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尤其是实行“黄金周”假期后,乡村旅游骤然升温,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乡村旅游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措施,以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河南;基地;旅游业

  

  一、概念界定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在《地方旅游规划指南》的界定,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活动对象的独特性

  乡村旅游活动对象具有独特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这种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2.时空结构的分散性

  乡村旅游资源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而且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村旅游资源也受到地域的影响。因此乡村旅游时间的可变性、地域的分散性,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3.旅游活动的参与性

  乡村旅游不仅指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和活动,还包括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复合型导致游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乡村旅游能够让游客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在劳动的欢快之余,购买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4.文化层次的高品位性

  乡村文化属于民间文化,乡村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致使乡村旅游在文化层次上具有高品位的特点。乡村的各种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乡村社区的这种“浓厚的区域本位主义和家乡观念特色的非规范性”,使民间文化具有深刻的淳朴性和诡秘性,对于城市游客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二、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农业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河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形大致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含盆地)三大类型。复杂的地形条件、明显的过渡性气候,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江河水系的流经,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苹果、梨、桃、枣、葡萄、樱桃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形成了各种生产示范基地。河南农业文化不仅地域特色明显,风格各异,而且乡土气息浓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习俗,对城市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乡村旅游具有邻近城市,回归自然,交通便利,费用较低等特点,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据从1994年开始的国内旅游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城镇居民一日游和2~3日游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短期出游已超过55%,他们出游的目的是到周边景区和乡村观光休闲。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保持了高于全国水平的增长速度。2004年末,河南省全省总人口9717万人。生产总值8815.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071.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在第19位。

  乡村旅游的客源目标市场在城市。河南省有大中城市15个,2004年河南省城镇人口2809万人,占总人口的28.9%;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4.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94.2元。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大中城市已具备良好的出游条件。这为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3.区位优势明显,陆空交通便利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从中国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河南境内段已修通600公里。河南现有飞行航线46条,郑州、洛阳、南阳3个机场每周有400多个航班往返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40多个城市。每周有航班直飞香港、澳门,经澳门可直达台北。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及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为人们进行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河南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控制

  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乡村旅游景区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

  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有些“农家乐”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定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游客多用水量大时,自来水龙头的数量明显不够。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村里对苍蝇、蚊子、老鼠等缺乏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就餐地点靠近猪圈,给游客心里上造成不好的影响。

  3.产品系列化、深度化不够

  目前河南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深度开发不够。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4.旅游销售不成体系

  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在宣传方面过多依赖村上的委员会。而村上的销售方式陈旧无新意,难以引起人们特别留意。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三、河南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和管理

  为促进全省乡村旅游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既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扶植,又离不开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投入。因此,第一,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协调、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其次,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整体规划。要立足产业发展,把乡村旅游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权衡,切实做到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体现其整体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政府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经济、技术和政策支持,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这样才能为我省的乡村旅游创立品牌。第三,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第四,积极帮助引导居民参与旅游。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对制定相应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各种宣传发动渠道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另一方面,对于直接进行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的农民或农户还要进行规范性培训,使其尽快熟悉管理和服务业务,了解行为规范,遵守法纪法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科学规划,文化兴旅

  1.科学合理规划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揉进民风民俗的中国文化原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这需要要构建一种符合自然的农业景观,使其真正充满生机、原汁原味,而所体现的乡村文化也应根植于本土,而不是凭空捏造。同时,开发过程中要控制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保持景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新。

  2.开发系列产品

  全方位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农村生活体验、趣味劳动、文娱节目相结合,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如“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龙灯、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同时也可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内容如对学生团体增加农村生活常识、农业科技知识等教育性节目,并且对活动内容坚持低收费策略。

  3.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之所在,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本是有别于城市景观的最突出特征,也是乡村旅游得以兴旺发达的根基。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乡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乡村发展的文脉、生活习惯的演变、民俗风情的沿革,挖掘其特色魅力及其表现形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天趣、闲趣、野趣融合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乡村旅游不能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能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而应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注重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

  4.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水电、餐饮、住宿、通讯等行业与乡村旅游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规划设计时,要加大对设施方面的投入,要加强乡村旅游区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原则下,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设计专门的、与当地环境协调的旅店、娱乐场、购物场所等,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愉快、走得高兴。

  (三)加强管理,服务指导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现代的管理知识。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有其特殊性,服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世纪旅游行业的竞争,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高素质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首先,保证人才的投入,招揽高级人才,加大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注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应具备独特的眼光、清醒的商业头脑、丰富的农业知识、管理经验和环保意识,只有这样的经营者才能发展好乡村旅游,才能使得其发展能赶超国际水平。其次,要大力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他们外出学习、考察,学习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教育等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一方面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欣赏水平,另一方面培养服务人员的好客度、服务意识和水平,以加强软环境建设,使他们能够真正承担开展乡村旅游的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教育和环境意识,营造和谐亲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卫生和安全工作。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卫生习惯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在乡村的一些地方,其基础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因此要吸引游客加强卫生工作势在必行。服务人员应注意对旅游地和接待食宿的农户家的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在安全方面,除了一般旅游共有的安全问题外,由于乡村旅游参与性强,所以还要在这方面加以督导,以保证游客参与活动项目的安全。

  (四)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景观资源及其自然生态、文化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前提,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和活动空间,但它既可以受到自然力的破坏,又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破坏,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因此,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这就要求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激发其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以保持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乡村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是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促销,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节庆活动,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科普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旅游产品。此外,加强与周遍旅游景区(点)的结合,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提高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左人.试论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J].天府新论,2000,(6).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5,(1).

  [4]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5]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4).

  [6]卢云亭.两类乡村旅游地的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J].旅游学刊,2006,(4).

  [7]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研究文集,2004.

  [8]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5).

  [9]沈祖祥.世界著名旅游策划实战案例,主题农业旅游百年好合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吴必虎等.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6).

  摘 要: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尤其是实行“黄金周”假期后,乡村旅游骤然升温,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乡村旅游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措施,以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河南;基地;旅游业

  

  一、概念界定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在《地方旅游规划指南》的界定,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活动对象的独特性

  乡村旅游活动对象具有独特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这种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2.时空结构的分散性

  乡村旅游资源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而且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村旅游资源也受到地域的影响。因此乡村旅游时间的可变性、地域的分散性,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3.旅游活动的参与性

  乡村旅游不仅指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和活动,还包括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复合型导致游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乡村旅游能够让游客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在劳动的欢快之余,购买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4.文化层次的高品位性

  乡村文化属于民间文化,乡村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致使乡村旅游在文化层次上具有高品位的特点。乡村的各种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乡村社区的这种“浓厚的区域本位主义和家乡观念特色的非规范性”,使民间文化具有深刻的淳朴性和诡秘性,对于城市游客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二、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农业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河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形大致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含盆地)三大类型。复杂的地形条件、明显的过渡性气候,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江河水系的流经,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苹果、梨、桃、枣、葡萄、樱桃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形成了各种生产示范基地。河南农业文化不仅地域特色明显,风格各异,而且乡土气息浓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习俗,对城市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乡村旅游具有邻近城市,回归自然,交通便利,费用较低等特点,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据从1994年开始的国内旅游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城镇居民一日游和2~3日游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短期出游已超过55%,他们出游的目的是到周边景区和乡村观光休闲。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保持了高于全国水平的增长速度。2004年末,河南省全省总人口9717万人。生产总值8815.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071.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在第19位。

  乡村旅游的客源目标市场在城市。河南省有大中城市15个,2004年河南省城镇人口2809万人,占总人口的28.9%;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4.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94.2元。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大中城市已具备良好的出游条件。这为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3.区位优势明显,陆空交通便利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从中国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河南境内段已修通600公里。河南现有飞行航线46条,郑州、洛阳、南阳3个机场每周有400多个航班往返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40多个城市。每周有航班直飞香港、澳门,经澳门可直达台北。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及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为人们进行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河南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控制

  许多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乡村旅游景区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尽完善

  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有些“农家乐”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定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游客多用水量大时,自来水龙头的数量明显不够。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村里对苍蝇、蚊子、老鼠等缺乏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就餐地点靠近猪圈,给游客心里上造成不好的影响。

  3.产品系列化、深度化不够

  目前河南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深度开发不够。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4.旅游销售不成体系

  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在宣传方面过多依赖村上的委员会。而村上的销售方式陈旧无新意,难以引起人们特别留意。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三、河南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和管理

  为促进全省乡村旅游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既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扶植,又离不开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投入。因此,第一,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协调、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其次,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整体规划。要立足产业发展,把乡村旅游摆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权衡,切实做到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体现其整体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政府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经济、技术和政策支持,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这样才能为我省的乡村旅游创立品牌。第三,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第四,积极帮助引导居民参与旅游。乡村旅游区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对制定相应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各种宣传发动渠道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另一方面,对于直接进行乡村旅游经营和服务的农民或农户还要进行规范性培训,使其尽快熟悉管理和服务业务,了解行为规范,遵守法纪法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科学规划,文化兴旅

  1.科学合理规划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揉进民风民俗的中国文化原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这需要要构建一种符合自然的农业景观,使其真正充满生机、原汁原味,而所体现的乡村文化也应根植于本土,而不是凭空捏造。同时,开发过程中要控制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保持景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新。

  2.开发系列产品

  全方位开发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将乡村的自然风光、农村生活体验、趣味劳动、文娱节目相结合,发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如“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把各种乡村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龙灯、民歌对唱及各种民俗表演纳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同时也可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内容如对学生团体增加农村生活常识、农业科技知识等教育性节目,并且对活动内容坚持低收费策略。

  3.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之所在,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本是有别于城市景观的最突出特征,也是乡村旅游得以兴旺发达的根基。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乡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中探寻乡村发展的文脉、生活习惯的演变、民俗风情的沿革,挖掘其特色魅力及其表现形式,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天趣、闲趣、野趣融合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乡村旅游不能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不能局限于旅游资源的表面现象,而应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注重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

  4.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水电、餐饮、住宿、通讯等行业与乡村旅游业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规划设计时,要加大对设施方面的投入,要加强乡村旅游区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好交通、通信、厕所等问题。应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设施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原则下,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设计专门的、与当地环境协调的旅店、娱乐场、购物场所等,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愉快、走得高兴。

  (三)加强管理,服务指导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现代的管理知识。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有其特殊性,服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世纪旅游行业的竞争,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高素质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首先,保证人才的投入,招揽高级人才,加大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注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应具备独特的眼光、清醒的商业头脑、丰富的农业知识、管理经验和环保意识,只有这样的经营者才能发展好乡村旅游,才能使得其发展能赶超国际水平。其次,要大力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他们外出学习、考察,学习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教育等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一方面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欣赏水平,另一方面培养服务人员的好客度、服务意识和水平,以加强软环境建设,使他们能够真正承担开展乡村旅游的各项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教育和环境意识,营造和谐亲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卫生和安全工作。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卫生习惯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在乡村的一些地方,其基础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因此要吸引游客加强卫生工作势在必行。服务人员应注意对旅游地和接待食宿的农户家的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在安全方面,除了一般旅游共有的安全问题外,由于乡村旅游参与性强,所以还要在这方面加以督导,以保证游客参与活动项目的安全。

  (四)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景观资源及其自然生态、文化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前提,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和活动空间,但它既可以受到自然力的破坏,又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破坏,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因此,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这就要求乡村旅游开发中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要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激发其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对游客要加强尊重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以保持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提高乡村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是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促销,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节庆活动,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科普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旅游产品。此外,加强与周遍旅游景区(点)的结合,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提高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李左人.试论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J].天府新论,2000,(6).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5,(1).

  [4]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5]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4).

  [6]卢云亭.两类乡村旅游地的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J].旅游学刊,2006,(4).

  [7]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研究文集,2004.

  [8]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5).

  [9]沈祖祥.世界著名旅游策划实战案例,主题农业旅游百年好合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吴必虎等.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6).


相关文章

  •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 经管学院2007级毕业论文选题集 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各位同学: 以下选题为旅游管理专业2007级毕业论文选题 按照学校毕业论文的工作要求 一人一题 不允许重题(如是一个大题的系列子题目 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请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 ...查看


  •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旅游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论文题目 1.试析现行导游薪金制度弊端及其改革对策 2.论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改进 3.体验经济时代中国饭店业个性化服务策略探讨 4.略论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 5.试论酒店服务营销 6.我国会展旅游市场营销初探 7 ...查看


  • 永顺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农业经济问题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永顺县职称论文发表网-农业|经济问题论文选题题目 永顺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农业|经济问题职称论 ...查看


  • 旅游专业论文题目
  • 旅游系 1. 我国中小旅行社信用困境探析 2. 试论关系营销在新兴景区营销中的应用 3. 生态旅游:传统大众旅游模式的变革 4. 旅游活动对于目的地文化影响之反思考 5. 我国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 6. 对导游人员自由制管理的思考 7 ...查看


  • 文档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 中文摘要农家乐是世纪年代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在国家扶贫政策和市场供求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农业.农村.农事为载体主要利用庭院.鱼塘.果园.农场等场地在一些城郊和旅游景点的周边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展示民族风情和民俗农事为特色以"吃 ...查看


  • 广陵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园林绿化问题对策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广陵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园林绿化|问题|对策论文选题题目 广陵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园林绿化|问题 ...查看


  • 国内外经验与新农村建设的海南模式
  • 口海南省社舒 主义新农村 建设总体规 划专版, COn8tructiOnNewCountryslde MasterPlanofHainanProvince 国内外经验与新农村建设的海南模式 86 gJ薯 :l錾 鏊I§ tl罩 望J芝 蚕I ...查看


  • "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生态景观问题及对策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 "美丽乡村"建设所面临的生态景观问题及对策 -对全国乡村生态景观问卷调研结果的思考-- 张 茜,韩乐然,赵英杰 ...查看


  • 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兼顾旅游者利益和乡村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以乡村自然.人文环境为依托,开展旅游活动,注重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乡村文明进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文章在分析云南乡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