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会考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 (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

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7000年前 河姆渡(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居住干栏式房屋

约6000年前半坡母系氏族公社(黄河流域),半坡人种植粟、黍,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尧、舜、禹(大禹治水,是农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时期

奴隶制社会 夏(启建立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商代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随着甲骨文的出现,中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秦、楚、燕、韩、赵、魏、齐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春秋末年,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孟子,把孔子的“仁”的理论发展为“仁政”。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有识之士著书立说,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众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金文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献。 国家形成、文字出现、使用青铜器是中华民族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普及,成为我国农耕文明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封建社会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秦始皇(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度量衡;修长城、御匈奴;修驰道,凿灵渠;焚书坑儒。确立郡县制。

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作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且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

公元前119年为情霍去病抗击匈奴 司马迁的《史记》共130篇,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受《史记》影响,东汉史学家班固创作了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以后历代史学家都仿效、继承这一体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 东汉(25年到220年)班超出使西域。 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张仲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还收集了200多剂疗效显著的经典药方。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全面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佛教起源于印度,汉代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避之战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西晋(266~ 316年)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东晋(317~420年)“书圣”王羲之,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擅长楷、行、草等各体书法。 南北朝(420~ 589年)生活在南朝的祖冲之,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隋(581~ 618)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初创于隋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官吏选拔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唐(618~907年) 唐太宗(李世民)是奠定唐朝盛世局面重要的人物之一。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周边关系融洽,百姓安居乐业,后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中国科学技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互相辉映的时代。

2011 北宋(960~1127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景德镇兴起,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被誉为“瓷都”。苏州是全国纺织业中心被誉为“丝绸之都”。

11世纪,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

121127年灭北宋

1127年,北宋皇族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1127~1276年)。南宋抗金英雄有岳飞等。1141年,宋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 元杂剧作家重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元代黄道婆在制棉工具和制造方法上作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她的故乡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明(1368~1644年)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戚继光抗日倭。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犯,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我们现在见到的长城就是明朝时修筑的。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清(1636~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1661~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四大名著,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明)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清)。《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步长篇历史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此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此书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 (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

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7000年前 河姆渡(长江流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居住干栏式房屋

约6000年前半坡母系氏族公社(黄河流域),半坡人种植粟、黍,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尧、舜、禹(大禹治水,是农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时期

奴隶制社会 夏(启建立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商代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随着甲骨文的出现,中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秦、楚、燕、韩、赵、魏、齐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

春秋末年,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的孟子,把孔子的“仁”的理论发展为“仁政”。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有识之士著书立说,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众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金文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献。 国家形成、文字出现、使用青铜器是中华民族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普及,成为我国农耕文明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封建社会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秦始皇(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度量衡;修长城、御匈奴;修驰道,凿灵渠;焚书坑儒。确立郡县制。

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作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且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

公元前119年为情霍去病抗击匈奴 司马迁的《史记》共130篇,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受《史记》影响,东汉史学家班固创作了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以后历代史学家都仿效、继承这一体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 东汉(25年到220年)班超出使西域。 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张仲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还收集了200多剂疗效显著的经典药方。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全面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是世界上现存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佛教起源于印度,汉代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避之战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西晋(266~ 316年)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东晋(317~420年)“书圣”王羲之,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擅长楷、行、草等各体书法。 南北朝(420~ 589年)生活在南朝的祖冲之,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隋(581~ 618)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中央集权稳定)。

初创于隋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官吏选拔制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唐(618~907年) 唐太宗(李世民)是奠定唐朝盛世局面重要的人物之一。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周边关系融洽,百姓安居乐业,后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中国科学技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互相辉映的时代。

2011 北宋(960~1127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景德镇兴起,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被誉为“瓷都”。苏州是全国纺织业中心被誉为“丝绸之都”。

11世纪,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

121127年灭北宋

1127年,北宋皇族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1127~1276年)。南宋抗金英雄有岳飞等。1141年,宋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 元杂剧作家重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元代黄道婆在制棉工具和制造方法上作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她的故乡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明(1368~1644年)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戚继光抗日倭。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犯,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我们现在见到的长城就是明朝时修筑的。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清(1636~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1661~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四大名著,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明)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清)。《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步长篇历史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此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此书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相关文章

  • 2011初二历史会考提纲
  • 2010--2011学年度初二年级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中国史部分: 1.远古农业生产: 长江流域河姆渡氏族从事农耕生产,我国是世界最早人工种植水稻的国家. 黄河流域半坡氏族最早种植了粟. 2.思想:"百家争鸣" 道家:老子 ...查看


  • 初中历史会考总复习资料
  • 历史会考总复习 初一上册 一.填空题: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 早期居民.根据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 ...查看


  • 2014年长沙市初二年级生地会考注意事项
  • 2014年长沙市初二年级生地会考注意事项 1.什么是长沙市生地会考? 生地会考即初二年级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的长沙市生物.地理会考(与初三中考同时),是中考的一部分,只是提前在初二第二学期就考试完,成绩计入学生的中考后录取的总评定(见3生地会 ...查看


  • 100测评网初中历史会考总复习资料
  • 初一上册 一.填空题: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根据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 ...查看


  • 稳定初二下,展望初三上
  • 总体较期末稍有退步.第一名总分775.5,年级排名第11.前一百3人,前两百8人,700分以上24人.一千名以后19人.中层生们还是占大部分,他们将是班级班风.学风的中坚,也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要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拉他们一把. 进步较大科目 ...查看


  •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 初二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一.时间安排 2月24号结束八下新课(年前学的部分未复习),2月27号至3月16号复习七上,3月19号开始七下复习,3月30号结束,4月2号开始复习八下,迎接期中阶段性检测.至4月20号结束.4月23号开始复习八上,至 ...查看


  • 上海会考历史复习
  • 网络讲座:历史会考题型与解题技巧 选择题 选择题障碍设置: ①题干--信息与提问易混淆:关键信息不突出 ②选项--不合题意:不是最佳选项 选择题题型分类: 史实问答题--间接问,与相应知识点勾连,选择/排除 5.科恩说:"普鲁士在 ...查看


  •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1)
  •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 一.中国古代史(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一)宗法制和分封制 1.西周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查看


  •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 人大附中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一. 填空: 1.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2. 细胞 4种)器官系统(8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