th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Solve China's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ign capital flows in the industry,Those problems are foreign capital not balance in the industry,and in regional imbalance. How to better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optimization of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Let the foreign capital play its role in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in china. Better for th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 service.

Keywords : the use of foreign investment ;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 ideas of improve foreign capital ;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相关文章

  • 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新阶段和新模式
  • [摘要]随着我国要素禀赋逐步升级,开放型经济正处于由劳动输出阶段向资本输出阶段过渡,而发展模式仍未真正转变.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遭遇的种种困局,症结在于其发展基础与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的不匹配.因而,开敢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调结构的问 ...查看


  •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2008-12-20 15:15:25 内容提要:由于产业结构优化是财政资源配置的目标之一,财政与各产业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路径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财 ...查看


  • 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
  • 第26卷第4期2007年8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 V01.26No.4 Aug.2007 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 孙才志,王会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辽宁大 ...查看


  • 三思荐书丨芮明杰 杨锐著[产业发展与结构转型研究]
  • 本书探讨了市场机制条件下由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重构,同时协调价值链.供应链变化重组,利用市场竞争与产业相关性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与对策.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了&qu ...查看


  • 积极的财政政策
  • 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1.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防范实体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和乏力,以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棘手的物价上涨和通胀压力 随着近来通胀压力明显增加,及国外经济环境明显变化,近一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已经逐步发生了变化,各方普遍认为,政策 ...查看


  • 财经财税毕业论文选题
  • 财税毕业论文选题-更多文档来源:(写作保过关--中国知识写作网) 关于物业税的改革探讨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财政思考 浅析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浅议农村医疗改革 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与防范对策 有关在我国建立绿色税 ...查看


  • 我国进出口现状及前景
  • 我国进出口现状及前景 摘 要 根据我国进出口产业结构现状,客观分析我国进出口产品市场构成:解读其在产品开发.加工制作以及出口贸易的特点,从中正确解析我国现在进出口贸易现状. 并且根据当前发达国家的成熟贸易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模式的基础 ...查看


  • 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规模经营研究
  • 第49卷 第5期2009年9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e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49 No.5Sep.2009 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规模经营研究 张清廉,于长立,王秀丽 (平 ...查看


  •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
  • 研究生课程论文 产业信息化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课 程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学 号 产业经济学 胡彩霞 农业经济管理 研10级四班 [1**********]2 产业信息化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胡彩霞 (广东海洋大学 研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