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地方经济

扬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熊庆全扬州市统计局

摘要:就业不仅关系民生与福利,关系社会稳定.而且也是经济均衡增长的前提。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盛须充分考虑增加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的协调发展。本文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上,对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及扩大就业结构的途径做初步研究。

关键词:扬州;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关联;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0)12—0409—01

目前,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城镇失业人口;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四是下岗职工。

总体上说.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控制人口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宏观战略举措。具体到扬州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儿方面人

手:

一、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演进情况

1978年,扬州三次产业结构为43.4:40.5:16.1。产业结构呈现以工业农业并重的“一、二、三”产业排列。2008年扬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15.6:49.9:34.5。三十年来,就业结构由“一、二、三”结构转向“二、三、一”结构。扬州“一产”劳动力转移使就业比重降低了49个百分点。“二产”就业比重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三产”成为承接农业转移劳动力和吸纳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空间,就业比重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从区域产业就业结构比较看,2008年。扬州“一产”就业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lo+百分点,

“二产”就业水平高于全省平均

水平14个百分点,“三产”就业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1.加快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拓展就业空间。2008年,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51.3%,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加快以园区为重点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建设,振兴工业经济,作为我市扩大就业的一项战略举措。

2.充分挖掘名城潜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08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5.48%,而其从业人员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4.5%,拓展潜力较大。要把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

主攻方向。

二、扬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从就业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的产值权重高于就业权重,说明产出效益高而就业效应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采用的是相对值法,即各产业产值权重与就业人数权重之比与l的差。其含义为,当结构偏离度趋于0时,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为正数,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偏离度的数值越大.表明结构越失衡;偏离度的数值越小,表明结构越均衡。

计算公式:Pi=(xi/L。)-l

式中:Pi为i产业结构偏离度。L为i产业从业人数比重,Xi为i产业产值比重。

3.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要制定和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就业的特殊优惠政策。尤其要大力扶持我市具有传统优势的玩具、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三资企业”。

4.提高组织程度,扩大再就业和劳务输出规模。为改善劳动力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市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创新,利用3G平台,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就业e通”服务项目。将劳动用工信息及时发布给求职者,将劳动力资源信息传递到企业,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之问建立真正的无缝对接通道,并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要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临时就业、弹性就业。要改善非公有制企业形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规模,妥善安置下岗职工。要努力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没有问题。

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全部放开、全民创业、全民致富、全面小康”的号召。增强全民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通过转变观念、落实优惠政策增加就业机会。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扬州实际,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好的创业项目,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并将创业培训与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和后续扶持相结合,增强创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为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7.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及动态分析监测,建立就业、失业预警机制。考虑到目前我国体制和机制的实际情况,可在维持国家以城镇劳动就业和登记失业率为主的就业、失业监测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已初步建立的统计、工商、劳动三部门联合监测的劳动统计工作平台,并加以充实,努力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能够准确反映我市全社会劳动力动态变化并为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前瞻性参考的就业、失业监测机制。

三、我市劳动就妲方ilii存在的问题和就业压力的因素分析

l苈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随着新增劳动力的增加,每年全市城镇新增劳动力7000k.左右,此外还有大量本市和外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全市劳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在结构上,结构性失业和择业观念陈旧逐步成为失业的重要原因。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从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转变为追求绿色GDP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

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从长期的隐蔽状态日益成为显性状态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每年约1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持续流动大大增加了城镇的劳动力供给,给城镇就业增加了相当的压力,而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偏弱,向非农产业转移较为困难,只能滞留在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又成了制约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瓶颈。

四、扩大就业、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的措施和对策

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首先要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人手。发展第三产业保就业,做强第二产业保速度,提升第一产业保稳定。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间的有效协同。

万方数据

.—409——

扬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熊庆全

扬州市统计局

现代经济信息

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2010(2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史丹.SHI Dan 浅议优化苏北产业结构[期刊论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2. 周友梅 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影响分析[会议论文]-20063. 徐丹丹 淮安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与发展[期刊论文]-现代企业2010(12)

4. 尹擎.王华平.Yin Qing.Wang Huaping 扬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期刊论文]-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5. 牛鸿蕾.NIU Hong-lei 徐州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2)

6. 孙慧 扬州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商业经济2011(6)

7. 常玉苗.CHANG Yu-miao 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期刊论文]-科技和产业2008,8(8)

8. 马冬梅.郭继鸣.刘晓辉.MA Dong-mei.GUO Ji-ming.LIU Xiao-hui 外商直接投资对天津市就业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36(1)

9. 周春光.尤莉蓉 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05(8)

10. 李宗盛.秦兴方.LI Zong-sheng.QIN Xing-fang 促进扬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政策研究[期刊论文]-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4)

引用本文格式:熊庆全 扬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10(23)

地方经济

扬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熊庆全扬州市统计局

摘要:就业不仅关系民生与福利,关系社会稳定.而且也是经济均衡增长的前提。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盛须充分考虑增加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的协调发展。本文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上,对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及扩大就业结构的途径做初步研究。

关键词:扬州;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关联;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0)12—0409—01

目前,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城镇失业人口;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四是下岗职工。

总体上说.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控制人口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宏观战略举措。具体到扬州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儿方面人

手:

一、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演进情况

1978年,扬州三次产业结构为43.4:40.5:16.1。产业结构呈现以工业农业并重的“一、二、三”产业排列。2008年扬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15.6:49.9:34.5。三十年来,就业结构由“一、二、三”结构转向“二、三、一”结构。扬州“一产”劳动力转移使就业比重降低了49个百分点。“二产”就业比重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三产”成为承接农业转移劳动力和吸纳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空间,就业比重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从区域产业就业结构比较看,2008年。扬州“一产”就业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lo+百分点,

“二产”就业水平高于全省平均

水平14个百分点,“三产”就业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1.加快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拓展就业空间。2008年,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51.3%,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加快以园区为重点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建设,振兴工业经济,作为我市扩大就业的一项战略举措。

2.充分挖掘名城潜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08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5.48%,而其从业人员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4.5%,拓展潜力较大。要把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

主攻方向。

二、扬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从就业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的产值权重高于就业权重,说明产出效益高而就业效应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采用的是相对值法,即各产业产值权重与就业人数权重之比与l的差。其含义为,当结构偏离度趋于0时,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为正数,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偏离度的数值越大.表明结构越失衡;偏离度的数值越小,表明结构越均衡。

计算公式:Pi=(xi/L。)-l

式中:Pi为i产业结构偏离度。L为i产业从业人数比重,Xi为i产业产值比重。

3.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要制定和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就业的特殊优惠政策。尤其要大力扶持我市具有传统优势的玩具、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三资企业”。

4.提高组织程度,扩大再就业和劳务输出规模。为改善劳动力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市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创新,利用3G平台,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就业e通”服务项目。将劳动用工信息及时发布给求职者,将劳动力资源信息传递到企业,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之问建立真正的无缝对接通道,并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要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临时就业、弹性就业。要改善非公有制企业形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规模,妥善安置下岗职工。要努力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没有问题。

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全部放开、全民创业、全民致富、全面小康”的号召。增强全民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通过转变观念、落实优惠政策增加就业机会。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扬州实际,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好的创业项目,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并将创业培训与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和后续扶持相结合,增强创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为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7.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及动态分析监测,建立就业、失业预警机制。考虑到目前我国体制和机制的实际情况,可在维持国家以城镇劳动就业和登记失业率为主的就业、失业监测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已初步建立的统计、工商、劳动三部门联合监测的劳动统计工作平台,并加以充实,努力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能够准确反映我市全社会劳动力动态变化并为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前瞻性参考的就业、失业监测机制。

三、我市劳动就妲方ilii存在的问题和就业压力的因素分析

l苈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随着新增劳动力的增加,每年全市城镇新增劳动力7000k.左右,此外还有大量本市和外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全市劳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在结构上,结构性失业和择业观念陈旧逐步成为失业的重要原因。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从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转变为追求绿色GDP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

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从长期的隐蔽状态日益成为显性状态后,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每年约1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持续流动大大增加了城镇的劳动力供给,给城镇就业增加了相当的压力,而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偏弱,向非农产业转移较为困难,只能滞留在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又成了制约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瓶颈。

四、扩大就业、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的措施和对策

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性。首先要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人手。发展第三产业保就业,做强第二产业保速度,提升第一产业保稳定。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间的有效协同。

万方数据

.—409——

扬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熊庆全

扬州市统计局

现代经济信息

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2010(2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史丹.SHI Dan 浅议优化苏北产业结构[期刊论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2. 周友梅 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影响分析[会议论文]-20063. 徐丹丹 淮安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与发展[期刊论文]-现代企业2010(12)

4. 尹擎.王华平.Yin Qing.Wang Huaping 扬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期刊论文]-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5. 牛鸿蕾.NIU Hong-lei 徐州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2)

6. 孙慧 扬州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商业经济2011(6)

7. 常玉苗.CHANG Yu-miao 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期刊论文]-科技和产业2008,8(8)

8. 马冬梅.郭继鸣.刘晓辉.MA Dong-mei.GUO Ji-ming.LIU Xiao-hui 外商直接投资对天津市就业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36(1)

9. 周春光.尤莉蓉 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05(8)

10. 李宗盛.秦兴方.LI Zong-sheng.QIN Xing-fang 促进扬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政策研究[期刊论文]-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4)

引用本文格式:熊庆全 扬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10(23)


相关文章

  • 经济学系论文选题
  • 2012年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成协祥: 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2.当前美国巨额财政赤字的成因和影响 3.WTO"蓝箱政策"改革对中国农业支持的影响 4.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5.泉州市劳动 ...查看


  •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_理论与实证
  • 2010年第9期总第204期 兰州学刊 Lanzhou xue No.09 2010 kan General.No.204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 苑小丰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在目前外部经济受到较大冲 ...查看


  •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实证研究
  • 2013年第14期 No.14,2013 第34卷职业技术教育 V01.34 总720期 VOCATIONALAND'IECHNICALEDUCATION GeneralNo.720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实证研究 赵定勇,胡秀强,廖若飞 ( ...查看


  •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职业化研究
  • 2015郾10(总438) WorldAgriculture 人力资源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职业化研究 (1.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镇江212013;2.江苏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镇江212013;3.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镇江212013) ■ ...查看


  • 近3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济影响力研究
  • 作者:崔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年03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产业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影响力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关于中国旅游经济影响的学术性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4方面:1)对中国旅游业在国民经 ...查看


  • 2015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泰科院2013届人资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综合类 1心理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试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EAP模式 3家族企业与"90后"员工共赢研究 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保险营销员胜任力特征分析 ...查看


  • 创新: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 创新: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民营经济创新国际论坛会议综述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高速.高质量增长期,生动的现实推动着中国经济学向纵深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2007年8月11-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查看


  • 产业转移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 摘要: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动力之一,能够通过其所携带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促进承接地城镇化的发展.论文对河南省相关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产业转移是河南省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由此,提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河南城镇化发展的 ...查看


  •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第68卷第4期 2013年4月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Vol.68,No.4Apr.,2013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齐元静1,2,杨宇1,2,金凤君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