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诗学案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咏物言志诗

学习目标: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一、知识储备。

1、概念阐释:咏物言志诗是指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类诗歌。其所咏之物可以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日月、风雨雷电、器物玩好,等等。诗中的“物”或是描写的对象,或是抒情的对象。

2、标志: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例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等。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黄巢的《题菊花》、于谦的《石灰吟》等。也有个别咏物诗不是以所咏之物为诗名。

3、咏物诗的特点:

从表达上看,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而写景诗常常是写多个物或景)

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4、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

(1)单纯咏物。仅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求其形似,却不赋予个人的感情色彩,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

(2)托物言志(寓意)。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如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的道理。

(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

(5)以物比兴(比喻)。或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如李白的《长相思(其一)》(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借孤灯、月亮、美人等以物寓情,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君王不能任用贤臣的悲哀,寄托诗人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恼。

5、咏物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6、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①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②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咏物诗的一般方法

1、“读清”全诗,写了什么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习性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把握表现手法。

物象特征——物象内在品质——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表达情感——表现手法

你会鉴赏了吗?请鉴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所处环境—

自身特点—

作者处境—

所言之志—

手法分析—

三、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

四、应用体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 榴 花 朱 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咏物言志诗

学习目标: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学习比较中进行鉴赏。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一、知识储备。

1、概念阐释:咏物言志诗是指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类诗歌。其所咏之物可以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日月、风雨雷电、器物玩好,等等。诗中的“物”或是描写的对象,或是抒情的对象。

2、标志: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例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等。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黄巢的《题菊花》、于谦的《石灰吟》等。也有个别咏物诗不是以所咏之物为诗名。

3、咏物诗的特点:

从表达上看,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而写景诗常常是写多个物或景)

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4、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

(1)单纯咏物。仅仅状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态,求其形似,却不赋予个人的感情色彩,最多表达诗人健康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赞美春柳的轻盈姿态,仅透露一点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之情。

(2)托物言志(寓意)。名为咏物,实则为了咏人与抒情。往往通过描摹物象写其特征与精神,融入个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怀,或以物自喻,或感己伤时。如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借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不忘抗金报国,为社稷苍生甘愿劳苦的心志。

(3)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哲学或社会道理。如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道出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的道理。

(4)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颂勤劳无私者的同时,更讽刺那些不劳而获者。

(5)以物比兴(比喻)。或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如李白的《长相思(其一)》(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借孤灯、月亮、美人等以物寓情,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君王不能任用贤臣的悲哀,寄托诗人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苦恼。

5、咏物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6、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①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②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咏物诗的一般方法

1、“读清”全诗,写了什么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习性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把握表现手法。

物象特征——物象内在品质——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表达情感——表现手法

你会鉴赏了吗?请鉴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所处环境—

自身特点—

作者处境—

所言之志—

手法分析—

三、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

四、应用体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 榴 花 朱 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相关文章

  • 试析_诗言志_
  • 试析"诗言志 " ◎杜海洋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摘要 "诗言志 "是中国诗学开端的先驱之一,孕育诗学自觉的萌芽.本文试图从 "诗言志"产生.志与情的关 ...查看


  • 文艺学美学论文选题参考
  • 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艺学部分) 1."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 2.先秦儒家文论研究 3.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 3.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4.李渔戏曲理论研究 5.金圣叹小说 ...查看


  • 严羽的相关论文
  • 摘 要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系统较为完备的诗歌理论著作.它的基本观点表现在诗歌的创作过程和好诗的评判标准两大方面.前者囊括了"以禅喻诗"."识诗"."妙悟"和&qu ...查看


  • 黄遵宪诗学思想综论
  • 第26卷 第5期 2008年10月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 Vol.26 No.5Oct.2008 [客家学研究] 黄 ...查看


  • 羁旅诗学案(1)
  • 羁旅行役诗学案 设计:德州二中 王 祯 学习篇目:杜甫<月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学习目标:1.总结把握羁旅行役诗的基本特点. 2.提高对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水平. 一.朗读感受·自 ...查看


  •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
  • 诗歌作为一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内容丰富的文学体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基于诗歌的本体特征,深入把握诗歌的多元特点,可以更好地进行诗歌阅读鉴赏,陶冶学生的情操,纯净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为此,笔者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 ...查看


  • 教学法方向(毕业论文)范例
  • 内容摘要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瑰宝,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的民族之魂.但现在的古诗词教学大多还在走模式化的道路,即以讲解为主,强调字词与解释,强制性背诵.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达不到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审美 ...查看


  • 玄学本体论与魏晋六朝诗学
  • 文学评论 1997年第2期 玄学本体论与魏晋六朝诗学 张海明 一 玄学是一种本体之学, 这是玄学之为玄学的根本特征注的中心, 究, , "崇有", "独化", 持论虽然不同, 但都是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讨 ...查看


  • 随手可采撷的诗意
  • 李少君总是以他的诗和诗人的身份被人关注,作为<天涯>的主编,对于当代思想状况和社会反思过度地介入,他用一种欣赏的眼光,从普通事物中发现美,找到诗意,描述自然与人的大和谐.少君对于诗歌的热情,不同于古典文人士大夫的澄心自修,而是积 ...查看


热门内容