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必修1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测试要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1: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5.目前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逐年增加,对此科学家最担心的是 ( )

A会使空气中的氧含量下降,不足以供给人类呼吸 B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生态失衡 C 会使人体吸进大量二氧化碳,损害健康 D会使石灰岩大量溶解,破坏自然风光

6.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措施有 ( ) A 植树造林 B 开发新能源、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C 提倡家庭小汽车 D 农村提倡使用秸秆作燃料 7.不利于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做法是 ( D ) ...

甚至制约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图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如图1-20中甲和已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如图1-20中的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1、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 C、平原地区的聚落均匀分布在平原各个地区 D、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

2、下列关于山岳地区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通运输线以铁路为主 B、交通运输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的盆地和河谷地带 C、交通运输线路一般走直线 D、山区交通运输线的修建成本比平原低 〔测试要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季影响 (1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1.关于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B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C 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D 对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影响不大

2.全球变暖与世界农业的关系不可能的是 ( ) A对农业生产有百害而无一利 B有些地区温度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 C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将更加严峻 D高纬度的农业有可能增产

3.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 A、气温波动升高 B、降水增多 C、气温变化不大 D、降水有所下降

4.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 改进能源结构 B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 大量使用催化剂 D 提倡植树种草

A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B禁止使用氟氯烃,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

C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来控制硫酸型酸雨 D变使用煤炭为燃烧石油,达到治理酸雨的目的

8.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和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 ( ) A.河流干涸 B.人口压力 C.全球日益暖化 D.草场沙化

(2)为了保护长江源,我国正在多管齐下,综合防治。其中之一就是设立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源”除了长江源区外,还包括( )源区。 ( ) A.黄河、雅鲁藏布江B.黄河、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D.黄河、塔里木河 (3)读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上游地区较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破坏严重,所以任务量大 B.长江上游地区较黄河上中游地区面积大,所以任务量大 C.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保护程度较好,所以任务量小 D.两地区工程实施的方式是全流域植树 (4)你认为保护长江源区的其他有效措施是:

①禁止滥捕滥猎野生动物加强草场建设;②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等 〔测试要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成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1)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社会属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

以土地资源为例 使得生活排污量猛增;生产活动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废弃物大量增加 (2)人口的过快增长与①采猎文明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这时土地数量的对于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3)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入手;因为资源与环境问题很大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这一阶段,人类主要是通过适应 程度上是由于人口问题引发的 (4)图中忽略了人口素质对环境、资源等的影响;随着人类环来求得生存,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 境观念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改变目前人口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现状 ②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这时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测试要点4〕: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 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③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越来越大。 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来越严重。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了解对该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展的制约因素。 以洪灾为例 1.有关陆地自然资源的观点,正确的是 ( )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认为原A.陆地自然资源总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 B.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具有地带性,其分布无规律可循 ②.洪灾的危害 C.随着科技的发展,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D.滥砍滥伐森林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可用的林木蓄积量减少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2.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③.洪灾的防治措施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流可能会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3.读下列材料分析 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1.能够有效减轻洪涝灾害的非工程措施是 ( ) 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B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C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D修建分洪区、滞洪区和蓄洪区 足需要。 2.图㈠、㈡、㈢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㈣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的我国资源问题是 ,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⑴⑵小题的相 增高。 应空格内: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⑵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 ,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 我国经济的 造成很大压力。 ⑴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最广的⑶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 、 。在图㈣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是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 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II和 相对落后。 内 、 灾害分布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1C 2C 3.⑴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不协调 生产成本 地区IV ⑵矿产资源相对短缺 可持续发展 ⑶水资源利用效率不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高 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 ⑵(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的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4.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 (1)分析图中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⑶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①对资源的影响是 。 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②对环境的影响是 ,其原因是 和 。 答案: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等 ②在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2)从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是: 。 和加固堤防 ③在沿海地带营造海防林 (3)要摆脱上述困境,你认为应首先从哪里下手,为什么? (4)此示意图对人地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忽略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测试要点1〕1.A 2.B 〔测试要点2〕1.D 2.A 3.A 4.C 5.B 6.B 7.D 8.(1)B、C(2)B(3)B〔测试要点3〕〔测试要点4〕1C 2⑴A C A、答案:4、(1)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②环境质量下降;人口数量增加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C C D E ⑵D、E C、F A、B ⑶

2

必修1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测试要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1: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5.目前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逐年增加,对此科学家最担心的是 ( )

A会使空气中的氧含量下降,不足以供给人类呼吸 B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生态失衡 C 会使人体吸进大量二氧化碳,损害健康 D会使石灰岩大量溶解,破坏自然风光

6.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措施有 ( ) A 植树造林 B 开发新能源、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C 提倡家庭小汽车 D 农村提倡使用秸秆作燃料 7.不利于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做法是 ( D ) ...

甚至制约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图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如图1-20中甲和已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如图1-20中的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1、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 C、平原地区的聚落均匀分布在平原各个地区 D、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

2、下列关于山岳地区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通运输线以铁路为主 B、交通运输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的盆地和河谷地带 C、交通运输线路一般走直线 D、山区交通运输线的修建成本比平原低 〔测试要点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季影响 (1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1.关于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B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C 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D 对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影响不大

2.全球变暖与世界农业的关系不可能的是 ( ) A对农业生产有百害而无一利 B有些地区温度升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多 C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将更加严峻 D高纬度的农业有可能增产

3.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 A、气温波动升高 B、降水增多 C、气温变化不大 D、降水有所下降

4.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 改进能源结构 B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 大量使用催化剂 D 提倡植树种草

A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B禁止使用氟氯烃,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

C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来控制硫酸型酸雨 D变使用煤炭为燃烧石油,达到治理酸雨的目的

8.读“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图”和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 ( ) A.河流干涸 B.人口压力 C.全球日益暖化 D.草场沙化

(2)为了保护长江源,我国正在多管齐下,综合防治。其中之一就是设立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源”除了长江源区外,还包括( )源区。 ( ) A.黄河、雅鲁藏布江B.黄河、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D.黄河、塔里木河 (3)读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上游地区较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破坏严重,所以任务量大 B.长江上游地区较黄河上中游地区面积大,所以任务量大 C.黄河上中游地区森林保护程度较好,所以任务量小 D.两地区工程实施的方式是全流域植树 (4)你认为保护长江源区的其他有效措施是:

①禁止滥捕滥猎野生动物加强草场建设;②提高畜牧业管理水平等 〔测试要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成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1)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社会属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

以土地资源为例 使得生活排污量猛增;生产活动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废弃物大量增加 (2)人口的过快增长与①采猎文明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这时土地数量的对于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3)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入手;因为资源与环境问题很大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这一阶段,人类主要是通过适应 程度上是由于人口问题引发的 (4)图中忽略了人口素质对环境、资源等的影响;随着人类环来求得生存,总体上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 境观念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改变目前人口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现状 ②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这时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测试要点4〕: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 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③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越来越大。 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来越严重。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了解对该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展的制约因素。 以洪灾为例 1.有关陆地自然资源的观点,正确的是 ( )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自然或认为原A.陆地自然资源总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导致的堤坝溃决;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人类不确当的经济活动等。 B.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具有地带性,其分布无规律可循 ②.洪灾的危害 C.随着科技的发展,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 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D.滥砍滥伐森林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可用的林木蓄积量减少 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 2.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③.洪灾的防治措施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流可能会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3.读下列材料分析 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1.能够有效减轻洪涝灾害的非工程措施是 ( ) 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B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C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D修建分洪区、滞洪区和蓄洪区 足需要。 2.图㈠、㈡、㈢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㈣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的我国资源问题是 ,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⑴⑵小题的相 增高。 应空格内: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⑵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 ,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 我国经济的 造成很大压力。 ⑴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最广的⑶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 、 。在图㈣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是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 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II和 相对落后。 内 、 灾害分布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1C 2C 3.⑴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不协调 生产成本 地区IV ⑵矿产资源相对短缺 可持续发展 ⑶水资源利用效率不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高 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 ⑵(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的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4.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 (1)分析图中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⑶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①对资源的影响是 。 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②对环境的影响是 ,其原因是 和 。 答案: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等 ②在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2)从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是: 。 和加固堤防 ③在沿海地带营造海防林 (3)要摆脱上述困境,你认为应首先从哪里下手,为什么? (4)此示意图对人地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忽略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测试要点1〕1.A 2.B 〔测试要点2〕1.D 2.A 3.A 4.C 5.B 6.B 7.D 8.(1)B、C(2)B(3)B〔测试要点3〕〔测试要点4〕1C 2⑴A C A、答案:4、(1)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②环境质量下降;人口数量增加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C C D E ⑵D、E C、F A、B ⑶

2


相关文章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 共5节(总35-39)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 布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通过分析各种景观图和分布图,学生能够分析说明地形.气候 ...查看


  • 论文: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 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 在史前自然环境下,地球环境是一个很缓慢的变化过程.但是由于近代人类活动对环境.气候的影响,产生了很多气候效应.地球气候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但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由于农耕的需要,曾大面积砍伐或焚烧森林,疏干或围 ...查看


  • [人类活动与气候]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 <人类活动与气候>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容桂中学 麦然倖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目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对气候产生明显影响的人类活动,并能描述主要的影响或作用. 2.能够利用不同的信息源来获取课程信息 3.掌握初步分析人类活动与气候 ...查看


  • 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举例论证)
  • 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摘要] 马克思说过,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制约.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多种多样,它一方面可以给人类的生存提供各种原材料,而另一方面也会对人类活动进行制约.通常情况下,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 ...查看


  • 气候与人类活动教案
  •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上栗镇中学 梁松灵 [教学内容]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的<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的最后一个内容<气候与人类活动& ...查看


  • [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 <6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 ...查看


  •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导学案
  •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导学案 制定人: 张金海 审核人: 何 颖 使用日期: 2013年3月7日 学习目标: 1.熟悉自然资源的概念.属性和分类. 2.以煤炭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 ...查看


  • 人地关系_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文章编号:1000-8462(2001)05-0532-06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杨青山,梅 林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吉林长春 130024)¹ 摘 要: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参照生态学模式,认 ...查看


  •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 摘 要:文章概述了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在水资源.农业.社会.人类健康以及森林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客观分析了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透视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讨论了应该如何理解当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同时,还分析了全球气候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