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二、主旨: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凄清幽美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曲折反应政治上受打击,怀才不遇的愤恨不平

三、一词多义:

1、清:A、水尤清冽(清澈) B、以其境过清(凄清)2、见:A、下见小潭(发现) B、明灭可见(看见)

3、从: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B、隶而从者(跟随,随从)

4、可: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约摸) B、明灭可见(能够,可以)

5、差:A、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B、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6、环:A、如鸣佩环(玉环) B、四面竹树环合(环绕)7、道:A、伐竹取道(道路) B、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8、居:A、不可久居(停留) B、居十日(过)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9、乐:A、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形容词用作动词)

10、而:A、乃记之而去(不译,表顺接关系。) B、隶而从者(不译,表并列关系) C、潭西南而望 (不译,表修饰关系) 11、游:A、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B、同游者(游览)

12、环: 如鸣佩环(玉环) (2)竹树环合(环绕)) 13、为:A、全石以为底(做为) B、为岩(成为)

四、词类活用:

1、如鸣佩环,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近岸,卷石底以出(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接近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的意思)

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7、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8、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9、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10、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11、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12、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3、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4、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五、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常用义为“往”。 3、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4、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可以。

6、布:古义:映。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今义:允许。

六、词语解释:

【篁(huáng)竹】竹林。【尤】格外。【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底】把,用【卷(quán)】弯曲。 .

【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

【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隶】随从。【从】跟从。

【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依】依靠。【澈】穿透。【布】照映,分布。【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

【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ì)】幽静深远。【境】环境。【乃】于是,就。

七、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1、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一、注音:

谪(zhé)守 属(zhǔ)予(yú)作文 浩浩汤汤(shāng) 淫(yín)雨霏霏(fēi) 日星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 薄(bó)暮冥冥 岸芷(zhǐ)汀(tīng)兰 宠辱偕(xié)忘 嗟(jiē)夫(fú)

二、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三、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5.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美丽的鱼)

4.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四、 一词多义

1.以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一 一片:一碧万顷 全,都:长烟一空

4.开 放晴:连月不开 打开:开我东阁门

5.则 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于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极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尽:此乐何极 通向:南极潇湘

7.或 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8.为 心情:或异二者之为 做,为:全石以为底

9.空 天空:浊浪排空 消散:长烟一空

10.通 顺利:政通人和 通向:北通巫峡

11.和 和乐:政通人和 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形作名,各种废弃的事)

2.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先)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4.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字词解释:

谪守:守,做„„的长官。越:及、到。具:通“俱”,全,都。属:通“嘱”,嘱咐。

胜状:胜景,好景色。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晖:日光。

备:详尽。南极潇湘:极,尽。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

薄:迫近。景:日光。集:停息。郁郁: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把,持、执。去国还乡:去,离开。

谗:说坏话。偕:一起。

归:归依。

古今异义

1.微 古义:如果没有. 例句:微斯人今义:细小.

2.气象 古义:景象的变化. 例句:气象万千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 古义:及,到。 例句:越明年。今义:越过。

4.制 古义:规模。例句:增其旧制。今义:制度。

5.备 古义:完全,详尽。 例句:前人之述备矣。今义:准备。

6.景 古义:日光。例句:至若春和景明。今义:景物。

7.尝 古义:曾经。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今义:品尝。

8.去国还乡 去:古意指离去;今义指到、往。

9.作文 古义:写文章。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今义:文章,文体

10.国 古义:国都。例句:则有去国怀乡。今义:国家。

11.集 古义;鸟停歇在树上。例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今义:集会,集体。

三、

四、解释词语:

(二)一词多义

观: 或: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景观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极: 空: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1.浊浪排空: 天空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2. 长烟一空 :消散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通:

1.政通人和:顺利 2 ,北通巫峡:通向

(三)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二、主旨: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凄清幽美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曲折反应政治上受打击,怀才不遇的愤恨不平

三、一词多义:

1、清:A、水尤清冽(清澈) B、以其境过清(凄清)2、见:A、下见小潭(发现) B、明灭可见(看见)

3、从: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B、隶而从者(跟随,随从)

4、可: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约摸) B、明灭可见(能够,可以)

5、差:A、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B、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6、环:A、如鸣佩环(玉环) B、四面竹树环合(环绕)7、道:A、伐竹取道(道路) B、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8、居:A、不可久居(停留) B、居十日(过)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9、乐:A、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形容词用作动词)

10、而:A、乃记之而去(不译,表顺接关系。) B、隶而从者(不译,表并列关系) C、潭西南而望 (不译,表修饰关系) 11、游:A、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B、同游者(游览)

12、环: 如鸣佩环(玉环) (2)竹树环合(环绕)) 13、为:A、全石以为底(做为) B、为岩(成为)

四、词类活用:

1、如鸣佩环,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近岸,卷石底以出(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接近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的意思)

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7、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8、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9、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10、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11、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12、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3、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4、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五、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常用义为“往”。 3、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4、闻: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可以。

6、布:古义:映。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今义:允许。

六、词语解释:

【篁(huáng)竹】竹林。【尤】格外。【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底】把,用【卷(quán)】弯曲。 .

【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

【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隶】随从。【从】跟从。

【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依】依靠。【澈】穿透。【布】照映,分布。【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

【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ì)】幽静深远。【境】环境。【乃】于是,就。

七、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1、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一、注音:

谪(zhé)守 属(zhǔ)予(yú)作文 浩浩汤汤(shāng) 淫(yín)雨霏霏(fēi) 日星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 薄(bó)暮冥冥 岸芷(zhǐ)汀(tīng)兰 宠辱偕(xié)忘 嗟(jiē)夫(fú)

二、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三、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5.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美丽的鱼)

4.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四、 一词多义

1.以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一 一片:一碧万顷 全,都:长烟一空

4.开 放晴:连月不开 打开:开我东阁门

5.则 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于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极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尽:此乐何极 通向:南极潇湘

7.或 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8.为 心情:或异二者之为 做,为:全石以为底

9.空 天空:浊浪排空 消散:长烟一空

10.通 顺利:政通人和 通向:北通巫峡

11.和 和乐:政通人和 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形作名,各种废弃的事)

2.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先)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4.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字词解释:

谪守:守,做„„的长官。越:及、到。具:通“俱”,全,都。属:通“嘱”,嘱咐。

胜状:胜景,好景色。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晖:日光。

备:详尽。南极潇湘:极,尽。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

薄:迫近。景:日光。集:停息。郁郁: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把,持、执。去国还乡:去,离开。

谗:说坏话。偕:一起。

归:归依。

古今异义

1.微 古义:如果没有. 例句:微斯人今义:细小.

2.气象 古义:景象的变化. 例句:气象万千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 古义:及,到。 例句:越明年。今义:越过。

4.制 古义:规模。例句:增其旧制。今义:制度。

5.备 古义:完全,详尽。 例句:前人之述备矣。今义:准备。

6.景 古义:日光。例句:至若春和景明。今义:景物。

7.尝 古义:曾经。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今义:品尝。

8.去国还乡 去:古意指离去;今义指到、往。

9.作文 古义:写文章。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今义:文章,文体

10.国 古义:国都。例句:则有去国怀乡。今义:国家。

11.集 古义;鸟停歇在树上。例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今义:集会,集体。

三、

四、解释词语:

(二)一词多义

观: 或: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景观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极: 空: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1.浊浪排空: 天空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2. 长烟一空 :消散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通:

1.政通人和:顺利 2 ,北通巫峡:通向

(三)


相关文章

  • 小石潭记说课稿doc
  •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一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争取当堂成诵. 2.学习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3.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游记散文的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诵读品味,在自主合作.探 ...查看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让„„担任 今义--认为 . ...查看


  • 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重点知识归纳
  • 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重点知识归纳 一.积累与运用 1.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表现春雨驱散寒冬,小草发出嫩芽的 诗句是 ( ). 2.<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形容人极 ...查看


  • 二十六 小石潭记
  • 二十六 小石潭记 一.预学目标 1.顺畅地诵读课文,掌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体会课文写景特点,揣摩借景写情的写法. 二.预学指导 (一)预习流程:走进作者,了解背景→了解"记"这种文体→注意读音和停顿→掌握重点 ...查看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 ...查看


  • 小石潭记2011学案
  • 小石潭记 课型:新授课 主备:田颖 审核:语文组 姓名 组名 第 号辩手 组长签名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 ;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理解文中的 ...查看


  • 26.小石潭记学案(2)
  • B.⑴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 ) ⑵ „„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 能力目标(3) 巩固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4) 感受祖国山河的美. 二.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了解"如& ...查看


  • 小石潭记浏览题
  • 冲刺阶段必背知识点<小石潭 记>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记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 ,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 情操和抱负,或阐述 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 二.重点词语: [篁竹] 丛生的竹子 [水 ...查看


  • 2016毕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 [毕节]2016年中考说明语文 点击数:171次 录入时间:2016/4/78:38:00 编辑:lihuan0206 毕节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2016年修订) Ⅰ.考试性质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